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勇 劉瑞瑩
隨著微課時代到來,一線教師已經(jīng)在嘗試制作并應用微課,但效果仍不盡如人意。小學數(shù)學微課的設計可以從選材、引入、突破、練習、互動幾個方面進行思考,濃縮精華資源,彌補教師講述的短板,使到學生的學習形式更為豐富。
一、選材到點
在設計微課時,選材顯得尤為重要。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內(nèi)容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都適合做成微課。怎樣的知識點適合用微課進行講解呢?
1.需要規(guī)范操作的知識點
如角的度量、垂線和平行線的畫法這類型的知識點,需要教師演示規(guī)范操作過程,通過制作成微課,配上解說,直觀演示給學生看,而且還可以重復播放,放大細節(jié)處。
2.需要動態(tài)展示變化過程的知識點
如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平移與旋轉(zhuǎn)、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等,都可以利用微課,通過微視頻動態(tài)演示過程,使學生更直觀了解變化的過程。
3.需要重點講解的知識難點
每個單元都有知識難點和一些易錯題,教師可以把這些收集起來,制作成微課,并且可以在復習期間重新使用,加深理解。
二、引入有趣
微課的引入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生動形象的動畫、視頻,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認識鐘表》一課時,借用卡通動畫來介紹鐘表,學生迅速就進入狀態(tài)了。恰到好處的引入,就是微課成功的開始。
三、精準突破
微課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為了解決某一知識點,微課設計的著力點也應該放在此處。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對問題一擊即中,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力:
1.在學生困惑之處進行突破
微課的目的就是要把將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具體化、復雜的數(shù)學公式簡單化、煩瑣的解題步驟清晰化,這需要教師在設計時準確把握教學內(nèi)容,厘清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要在學生感到困惑的地方適當設置“暫停鍵”,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jīng)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如在設計《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一課時,突破的關鍵在于“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在這個點上,可以按下“暫停鍵”,讓學生動手分一分,畫一畫表示出幾分之一,而分數(shù)的讀寫法可以通過語言配合動畫直接介紹給學生。
2.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作用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教師也會使用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學習,微課的多媒體技術使用與課堂上的有所區(qū)別,微課的技術使用應該更著力于突破點。如在設計《圓錐的體積》一課時,課堂教學通常會以PPT出示實驗要求,讓學生動手操作倒水的實驗,然后根據(jù)實驗結果推導出計算公式。
四、有效練習
很多一線老師在制作微課的時候會困惑于沒有時間做練習,就算是布置了練習,卻不知道學生完成的情況如何?面對這種情況,可以在微課中布置適當?shù)募彝プ鳂I(yè),學生回家進行了自我測驗,對于簡單的題目,學生直接對照答案就可以自我判斷,個別不懂的通過微信詢問老師也可直接解決困惑,老師也可以通過在家長群定時發(fā)布作業(yè)答案,與家長合作,進行練習的檢測。另外,老師也可以預測學生作業(yè)中的易錯點或者收集學生的作業(yè),再制作作業(yè)點評微課,這種“以學定教”的個性化指導,能更好地查漏補缺,促進學生成長與進步。
五、建立互動
微課的制作中,師生之間的互動也可以很豐富。
1.配音老師和配音學生之間的互動
學生配音可以啟發(fā)其他觀看微課的學生,引導他們也進行參與思考,因此微課制作中應避免教師單獨講解,適當加入師生對話,啟迪他人。
2.利用社交軟件進行網(wǎng)絡學習的交互活動
在微課設計中,可以利用社交軟件與學生進行適當?shù)幕?,也可以通過“留言板”的形式,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收集并及時反饋。另外,課前可以通過“問卷星”等軟件,對學生的學情和需求進行前測,根據(jù)反饋進行微課設計。
綜上所述,應用微課教學時應契合學科自身特點,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發(fā)揮教師的引領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來,使教學更有新意,更受學生歡迎。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