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下訴訟效率變化的實證研究

2021-05-14 07:29:46張鈺瑩
鐵道警察學院學報 2021年1期
關鍵詞:律師檢察機關嫌疑人

張鈺瑩

(西南政法大學 法學院,重慶401120)

為了提高訴訟效率與辦案質(zhì)量,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最大化利用司法資源,2016 年9 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頒布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決定》。2016 年12 月公安部發(fā)布的《公安部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通知》是對公安機關進一步探索刑事案件繁簡分流、強化獲取口供和其他證據(jù)能力、提升辦案質(zhì)量和效率的有利契機。在提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訴訟效率上,除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自身規(guī)范以外,該通知還擴大了速裁程序的使用范圍。2018 年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二條指出被告人認罪認罰且同意適用速裁程序的,可以適用速裁程序。速裁程序的適用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相輔相成,縮短了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庭審階段的訴訟時間。在上述制度推動下,就出現(xiàn)了新聞報道中經(jīng)常提出的“廣州首宗認罪認罰重大刑事案件開庭審理,庭審僅1 小時”[1]“一宗故意傷害案四天結案”[2]“利用三遠一網(wǎng),庭審30 分鐘”[3]等現(xiàn)象。由此可以看到,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最直接的效果是庭審時間的縮短,但是庭審時間的縮短并不是認罪認罰制度下訴訟效率提高的全部。在整個刑事案件的審理中,除了庭審時間,還有偵查辦案時間、審查起訴時間、庭前準備時間等。與庭審時間相比,前三個階段的時間在刑事訴訟中占據(jù)更大的部分,更能決定訴訟效率的提升幅度,庭審時間的縮短應被認為是前幾個階段充分準備的結果。因此,有必要清晰地看到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中所發(fā)揮作用的有與無、大與小。本文正是將這種作用通過數(shù)據(jù)指標具體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并在數(shù)據(jù)基礎上做出分析。

一、實證研究過程:對訴訟時間的定量比較分析

(一)研究對象

表1 研究對象具體情況表

表1 所示為本次研究對象的詳細情況。第一,在地域上選擇重慶,主要是因為在2018 年新的《刑事訴訟法》出臺之前,重慶市就已經(jīng)作為認罪認罰的試點地區(qū)開展相關制度的運用,因此該地區(qū)具備比較成熟的制度環(huán)境。同時相比大連、濟南、廈門等試點地區(qū),重慶市的案件數(shù)量基數(shù)大,便于尋找案件作為研究素材。此外,重慶市作為最大的直轄市,除了主城區(qū),還有若干個周邊區(qū)縣可供選擇,在樣本上相比北京、上海、天津更加具備代表性。第二,在法院選擇上,選擇了基層法院中的四家。選擇基層法院是基于案件數(shù)量的原因,只有基層法院才具備最多數(shù)量的案件,為本次研究提供普遍的數(shù)據(jù)來源支撐。所選取的四家法院中包括主城區(qū)的兩個法院和非主城區(qū)的法院,因為該研究需要抓獲時間、逮捕時間、起訴時間、審判時間,所以經(jīng)過篩選,選出了四家法院。第三,本次研究的案件從2019 年1 月1 日開始,此期間內(nèi)新《刑事訴訟法》已經(jīng)正式在全國實施,因此是一個合理的時間周期。第四,此次研究只選擇了盜竊案作為考察的對象,因為盜竊案發(fā)案率30%,在該地區(qū)連續(xù)4 年案件量排名第一,并且盜竊罪也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比較普遍的犯罪,為人們所熟知,具有良好的適用性。

(二)研究樣本與數(shù)據(jù)讀取

圖1 裁判文書的時間數(shù)據(jù)提取展示

司法效率作為一個抽象的概念,我們無法直接看到,但是可以通過訴訟時間長短達到“管中窺豹”之目的。如圖1 所示,在裁判文書網(wǎng)公布的審判文書中,筆者發(fā)現(xiàn)重慶市各基層法院在審判文書的行文敘述上有這樣的規(guī)律性陳述語句:“XXX 因涉嫌犯盜竊罪于X 年X 月X 日被重慶市X 區(qū)公安局抓獲,X 日被刑事拘留”“于X 年X 月X 日被逮捕”“重慶市X區(qū)人民檢察院于X年X月X日向本院提起公訴”“落款:X 年X 月X 日”。所以,每份文書上可以依次讀取到四個時間點:抓獲時間、逮捕時間、起訴時間、審判時間。而前后兩個時間點相減即可得到三個重要時間段。時間一:從被抓獲到被偵查機關采取強制措施的時間,即偵查機關與犯罪嫌疑人接觸時長。時間二:從被采取強制措施到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時間,即檢察機關與犯罪嫌疑人接觸時長。時間三:從提起公訴到法院作出裁判的時間,即審判機關與犯罪嫌疑人接觸時長①這樣計算刑事訴訟各階段耗時,考慮到節(jié)假日、周末等常規(guī)非工作日,所以,得到的偵查、起訴、審判用時可能會與真實的有所出入,但這樣的誤差是可以容許的。而且休息日的因素對所有樣本都會有影響,同增同減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忽略以上因素的干擾。。

(三)研究方法

如前文選題背景所言,本文的研究主要為了直觀看到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偵查、審查起訴、審判中發(fā)揮作用的有與無、大與小。有與無更偏向于定性,必須運用大量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得出普遍性的結論。大與小則是定量,需要在相似個案中進行考察。雖然都是使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案件的時間(以下簡稱“認罪案件時間”)與未使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案件的時間(以下簡稱“非認罪案件時間”)的比較,但是,針對不同的側(cè)重點,所使用的方法略有不同。

1.宏觀視野的粗放比較法——考察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效用的有無

筆者依托裁判文書網(wǎng),嚴格按照對象的限制條件,檢索出使用了認罪認罰制度的案件文書和沒有使用認罪認罰制度的案件文書,隨機各抽取100件,一共200件。將上述四個時間點整理到Excel辦公軟件中,使用時間函數(shù)分別求出三個時間段,然后進行時間比較。但是,粗略選擇100組案件進行對比,只能大概反映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司法效率的提高,而無法滿足個案比較的需求。為了有針對性比較認罪認罰制度的高效優(yōu)勢,有必要進行類案的比較。

2.微觀視野的細致比較法——考察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效用的大小

在理想的情況下,要真正看到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案件訴訟效率的提升,應該這樣操作:一個案件在不使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情況下,經(jīng)過偵查、審查起訴、審判這三個階段,各個訴訟階段的用時情況;然后,一切回到訴訟起點,同樣一個案件,在同一批人主持下,使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再完整走一遍訴訟流程,統(tǒng)計各階段用時。將上述兩次用時加以比較,就能看到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案件訴訟效率的提升值,但這在現(xiàn)實中是無法實現(xiàn)的。不過我們可以尋找到與理想情況無限接近的一組組案件進行比較,即控制變量法。

我們可以通過控制變量法來比較認罪案件與非認罪案件的訴訟時間,其中,變量因素為是否使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同時,控制其他變量,如審判機關、起訴機關、偵查機關、作案人數(shù)、性別、學歷、是否屬于累犯、是否屬于多次盜竊、盜竊財物類型、盜竊財物價值等基本一致①還有刑期因素也考慮在內(nèi),由于認罪認罰制度帶來的從輕處罰效果,對刑期因素,筆者以認罪案件刑期略小于非認罪案件刑期加以控制。,在這樣的條件下挑出盡可能多的案件進行比較。這樣就可以嚴謹觀察到情節(jié)基本一致的盜竊案件,使用認罪認罰制度與不使用認罪認罰制度相比,在時間上有多大的縮減、提高了多少訴訟效率。筆者在控制變量法下,對這18 個月在四個基層法院審理的盜竊案件進行篩選,僅找到16組相似案件。

二、認罪案件與非認罪案件訴訟時間的粗放比較情況

(一)總訴訟時長情況

總的訴訟時長,即根據(jù)判決書時間點算出的每個案件從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到法院作出判決的時長。雖然和嚴格意義上從立案時間到審判時間的算法有所區(qū)別,但是在現(xiàn)有審判資料的基礎上,也能算作對訴訟時長的一個綜合反映。如表2 所示,認罪案件與非認罪案件總體的訴訟時間趨勢是一致的,主要集中于61—90 天之間。而認罪案件在時長較短的區(qū)間上數(shù)量多于非認罪案件,在時長較長的區(qū)間則數(shù)量少于非認罪案件。總之,認罪認罰制度在提升司法效率的作用上是值得肯定的。

表2 認罪案件與非認罪案件訴訟總時長比較圖

(二)各訴訟階段用時情況

1.時間一:被抓獲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時間情況分析(偵查?機關與犯罪嫌疑人接觸時長)

為了更加直觀和清晰反映真實情況,筆者除了對認罪案件與非認罪案件時間一的總體情況作出統(tǒng)計外,還增加了其余統(tǒng)計學參數(shù)的比較。由表3-1 可知,在偵查機關與犯罪嫌疑人的接觸時長方面,認罪案件在20 天以內(nèi)的數(shù)量多于非認罪案件,而20天以上的數(shù)量則少于非認罪案件。通過表3-2還可以知曉使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案件,在偵查階段,無論是平均用時、眾數(shù)以及眾數(shù)所占比、最大值、最小值上都明顯優(yōu)于非認罪案件。

2.時間二:被采取強制措施到提起公訴的時間分析(檢察機關與犯罪嫌疑人接觸時長)?

時間二屬于對檢察機關與犯罪嫌疑人接觸時長的粗略反映,根據(jù)表4-1可以看出,認罪案件與非認罪案件的統(tǒng)計結果趨勢基本一致,而且在40天以上的案件呈現(xiàn)出交替領先的狀態(tài),由此說明認罪認罰制度對于檢察機關效率提升上的作用不是太明顯。表4-2 的其他統(tǒng)計參數(shù),二者的平均數(shù)、最大值、最小值基本一致,認罪案件沒有具體的眾數(shù)值,無法列出,這些參數(shù)也間接證明了認罪認罰制度對于檢察機關效率提升作用不大。

3.時間三:提起公訴到作出裁判的時間分析(審判機關與犯罪嫌疑人接觸時長)

時間三包括了法院的庭前審查時間、庭審時間和裁判時間,是法院受理案件后的所有時間的總和。在表5-1 中,認罪案件在總體趨勢上遙遙優(yōu)于非認罪案件。在表5-2中,認罪案件的平均用時、眾數(shù)及眾數(shù)百分比、最大值、最小值也是明顯優(yōu)于非認罪案件。由此充分說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于審判程序效率有著較大的提升作用。

三、認罪案件與非認罪案件訴訟時間的細致比較情況

(一)比較方法和模型

利用控制變量的思路,筆者嚴格控制檢索條件,保證每一組對比的案件在審判機關、起訴機關、偵查機關、認罪認罰的時間點,作案人數(shù)、性別、學歷、是否屬于累犯、是否屬于多次盜竊、盜竊財物類型、盜竊財物價值基本一致,只有是否認罪認罰上不同,檢索到了20余組進行比較分析①雖然重慶2019年盜竊案件有3000多起,但是由于控制變量的需求,筆者檢索后,只找到了20余組(約40件)供本研究使用。,剔除了幾組異常數(shù)據(jù)②異常數(shù)據(jù),即最大值、最小值,由于整個樣本數(shù)據(jù)只有20 余組,如果其中一組的數(shù)據(jù)太大或太小,會直接影響最終結果。如其中一組案件,不認罪的整體訴訟用時349天,認罪的整體訴訟用時66天,差值283天,雖然不可否認其真實存在性,但由于其余案件的差值均在100天以內(nèi),這差值顯然太大,該組數(shù)據(jù)的使用會使最終結果整體偏大。所以筆者利用統(tǒng)計學上常見的去誤差方式,剔除最大值、最小值。,最終采用其中的16 組進行比較。在此繼續(xù)使用與上文一致的統(tǒng)計圖表分析意義基本已不大,因為微觀比較的目的就是看到認罪認罰制度對訴訟效率的具體提升大小,應該得出一個可以量化的值,法學領域則很少涉及這樣的量化運算。因此筆者借鑒了同屬于社會科學的經(jīng)濟學相關方法,構建了一個衡量認罪認罰制度對訴訟效率提升大小的模型指標。即首先按照控制變量法檢索出情節(jié)類型、審判機關、起訴機關、偵查機關一致的兩組案件,它們的主要區(qū)別被控制在是否使用認罪認罰制度上,然后利用下列的效率提升計算公式:

依次計算出,在使用認罪認罰制度時,相比不使用認罪認罰制度,整體訴訟時長、時間一、時間二、時間三會有多大的提升。

(二)結果

根據(jù)表6,在16組案件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訴訟效率的提升不是絕對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不同訴訟階段的作用也不同。在16 組案件中,無論是總的訴訟用時,還是各階段的用時,都存在認罪案件比非認罪案件用時更長的情況。即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效能不是100%為正,一個案件使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并不意味著一定會以更短的時間、更高的效率結束。使用該制度的確會帶動訴訟活動的推進,但是對不同訴訟階段的推進能力不相同。其中,對審判活動作用最為明顯。按照概率統(tǒng)計學原理,一個案件使用該制度時,會有75%的可能性在審判時以更短的用時結束,縮短的效果也比較可觀,比不使用該制度縮短26%的時長。而在偵查活動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效能則不太理想。一個案件使用該制度時,偵查用時只有38%的可能性會縮短,而且縮短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只比預期短了1%。對于檢察機關而言,效果稍微比偵查好一點??傮w上,由于審判階段的明顯優(yōu)勢,所以使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案件,依舊會比預期更快結束訴訟進程。

表6 認罪案件相比非認罪案件效率提升詳情

四、認罪認罰案件訴訟效率變化的原因分析

(一)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偵查階段的作用有限

根據(jù)表3-1 和表3-2 可知,在偵查階段訴訟時間相比非認罪認罰案件縮短了3 天左右,但是遠遠低于審判階段訴訟時間的大幅縮短。這其中的原因有兩點:

第一,偵查階段偵查機關所能作出的承諾有限,具體表現(xiàn)在其無法對從寬內(nèi)容作出具體的承諾。偵查階段是查清案情的關鍵階段,即使獲得有罪供述也需要根據(jù)證據(jù)一一落實,因此在做出有罪供述前,偵查機關無法闡明在定罪量刑上具體會從寬多少以及是否可以變更強制措施等程序性從寬內(nèi)容。同時,偵查機關的承諾也不具有法律效力。依據(jù)《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和《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在偵查階段認罪認罰的可以附卷,但不簽署具結書,從寬幅度等還需要檢察院作出決定,所以偵查機關即使作出從寬承諾,也可能被修改。

第二,犯罪嫌疑人與偵查機關之間具有較強的對抗性。首先,犯罪嫌疑人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不了解?!吨笇б庖姟诽岢龉膭罘缸锵右扇嗽趥刹殡A段認罪,可以將認罪的犯罪嫌疑人附卷記錄。同時各地司法機關也對偵查階段認罪的犯罪嫌疑人提供刑事政策保障。例如濟南市法院階梯式量刑規(guī)定:“偵查階段認罪認罰,最多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5%,審查起訴階段認罪認罰,最多可以減少25%,審判階段認罪認罰最多可以減少15%?!保?]廈門集美法院推出了“321”階梯式從寬量刑機制[5]。但是,由偵查人員告知相關政策,從控方地位的角度而言,會遭受犯罪嫌疑人的質(zhì)疑,認為存在誘供、騙供的情況。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法律規(guī)定值班律師可以在偵查階段提供法律幫助。但經(jīng)過對司法實踐的了解,筆者發(fā)現(xiàn)偵查機關不會主動給犯罪嫌疑人提供值班律師,同樣犯罪嫌疑人也很少要求提供法律幫助。在這樣的現(xiàn)實下,刑事政策無論提供何種保障,都不能打動犯罪嫌疑人,吸引其作出有罪供述。其次,部分犯罪嫌疑人存在頑固抵抗的心理?!疤拱讖膶?,牢底坐穿”是很多累犯、慣犯的心理,他們堅信只要不招供,就會給偵查破案帶來阻力,就可能會逃避司法制裁。雖然2012年修訂《刑事訴訟法》時規(guī)定了“不得強迫任何人證實自己有罪”來弱化偵查中對口供的依賴心理,但不可否認,在涉及財物的案件中,口供仍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夠通過犯罪嫌疑人突破口供,收獲證據(jù),那么破案將指日可待。

(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增加了檢察機關的工作內(nèi)容

根據(jù)表4-1 和表4-2 可知,認罪認罰的案件與非認罪認罰的案件相比,在審查起訴階段的訴訟時間并未發(fā)生顯著的變化。該結果的產(chǎn)生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密不可分。在收集的100個認罪認罰案件中,僅有2 名犯罪嫌疑人在庭審階段選擇認罪認罰,98名犯罪嫌疑人在審查起訴階段選擇認罪認罰。已知認罪認罰的形成開始于審查起訴階段,在審查起訴時和庭審時均可以完成。當在審查起訴階段認罪認罰時,檢察機關需要發(fā)揮程序和實體兩方面的作用。“程序方面包括主導認罪認罰案件的啟動、程序選擇、類型選擇以及協(xié)商程序。在實體方面,具體指主導認罪、認罰、定罪與量刑?!保?]檢察機關作為審查起訴階段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主導者,對整個過程具有推動作用。為了使該制度順利運行,對檢察機關增加了權利告知義務和審查認罪認罰的自愿性與真實性問題。此處的權利告知義務不同于一般案件中的權利告知,在告知內(nèi)容上有所增加。權利告知內(nèi)容是依據(jù)《指導意見》和《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訴訟權利和認罪認罰的法律規(guī)定。對于增加的告知內(nèi)容,并無法律作出具體規(guī)定,有學者主張:“控方應將認罪認罰的程序和相關權利、信息告知被追訴人,同時將主要證據(jù)材料、法律依據(jù)開示給辯方,供辯方查閱、核實。被追訴人根據(jù)所獲得的信息,進行充分考慮,作出于最有利的選擇?!保?]“在量刑規(guī)則的告知上,有學者主張司法機關有必要制定科學的量刑減讓規(guī)則并書面告知被告方?!保?]在非認罪認罰的案件中,檢察機關的權利告知義務為一般性權利告知,即告知指控的罪名和原因、犯罪嫌疑人有委托律師的權利等。在自愿性和真實性的問題上,無需依照認罪認罰條款逐一審查,對于有些不認罪也不認罰的犯罪嫌疑人無須審查此項內(nèi)容,僅需對案件是否符合起訴條件進行全面審查。故而,基于檢察機關在認罪認罰中的主導作用,在審查起訴階段,認罪認罰案件的訴訟效率相比非認罪認罰案件并無明顯提升。

(三)審理程序的強制性以及審判重心的改變

“從原《刑事訴訟法》關于簡易程序的規(guī)定到2014 年《速裁程序試點工作辦法》的規(guī)定再到2018年《刑事訴訟法》對速裁程序的規(guī)定來看,簡易程序、速裁程序的啟動方式,基本上都是檢察機關在征求辯護方的意見之后向法院提出申請或建議,最終由法院決定是否適用該程序。”[9]筆者對宏觀數(shù)據(jù)中的200 份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法院對檢察機關提出的適用程序的建議的采納率達95.5%,不采納適用程序的占4.5%,不采納的原因有:(1)當事人對案件事實提出異議;(2)因案情需要;(3)審理期間發(fā)現(xiàn)不適宜等。這些原因都是通過實體來影響程序的。一般情況下,如果實體內(nèi)容沒有問題,則法院會采納適用程序的建議。不同案件適用不同的程序?qū)徖恚煌某绦蛞罁?jù)《刑事訴訟法》有不同的時間,在法院決定采納檢察機關程序建議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其決定了審判時間的長短。故而,在認罪認罰案件中審判時間的長度與刑事訴訟程序的適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第二個原因是審判重心的改變?!吨笇б庖姟返谑椫蟹ㄔ旱穆氊熓菍φJ罪認罰自愿性和合法性的審查,審判人員可以根據(jù)案情,圍繞定罪量刑的事實,對被告人認罪認罰的自愿性和真實性等進行發(fā)問,以確認其是否真誠悔罪等。與之前的刑事案件不同,在刑事政策上,認罪認罰案件中法庭的審查重心以自愿性和真實性為主。對此,陳瑞華教授提出:“在傳統(tǒng)模式中,將控辯雙方均不持異議的定罪和量刑問題作為審查的對象使庭審流于形式。”[10]有學者提出:“在之前,認罪案件與不認罪案件的庭審程序和庭審方式差異較小,新刑訴法規(guī)定的認罪認罰案件程序徹底地改變了傳統(tǒng)訴訟結構。由于控辯雙方對定罪、量刑問題已無爭議,而且法庭原則上不得推翻檢察機關的量刑建議,故犯罪事實、量刑情節(jié)不再是庭審重點,法庭主要圍繞被告人認罪認罰的自愿性、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查,故極大地提高了庭審效率。”[11]這一觀點得到了不少學者的認同,也應當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所得到的最終結果。審判重心由案件事實轉(zhuǎn)為認罪認罰的自愿性、真實性,這類問題的審查判斷依據(jù)案情和法官的主觀判斷,一般情況下,只要被告人不對認罪認罰提出異議,案情真實無疑點,均認為自愿真實。審判重心的改變并不意味著不再踐行庭審實質(zhì)化的理念,也不意味著按照美國的辯訴交易的方式,法官只進行形式審查,不再考察被告人的認罪認罰是否真實可靠,僅僅是對此種協(xié)議附加法律效應。審判重心的改變其實在一定形式上是審判重心的前移。在認罪認罰的案件中,“不少法官會參與庭前協(xié)商工作,進行組織、協(xié)調(diào),提供法律上的咨詢”[12]。在此類案件中,法官也應當對辯方進行一定的訴訟關照,倘若辯護律師在履行職責中存在不足與偏差的,應當及時提醒和糾正,為辯方提供交流的平臺,督促辯護律師積極履職,化解審辯之間不利于案件公正審理的矛盾沖突[13]。

五、提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訴訟效率的對策

(一)建立并使用訴訟效率提升的衡量指標

訴訟效率提升指標即為上文微觀比較時用的模型,指在同一時期下,兩個案件類型相同,作案情節(jié)相同,作案手段相同,偵查機關、審查起訴機關、公安機關相同,作案人數(shù)相同,認罪認罰具結書的簽署時間一致等,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案件相比未適用該制度的案件,在訴訟上縮短的時間占原時間的百分比。提升該指標對整個司法體系、個案訴訟當事人、參與人都有著重要意義。

1.對司法系統(tǒng)的意義:為上層決策者提供訴訟改革進程中的決策依據(jù)與評判標準

我國在司法改革的進程中,針對刑事案件,每年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都會總結上一年工作的具體情況。如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14]中提到案件審理數(shù)量、同比增長率、糾錯案件數(shù)量等,然后根據(jù)上一年的情況明確新的一年中的改革方向與工作重點,實事求是地作出新部署、安排。作為改革作出者的上層決策者,客觀的數(shù)據(jù)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建立衡量認罪認罰制度效率提升的衡量指標,作為決策的依據(jù),供決策者做出正確分析判斷。

同時,該指標也可以作為考量各機關執(zhí)行貫徹該項制度的真實評價標準。例如同一省份,有的認罪認罰制度效率提升指標好,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都高于該省平均值,有的則相反,認罪認罰制度如同虛設。除了對同一省份不同市縣進行橫比,全國不同省份也可以比較。在時間維度上還可以縱向比較,考量同一個機關是進步還是退后??傊?,該指標倘若能建立并使用,對整個刑事案件偵查、起訴、審理的效率方面,如同增加了指南導航。

2.對具體個案的意義:為當事人與參與者提供認罪認罰制度的清晰認識

沒有使用指標數(shù)據(jù)的話,犯罪嫌疑人(被告)、律師、偵查人員、檢察官、法官對認罪認罰制度在提升司法效率面的作用只會有模糊的認識,無法準確言明。但是如果有這樣一個指標,情況就會有所好轉(zhuǎn)。以表6 中的檢察機關為例,其提升效能平均值為6%,效能為正的案件比例達到69%。于是在具體案件起訴中,就可以告訴犯罪嫌疑人:“本院起訴案件,若使用認罪認罰制度,將會有69%的可能性獲得更快結束,比預計縮短6%的起訴用時?!边@將會很直觀地向犯罪嫌疑人反映認罪認罰制度對縮短訴訟時間的有利之處,便于犯罪嫌疑人理解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并選擇該制度。同樣,檢察機關在辦理案件中,對每個案件的審理時間都可以進行一個心理預估值,以此來安排審查起訴工作,保障訴訟程序的順利進行。

因此,應當建立認罪認罰制度效率提升的衡量指標,并在實務中正確使用該指標。現(xiàn)有庭審時間的縮短,是之前工作的必然結果,如果要想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就要真實看到各個機關的制度運行情況,并對癥下藥,從而推動整個刑事案件訴訟效率的提升。

(二)采用傳統(tǒng)方式和新型方式相結合的手段來加強值班律師的履職

值班律師應當在偵查階段就介入案件開展法律幫助,但是很多時候僅僅在認罪認罰的案件中起到見證具結書簽署過程的作用,這個作用與法律賦予值班律師原本的作用而言是微乎其微的,不利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運行。因此,為了發(fā)揮值班律師在認罪認罰中平衡控方和辯方對法律和罪行信息知情度的作用,應當從偵查階段開始采用傳統(tǒng)方式和新型方式相結合的方式增強值班律師的履職情況。

1.使用傳統(tǒng)方式加強值班律師履職

第一,建立值班律師負責專案制。即一個值班律師一旦負責了A 案件,那么A 案件之后的法律幫助均由其負責,直至該案件審結。該措施與現(xiàn)行《指導意見》第十三條的原則相符。第二,建立值班律師考核制。值班律師是否進行了有效幫助不等于值班律師的意見是否受到了采納。評判值班律師是否進行有效幫助,可以考慮多方面綜合打分。比如提供法律幫助的律師可以由犯罪嫌疑人進行打分,由司法行政部門對值班律師提供的法律意見進行抽查評判。具體建議是接受法律幫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師進行綜合打分。司法行政部門以抽查的方式對值班律師進行考評。“一是針對值班律師閱卷、會見、了解核實案件事實、告知認罪認罰程序的性質(zhì)和法律后果、協(xié)助程序選擇、參與量刑協(xié)商、提出有效量刑意見等方面設置不同分值,以百分計算,若考評時分值低于某分值,則判定被追訴人沒有獲得有效的法律幫助。同時,允許被追訴人以未獲得有效法律幫助為由反悔之前的認罪認罰?!保?5]二是把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評分納入考核之中,綜合兩項內(nèi)容得出最后的打分。對于不盡職的值班律師可以進行行政處罰,如暫扣律師證一星期或者處以罰款等。

2.利用新型方式豐富值班律師的履職

第一,運用智能機器人和值班律師相配合的方式完善值班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履職。如2017 年8月,安徽省合肥市的智能機器人“小法”上線,它可以通過語音或者文字與人類進行問答?!靶》ā卑喾N法律領域模塊,如刑法、行政法、訴訟法等,并且擁有強大的法律數(shù)據(jù)庫,因此能夠?qū)s5萬個專業(yè)的法律問題給予解答[16]。這是運用人工智能對法律信息檢索系統(tǒng)進行的檢索。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的問題,可以輸入其中,由該智能機器發(fā)送給值班律師,值班律師進行“面對面”線上解答。這樣就解決了值班律師短缺的問題,一個值班律師可以同時服務于多個犯罪嫌疑人。第二,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豐富值班律師履職方式。人們通過圖片獲取信息的效率要遠遠高于文字,在抖音中,通過視頻(即連續(xù)動起來的圖片)來表現(xiàn)信息、復合影像和聲音,豐富多重感官體驗,讓人們感受到的信息更加多維、立體。抖音中的傳播主體有政府機構、媒體、個人等,其中政務號傳播主體包含公安機關、法院等[17]。值班律師可以錄制相關法律幫助信息,由公安司法機關審核后,發(fā)布至抖音號上,將該抖音視頻內(nèi)容與值班律師對案件的法律意見相結合,繼而減少值班律師的重復性工作,為更多的人提供具體可行的法律意見。

(三)提升檢察機關認罪認罰案件的辦案能力

如前所述,在審查起訴階段訴訟效率并無很大的提升。分析原因可知,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審查起訴階段的大量運用,使得檢察機關需要履行更多的義務來保障犯罪嫌疑人作出有罪供述時的自愿和明智。因此,想要提升訴訟效率就應當縮短檢察機關在認罪認罰案件中所增加的履行義務、作出具體量刑建議的工作時間。第一,檢察機關要完全理解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其一是該制度適用的優(yōu)勢,其二是適用該制度的條件,其三是認識到該制度的程序要義,與簡易程序、速裁程序和和解程序存在怎樣的內(nèi)涵與空間關系。”[18]第二,形成體系化的權利告知模式。案件一旦進入審查起訴階段,檢察機關就應當及時告知犯罪嫌疑人所享有的訴訟權利和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法律后果,確保犯罪嫌疑人能充分衡量利弊后自愿認罪。告知的方式可以采取新媒體和檢察官答疑解惑,與分析案情并用。這樣就減少了檢察官重復告知同一內(nèi)容的繁瑣任務,也有助于檢察官對癥下藥。第三,引入量刑建議輔助系統(tǒng)。在量刑建議的作出上,無論是《刑事訴訟法》還是《指導意見》均主張認罪認罰的案件檢察機關應提出精準的量刑建議,相比非認罪認罰的案件檢察機關提出的量刑建議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考量。為了減少檢察機關使用自由心證和類比同類案件所耗費的時間,應當采用大數(shù)據(jù)的方式,“在智能抓取相關量刑情節(jié)的基礎上,大數(shù)據(jù)與人工智能分析技術能夠?qū)π唐谶M行數(shù)據(jù)歸納、分析和智能輸出”[19],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彌補檢察院在量刑上的能力欠缺,有利于給予犯罪嫌疑人合適的量刑建議,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上發(fā)揮更大的作用。第四,提升自身辦案能力。與值班律師緊密結合,通過值班律師履職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辯護權。通過證據(jù)開示以確??剞q雙方平等協(xié)商,同時要更全面地考慮各方當事人(包括被害人)的意見,以相對統(tǒng)一的量刑建議尺度以確保同類案件的量刑均衡[20]。

猜你喜歡
律師檢察機關嫌疑人
“新婚姻法”說道多 聽聽律師怎么說
“建設律師隊伍”:1950年代的律師重塑
我遇到的最好律師
特別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8
光從哪里來
定位嫌疑人
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探析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4
檢察機關強化刑事訴訟監(jiān)督權的法理闡釋
20年了,我還是嫌疑人嗎?
公民與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28
三名嫌疑人
淺議檢察機關會計司法鑒定的主要職責
甘孜县| 贵溪市| 临湘市| 双流县| 思南县| 新蔡县| 石林| 沂源县| 白河县| 北宁市| 大关县| 论坛| 二连浩特市| 林芝县| 永丰县| 偃师市| 江口县| 广河县| 乌海市| 固安县| 特克斯县| 玉田县| 库尔勒市| 黄浦区| 香河县| 康定县| 临清市| 伊春市| 那曲县| 黄浦区| 阜康市| 洛宁县| 乐都县| 江源县| 安陆市| 海南省| 独山县| 定结县| 鲁甸县| 罗平县|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