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
唐太宗年間,有一回,洛陽城搞了一次廟會。那一天,街上熙熙攘攘,好不熱鬧。中午時分,突然不遠處人聲喧嘩,還傳來一陣陣呼救聲,據(jù)說是幾間鋪子著火了。官府的人很快趕來,抓了六個縱火的。
被抓的六人中,一個是屠戶,一個莊稼人,一個書生,一個小貨郎,一個江湖郎中,還有個茶商。六人被關到牢房里,都害怕不已,只有那書生一臉正氣,雖然文質(zhì)彬彬的,臉上卻沒有一絲懼意。
當天晚上,一個長得兇巴巴的官差來到牢房前,把六份飯遞到里面。飯菜非常豐盛,有魚有肉,還有酒呢。這倒是奇怪了,牢房里哪有吃得這么好的?牢房的日子這么好過,大家都來吃官司了!
那個茶商見過世面,他一瞅,眉頭擰成疙瘩,問官差:“官爺,不對啊,給我們的飯食怎么這般豐盛?”
外面的官差一撇嘴,鼻子里“哼”了一聲:“為什么飯菜這么豐盛?因為這是斷頭飯,你們馬上要被處斬了!”
這話一出,眾人全都嚇壞了,腿發(fā)軟,眼發(fā)暈,還有人尿了褲子,可死到臨頭,還有啥法子?等官差走了,眾人想到要死也不當餓死鬼,只得含著淚,把飯菜扒拉到碗里,一邊哭,一邊吃。
過了一會兒,那個官差又來了,表情很是怪異,他走到牢房前說:“一二三四五六,你們一共六人,京兆尹大人說,‘六這個數(shù)太順,你們結(jié)成伴到閻王那里可能會鬧事,思來想去,大人說要殺五個,留一個?!?/p>
六人聽了,面面相覷,留一個?真的會有一個幸運的人活下來?這念頭一起,幾個人立刻擁到那官差面前,爭相求起情來,每人說了一大堆自己應該活下來的理由,只有那書生面色坦然,什么都沒說,沒半點兒怯色。
官差聽了,沒理他們,一擺手,兩個獄卒抬來一張小桌子,上面放了一疊一尺見方的白紙,一把毛筆,還有研好的墨水。
幾個人正面面相覷,官差干咳了兩聲,說:“你們六人,把你們中間最應該死的人寫在紙上,字寫大一點兒,一張紙寫一個。每輪中誰的名字出現(xiàn)最多,就殺誰,六人里面殺掉五人,剩下的就是那個命最硬的人──他可以不死。”
官差說著,又按照牢房里的規(guī)矩,分別給六人起了一個“閻王勾魂名”:屠戶叫錢盛,莊稼人叫趙觀,貨郎叫陳下秋,書生叫蓋挺華,郎中叫孫世和,茶商叫周貞天。
名字取好,官差讓大伙兒想想,醞釀醞釀,該寫誰就寫誰。這一下牢房里可炸了鍋,每人都游說其他人別寫自己的名字,茶商說如果他最后幸存,他家里有的是錢,一定善待其他五家的家眷。屠戶說,他如果活下來,就可以天天給其他五家供送豬肉、羊肉……眾人又是乞求,又是謾罵,人之喜怒哀樂、七情六欲,全都寫在臉上、出在口中。
書生起先不愿寫,說這是不仁不義。官差冷笑著說,你要是不寫,無法把那個可以免死的人確定下來,那六個人就得全死。書生想了想,只得也寫。于是,六個人拿了紙筆,各自躲著,遠離別人,紛紛動筆。
第一輪,六人各交了一個名字上去,交完后,除了書生,個個面如土色,渾身顫抖不停,不知災禍降到誰的頭上。
官差把六張白紙一一看了,每看一張就瞅瞅六人,目光如利劍,落在誰的身上,誰就心驚肉跳。看完后,他一拍桌子,喝道:“結(jié)果出來了,名字最多的是——錢盛!”
“錢盛”,就是那個屠戶,屠戶雖然嚇得面色煞白,但他畢竟平時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膽子自然比別人大些,他頓時大罵起來:“憑啥選我?我做屠戶這些年,老人買肉半價,殘疾人買肉不要錢,我是個好人,你們好壞不分、良莠不辨,我到閻王那里等著你們,你們過來我就一刀捅死你們!”屠戶嘴里嚷嚷著,可衙役人多,七手八腳就把屠戶押了出去,緊接著,隔壁牢房里傳來“咔嚓”一聲響,那分明就是刀子砍在肉身上的聲音,以后就沒了動靜,看樣子自然是身首異處,一命嗚呼了。
第二輪,官差看了看交上來的五個名字,大聲喊道:“第二人是孫世和,拉出去砍了!”
“孫世和”就是那個郎中,郎中隨即也被押了出去,片刻后,隔壁又傳來“咔嚓”一聲,郎中也命喪黃泉了。
第三輪殺的是“趙觀”,就是那個莊稼漢;第四輪被砍的是貨郎“陳下秋”……
官差正要喊第五個人的名字,突然,茶商說道:“官爺,我看這事有點兒蹊蹺。按理說,每次被砍頭的必定是得票最多的那人,我第一次交上去的名字是趙觀,你砍的是屠戶錢盛;我第二次交的名字是陳下秋,你砍的是郎中孫世和。如此看來,被砍頭的,好像未必是得票最多的,我想,其他人或許會有和我相同的疑慮吧?”
官差聽罷,十分惱怒,牙根子咬得“咯吱咯吱”響:“你啰嗦什么,要你死你就得死,不死也得死。來人,把周貞天砍了。”
“周貞天”就是那茶商,茶商一拖出去,五人就全都斃命了,雖然這過程著實蹊蹺,但書生好歹是最后的幸存者了,他皺皺眉頭,感慨地說:“沒想到我卻能活著出去?!?/p>
官差的三角眼朝書生瞟了一下,“哈哈”大笑:“你想出去?本來么,我們是想殺五人的,可后來一想,萬一放出去的那人把濫殺五人的事說出去,怎么辦?”
書生氣壞了,怒聲喝道:“其實你們根本就沒想讓一人活命!你們這些渾人,不詳查案子就殺人,殺人也就罷了,還拿人取樂。大丈夫坐不改名,立不改姓,我不叫什么蓋挺華,我叫吳東知!”說著,書生大筆一揮,運筆如飛,在紙上寫下“吳東知”三個字,他想自己死也要死得光明磊落,于是脖子一橫:“來吧,砍頭吧,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
官差看了看“吳東知”三個字,又瞟一眼書生,說:“什么?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哈哈,你二十年后必定是個老頭!”
“來人,把他們都放了?!惫俨钸汉纫宦?,大手一揮,從隔壁牢房里走出五個人來,他們正是剛才被“砍頭”的貨郎、莊稼漢、屠戶、茶商和郎中。其實,剛才那一聲聲“咔嚓”,砍的是一只羊,幾刀下去,羊早就被砍成幾大塊了。
官差叫人支起一個大鍋,烤起了羊肉,他說:“各位受驚了,這羊肉是給你們壓驚的,這也不能怪我,我也是奉命行事?!?/p>
說罷,官差把交上來的那些紙細心挑揀了一番,他只撿出書生吳東知在五輪中寫的那些字,一邊看一邊說:“真是好字,力透紙背,蒼勁有力,可惜寫字的人脖子太硬,想求個字難于上青天,這下好了,字全了?!?/p>
茶商問道:“我們都寫了很多字,你怎么只把吳東知的字挑出來?”
官差“哈哈”大笑:“你還好意思問,你們寫的字都跟狗爬的一樣,難看極了,誰要你們的字?”官差說著,把吳東知寫的那些字排成一行,大聲念道:“貞觀盛世天下和——吳東知?!?/p>
原來,唐太宗酷愛字畫,知道吳東知書法了得,可派去求字的人都碰壁而歸,要想讓這個倔強的書生寫一句贊美的話簡直是難上加難?;实鄄婚_心,身邊的人急了,思來想去,于是就想出個“火災砍人”的法子,給幾個人取了特定的名字,里面含有太宗皇帝想要的那幾個字,而“貞觀”正是當時的年號。
到了這時,眾人才明白怎么回事,屠戶咧著嘴笑了:“俺說呢,俺又不叫錢盛,原來你只是想要個‘盛字?!?/p>
吳東知自然也全明白了,怪不得他們每次砍的,都是他寫下名字的人,他恨恨地說:“為一句美言不惜縱火涂炭百姓,何等昏庸!”
官差走上前來,笑嘻嘻地說:“吳先生,這您可就誤會了。您不知道,我們縱火是假,求字是真啊!”官差拍拍手,走進來幾個滿臉全抹著炭灰的獄卒,官差說:“瞧瞧,你們在廟會上看到的濃煙滾滾,其實就是他們在灶頭里扇出來的。要不動點腦筋,哪能請得動您的大駕呢!”
一屋子人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這時,羊肉也熟了……
選自《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