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錢
此前,關(guān)于漢服與韓服起源的爭論在網(wǎng)絡(luò)上引起軒然大波,處于風(fēng)暴中心的話題是一種帽子:其帽檐平直寬大,帽筒高而圓,形似斗笠。這樣的帽子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韓國古裝劇中,被稱作“朝鮮笠”,但其實它并非起源于朝鮮,而是模仿我國明代大帽演變而來。
大帽是明代男子的重要首服之一,從天子到庶民,乃至于皂隸仆役都常佩戴,并且廣泛影響了明代周邊地區(qū)的民族。大帽帽筒頂部常裝飾有寶石、瑪瑙、珊瑚等,帽檐下懸有系帶,早期人們用系帶串起帽珠作裝飾。這些與大帽配套的帽頂、帽珠則催生了后來清代官帽的“頂戴花翎”制度。
早期的大帽其實是笠的一種,起源于先秦,是古人出于遮陽避雨的實用需要而制作的。到了明代,大帽的形制變得非常豐富,有形狀如鈸、帽筒較短的鈸笠帽;有帽檐直、帽頂窄的煙墩帽;有用棕櫚毛編制而成的纏棕大帽;還有帽檐可以卷起的氊帽、軍士常用的笠盔等,材質(zhì)多種多樣,顏色則以黑色為主。
那么大帽是如何在明代流行起來的呢?明代《三才圖會·衣服卷》里記錄道:明太祖朱元璋有次巡幸太學(xué),見諸生都在烈日中站著,他體恤眾人不易,特地賜下帽檐寬而平的“遮陽帽”,自此以后,這種形制的帽子就頗受讀書人歡迎。又因大帽有“遮陽避雨”的實用性,明朝男人們騎馬、出行時也需佩戴,它便在官差、仆役、隨從間流行開來。明小說《醒世恒言》在描述官差時就寫道:“只見那官差,頭頂纏棕大帽,腳踏粉底烏靴,身穿蜀錦窄袖襖子……”同時,大帽也是明代男子正裝中的一種,類似于近代西方的禮帽。明初,朝廷將大帽納入正式的冠服制度中,以大帽的帽頂、帽珠來區(qū)別官員的品級。洪武年間,一品、二品官員的帽頂、帽珠用玉制作;三品至五品的官員,帽頂用金,帽珠則用除玉以外的材質(zhì);六品至九品,帽頂用銀,帽珠則為瑪瑙、水晶、香木?!睹鲗嶄洝防镄稳荽蟪加蚧实圻€京:“文武群臣皆曳撒、大帽、鸞帶服色,迎駕于德勝門外。”可見大帽在當時的普及度之高。正德后,雖面見君王不再佩戴大帽,但官員們對它的喜愛不減,仍將它當做日常出行的便服。
由于大帽備受重視,所以也常被明朝廷賞賜給周邊的藩國,受其影響最大的莫過于朝鮮?!冻r(李朝)實錄》中就有許多相關(guān)記載,帽珠、煙墩冠、大帽冠都名列賜物清單中。明亡后,帽筒高的大帽,如煙墩帽、纏棕大帽等,退出了中國男子日常禮服領(lǐng)域,而在朝鮮演變出圓柱形的帽筒,這才有了后來的“朝鮮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