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
人們常說,最佳的減肥方式是“管住嘴邁開腿”,但由于工作緊張、生活節(jié)奏加快等原因,很多體重超標及肥胖的人很難做到用正確的方式保持良好的身材,更多的人選擇劍走偏鋒 ——“餓瘦”,他們認為“胃越餓越小,越撐越大”。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二院消化科副教授宋吉濤表示,“以餓制胖”有失偏頗,并不可取。
宋吉濤介紹說,胃組織是由黏膜層、黏膜下層、固有肌層和漿膜層組成,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因此胃的體積的確能夠自由伸縮,但這與胃的大小并無多大關系,因為胃容量是基本不變的。按照成人胃容量大小,男性大約1500 毫升,女性大約1400 毫升,胃無食物時,其內容量可在50毫升左右,胃擴張最大可達3000毫升,若是超過3500 毫升,就會潛伏一定的危險。事實上,很多時候,人們的胃把“進食量已經足夠”這個信息反饋給大腦,而大腦再發(fā)出“飽腹感”的信息時,這個過程會有一定的時間遲滯性。也就是說,當人們認為自己吃“飽”了,可能實際上已經“撐”著了。長此以往,有可能會導致消化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疾病。建議每餐進食七八分飽即可,不可過飽,也不可過分節(jié)食、斷食。
一個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是,當吃下的食物被蠕動到腸道時,由于沒有了內容物的支撐,膨脹的胃會隨著食物的運動開始變化,胃壁開始收縮,胃腔變窄,胃的體積隨之“縮水”。有人發(fā)現(xiàn),當進食量控制一段時間后,會感覺自己的食欲好像有所減輕,盡管吃的不多了,但卻覺得已經很飽了,因此誤以為自己的胃是“餓小”了。宋吉濤指出,這樣的錯覺是心理、生理等各方面因素所致,這是因為饑餓感和飽腹感都是由大腦發(fā)出的信號,胃只是作為接收器。
如果長期節(jié)食,一方面,大腦會認為身體本身開啟了“饑餓模式”,在還沒有吃到足量的食物時就發(fā)出命令來抑制饑餓感,降低食欲。另一方面,因長期的節(jié)食,基礎代謝率也會有所下降,所以每天需要的能量消耗就會減緩,相對應的,自身需要的能量就會受到抑制。因而當機體攝入一定量的食物后,大腦就會發(fā)出“飽腹感”信號,人們就會誤以為長期節(jié)食取得了效果,吃上一點點東西就“飽腹”了,終于實現(xiàn)了“縮胃”的夢想。事實上,人的胃容量仍一如既往,沒有任何變化,吃一點就覺得飽了是整個機體的基礎代謝率“滑坡”了。當然,刻意節(jié)食并非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減肥方式,不會達到減肥的目的,有些人甚至因過度追求 “魔鬼身材”而產生厭食癥等疾病,造成不良后果。
話說回來,大部分人的胃容量在 3000 毫升左右,但在一些視頻平臺上經常能看到一些吃播博主,食量是常人的好幾倍,十分夸張,那么這些“大胃王”是怎么做到的呢?宋吉濤解釋,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他們胃的彈性天生比較好,每次都能吃到2400~3200 毫升,才會達到胃的極限;二是長期進食大量食物,致使胃壁增厚,胃腸蠕動加快,飯量加大,而這只是食量增加,胃容量依然如故;三是長期暴飲暴食會使胃一直處于擴張狀態(tài),由此會降低胃壁的彈性,此時可能會發(fā)現(xiàn)進食量較之前確有增多,然而并不是人們想象的“胃被撐大了”,而是胃壁的彈性被破壞了,胃容量并沒有真正“擴容”。
不管是哪種原因,長期“填鴨式”的飲食習慣都不可取,與健康的養(yǎng)生理念和生活方式背道而馳,嚴重時甚至會引發(fā)“三高”和胃穿孔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