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蘭
[摘要]應急科普主要是指在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wèi)生、社會安全等重大事件、災害發(fā)生或將要發(fā)生的時候,以最精準、最快速、最實用、最廣泛的方式為公眾傳遞事件動態(tài)、傳授實用技能、傳播科學知識等,形成具有權威性、科學性、實用性、精準性、指導性的信息流。新媒體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實效強,為應急科普提供技術支撐,切實提升了應急科普的傳播效力。但目前大部分應急科普集中于事中科普階段,且應急科普在新媒體傳播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該文從分析應急科普的作用入手,分析新媒體環(huán)境下應急科普傳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利用新媒體開展應急科普的新思路。
[關鍵詞]新媒體應急科普精準科普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3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9596(2021)020057-03
一、新媒體在應急科普中發(fā)揮的作用
“應急科普”一詞有兩個重點:一是“應”,二是“急”,“應”是響應,“急”是時間差短,越短代表應急科普需求越高[1]。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應急科普在疫情防護防控、知識普及、行為指導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全社會各部門、各單位依托信息化、智能化、科技化的新媒體平臺,全力開展應急科普工作,為公眾普及新冠肺炎的防護防控知識及技能、傳染病知識、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公共衛(wèi)生知識等。疫情的暴發(fā)期、關鍵期正是應急科普的重要窗口期,在此期間,科普資源、信息、知識以各種形式、通過各種媒介不斷涌現,快速、及時地推送到公眾手中。由此可見,新媒體在應急科普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傳播速度快
在新冠肺炎疫情、洪澇、地震、臺風等突發(fā)事件或自然災害發(fā)生后,各部門、各單位通過新媒體將應急科普的信息和資源第一時間傳達給公眾,讓公眾免于陷入恐慌。同時,部分突發(fā)事件、自然災害還可以在發(fā)生之前將信息迅速傳遞給公眾,如地震、臺風、暴雨等災害的預測。
(二)傳播形式多
各種新媒體平臺傳播的形式豐富多樣,包括平面圖文、動態(tài)圖文、短視頻、動漫、虛擬技術、VR技術等形式,將科普資源多形式、多維度、多層次呈現給公眾,既通俗易懂,又簡潔明了。
(三)傳播范圍廣
此次疫情中出現的無人機拍攝、空中課堂、云端問診、遠程指導等,極大地拓展了應急科普宣傳范圍,讓應急科普不拘泥于地域限制,能夠跨越山河湖海,傳播到各個角落,擴大了科普的傳播范圍和覆蓋面。
二、新媒體環(huán)境下應急科普存在的弊端
雖然新媒體在突發(fā)事件科普中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應急科普資源集中在事件暴發(fā)后,科普內容出現良莠不齊、資源重復、指導籠統(tǒng)、建議混淆等問題,而且謠言與科普一同傳播。
(一)應急科普出現“一陣風”現象
各種應急科普資源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后集聚而來,急速升溫,各大媒體、微信、微博、網站、短視頻等平臺不遺余力地宣傳疫情相關知識,但在疫情控制平穩(wěn)后,應急科普也隨之急速降溫??陀^上來說,這是根據突發(fā)事件實際情況所做的相應調整,為公眾提供知識普及和指導措施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難免給人一種“一陣風式”科普的感覺。XUEHUI學會2021年第2期2021年第2期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應急科普問題及其對策XUEHUI
(二)應急科普推送缺乏精準性
1.科普內容籠統(tǒng)。科普內容主要偏向知識普及、指導措施,各種公眾號、網站、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出現換湯不換藥情況,科普內容出現重復、冗余現象。
2.科普對象泛化。少部分公眾號等平臺推送科普知識按人群、場地、地區(qū)等進行分類,但是大部分都沒有對科普對象進行精準細化,所推送的知識、內容都是一般、泛化的,未能真正滿足公眾的實際需求。
(三)應急科普內容良莠不齊
新媒體是一個充滿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的平臺,其中不乏精品,但是也出現了科普內容良莠不齊的現象。
1.科普內容隨意拼接。不少新媒體平臺從網絡上隨意復制、粘貼、拼接科普內容,沒有對相關內容進行深入審核、思考。
2.科普內容前后矛盾。比如一則大致內容為帶毛領或絨線的衣服外套容易吸附病毒的“偽科普”,就給公眾如何穿衣服造成一定困擾。
(四)新媒體監(jiān)管存在的問題
新媒體傳播具有速度快、范圍廣、形式多、互動強等優(yōu)勢,但是也存在一些潛在的問題。部分新媒體門檻低、審核寬松,造成既可以人人科普,也可以人人造謠的局面。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喝酒可以抗病毒”“益生菌能提高免疫力,預防新冠肺炎”“雙黃連可以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等謠言層出不窮。突發(fā)事件本就容易引起恐慌,謠言更能引發(fā)系列次生災害,引發(fā)公眾搶購雙黃連、囤鹽、囤醋等不理智行為,加重公眾的恐慌和混亂。
三、新媒體環(huán)境下應急科普的建議
應急科普一般可分為事前科普、事中科普、事后科普三個階段,在事件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側重點有所不同,現階段應急科普主要集中于事中科普,在事件暴發(fā)后,科普資源、信息、知識也集中暴發(fā),而事前科普和事后科普則顯得比較薄弱,其實,事前科普、事后科普在應急科普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應該得到重視。
(一)應急科普應當依托新媒體做好事前、事后相關科普
1.事前科普。事前科普是指在重大災害或重大事件發(fā)生之前要有預判。科技工作者通過專業(yè)的視角、能力提前給公眾帶去知識普及、行為指導、防護措施等。
一方面,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應當要有事前科普的意識和思維,能夠預判突發(fā)事件、自然災害的發(fā)展態(tài)勢及可能帶來的風險,并開展相應的應急科普工作,在災害來臨前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減輕受災情況。
另一方面,科技工作者要有豐富的經驗、知識、技術,才能對突發(fā)事件有比較科學、準確的預測和研判。同時,事前科普要有科技、傳播媒介作為支撐,才有可能實現。如地震預警,既要有專業(yè)的預測儀器,更要有快速的傳播媒介,才能將預警信息精準、快速、及時地送到公眾手中,部分地區(qū)已經實現利用電視等媒介推送地震預警信息。
2.事后科普。事后科普是指災害過后或事件處置后,針對整個事件產生的原因、帶來的后果、公眾感興趣且關注的主題進行更深入普及。
一是突發(fā)事件、自然災害后的心理科普。疫情、地震、洪澇等災害過后的心理科普有助于受災群眾的心理重建,幫助他們盡快渡過難關。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后,各部門、各單位通過視頻面對面、線上講座、空中課堂、微信、微博等方式開展各類心理輔導、科普心理知識。
二是洪澇、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后的疾病防控科普。洪澇等災害發(fā)生后,由于飲食衛(wèi)生狀況惡化、環(huán)境污染、病媒生物滋生等原因,極易造成疫病流行。因此,應該高度重視災害后的疾病防控科普,通過各種新媒體開展相關科普工作。
三是對突發(fā)事件和災害發(fā)生的原因、結果進行科普,讓公眾深入了解整個事件的發(fā)展態(tài)勢,以及以后的注意事項、防范措施等。
(二)應急科普應當依托新媒體精準推送
應急科普的事中科普一般是在突發(fā)事件、自然災害等發(fā)生過程中向公眾快速、及時、有針對性地傳遞事件發(fā)展動態(tài)、科普應對技能、普及相關知識等。但科普內容應當精準推送,提升科普效果。
1.科普對象精準化??破諆热菀鶕破諏ο筮M行細化。推送的科普知識要針對孕婦、老人、學生等不同群體,工地、辦公室、公園等不同場合,疫情或災情嚴重區(qū)域、非嚴重區(qū)域等進行精準推送。新媒體科普應該實現智能化、人性化、精細化,可以監(jiān)測、識別不同的服務對象、服務區(qū)域,滿足各方需求。
2.科普內容精準化??破諆热輵獜脑搭^進行嚴格把控,新媒體科普內容的制作可以邀請專家、專業(yè)團隊來設計、制作科普圖文、視頻等資源,確保科普內容的權威性、科學性、準確性。
(三)新媒體平臺應當設立懲戒機制
謠言的快速傳播一方面是公眾的科學素質不高,一方面是傳播媒體的快捷、方便為其助力,導致“事實還在穿鞋,謠言卻滿世界跑”。除了對信息進行審核、篩選、過濾,新媒體平臺還應當制訂嚴格的審核機制,對傳播的信息、內容進行審核、篩選、過濾,減少偽科學及粗糙、冗余信息的傳播,進一步遏制謠言滋生、惡意傳播的現象。例如對制造謠言、散播謠言、惡意傳播的新媒體用戶,采取禁言、黑名單、失信用戶等約束、懲戒措施,給予使用者警示作用,才能凈化網絡空間,減少謠言滋生,提升科普宣傳效果。
應急科普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但也有潛在的隱患,我們對潛在的隱患不能視而不見,要采取積極的行動、措施來應對,進而充分發(fā)揮新媒體在應急科普中的作用,提升應急科普的傳播實效,為公眾提供更快捷、更方便、更實用的科普服務。
參考文獻
[1]曹靜.做好應急科普“前置”意味著什么[N].科普時報,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