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歡
(西北工業(yè)大學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西安 710072)
公元前三千紀左右,人類開始使用青銅。從那時起,世界范圍內(nèi)使用最廣的青銅鑄造工藝當屬失蠟法。公元前兩千紀前后,中國工匠開始使用塊范法鑄造青銅器,由此開啟了我國獨有的、以塊范法鑄造青銅容器為主要特征的青銅時代。不同于其他文明,青銅器在我國先秦時期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是一個國家的象征?!皣笫拢陟肱c戎”,在祭祀與戰(zhàn)爭中青銅器是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源。張光直先生認為商周時期王朝遷都,是為了更加靠近銅原料產(chǎn)地,先秦時期“青銅便是政治的權(quán)利”[1]。正是因為商周青銅器在當時的獨特地位,故可借助青銅器的研究,對古代社會有更為全面的認識。
鑄造工藝的研究是青銅器研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資料顯示我國商周時期的青銅容器基本為塊范法鑄造,諸多鑄銅遺址出土的陶范資料也日益證明著這一點。中國青銅時代范鑄工藝的廣泛使用,與世界其他青銅文明使用失蠟法在技術(shù)上有著明顯的不同。這種特征容易使人形成一種青銅時代國外使用失蠟法、中國使用范鑄法的籠統(tǒng)印象。但考古學證據(jù)表明,古代文明之間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總伴隨著技術(shù)的引進與啟發(fā)。文化與技術(shù)并不像國界疆域般涇渭分明,兩種鑄造工藝應有碰撞與相互學習。
中國境內(nèi)是否存在失蠟法的爭論由來已久。上世紀初,中國境內(nèi)出土了若干批重要青銅器,隨著這些銅器流傳到國外,學者們尤其是歐美學術(shù)界開始研究中國青銅鑄造工藝。自1929年葉慈論證中國商周青銅器使用失蠟法鑄造以來,學術(shù)界對此問題的研究與探討已近百年。在研究過程中,隨著新材料的出土及新檢測技術(shù)、研究手段的出現(xiàn),不同時期的研究各具特色。但迄今為止對我國境內(nèi)失蠟法的使用問題,學界仍然缺乏統(tǒng)一認識。
本文將對失蠟法與范鑄法的工藝流程進行簡要整理,在此基礎(chǔ)上梳理國內(nèi)外學者對中國境內(nèi)失蠟鑄造工藝的研究歷史。對研究史的梳理,不僅可以從動態(tài)視角認識我國失蠟鑄造研究過程,更可對我國失蠟法問題研究的年代性、地域性進行分析,進而找出失蠟法存在問題爭論的原因,為解決問題提供思路。最后,本文將對我國青銅時代失蠟法研究的特征進行總結(jié)與分期,并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未來研究方向的展望。
失蠟法應用于世界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顧名思義,失蠟法就是以蠟做模,并加熱使蠟模融化流失,從而鑄造青銅器的工藝(圖1[2])。美國著名漢學家費慰梅(Fairbank W.)認為在西方的技術(shù)體系中,失蠟法的工藝流程大致分為以蠟制模(或僅在范芯表面覆一層蠟)、制范(蠟模外層涂泥以為外范)、失蠟(加熱使蠟流出)、澆注銅液以填滿蠟模留下的空腔等幾個步驟[3]。縱觀歷史,失蠟法是一種頗為古老的鑄造工藝,在新石器后期就已出現(xiàn),廣泛應用于世界許多青銅文明中。失蠟法在西方的發(fā)展、流傳從未間斷,其基本操作方法與流程的變動也極小[4,5]。根據(jù)不同的蠟模制作方式,失蠟法分為直接失蠟法與間接失蠟法,兩者的根本區(qū)別在于直接失蠟法的蠟模為工匠直接制作,間接失蠟法的蠟模由母模(模盒)制作而成。
圖1 直接失蠟法鑄造工藝流程圖
范鑄法也稱塊范法,是我國青銅文明中主要使用的鑄造工藝。在新石器晚期我國境內(nèi)就有石范出土,石范是范鑄工藝的萌芽階段,其后又發(fā)展出陶范,甚至金屬范。總體而言陶范始終占據(jù)絕對主導地位,故本文中塊范法即指陶范鑄造。塊范法以泥土制模,由模翻制塊范,制作范芯,合范鑄造器物,如圖2[6]中方鼎的鑄造。費慰梅認為 “如此進步、多姿的塊范法,在世界任何地方,除了中國之外,是從未應用過的”[3]。貝格立(Bagley)認為我國夏商時期青銅器使用了塊范法,他指出,如果當時的工匠可以使用失蠟法,那么商代的器物將會展現(xiàn)出另外一種面貌[7]。
縱觀世界青銅時代,兩種鑄造工藝各有其背景與使用地域,在人類文明中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隨著研究的深入,學術(shù)界對文明間的交流有了更多認識,中國的馬車、金屬器的冶鑄等技術(shù)可能都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影響[8,9]。若我國早期青銅技術(shù)受到其他文明的影響,失蠟法是否也隨這些技術(shù)傳入中國并得到應用?這個問題,長期以來都是學界關(guān)注的焦點。
圖2 范鑄法鑄造方鼎示意圖
自學者開始關(guān)注中國青銅器,便有了對其鑄造工藝的探討,研究觀點隨著新材料的出土與新檢測技術(shù)的介入而逐步更新。關(guān)于中國境內(nèi)失蠟法問題,學界主要有兩類觀點:一些學者研究認為我國青銅時代存在失蠟法;另一種則認為我國青銅時代并未使用過這種鑄造工藝。本文將按照時間順序梳理此類研究,進而總結(jié)中國境內(nèi)失蠟法問題的研究歷程。
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中國先后出土若干批青銅器。這些器物一部分流傳在私人收藏家手中,一部分流傳到國外。學者對這些銅器的著錄和報道,僅國外就多達四十余種。較為著名的有:東京帝室博物館《帝室博物館鑒賞錄·古銅器》(1906)、田島志一《支那古銅器集》(1910),濱田耕作《泉屋清賞》(1919),葉慈(Yetts W.P.)《猷氏集古錄》(1929)和《柯爾中國銅器集》(1939),梅原末治《歐米蒐諸支那古銅器精華》(1933—1935),懷履光(White W.C.)的《洛陽故都古墓考》(1934),梅原末治的《洛陽金村古墓聚英》(1937)、《河南安陽遺寶》(1940)、《白鶴吉金撰集》(1941)、《青山莊清賞》(1942)等[10]。
中國青銅器以其精美的造型受到當時社會的喜愛,鑄造工藝更引起學術(shù)界的重視。1931年之前,對我國青銅鑄造工藝的探索尚處于萌芽階段,國外的學者們大多認為中國青銅器為失蠟法鑄造。他們處在對失蠟法高度認同的學術(shù)氛圍中,故而先入為主地認為中國青銅器工藝精湛、紋飾繁縟,非失蠟法所不能為。葉慈認為中國青銅器以失蠟法制成,并指出現(xiàn)藏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V&A)博物館的白陶壺疑為間接失蠟法所使用之母模,而青銅器上的范線則是蠟殼上劃線的痕跡(1928)[11]。其他學者雖未具體說明中國青銅器鑄造的步驟,但大都認同這一觀點。這一時期,國外學者對中國青銅工藝的認知尚處于萌芽階段,對塊范鑄造不了解加之對失蠟鑄造的高度認同,得出了中國商周青銅器都為失蠟法鑄造的結(jié)論,本文稱這一時期為完全失蠟法研究期。
1931年春,殷墟第四次發(fā)掘,小屯乙區(qū)第五基址(簡稱“乙五基址”)內(nèi)出土大量陶范,學者們認為這些陶范是鑄造青銅器時所使用的[12]。在此基礎(chǔ)上,學界對我國青銅器鑄造工藝有了新認識。這一時期先后有多篇重要文章發(fā)表,如卡爾·貝克(Karlbeck C.O.)的《安陽陶范》(Anyang Moulds)(1935)、劉嶼霞的《殷代冶銅術(shù)之研究》、石璋如的《殷代的鑄銅工藝》(1955)等,這些文章對我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工藝進行了初步研究,并根據(jù)殷墟出土陶范資料,得出了商代晚期青銅器為陶范鑄造等重要結(jié)論。劉嶼霞還根據(jù)殷墟出土冶銅、鑄銅等遺物,對當時的鑄銅程序進行了初步研究[13,14]??枴へ惪嗽谘芯堪碴柼辗兜幕A(chǔ)上,得出了商代鑄銅工藝中不存在失蠟法的結(jié)論,頗具先見性,但在當時并未引起重視[15]。
隨著陶范出土以及學者們對中國青銅器范鑄工藝的論證,1931年之前學者秉承的“完全失蠟法”觀點受到?jīng)_擊。雖有學者依然抱持失蠟法之觀點,但開始出現(xiàn)一些工藝流程上的妥協(xié)。赫伯特·馬洋(Maryon H.)以及普樂德雷斯(Plenderleith H.J.)等學者認為中國青銅器是用失蠟法與塊范法結(jié)合制作而成,即以蠟制模、陶制外范。學者們持此觀點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首先,他們對范鑄工藝知之甚少;其次,安陽陶范業(yè)已出土,塊范證據(jù)明確,但安陽并未出土陶模,且在劉嶼霞等的研究中也并未提及陶模;再次,中國青銅器鑄造質(zhì)量高超,他們認為這種質(zhì)量的青銅器非使用失蠟法鑄造不可。在上述認知基礎(chǔ)上,他們使用失蠟法與塊范法復合工藝還原了商周青銅器的制作流程,先做上下范芯,在范芯上貼蠟片制模,在蠟模上分別制作垂直四分之一、水平三分之一的塊范(1954)[16]。
這種先有蠟模后分塊范的工藝流程,與間接失蠟法中制作分塊模盒的工藝十分類似,都是基于失蠟法的工藝基礎(chǔ)推論得出。此種方式固然能夠復制出商周時期的青銅容器,但與目前所知工藝流程相悖。彼時學者之思路仍建立在失蠟法的基礎(chǔ)上,對中國青銅工藝的認知還有待進一步資料的糾正。本文將這一時期稱為蠟模加塊范的半失蠟法研究期。
1960年,侯馬鑄銅遺址發(fā)掘,牛村遺址出土數(shù)以萬計的陶范、陶模[17]??梢员孀R出器類與紋飾的陶范難以計數(shù),陶模也多達數(shù)百塊,且與同時期出土青銅器的器類、紋飾可一一對應[18]。自此,學者們認為中國古代青銅器并非失蠟法鑄造,而是完全使用塊范工藝鑄造而成。這一時期,國內(nèi)外的學者們圍繞著殷墟、侯馬出土的陶模、陶范,對中國的范鑄工藝進行了全面而詳細的研究。1961年巴納出版了《中國青銅器的鑄造與青銅合金》一書,書中對范鑄工藝進行了全面而詳細的描述。巴納認為中國古代范鑄工藝是本土發(fā)展而成,而失蠟法大致在公元一世紀從西方經(jīng)由印度傳播而來[19]。
費慰梅也認為中國古代沒有使用過失蠟法,她指出:“塊范法的應用與發(fā)展,在中國古代基本而具體地證明了失蠟法不曾被使用過,失蠟法鑄造過程中不需要塊范的存在。塊范法需要鑄后打磨范線,如果中國人在古代就使用失蠟法,我們很難想象,他們?yōu)槭裁匆O(shè)計出各式各樣錯綜復雜的分范方法以適應一些構(gòu)造復雜、紋飾細致的青銅器鑄造之用(1962)?!盵7]費慰梅的這一觀點與巴納對中國青銅器中失蠟法使用問題的看法基本一致。
李濟、萬家保對殷墟出土青銅禮器進行了一系列的科學研究及復原實驗,證明商代青銅器皆為塊范工藝鑄造(1964—1972)[20]。佛利爾美術(shù)館使用當時先進的理化檢測手段,對其館藏的中國青銅器進行了范鑄工藝、連接工藝、器物成分、銘文制作等諸方面技術(shù)研究,器物X光圖所呈現(xiàn)的工藝細節(jié),再次證明中國商周青銅容器為塊范法鑄造(1969)[21]。
這一時期也存在一些不同觀點,但大都缺乏說服力。如張子高認為四羊方尊的鑄造使用了失蠟法(1961)[22],這一觀點后被否定。1965年蓋騰斯(Gettens)發(fā)表了關(guān)于范鑄工藝的研究文章,他指出四羊方尊并非失蠟法鑄造,而是通過先鑄20個附飾,再將附飾放入尊體的陶范中二次鑄造而成的,這一結(jié)論得到了諸多學者的支持[23]。1969年,美國鑄造者協(xié)會出版的《金屬鑄造工藝史》(HistoryoftheMetalCastingIndustry)認為“大多數(shù)中國青銅器是以失蠟法鑄造的……必須承認,這些鑄件品質(zhì)確實優(yōu)良,從這些精美的青銅器,可以看出范的制作與合金的熔解都是頗具水準的”[24]。這一觀點并未注意到中國境內(nèi)業(yè)已出土的大量模范與國內(nèi)外學者關(guān)于商周青銅器鑄造的研究成果,故不具備參考價值。
除了對商周時期王畿地區(qū)的青銅容器進行鑄造工藝研究,也有學者對當時周邊地區(qū)青銅器進行了工藝分析。艾瑪·班克(Bunker E.C.)復制了公元前一千年左右伊朗北部出土牌飾,認為這些牌飾使用了間接失蠟法,而且在制作蠟模的過程中使用了帆布,器物表面留有織物痕跡。公元前三世紀,失蠟法由草原文化區(qū)傳入中國 (1970)[25]。萬家保認為無論直接或間接失蠟法都不適合鑄造中國傳統(tǒng)的青銅容禮器,蓋因此類器物對內(nèi)外紋飾都較重視,有時內(nèi)壁兼有銘文,但西南地區(qū)出土貯貝器上的諸多人物、場景,當是失蠟法鑄造而成[4]。
在這一時期,學界對中國商周青銅器的鑄造工藝有基本統(tǒng)一的認知,即中原核心區(qū)域青銅器皆為范鑄,周邊地區(qū)如草原文明與西南青銅文化中存在著失蠟法鑄造器物的可能,但年代較晚。由以上三個時期的研究,可以看到學者對我國商周青銅器鑄造工藝的認知過程,從毫無證據(jù)的茫然探索,到對陶范的認識以及陶模的識別,這一過程總是伴隨著新資料的出土以及新研究方法的引入,從而確定了中原核心區(qū)域所出土的商周青銅器基本為塊范法鑄造。根據(jù)這一時期的研究特點,本文將此研究階段稱為完全的塊范法研究期。
1978年,湖北隨州曾侯乙墓發(fā)掘,墓中出土青銅禮器與用具134件,其中一件尊與盤的口沿部位飾有大量透空附飾(圖3[26])。同年,淅川下寺年代為春秋晚期的二號墓中出土了云紋銅禁,銅禁中有大量的透空部件。發(fā)掘者認為:“此銅禁禁身系用失蠟法鑄成?!盵27]諸如此類有透空附飾的器物,如果按照我國傳統(tǒng)的范鑄工藝制作,往往存在著難以脫范的問題。華覺明等學者結(jié)合對器物結(jié)構(gòu)、工藝痕跡等方面的觀察與研究,認為尊盤的透空附飾當為失蠟法鑄造,多位學者支持這一觀點,從而再次引發(fā)了我國青銅時代是否存在失蠟法的爭論。
圖3 曾侯乙尊盤及尊口沿細部圖
支持此觀點的學者列舉了他們認為使用失蠟法鑄造的器物,并分析了具體鑄造工藝或技術(shù)來源。萬家保認為:“在這些青銅器中有一組尊與盤,部分應用了失蠟法?!彼M一步指出這并不是我國最早的失蠟法鑄造器物,淅川下寺出土的禁也有部分附飾當是失蠟法鑄造而成[4]。華覺明同意這一觀點,并指出這些失蠟法鑄造之器具明顯的中國商周銅器特征,不存在外來因素影響,失蠟法至遲在我國春秋時期已被發(fā)明(1979、1983、2006)[28—30]。譚德睿認為我國青銅時代的失蠟法起源于商代晚期的焚失法,至春秋中晚期失蠟法已相當成熟[31]。Thomas C.W.認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一些青銅帶鉤的鑄造使用了失蠟法(1991)[32],但侯馬鑄銅遺址出土的大量陶模陶范資料顯示帶鉤應是范鑄而成([17],頁160—169)。
圖4 曾侯乙尊盤工藝細節(jié)圖
2008年黃金洲在《曾侯乙尊盤采用失蠟法工藝鑄造毋庸置疑——與<中國青銅時代不存在失蠟法鑄造工藝>討論》一文中,否定了周衛(wèi)榮等學者的觀點,并采用失蠟法復制了曾侯乙尊盤的口沿(圖5),同時指出我國的失蠟法起源于范鑄法[33]。Christopher J.D.認為,三星堆出土青銅面具使用了失蠟法鑄造[38]。華覺明先生經(jīng)過多次考察進一步指出,迄今為止能確認是我國先秦時期用失蠟法鑄造的器物已有多件,這些器物大都出自楚文化地區(qū);鑄造年代從春秋中、晚期到戰(zhàn)國時期,其形制、紋樣、成形方法與制作技藝同出一系,構(gòu)成了自成體系和傳承有序的發(fā)展系列[39]。
圖5 黃金洲做出的曾侯乙尊盤口沿之四分之一蠟模
這一時期,反對失蠟法的學者們也進行了范鑄工藝實驗。王金潮使用主體與紋飾模制、透空附飾范制的塊范法,成功設(shè)計并鑄造出了葉縣許公寧墓出土的透空蟠虺紋飾件(圖6左)[40,41]。他還制作了曾侯乙尊上最繁復的透空紋飾的模、范和芯,并成功進行了澆鑄實驗(圖6右[42])。周衛(wèi)榮根據(jù)以上實驗加之對失蠟法器物的分析,認為失蠟鑄造最核心的特征是軟模,把“器物不好脫?!碑斪魇炶T造的依據(jù)之言頗失其當,難以脫模部分可以在范上直接制作。他進一步指出先秦透空青銅器在西周就已初見雛形,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發(fā)展,故曾侯乙諸器應為范鑄,是對范鑄工藝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42—44]。周衛(wèi)榮亦結(jié)合鑄件特征與西安北郊鑄銅工匠墓出土牌飾陶模指出,草原文化牌飾使用失蠟法之說亦存在諸多疑點,我國境內(nèi)的牌飾當是使用范鑄工藝鑄造,其上有明顯的范線等工藝痕跡可以佐證[45]。
圖6 王金潮復制與設(shè)計諸器
徐德娜(Strahan D.)通過對多件透空附飾的工藝痕跡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透空附飾之間存在著垂直的范縫,透空附飾內(nèi)部還存留有合范鑄造時縫隙中溢出的銅液凝固后的痕跡(圖7左)。對于大多數(shù)透空附飾器物,徐德娜都趨向于范鑄工藝,如現(xiàn)藏于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一件熏爐,其主體與透空紋飾應為范鑄。但她認為大都會博物館所藏青銅敦,雖主體部分為范鑄,但器物的捉手部分應是失蠟法制作的(圖7右)。她認為中國失蠟法的問題還需更多檢測分析,加之對秦漢時期器物的研究來得出最終答案(1)感謝Strahan D女士寄來全文,參考文獻詳見: Straha D. Debating the Use of Lost-Wax Casting in Ancient China. downloaded from the website of NATIONAL MUSEUM OF ASIAN ART. http:// asia.si.edu/research/conservation-scientific-research/ science/forbes/ January 15, 2015。。
圖7 Strahan D發(fā)現(xiàn)透空器物的工藝痕跡大都會博物館藏東周時期銅香爐透空附飾工藝痕跡(左);大都會博物館藏青銅敦(右)
這一階段,在我國先秦時期有無失蠟法的問題上,支持與反對的學者圍繞各自觀點分別進行了較為成功的復原實驗,撰寫文章多篇,對鑄造工藝研究做出了頗多貢獻,但并未就此問題達成一致,研究出現(xiàn)長期膠著狀態(tài)。從上述復原實驗中可以看出,支持失蠟法存在的學者,在復原時著力于在熔模上雕刻紋飾;而支持范鑄工藝的學者,側(cè)重于在范面上制作透空紋飾。兩者各有側(cè)重,也都復制出了相應的器物,但仍未找到中國青銅時代是否使用失蠟法問題的答案。究其原因,反對中國青銅時代存在失蠟法的學者,雖然在陶范上制作鏤空紋飾,鑄造出了透空器物,但是目前鑄銅遺址大量出土的陶范中,并未有透空范或者鑄后留有殘梗的范支撐其結(jié)論。支持存在失蠟法的學者,雖然也可以用失蠟法復原相關(guān)器物,但并未找到任何先秦文獻,如《考工記》等來證明這一時期有使用蠟模鑄銅的史料證據(jù),且目前鑄銅遺址也并未有熔模鑄造相關(guān)遺物出土。簡言之,支持范鑄者鏤刻其范,但缺乏實物出土證據(jù);支持失蠟工藝者精雕其模,但尚無史料與考古資料可依,故此問題長期懸而未決。
雖然中原核心區(qū)出土幾批器物的鑄造工藝存在頗多爭議,但這一時期關(guān)于云南地區(qū)滇文化失蠟鑄造的研究卻取得了進展。李曉岑等學者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云南等地區(qū)貯貝器上的立體造型應為失蠟法鑄造,且進一步指出這些地區(qū)失蠟法出現(xiàn)的年代上限應在戰(zhàn)國中晚期,這些器物的鑄造工藝與中原地區(qū)陶范鑄造工藝差別很大,應是從印巴次大陸傳入的[46]。
關(guān)于曾侯乙及其他透空附飾器物的鑄造工藝,也有學者持中立觀點。張昌平提出過去認為曾侯乙尊盤為失蠟法鑄造的論據(jù)不足,但一些反對意見也多存在缺陷,“否定說”的核心觀點,如尊盤附飾上可見范縫和焊痕的說法,則是錯誤的。盡管如此,曾侯乙尊盤是否采用失蠟法,還需進一步論證[47]。朱鳳瀚總結(jié)到,對于春秋晚期至戰(zhàn)國時期流行的透空附件之鑄造工藝,出現(xiàn)了兩種根本不同的意見,而且均是對具體標本作了專業(yè)性考察的結(jié)果。看來,這一重要課題的研究一方面需要更有說服力的新資料出土,另一方面非常有必要繼續(xù)通過論證與更為深入的技術(shù)手段得到較為明朗的結(jié)果[48]。由于這一時期雙方學者的爭論并未有具體結(jié)果,故而本文將這一研究時期稱為塊范法與失蠟法研究膠著期。
圖8 塊范法與失蠟法鑄造的兵器圖
通過對我國古代失蠟鑄造工藝以上四個階段的研究,學界對失蠟法已具備了較多認知,但對于中國青銅時代是否存在失蠟法,尚無定論。因雙方爭論之器物雖為鏤空,但主體實心,失蠟法與塊范法所鑄實心器物在外觀上并無太多差別。如兵器中的矛,塊范法與失蠟法所鑄之矛在外觀上難以區(qū)分(圖8:左圖為殷墟三期墓葬SM38出土矛[49];右圖為失蠟法鑄造矛(2)圖片來自失蠟法研究專門網(wǎng)站: http://www.lost-waxprocess.com以及https://blog.dma.org/tag/chola-dynasty/。)。若長期將失蠟法問題的解決之道系于目前數(shù)件包含透空附飾的器物中,并不能終結(jié)這一爭論。要解決我國境內(nèi)失蠟法使用問題,還需從其他途徑或角度進行研究。
許多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以純理論式和灌輸式教學為主,過于重視學生英語考試成績的提升,忽略了學生英語素養(yǎng)以及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此外,大多數(shù)初中英語老師采用統(tǒng)一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對班級內(nèi)所有學生進行無差別教學,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僅造成了部分英語水平較高學生課堂學習時間的浪費,也增加了一些英語基礎(chǔ)薄弱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和緊跟老師授課節(jié)奏的難度,不利于班級整體英語水平的提升。
近年來,學界逐漸意識到要解決我國境內(nèi)失蠟法問題,需要對失蠟法與范鑄法進行比較研究。在明晰失蠟鑄造流程及工藝特征的基礎(chǔ)上,觀察鑄造過程中遺留的工藝痕跡從而區(qū)分出失蠟法鑄造器物。2019年,邵安定與楊歡陸續(xù)發(fā)表了關(guān)于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銅水禽與青銅馬車制作工藝的研究文章[50,52]。青銅水禽與青銅馬車主體皆為空腔,體腔中發(fā)現(xiàn)的工藝痕跡,為判斷器物鑄造工藝提供了重要依據(jù)。
青銅水禽于1999年6月出土于秦始皇陵園外城之外的青銅水禽坑,經(jīng)過多年研究,2019年邵安定出版了《秦始皇帝陵園出土彩繪青銅水禽制作工藝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一書。在書中作者通過對青銅水禽中留下的木質(zhì)與金屬質(zhì)地芯骨、補綴銅片、蠟的流淌痕跡等工藝證據(jù)的對比研究,認為秦始皇陵出土青銅水禽系失蠟工藝鑄造(圖9[50],圖版一八、二一)。
圖9 青銅水禽中使用的木質(zhì)與金屬質(zhì)地芯骨
青銅馬車于1980年12月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西側(cè),經(jīng)修復后還原其形制。兩乘青銅馬車制作工藝精湛、結(jié)構(gòu)完備,是我國青銅鑄造工藝的杰出代表。楊歡將失蠟法與塊范法進行工藝流程的對比研究,提出芯骨、補綴銅片、針狀芯撐等為失蠟法鑄造器物所獨有的工藝痕跡。從青銅馬車空腔部位發(fā)現(xiàn)的芯骨、針狀芯撐以及器物表面發(fā)現(xiàn)的多處補綴銅片等痕跡表明,青銅馬車主體空腔部件皆為失蠟法鑄造(圖10:上左圖[51]箭頭為青銅馬車車軛上銀蟬的補綴工藝痕跡;上右圖[52]箭頭所示為一號青銅馬車車輿底部四軫中使用的芯骨;下圖[53]箭頭所示為二號青銅馬車車轅空腔中的針狀芯撐)。
圖10 青銅馬車中的補綴銅片工藝與芯骨
學者對青銅水禽、青銅馬車鑄造工藝的研究,皆建立在對失蠟法與塊范法工藝流程和器物的細節(jié)分析上,且都區(qū)分了直接與間接失蠟法。這些研究,不僅解決了特定器物的鑄造工藝問題,更為我國失蠟工藝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此類方法可供之后疑為失蠟法鑄造的空腔器物借鑒。
目前,關(guān)于秦始皇陵出土的這兩大類空腔器物的鑄造工藝,學界對其研究結(jié)果并無太多爭議。故而本文將2019年至今對于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銅水禽與青銅馬車兩項研究的時期,稱為中國失蠟法的工藝細節(jié)對比研究期。至于具體的失蠟法與范鑄法流程與工藝特征之詳細對比,筆者將另文撰寫。
通過對中國境內(nèi)失蠟鑄造工藝研究史之整理可見,1928年以來,隨著我國境內(nèi)鑄銅遺址出土遺物的增多以及學者研究的進展,我國古代青銅器失蠟鑄造工藝近百年的研究史可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1)1931年之前:完全失蠟法研究期;
(2)1931(殷墟陶范大量出土)—1959:蠟模加塊范的半失蠟法研究期;
(3)1960(侯馬陶模出土)—1977:完全的塊范法研究期;
(4)1978(曾侯乙尊盤出土)—2018:塊范法與失蠟法研究膠著期;
(5)2019年至今:空腔器物失蠟鑄造工藝細節(jié)對比研究期。
五個階段的研究各有側(cè)重,學者們對我國失蠟法問題的認識,隨著新材料的出土與新研究方法的介入而發(fā)生變化,這一問題的研究已取得頗多進展??傮w來說,我國青銅時代以塊范法鑄造青銅容器這一結(jié)論,在商周王畿地區(qū)以及其他方國與諸侯國地區(qū)仍然成立。在一些邊緣地區(qū),如草原文化區(qū),大量使用的青銅牌飾,多數(shù)學者認為其應為間接失蠟法鑄造;另據(jù)學者研究,戰(zhàn)國中晚期后西南地區(qū)一些器物如貯貝器附飾等,使用了失蠟法。至于我國境內(nèi)其他疑似失蠟法工藝鑄造器物,如淅川下寺二號墓出土銅禁與曾侯乙尊盤,還有待于更多的新材料和更深入的研究來揭示其鑄造工藝。
在青銅水禽與青銅馬車研究中所采用的細節(jié)對比研究法,基本解決了秦始皇陵出土器物的鑄造工藝問題,并對類似器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要進一步解決我國境內(nèi)失蠟法問題,應側(cè)重對疑似失蠟法鑄造空腔器物范芯的檢測。在制蠟模時,空腔器物的泥芯與蠟模有直接接觸;加熱流失蠟模時,范芯進一步接觸到了高溫熔化的蠟模,故范芯表面可能殘留蠟模中的有機成分。對于這類范芯表面成分的檢測,有望給我國境內(nèi)失蠟鑄造工藝的使用問題提供新的解決途徑。
綜上所述,經(jīng)過國內(nèi)外學者近百年研究,初步得出中國境內(nèi)失蠟鑄造的使用特點,即商周時期中原核心區(qū)域幾乎都使用塊范法,而至遲在秦時期已開始使用失蠟法。秦始皇陵出土青銅馬車與青銅水禽制作工藝精湛,顯示失蠟法在當時并非新興技術(shù),其工藝來源與中國失蠟法的起源等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在邊緣地區(qū),如北方草原與西南地區(qū),從戰(zhàn)國晚期開始,偶見受其他文明影響的失蠟鑄造器物。最后,我們期待空腔器物范芯表面有機物成分的檢測,能給我國境內(nèi)失蠟法存在與使用問題提供明確答案。
致謝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陜西師范大學曹瑋教授、畢經(jīng)緯教授,西北工業(yè)大學楊軍昌教授指導,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