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帕金森病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73例帕金森病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臨床資料,隨機分為對照組36例和觀察組37例,對照組采用普拉克索治療,觀察組采用六味地黃湯加味聯(lián)合普拉克索治療,治療后比較兩組統(tǒng)一帕金森氏病評分量表(UPDRS)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和韋氏綜合評定量表(Webster)評分。結果:觀察組治療后日常生活、行為感情、運動功能、藥物治療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HAMD評分、Webster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六味地黃湯加味聯(lián)合普拉克索治療可明顯改善帕金森病伴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行為感情、運動功能,降低HAMD評分、Webster評分,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關鍵詞】 帕金森;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六味地黃湯;普拉克索
【中圖分類號】R744??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21)05-0095-03
帕金森是一種常見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變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jīng)元的變性死亡,導致患者體內紋狀體多巴胺(DA)含量降低,其臨床表現(xiàn)為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行動不便、非運動癥狀,嚴重會造成患者出現(xiàn)抑郁、癡呆,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其中認知障礙是諸多非運動癥狀較為常見的癥狀,在帕金森病患者的各個階段均可能發(fā)生。臨床治療帕金森病伴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多采用普拉克索治療,但單一使用該藥效果不佳?;诖?,本研究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帕金森病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37例,觀察其療效?,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我院診治的73例帕金森病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臨床資料,隨機分為對照組36例和觀察組37例,對照組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齡52~79歲,平均年齡(66.24±4.32)歲;病程2~6年,平均病程(4.05±1.15)年。觀察組中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齡53~79歲,平均年齡(66.54±4.81)歲;病程2~6年,平均病程(4.52±1.23)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符合《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定標準》[2]中相關診斷標準。①行動遲緩,運動減少;②肌強直;③姿勢反射障礙;④靜止性震顫;⑤單側起病。中醫(yī)辨證分型符合《中醫(yī)診斷學》[3]中肝腎陰虛證。主癥:急躁性震顫加重、日久不愈、拘急強直、肢體麻木、言語蹇澀、五心煩熱;次癥:頭暈目眩、耳鳴、腰膝酸軟、盜汗、形體消瘦、大便秘結;舌脈:舌紅苔少,脈弦細;主癥2項或主癥1項次癥2項即可確診。
1.3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患病后運動減少、行動不便;伴有輕度認知障礙。排除標準:對本研究所用藥物有過敏反應;由于藥物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帕金森病;嚴重酒精濫用;患有嚴重的心、肝腎功能疾病;精神病。
1.4 方法
1.4.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普拉克索(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KG,批準文號H20140579,規(guī)格0.75mg)治療,初始劑量0.375g/次,1次/d;之后每5~7d,增加1次劑量,療程為4周。
1.4.2 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六味地黃湯加味聯(lián)合普拉克索治療,普拉克索用量與對照組一致;六味地黃湯藥方:生何首烏18g,熟地黃、石菖蒲各15g,山萸肉、牡丹皮各12g,肉蓯蓉20g,澤瀉、山藥、茯苓、遠志、益智仁各10g。氣虛者加黃芪20g;血虛者加當歸12g;抑郁者加郁金、合歡皮15g;便秘日久、脘腹脹滿、納差者加萊菔子、枳實各12g;水煎服用,早晚各1次,1劑/d,療程為4周。
1.5 評價指標 ①治療4周后,采用統(tǒng)一帕金森氏病評分量表(UPDRS)評分[4]對患者臨床癥狀情況,包括日常生活(52分)、行為情感(16分)、運動功能(56分)、藥物治療(40分),均分數(shù)越高表示效果越差;②治療4周后,兩組均填寫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4]和韋氏綜合評定量表(Webster)[5],其中HAMD評分中0~7分:正常;8~20分:可能抑郁;20~35分:抑郁;35~54分:嚴重抑郁。Webster評分分為10項,共30分,1~10分:輕度受損;11~20分:中度受損;20~30分:重度受損。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x? ±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UPDRS評分 觀察組治療后日常生活、行為感情、運動功能、藥物治療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 HAMD評分、Webster評分 觀察組治療后HAMD評分、Webster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jīng)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多發(fā)于老年人群中,且隨著社會老齡化人口的不斷增加,帕金森的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多數(shù)帕金森病患者會出現(xiàn)認知功能障礙,而認知功能障礙不僅對患者的社會生活能力和生活質量造成影響,還對患者的家庭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帕金森病伴有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的治療是臨床研究的熱點之一[6]。
西醫(yī)認為該病是由于腦部黑質多巴胺能神經(jīng)元死亡,紋狀體含量低,導致多巴胺系統(tǒng)損壞,也導致非多巴胺系統(tǒng)損壞,從而使患者出現(xiàn)智力減退、情感障礙等癥狀[7]。而中醫(yī)學認為,帕金森病屬于“顫證”“健忘”等范疇,其基本病機是肝腎不足、陰虛易動,故治療應以補益肝腎、填精養(yǎng)髓為主[8]。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日常生活、行為感情、運動功能、藥物治療評分低于對照組,且HAMD評分、Webster評分低于對照組,這表明采用六味地黃湯加味聯(lián)合普拉克索治療帕金森病伴輕度認知障礙患者效果較好。分析其原因為,普拉克索作為一種多巴胺受體激動劑,能夠選擇性的刺激多巴胺受體,增加多巴胺的合成,從而控制患者的情感障礙等臨床癥狀;同時普拉克索對患者的非運動癥狀具有較強的改善作用,能夠減少細胞損傷,促進細胞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保護,從而改善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癥狀[9]。而六味地黃湯組方中生何首烏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熟地黃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效;山萸肉可補益肝腎、澀精固脫;肉蓯蓉可滋補肝腎、養(yǎng)血潤腸;益智仁可溫脾止瀉、暖腎固精;澤瀉清瀉腎濁;牡丹皮可清瀉肝火;山藥可補腎益腎;茯苓可淡滲脾濕;石菖蒲、遠志可醒神益智;隨癥加味中黃芪可補氣固表,當歸可補血活血;郁金、合歡皮可清心解郁、安神,便秘日久、脘腹脹滿;萊菔子、枳實可消食化積、破氣散痞。諸多藥材聯(lián)合使用,共奏滋補肝腎、補氣活血、填精養(yǎng)髓之效。同時現(xiàn)代藥理學[10]證實,生何首烏中含有四羥基二苯乙烯苷和大黃素,具有抗氧化、抗炎、保護肝腎的作用,還可通過抑制細胞凋亡,保護神經(jīng)細胞免疫受損,改善記憶和運動功能;熟地黃、山萸肉、益智仁等藥材的提取物可改善患者腦部的學習記憶功能,緩解患者記憶減退的癥狀[11-13]。因此,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其神經(jīng)細胞的恢復。
綜上所述,帕金森病伴輕度認知障礙患者采用六味地黃湯加味聯(lián)合普拉克索治療的效果較好,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減輕其抑郁程度及疾病損傷。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第三版)[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14,43(6):428-433.
[2]王蔚文.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定標準[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396-397.
[3]朱文鋒.中醫(yī)診斷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7:203.
[4]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神經(jīng)心理學與行為神經(jīng)病學組,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帕金森病抑郁、焦慮及精神病性障礙的診斷標準及治療指南[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13,46(1):56-60.
[5]修訂韋氏成人智力量表全國協(xié)作組.韋氏成人智力量表的修訂[J].心理學報,1983,35(6):362-370.
[6]趙榮博,黃小波,陳文強.帕金森病輕度認知功能障礙的中西醫(yī)研究進展[J].北京中醫(yī)藥,2016,35(5):443-446.
[7]王剛,崔海倫,劉軍,等.帕金森病發(fā)病機制及診斷與治療轉化研究進展[J].中國現(xiàn)代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8,18(1):19-24.
[8]楊寶峰.藥理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135.
[9]白劍文,曾濤,高瑞英,等.普拉克索聯(lián)合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帕金森病輕度認知障礙伴發(fā)抑郁療效的臨床研究[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6,43(5):813-816.
[10]朱曉光,張思玉,蔣威,等.生首烏長期毒性及安全性藥理作用研究[J].毒理學雜志,2014,28(6):483-485.
[11]曾艷,賈正平,張汝學.地黃化學成分及藥理研究進展[J].中成藥,2006,28(4):609-611.
[12]于淼,王曉先,賈琳.山茱萸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東南國防醫(yī)藥,2010,12(3):240-243.
[13]陳萍,王培培,焦?jié)烧?,?益智仁的化學成分及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3,28(4):617-623.
(收稿日期:2020-09-03 編輯:陶希睿)
基金項目:
作者簡介:范曉歌(1983-),女,漢族,碩士,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為主要從事中西醫(yī)結合內科臨床方面的研究。E-mail:gnd99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