作文確實是難教的教學過程,不少老師為之頭疼過,心煩過,我也如此,不過我從二十多年的語文教學也積累了一些這方面的經(jīng)驗,下面我把它羅列出來供大家參考,希望大家指正:
一、教師指導是重要的第一步
課堂是發(fā)展學生語言的陣地,學生的習作很大程度是從這里開始的。習作教學中,能否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與教師設(shè)計的習作指導有直接關(guān)系。教師的指導應該啟發(fā)學生認識生活、分析生活、表現(xiàn)生活,讓學生明白要寫什么,怎樣寫。從學生的作文實際來看,一堂作文課要徹底解決學生“不知寫什么”的問題,對此,必須借助教師的疏導使之文思涌來,文路清晰關(guān)鍵是開掘題材,題材是文章的生命。因此,如何選材是習作指導的關(guān)鍵。好的題材具有“新”和“奇”的特點能誘人一睹為快。在習作指導中,教師要“授之以漁”,使學生悟出“新奇”的題材,來源于對生活的觀察和比較。觀察的角度不同,結(jié)果也就不一樣了。
二、作文教學要與學校生活密切聯(lián)系
學校是學生活動的重要場所,教師要計劃開展校園活動,這是引導學生參與生活的重要途徑,他不僅可以讓學生增長見識,獲得生活的樂趣,還可以豐富學生情感,我認為在學校開展各種活動能把學生引進生活中去,尤其是濃郁的氛圍情景可以增強學生個人體驗,有利于知識與生活的結(jié)合,如:學校哪里是科學實驗室、停車場、植物園、活動場、舞臺、教師生活區(qū)等等都有必要與學生說清楚利害關(guān)系,告訴學生這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三、作文教學要與家庭生活緊密聯(lián)系
家庭環(huán)境是學生學習語文的第一場所,學生對生活的感情絕大部分來源于家庭,所以我們作為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習作時一定不要忽略了這一重要因素,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演一演“、有條件最好能“做一做”,效果會更好,在作文前我會給學生布置一些他們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掃地、洗碗、洗菜、購買生活用品、做飯,甚至還可以布置學生洗一洗衣服等,學生有這樣的勞作過程,體驗過程,相信他們一定有內(nèi)容可寫,一定會有真情實感的表現(xiàn),絕對不會干巴巴的,更不會出現(xiàn)短短的幾行字的作文。
四、重視學生習作的點評與分享,在全班學生的合作交流中,學生能感受到成就感,能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興趣和自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一個人,早在童年時期,特別是青少年時期,就應學會獲得精神生活的圓滿的幸福,享受勞動和創(chuàng)造的歡樂。作文是學生的勞動成果,因此,每篇課文交上的仿寫習作,應讓更多的學生去閱讀,在學生中間形成交流,這篇習作寫的好,好在哪里?哪篇習作寫的不好,應該怎么修改。這樣的切磋交流,讓學生很容易看到寫作不足的地方,積累了寫作經(jīng)驗。學生的話題,學生交流起來輕松、愉快、有趣。此外,我還注重對學生習作的批改,注意進行激勵性評價。我常用紅筆把學生作文中的好詞佳句畫出來注上批語并提到課上讓學生進行交流學習,學生見到教師充滿愛心的評語感到很受鼓舞,寫作興趣就更濃,寫起來就會更認真、更努力。不僅如此,我還注意作文批改的速度。小學生寫完作文后,有一種期待的心情,他們希望馬上能見到教師的反饋,想知道老師是如何評價自己的,自己哪些地方寫得好受到老師的肯定,哪些地方需要修改等等。所以,教師盡快批改也是對學生寫作興趣的一種激勵,同時,也有助于學生趁熱打鐵修改作文
五、打破常規(guī),敢于使用生活化的評語
我們在評改學生作文時,打破以往的批語模式,大膽地采用談心式生活化的批語與學生交流,充分肯定其存在的優(yōu)點,多表揚、贊美,不批評挖苦。我們要么在總體上對文章的優(yōu)點給予肯定,要么對文章的一些詞句方面的細小優(yōu)點充分表揚和鼓勵;有些缺點需要指出、修改,也是通過委婉的語氣、樸素的語言提出建議或商討或旁敲側(cè)擊等等,以免傷害學生寫好文章的自信心。如:“你的智力并不比別人差”;“只要努力,你同樣可以寫好作文”;“老師相信你的作文一定會有很大進步”;或者誘導:“如果文章結(jié)尾部分能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文章便更出色了,試著補在后面,好嗎?”等等。這些鼓勵期待的評語,學生特感興趣,看完之后,都是笑容可掬。有的還心領(lǐng)神會地望著老師,有大膽的學生還會在后面寫上:“謝謝老師的信任,我一定努力”;“老師,你又給了我力量”;“老師,我喜歡作文了”等等??傊覀兌疾涣呦Ч膭钪~,在評語中貫徹了鼓勵性原則,學生也能從我們的批語中看到自己的勞動和努力,從而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引發(fā)更強烈的寫作興趣。
廣東省惠州大亞灣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黃魚涌小學?馮藝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