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棟 張愛琴
摘 要:中職語文課堂中的提問,需要結(jié)合學生實際,找準文本中心與學生認知的契合點,抓住文本的關(guān)鍵知識,縱觀全局,直達問題核心,或因勢利導,迂回引領(lǐng),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文本主旨,或提出延伸性、突破性問題,讓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激蕩出智慧的火花,或啟發(fā)學生,讓學生們相互討論、爭辯,在討論中獲得提升。
關(guān)鍵詞:中職;語文教學;追問;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74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02-0068-02
問答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溝通方式,課堂教學也不例外。中職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與評析尤為重要。《禮記》云:善問者如攻堅木。課堂提問同樣如此,好的提問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喚醒學生靈魂,引發(fā)學生思考,產(chǎn)生奇妙的效果。作為課堂提問重要方式的“追問”,是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富于啟發(fā)性的動態(tài)連續(xù)性提問,也是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與升華課堂效果的主要方法。追問能夠彰顯教師的教學藝術(shù),更關(guān)系著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善教者必善問,在中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的追問能引發(fā)學生對文本的深刻剖析,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從而達到質(zhì)的飛躍。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踐,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幾種追問方式進行探究。
一、縱觀全局,開門見山
教師在課前需要全盤考慮文本,給學生布置針對性的預習任務。這樣,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利用全局性、整體性的問題進行開門見山的提問,使學生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文本,達到在山外看山,了解山之全景、把握山之整體的效果。例如,教學韓愈的《師說》時,教師可以提問:“白居易曾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那么韓愈是在什么背景下寫這篇文章的?”“作者在特殊時代背景下寫此文章,人們會怎樣看他,假如換成你,你敢這樣寫嗎?”這樣,就能縱觀全局地挖掘?qū)懽鞅尘啊⒆髡哂^點。學生就能知道,這篇文章是作者針對魏晉以來的門第觀念和“恥學于師”的錯誤學習觀而寫的。然后,教師可以講解韓愈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及其治學精神,讓學生了解韓愈不顧世俗觀念,堅持倡導從師學習的良好風尚,糾正當時錯誤學習觀的大無畏精神。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再展開文本教學,學生就會理解得更透徹。又如,教學《勸學》時,教師提問:“這篇文章是什么文?”(答:議論文)“請找出本文的論點、論據(jù)及論證的實例與方法?!睂W生們在回答中相互補充、完善,將學習的意義(改變和提高自己)、學習的作用(彌補不足)、學習的方法與態(tài)度(積累、堅持、專心)都闡述了出來。所以,課堂提問要縱觀全局,抓住文本的重點和主旨,開門見山,將最關(guān)鍵的內(nèi)容一下子提出來,達到先聲奪人之妙效。
二、因勢利導,迂回引領(lǐng)
這種提問方式是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應變,步步為營,把學生的思維引向課文主旨。其對教師的語文素養(yǎng)和思維能力要求較高。例如,教學《情人節(jié)的玫瑰綻開在教室里》這篇課文時,教師問學生:“如何理解玫瑰花上的刺?”一位學生回答:“代表愛情帶來的痛苦?!苯處熃又鴨枺骸笆裁磿r候會痛苦?”一位男生有點羞澀地回答:“失戀的時候。”一位女生則說道:“因為‘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苯處熣f道:“答得不錯,竟然引用《詩經(jīng)》中的句子。既然愛情有時會讓人黯然神傷,那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它呢?”學生們略作思考后,紛紛表達自己對待愛情的態(tài)度:“淺嘗輒止”“相互激勵”“遇之珍惜、失之坦然”“敬而遠之”“適可而止”……最后,教師總結(jié)道:“看來,同學們對愛情已有了一定的認識和理解,我們現(xiàn)在應該刻苦努力、志存高遠,避免早戀,因為青春期的我們的感情容易沖動,容易反復無常,卻又十分脆弱,難免產(chǎn)生傷心痛苦的情緒。正如文中所說‘玫瑰花很美,不過,玫瑰的枝條上有刺,拿的時候要小心喔!”通過這樣的問答,學生們對愛情又有了新的認識,接受了一次情感教育。
三、見仁見智,思維激蕩
《論語》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痹谡n堂上,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延伸性、突破性的問題,讓學生積極表達觀點,激蕩出智慧的火花。例如,講解完課文《項鏈》后,教師提問:請大家分析瑪?shù)贍柕聛G項鏈是偶然還是必然的?同學1:“是偶然的,她不小心丟的?!睅煟骸斑@個不小心是有原因,還是無原因的?”同學2:“有,她太陶醉了,太忘乎所以了?!睅煟骸斑@個陶醉說明什么?”同學3:“是她愛慕虛榮的最好的詮釋?!睅煟骸罢l來具體說說?”同學4:“這件事看似一件偶發(fā)事件,但它背后隱藏著必然性。第一,是她的境遇和性格所致,她并不富裕,卻想在舞會上大出風頭,所以忘乎所以是必然的;第二,這是作者安排的情節(jié),以增強文章的藝術(shù)性,如此表達更具諷刺性與批判性?!笨梢?,通過追問,學生們碰撞出了思維的火花。又如,教學謝冕的《讀書人是幸福人》時,教師問道:“為什么說讀書人是幸福人?假如我們不讀書會怎么樣?”并讓學生以填空的形式回答,如“讀書,讓我們了,假如不讀書,我們將?!睂W生們各抒己見,說了許多關(guān)于讀書的好處和不讀書的弊端。然后,教師小結(jié):讀書能夠幫助我們跨越時空的藩籬,擁有更寶貴、更豐富的生命體驗。通過讀書,我們理解了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怡然自得,感受了王昌齡“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誓死捍衛(wèi)國家安全的英雄氣概。接著,教師又提問:“閱讀帶給我們什么?”學生回答:“通過閱讀,可以舒展心靈的翅膀,讓笑容變得燦爛;通過閱讀,可以仰望思想的星空,讓目光變得深邃;通過閱讀,可以搭建理想的階梯,讓歲月變得充實。”這樣一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帶動作用的課,便以順利完成教學任務而結(jié)束。
四、引發(fā)討論,共同提升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課堂提問更是如此,教學重在啟發(fā)和引導。教師要通過提問來啟發(fā)學生,點燃星星之火,讓學生們討論、爭辯,在討論中共同提升,以達到燎原之勢。所以,啟發(fā)性問題的設(shè)置要恰到好處。例如,教學完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后,教師將學生們分成六組,一、三、五組為問題組,二、四、六組為答題組。教師提出要求:“請問題組圍繞人物身世、才華、經(jīng)歷,以及景物和情感方面進行提問,答題組認真體會并回答?!眴栴}組提出的問題由簡到繁:找出描寫琵琶女與作者身世的語句,找出情景交融的句子,找出主旨句,分析“同是天涯淪落人”中“同”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淪落”二字?全詩的情感基調(diào)是怎樣的?答題組通過分析人物背景、寫作背景進行回答:他們都來自京城,都由京城到“住近湓江地低濕”的江州,都有從風光到落魄的經(jīng)歷……在問答中,課文主旨及重難點都被學生一一點出并消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當然,這種方法要以學生熟悉掌握課文內(nèi)容為前提,而且需要教師隨時補充和啟發(fā)。教師設(shè)置問題時,要深入領(lǐng)會課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并知曉學生的理解能力、思維狀況及對課文的熟悉程度等,這樣才能讓問答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精彩的課堂追問是開啟智慧大門的一把鑰匙,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還是一雙撥動情感之弦的妙手,能夠瞬間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的靈感。追問是一門藝術(shù),藝術(shù)的魅力在于創(chuàng)新。或抓住關(guān)鍵,直擊鑼心;或循循善誘,水到渠成;或旁敲側(cè)擊,出奇制勝;抑或投石問路,拋磚引玉。無論怎樣,教師都要結(jié)合文本內(nèi)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設(shè)置最佳問題,以引發(fā)學生對文本的深入思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掌握語文知識。
參考文獻:
[1]李洪春.語文課堂提問藝術(shù)探析[J].語文建設(shè),2018(20).
[2]肖楠.語文名師課堂提問藝術(shù)研究[D].寧夏大學,2015.
[3]王愛萍.中職院校語文教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研究[D].魯東大學,2014.
[4]楊月梅.中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
Research on the Art of Question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Liu Wandong1, Zhang Aiqin2
(1.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Center of Gulang County, Gansu Province, Gulang 733100, China;
2. Dingning Education Workstation of Gulang County, Gansu Province, Gulang 7331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Chinese classroom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we need to combine the students' reality, find out the conjunction point between the text center and students' cognition, grasp the key knowledge of the text, take a general view of the whole situation, go straight to the core of the problem, or guide the students' thinking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and lead them roundabout, or put forward the extension and breakthrough questions,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actively express their views and inspire their wisdom spark, or inspire students, let students discuss and argue with each other, get promotion in the discussion.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questioning; efficient class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