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鵬 王緒來
筆者通過網(wǎng)絡直播觀摩了2020年江蘇省青年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受益匪淺。筆者以日常教學為基礎,結(jié)合此次基本功大賽實踐課教學部分,分析合理運用體育器材的途徑。
一、立足現(xiàn)有器材,發(fā)揮器材的多功能性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指出,學校應重視體育器材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發(fā)揮器材的多功能性?,F(xiàn)有器材通常是體育課堂中常見的、使用頻率較高的教學工具,所以,使用好現(xiàn)有器材是體育課對器材有效、合理利用的基礎。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體育器材的功能通常不是單一的,如,本次比賽實踐課環(huán)節(jié)使用率比較高的小墊子,在《遠撐前滾翻》一課中,教師以小墊子作為主要器材,巧妙地利用了小墊子材質(zhì)軟、易移動等特點。在課堂教學時,以小墊子作為保護用具;在突破“遠撐”這一難點時,將小墊子組合放在學生面前,形成一定寬度,迫使學生將雙手向遠處撐;在游戲環(huán)節(jié),利用小墊子的寬度和柔軟性設計“翻山越嶺”游戲……教師將“一物多用,一物妙用,一用到底”的器材使用原則發(fā)揮得淋漓盡致。而在《足球:運球變向+射門》一課中,教師將小墊子打開一定角度并立起,作為固定的障礙物,為學生設計一個“假想敵”,學生運球到小墊子前做變向突破的動作,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準確地理解動作的實戰(zhàn)含義。
二、基于課堂有效性的提升,發(fā)揮自制器材的補位作用
自制器材是對現(xiàn)有器材的重要補充,教師為了成本、環(huán)保、教學效果、解決重難點等原因,自制一些器材供教學所用,這些自制器材在教學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補充作用。如,本次比賽的《足球:腳正面踢球》一課中,教師利用廢棄的球網(wǎng)加上彈力帶制作成了方便練習的“自動回球裝置”,讓踢出去的球可以自動再回到學生腳下,這個設計節(jié)約了撿球的時間,增加了練習密度,效果非常顯著。但是在后來的素質(zhì)練習時,教師將彈力帶制作成了“自制云梯”,由于“云梯”兩側(cè)沒有固定,導致在練習的過程中“云梯”凌亂不堪,學生要不斷地重新擺放“云梯”,效果不佳。所以筆者認為,在自制器材時,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控制成本
一些偏遠、落后的地區(qū)依然存在“一校一球”“一球一堂課”的情況,器材的缺乏也讓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難為無米之炊”。自制器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種狀況,如,常見的實心球包括1kg和2kg兩種規(guī)格,是用橡膠包裹沙子制成的。教師可以用舊報紙包裹沙子后再用膠帶纏緊的方法自制實心球,通過增減沙子的多少和報紙的數(shù)量解決實心球在重量和大小上的差異問題。這樣制作成的實心球與常規(guī)實心球在外形和使用價值上都相差無幾。
2.變廢為寶
自制器材提倡從廢物再利用入手,不僅可以制作出需要的教學用具,還可以向?qū)W生傳遞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垃圾循環(huán)利用的環(huán)保意識。如,本次比賽中的《排球:正面扣球》一課中,教師用小彩旗作為扣球高度的標志,效果較好。筆者認為,也可以利用學校里廢棄的橫幅代替彩旗,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還可以在橫幅上貼上口訣或者動作要領,一物多用。
3.易于模仿
制作方法簡單的自制器材更能激發(fā)教師模仿制作器材的興趣。如,將廢舊的足球切開固定在墻上,制作成固定球,學生在踢固定球練習時可以更準確地找到擊球點,更容易解決本節(jié)課踢球部位的教學難點。這樣的器材制作過程十分簡單,且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師樂于模仿。
4.激發(fā)興趣
趣味性的器材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中玩,玩中學”。如,將舊報紙團緊,再從廢舊橫幅上剪下一條做成“小尾巴”貼到紙團上,自制“流星球”。“流星球”可以作為投擲器材使用,帶著“小尾巴”的“流星球”顯然要比沙包更具吸引力。
三、體現(xiàn)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發(fā)揮創(chuàng)新型器材的特殊價值
為了適應不同學生年齡、心理、動作發(fā)展能力特征,新型器材應運而生。如,本次比賽中出現(xiàn)的簡易足球門、云梯等器材,這些器材便于將更多的趣味性融入到運動中,通過降低動作難度,簡化競賽規(guī)則,改變組織形式等,激發(fā)學生參與運動的興趣。這類器材還可以提升安全性、增強趣味性,解決體育場地稀缺等難題。如,法國A/LTA工作室設計的“籃球樹”,“籃球樹”在籃架的四面設計了5個獨立且不同高度的球框,可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需求,還可以解決一些學校場地有限的問題。
四、突出“以生為主”,充分挖掘?qū)W生的“器材”屬性
《課標》強調(diào),體育與健康課程應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筆者認為,教師不僅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學練等,還可以讓學生以更多的方式參與到課堂中,如,以“器材”的身份參與。體育課中最常見的是學生作為“障礙物”,在某次長三角特級教師展示課活動中《“無器材”障礙跑》一課,教師利用學生作為“器材”,學生拼搭組成“山洞”“隧道”等障礙,發(fā)揮學生的靈活性,讓“器材”動起來,其他學生以“鉆”“繞”“爬”等方式通過障礙。本次基本功大賽的《足球:運球變向+射門》一課中,學生作為“移動障礙物”幫助練習者完成動作的練習。學生以“器材”的形式參與課堂,可以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