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神
唐朝永貞年間,長安東市有個富商名叫王布,此人家財萬貫,知書達理,往來的商客都很敬重他,愿意與他交往。王布有個女兒,年僅十四五歲,人長得聰明漂亮,人見人愛,可惜就是鼻孔里長出像皂莢子似的息肉,根部還像麻線一般,有一寸多長,一碰就痛徹骨髓。
王布花重金請了許多名醫(yī)為女兒治病,可就是治不好。
有一天,來了個梵僧,他對王布說:“貧僧聽說您的女兒得了怪病,可否讓我看一下?也許我能治好這個病的。”
王布一聽,大喜,立即帶著梵僧去見女兒。
那梵僧見到王布的女兒,就說:“您的女兒有救了。”說罷,取出一些白色的藥粉,吹入她的鼻孔,不一會兒就把息肉摘除了。只是鼻孔里流出一些黃水,并沒有一絲痛苦。
王布吩咐管家取來銀子要重謝梵僧。梵僧說:“貧僧是修行之人,理當(dāng)救死扶傷,除病滅疾。況且這只是舉手之勞,不值得受此厚重的酬謝,只是貧僧想帶走這兩條息肉,可否?”
王布說:“當(dāng)然可以,當(dāng)然可以?!?/p>
梵僧便告辭了,估計梵僧走了大約五六個坊的時候,來了個騎白馬的英俊少年,他問王布:“剛才是不是有個胡僧到此?”
王布告訴了他事情的來龍去脈。
少年長嘆一聲,說:“都怪我白馬的腳力不行,還是讓那和尚搶先了一步?!?/p>
王布忙問:“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少年說:“玉皇大帝的兩神偷偷下凡,近來才聽說他們就藏在您女兒的鼻孔里,我是天神,奉玉帝之命前來捉那藥神,可是卻被那外來的和尚取走了,我不得不去追趕和尚,先走了?!闭f罷,少年人就不見了。
這真是一個令人腦洞大開的故事,只有在大唐這個奇妙詭異的世界才會產(chǎn)生。
藥神下凡,天下之大,哪里不能藏身,非要躲到少女的鼻孔里。鼻洞的空間那么窄小,住得能舒服嗎?再說了,藥神本應(yīng)為人除病去疾,怎么反而給少女帶來身心的苦楚?
梵僧的法術(shù)也確實了得,居然連情報都領(lǐng)先天神一步,令人嘆服。
《酉陽雜俎·天咫》原文:
永貞年,東市百姓王布,知書,藏鏹千萬,商旅多賓之。有女,年十四五,艷麗聰悟。鼻兩孔各垂息肉,如皂莢子,其根如麻線,長寸許,觸之,痛入心髓。其父破錢數(shù)百萬治之,不差。忽一日,有梵僧乞食,因問布:“知君女有異疾,可一見,吾能止之?!辈急粏柎笙玻匆娖渑?。僧乃取藥,色正白,吹其鼻中。少頃,摘去之,出少黃水,都無所苦。布賞之百金,梵僧曰:“吾修道之人,不受厚施。唯乞此息肉?!彼煺渲囟?,行疾如飛。布亦意其賢圣也。計僧去五六坊,復(fù)有一少年,美如冠玉,騎白馬,遂扣其門曰:“適有胡僧到無?”布遽延入,具述胡僧事。其人吁嗟不悅,曰:“馬小踠足,竟后此僧!”布驚異,詰其故。曰:“上帝失樂神二人,近知藏于君女鼻中。我天人也,奉帝命來取,不意此僧先取之。當(dāng)獲譴矣!”布方作禮,舉首而失。
灰袋道士
相傳唐朝時四川有個道士,平時瘋瘋癲癲的,說話狂傲不羈,不知天高地厚。人們都不知道他的姓名,只管叫他的綽號灰袋,翟天師晚年收他為弟子。
翟天師是出了名的道士,他經(jīng)常告誡弟子,不要欺負(fù)灰袋,他是個很有本事的人,我的能力還不如他哩。
可大家都不知道灰袋有什么本事。
有一年冬天,漫天飛雪,天寒地凍?;掖朗可泶﹩我戮蛠淼搅饲喑巧剑砩纤揭蛔鶑R宇借宿。
僧人看他衣裳單薄,就給他一床厚被子。灰袋道士說:“我不需要。”
僧人說:“天氣這么寒冷,不蓋被子晚上會凍死的?!?/p>
灰袋道士說:“我只需要一張床就足夠了?!?/p>
到了半夜時分,雪越下越深,風(fēng)越刮越猛,僧人擔(dān)心灰袋道士凍僵了,就前往灰袋道士住的房間察看。只見離灰袋的床幾尺遠(yuǎn)的地方,熱氣騰騰,猶如伙房開火做飯冒出的蒸氣一般。
灰袋躺在床上,光著身子,依然是渾身流汗。
僧人看傻了,這時才明白灰袋是個非同尋常的人。
第二天一早,灰袋道士就不辭而別了。僧人進入他的房間,摸了摸床鋪,冷冰冰的。
灰袋道士在外游走,主要是在村子里投宿,每個地方,他都不會連續(xù)住上兩天。
《酉陽雜俎·壺史》原文:
蜀有道士陽狂,俗號為灰袋,翟天師晚年弟子也。翟每戒其徒:“勿欺此人。吾所不及?!背4笱┲?,衣布褐入青城山,暮投蘭若,求僧寄宿。僧曰:“貧僧一衲而已,天寒如此,恐不能相活?!钡裕骸叭菀淮沧阋印!敝烈拱?,雪深風(fēng)起,僧慮道者已死,就視之。去床數(shù)尺,氣蒸如炊,流汗袒寢,僧知其異人。未明,不辭而去。多住村落,每住不逾信宿。
紙月亮
唐朝的長慶初年,隱士楊隱之住在郴州,他時常外出尋訪得道的高人。他聽說有個唐居士,道術(shù)高深,當(dāng)?shù)厝苏f他已經(jīng)超過百歲了,楊隱之就慕名去拜訪他。
唐居士聽說了楊隱之的來意,便說:“盛名之下,其實難副,我哪里有什么高深的道術(shù)?不過你既然遠(yuǎn)道而來,那就先住下吧?!?/p>
到了夜晚,屋里一片昏暗,唐居士也不吩咐點燈。
楊隱之問:“唐居士,是不是該掌燈了?”
唐居士問女兒:“今天是初幾?”
女兒說:“初五。”
唐居士說:“外頭該是上弦月了吧?”
女兒說:“是啊,一彎新月幾顆星?!?/p>
唐居士說:“那你就去取一彎上弦月來吧?!?/p>
不一會兒,女兒拿了一張黃紙,用剪刀剪出了上弦月的模樣,貼在墻上。
唐居士就向墻上的紙月亮祈求:“月亮,月亮,今晚我家有客人,你就賜給我們光明吧!”
說罷,整個房間頓時一片光明,就好像點了許多蠟燭似的。
《酉陽雜俎·壺史》原文:
長慶初,山人楊隱之在郴州,常尋訪道者。有唐居士,土人謂百歲人。楊謁之,因留楊止宿。及夜,呼其女曰:“可將一下弦月子來?!逼渑焯掠诒谏?,如片紙耳。唐即起,祝之曰:“今夕有客,可賜光明?!毖杂櫍皇依嗜魪垹T。
空手捉蠅
大唐名臣韋皋手下有個御史中丞,名叫張芬。
有一回,張芬宴請同僚,時值盛夏,蒼蠅亂飛。
有個客人說:“這蒼蠅飛來飛去也太討厭了,看我的?!?/p>
說罷,這人拿了些綠豆,以手指彈射,擊殺蒼蠅。只見蒼蠅一只只地應(yīng)聲而落,真是彈無虛發(fā),百發(fā)百中。
主人張芬說:“大家都讀過李紳的《憫農(nóng)》詩吧:‘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綠豆是可以吃的,就不要浪費了。還是我來吧!”
張芬伸出右手兩根手指,一夾,一只蒼蠅便在他的手指間。手法出奇的快,每一次出手都夾住蒼蠅的后腿,捉住后就放在左手中。
眾人看呆了,都張大了嘴,半天說不出話來。眨眼之間,張芬手中握滿了蒼蠅,直至席間一只蒼蠅都沒有了才罷手。
這時,席間響起一片掌聲。
這是作者段成式小時候,聽家中長輩講的同僚間的一件趣事。
《酉陽雜俎·貶誤》原文:
予未虧齒時,嘗聞親故說:“張芬中丞在韋南康皋幕中,有一客于宴席上,以籌碗中綠豆擊蠅,十不失一,一坐驚笑。芬曰:‘無費吾豆。遂指起蠅,拈其后腳,略無脫者。”
香棗
王敦娶了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兒襄城公主,成了當(dāng)朝的駙馬。
新婚那天,王敦在自己的府上上廁所,進了廁所他發(fā)現(xiàn)有個小筐裝滿了鮮紅的干棗,聞著那叫一個香哪。王敦心想:公主就是體貼人,知道我愛吃棗,便吃了一顆又一顆,滿筐的紅棗全讓他吃光了。
王敦走出廁所,對公主說:“你帶來的紅棗真好吃,下回多裝點,吃了才過癮?!?/p>
公主大驚失色,問:“什么,你把廁所里的紅棗吃了?”
王敦說:“是啊,我打小就喜歡吃紅棗,那一小筐還不夠我塞牙縫?!?/p>
公主說:“可那紅棗是不能吃的,是用來塞住鼻孔的,避開廁所里的臭氣。因為紅棗有一股異香,所以除臭的效果還是不錯的?!?/p>
王敦聽了十分尷尬。
這時,有個侍女又給王敦端來了洗手的水,那水里還浸泡有粉狀的澡豆,以便給手掌增香,還能保持皮膚的細(xì)膩。
王敦以為讓他吃粥,就把澡豆水一咕嚕給喝了下去。
襄城公主和一群侍女看得目瞪口呆,回過神來后忍不住哈哈大笑了。公主說:“夫君,你又錯了,這是洗手的水,不是粥。”
王敦臊得滿臉通紅,真是恨不得鉆到地下去。
王敦原本以為自己是富貴鄉(xiāng)長大的公子,不料碰上了公主他還是得甘拜下風(fēng)的,對皇家講究的精致嘆為觀止了。
后來有個成語就叫“澡豆為飯”,形容一個人沒見過世面。
這事記載在《世說新書》上。
《酉陽雜俎·貶誤》原文:
近覽《世說新書》,云王敦初尚公主,如廁,見漆箱盛干棗,本以塞鼻,王謂廁上下果,食至盡。既還,婢擎金漆盤貯水,琉璃碗進澡豆,因倒著水中,既飲之,群婢莫不掩口。
日行八百里
讀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梁山好漢中有個人叫戴宗的,綽號神行太保,他的本事是將四片甲馬拴在腿上,最快能日行八百里。
其實,日行八百里的神人早在唐朝時就出現(xiàn)了。
《酉陽雜俎》里記載了這位神人。
話說元和末年,鹽城有個差役叫張儼,是專門傳遞文書的腳力。有一天,他前往京城長安送文書。到了宋州路遇一個人,聽說他要到長安,便想與他同行。張儼見他面目和善也就同意了。
那人說:“今晚我們得趕到汴州住宿?!?/p>
張儼說:“太遠(yuǎn)了,根本趕不到?!?/p>
那人說:“你聽我的,你就成了飛毛腿了,一天可以多走幾百里?!?/p>
張儼說:“這怎么可能?每一里路都是要靠兩條腿走出來的,除非我能飛?!庇谑牵侨司屯诹藘蓚€小坑,各有五六寸深,他叫張儼背向小坑站著,腳后跟懸在坑口,然后用針扎他的兩只腳,張儼并不感到痛。那人又從他膝蓋下面順著小腿再三地捋,直到黑色的血流滿了土坑。頓時,張儼覺得兩只腳變得特別的輕捷,走起路來腳下生風(fēng)。
天剛晌午,兩人就到了汴州。
到了汴州后,那人又說:“今晚我們要趕到陜州住宿?!?/p>
張儼說:“你瘋了,我就是走斷了腿今晚也趕不到陜州,除非插上了翅膀?!?/p>
那人說:“不用插翅膀,我的辦法很簡單,你可以暫時把膝蓋骨卸下來,這不會有痛苦的,你就能日行八百里了?!?/p>
張儼一聽,嚇出了一身冷汗,這是什么話?一個萍水相逢的人就要卸掉我的膝蓋骨,卸下之后要是裝不回去,或是裝錯了位,那我不就成了廢人一個?
張儼斷然拒絕了。那人也不強求,只是說:“我還有急事,必須在天黑之前趕到陜州,我先走了?!闭f罷,就健步如飛地走了,轉(zhuǎn)眼間就看不到蹤影了。
《酉陽雜俎·怪術(shù)》原文:
元和末,鹽城腳力張儼遞牒入京,至宋州,遇一人,因求為伴。其人朝宿鄭州,因謂張曰:“君受我料理,可倍行數(shù)百?!蹦司蚨】?,深五六寸,令張背立,垂踵坑口。針其兩足,張初不知痛,又自膝下至骭,再三捋之,黑血滿坑中。張大覺舉足輕捷,才午至汴。復(fù)要于陜州宿,張辭力不能。又曰:“君可暫卸膝蓋骨,且無所苦,當(dāng)日行八百里?!睆垜?,辭之。其人亦不強,乃曰:“我有事,須暮及陜?!彼烊?。行如飛,頃刻不見。
紀(jì)洞天,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理事,現(xiàn)旅居美國。著有微型小說集《木偶的新生》、小說集《聊齋新義》(與汪曾祺合著)、長篇小說《測字世家》、《傳國玉璽的千古之謎》等。參與編輯《世界華文微型小說作家自傳》和《亞洲華文微型小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