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教育部在對政協(xié)委員《關于全面開展中小學生人工智能教育的提案》的答復函中表示,教育部啟動的義務教育課程修訂工作目前基本完成基礎研究、頂層設計和整體規(guī)劃,初步確定“在小學和初中階段開設信息科技課程并研制課程標準”。
這一答復引發(fā)了有關義務教育階段課程名稱的遐想,課程名稱是一門課程的“名片”,它統(tǒng)攝課程的目標、內容體系,自然會引起廣泛的討論和重視。
回顧目前的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自1982年教育部在清華附中、北大附中、北師大附中、復旦附中、華東師大附中開設計算機選修課起,迄今已近40年。課程名稱最早為計算機課程,到世紀之交更名為信息技術課程一直沿用到現(xiàn)在。而上海則在新世紀開始使用“信息科技”作為課程名稱,這也反映出了一個國際化大都市對課程特有的理解。
信息技術課程最早的學習對象只有臺式計算機,它也被俗稱為“電腦”,因此,課程的第一個名稱叫做“計算機”無可厚非。隨著計算機軟硬件的高速發(fā)展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逐漸普及,人們日漸感受到信息社會帶來的巨大沖擊,在世紀之交,課程名稱由計算機改為信息技術,這一名稱更能彰顯面向新世紀的勃勃生機,以及對信息時代各種新技術的開放與包容,也給傳統(tǒng)的技術課程賦予了科學屬性,強調了科學與技術的密不可分,將會更有利于課程確立穩(wěn)定、堅實的核心價值。
當然,課程名稱是否變更,這需要參與課標修訂的相關學科專家和課程專家進行深入研究,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慎重決定。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在關注課程名稱可能發(fā)生變化的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它所反映出的課程演進的邏輯,看到課程發(fā)展的未來走勢。
應該看到,不論課程名稱是否發(fā)生變化,在技術學習的同時,強化背后的科學思想都是大勢所趨。
其實,這一潮流早已到來。從國際上看,世界各國都在經(jīng)歷著類似的變革,這里面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八九年前英國的課程改革,程序設計、算法、硬件等內容的加入大大增強了課程的科學屬性,擺脫了應用軟件教學的老面孔。從國內看,對“微軟培訓班”式的過于側重應用軟件操作學習的質疑,伴隨著對課程核心價值的追問都在不斷推動課程深入挖掘自己的科學內涵,而最近十年來編程、創(chuàng)客、STEAM、人工智能教育的興起在客觀上使課程愈加關注技術背后的科學思想,并在實踐中探索出了眾多使之落地的可能性。在這些思想認識與實踐的推動下,新修訂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已將計算思維列為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明確了對于計算機科學領域思想方法的運用,課程“科學+技術”的特色已初步彰顯。
最后,我們還可以從一個更大的視角看待這一趨勢。那就是跳出教育領域,從近年來世界范圍內大國科技競爭的角度來思考科學與技術之間的關系,我們將會有更為切身的體會和更加深刻的理解。離開了科學的技術和離開了技術的科學都是難以想象的,科技一詞則是這二者關系的最佳詮釋。
魏寧
北京市東城區(qū)教育研修學院
wn82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