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才
小朋友,你知道寫了詩以后都在哪兒發(fā)表嗎?你可能要問:“‘發(fā)表’是什么意思?”你寫了一首詩,然后有人把它印在報紙上、雜志上、書上,到處流通,這樣別人就能讀到你的詩了,這就是發(fā)表。一首詩發(fā)表以后,還能收到稿酬呢!發(fā)表詩歌的,常常是雜志。大多數(shù)詩歌雜志的開本比書大,也有和書差不多大小的;有每個月出一期的,也有兩個月、三個月,甚至半年、一年出一期的。比如《詩刊》,就是專門發(fā)表詩歌的雜志,每月出一期,讀的人很多,很有影響力?!对娍番F(xiàn)在的主編是詩人李少君,他還是詩歌批評家。
這一講,我就來跟你分享一首李少君的詩《傍晚》。這首詩寫得很生動,很溫暖,寫出了兒子和父親之間那種血緣相通、互相疼愛的親密關系,有一種人性的光。
傍晚,吃飯了
我出去喊仍在林子里散步的老父親
夜色正一點一點地滲透
黑暗如墨汁在宣紙上蔓延
我每喊一聲,夜色就被推開推遠一點點
喊聲一停,夜色又聚集圍攏了過來
我喊父親的聲音
在林子里久久回響
又在風中如波紋般蕩漾開來
父親的答應聲
使夜色似乎明亮了一下
這首詩寫到的場景,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黃昏,就是天快黑了,但還沒有黑,是大人們下班往家趕的時候。它既不是白天,也不是夜晚,而是白天和夜晚之間的過渡。我特別喜歡黃昏的時候,在陽臺上坐著,傻乎乎地觀看天色的微妙變化。我總能感覺到天色很細微地變化著。有時候十分鐘,你就覺得它暗了一層;再過一刻鐘,它又暗了一層。有時候有鳥兒飛過,因為鳥兒知道,黃昏了,該回家了。
黃昏,吃飯的時間到了,晚飯已經(jīng)準備好了。兒子看到父親沒在家里,于是出門去喊。老父親還在林子里散步呢!第一節(jié)很寫實?!俺燥埩恕边@一句,我認為寫得很妙,既是他的喊聲,又交代了現(xiàn)在該是吃飯的時間。寫得簡略,恰到好處。
第二節(jié),詩人筆鋒一轉,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夜色上。夜色就是夜色,沒什么稀奇的。但黃昏卻是一個特殊的黃昏,因為有一個兒子在喊他的老父親吃飯。“我每喊一聲,夜色就被推開推遠一點點?!币股秃奥曋g的關系寫得特別好,給了夜色一種溫暖的色調(diào)?!昂奥曇煌?,夜色又聚集圍攏了過來”——這種細微中的準確,是現(xiàn)代詩特別需要的。
第三節(jié)寫了“聲音”。在黃昏中,兒子喊父親吃飯的聲音籠蓋了一切,滲透了一切,仿佛整個天空都在回響,仿佛每一片樹葉都在呼應。最后一節(jié),也寫得很好,尤其“夜色似乎明亮了一下”這一句,讓人感受到了光的存在。這是人性的光,是兒子與父親之間愛的光芒。
古人說:“感人心者,莫過于情?!币馑际牵罡袆尤诵牡?,就是人和人之間的感情。親人之間的感情,又是感情之中最深最厚的。
小朋友,你和爸爸媽媽之間,是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呢?你能不能也選擇一天中的某個時刻,寫一寫你和爸爸媽媽之間的愛呢?比如早晨,你還在呼呼大睡的時候,鬧鐘鈴響了,你不愿意起來,爸爸媽媽是怎么把你從床上“請”起來的?你也可以寫中午、黃昏或者夜晚,你和爸爸媽媽生活場景中很樸素的一幕。注意,一定要有細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