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祿
(福建省漳州立人學校 福建 漳州 363000)
從目前來看,高考物理試題重視考查學生對物理歷史的了解,經常會出現圖象考題、實驗題、計算題等題型。在實驗題考查上,主要以讀數、電線圖等題目為主,且越來越開放。計算題,往往是學生們的拉分題。同時,基礎知識,始終是高考物理試題考查的核心。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要依據高考物理試題特點做好復習備考,以取得優(yōu)異的高考成績。
基礎知識,是高考考查的核心內容。只有扎實鞏固了基礎知識學習,才能更好地應對高考難關。針對這個問題,在復習備考階段,要抓住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等關鍵知識,做好知識結構的梳理,實現“知其所以然”復習目標。期間,為取得較好的復習備考效果,要改變以往死記硬背的方式,合理化應用回憶復習法,以教材為基礎,鼓勵學生自主提煉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動量定律及動量守恒定律等要點知識,讓其形成一個知識網絡,以便于更好地應對高考中對基礎知識的考查。例如,在復習備考階段,可先為學生出示2019年高考全國卷第3題,結合題目中對“長征九號”的描述,向學生闡明這道高考題對動量定理基礎知識的考查,說明需要根據動量定理列方程求解1s時間內噴射的氣體質量。分析完高考試題以后,采取回憶復習法帶領學生完善這一部分知識結構。期間,要求學生一邊回憶已掌握的知識點,一邊繪制一幅思維導圖,構建一個知識網絡。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學生將嘗試以“動量定理”為中心繪制一幅思維導圖,并通過回憶設計“定義”、“特征”、“意義”、“公式”幾個分支。其中,在“公式”分支設計上,正確補充F·t=mv2-mv1內容,并詳細闡述公式中F·t用來表示合外力沖量,其能讓研究對象動量發(fā)生變化。在這里,通過采取回憶復習法回顧已掌握的知識點,學生們將夯實動量定理基礎知識,能更好地應對高考中對這一部分基礎知識的考查,做好充足的基礎知識復習備考準備。
目前,高考物理試題中的題型比較固定。在這樣一個背景下,要改變以往對加速度、磁場、電等知識點的單純記憶,對學生題型應對技巧展開有針對性地訓練,于日常復習備考中教會他們應用技巧解題。其中,面對常見的選擇題這個題型,要教會學生應用排除法進行解題,以保證解題方法靈活性,避免花費過多時間在簡單的選擇題上。同時,要教會學生應用直接判斷法、特值代入法、極限分析法、作圖分析法、整體分析法等方法應對這類題型。面對計算題,要教會學生在逐字逐句閱讀題目的基礎上,建立模型,再結合已知條件,思考解題步驟,推導出正確的計算結果。面對實驗題,要教會他們提前記憶一些電路特點等,以便于在實驗操作中使用。舉這樣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復習備考階段,為了訓練學生對不同題型應對技巧的掌握,可向他們出示2018年高考全國卷第3題,請學生用作圖分析法進行解題。期間,結合題目中給出的已知條件,學生們將嘗試做出下圖:
再根據ab=5cm、bc=3cm、ca=4cm,則ac⊥bc,得到一個矩形。然后,依據相似三角形之比和庫侖定律得出ABC是錯誤答案。在這樣一道高考題目解題中,學生們將牢牢掌握作圖分析法解題技巧,能更好地應用這種解題技巧解決明年高考中的類似題目,有效簡化題目解決過程。
實驗題,是近幾年高考中的重要考查題型。結合高考物理試題特點,在復習備考階段,要將更多注意力放在實驗操作復習上。實驗,不是憑空想象的,需要付諸實踐。因而,復習備考期間,除了要帶領學生復習更多實驗原理,還要針對他們實驗儀器使用情況進行訓練。同時,實驗復習課上,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為學生搭建一個相對自由的探索空間,引導他們自主開展實驗,觀察實驗現象,以鞏固對實驗的認知,最終冷靜應對高考中實驗題。以2020年高考全國卷第10題為例,主要考查學生用并聯分流電阻將微安表改裝成大量程電流表的實驗操作能力,根據圖(a)和題給條件,正確連接實物。考慮到高考中對學生電流表改裝能力的考查,在復習備考課上,可精心組織“將電流表改裝成電壓表”這樣一個實驗操作活動。活動中,提前為學生準備好電流計、滑動變阻器、開關、電阻箱、電源、導線若干實驗儀器,要求他們利用實驗儀器自主完成改裝操作,再準確校對改裝后的電壓表和標準電壓表,以避免有誤差存在。期間,提示學生要以分壓式電路校對整個電路,并注意改裝后電壓表不能超過標準電壓表量程。整個實驗活動中,學生們將積累一些經驗,能更好地運用這些經驗應對高考中實驗難關,解決實驗作業(yè)問題,輕松得到實驗操作分值。
高考物理試題,不僅重視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也重視考查學生能力表現,檢驗他們對問題分析方法的掌握。在復習備考階段,為助力學生順利通過高考難關,要針對他們能力方面展開訓練。首先,在對學生能力方面進行訓練時,要鍛煉他們應用數學知識靈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掌握這種問題解決方法。其次,在對學生能力方面進行訓練時,要精心設計一題多問、一題多解等訓練題目。但是,對于訓練內容的布置不能是盲目的,要符合高考高頻考點,以真正實現能力訓練目的,確保學生做好高考準備工作。例如,在復習備考課上,可結合2020年高考全國卷第12題中對學生動能定理問題分析能力的考查,有針對性地為他們安排一些能力訓練。訓練中,精心設計一題多問訓練題。如已知一個物體的質量是1kg,這個物體突然被人用手由靜止向上提高了1m,假如它的速度是2m/s,那么物體克服重力做功是多少?合外力對物體的做功是多少?手對物體做功是多少?面對這樣一道一題多問題目,學生們將針對題目中已知條件展開嚴密的分析,先畫一個示意圖。如下所示:
再結合示意圖,分析出m由A到B的過程中其WG=-mgh=-10J,由此推導出克服重力做功=|WG|=10J。而在第二問分析中,將根據動能定理求出合外力對物體做功是2J。在第三問分析中,將由A到B中∑W=WG+WF推導出手對物體做功是12J。在這里,學生們的問題分析能力將得到較好地鍛煉,獲得一定高考應對優(yōu)勢。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高考亦如此,面對高考難關,要重視對高考物理試題特點展開全面分析,再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花費更多精力和力氣學習基礎知識,做好歷史、圖象等考點的專項突破。同時,學習不同題型的應對技巧,并于復習備考階段落實好實驗和能力的訓練,最終于短時間內提高整體成績,為高考做好充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