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玉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清高宗下旨開館纂修《四庫全書》,并在全國范圍內征書,寧波范氏天一閣進呈書籍為藏書之冠。1774年,為庋藏《四庫全書》,清高宗命杭州織造寅著到天一閣做調查,欲仿范式藏書之法。在敕建北四閣(1774年建避暑山莊文津閣、1775年建圓明園文源閣、1776年建北京故宮文淵閣、1782年建沈陽故宮文溯閣)后,又續(xù)繕3部《四庫全書》存于南三閣(1779年建鎮(zhèn)江金山寺文宗閣、1780年建揚州大觀堂文匯閣、1784年建杭州孤山文瀾閣,皆歸屬行宮)。除“文宗”外,閣名皆“以水喻文”①以避火患,七閣建筑形式俱仿天一閣。文津、文源、文瀾三閣園林②亦仿天一閣,呈現(xiàn)出相近的空間格局和山水意境。
這一文化及建造史上的系統(tǒng)工程在歷史學界、藏書學界、建筑學界均引起廣泛持久的關注,研究成果豐厚。天一閣及四庫七閣通常被視為一個研究對象集合。在建筑領域,張藝凡等[1]研究天一閣對四庫七閣在藏書樓形制、思想內涵等方面的影響,黃滟[2]等研究藏書環(huán)境及技術,賈亭立[3]等對建筑形式進行了比較研究。在園林領域,有金荷仙[4]、顧凱[5]等對天一閣的研究,有楊天在[6]、楊菁等[7]、于嘉[8]等對寫仿現(xiàn)象的研究,但目前對“一法多式”下各園特色的關注不夠充分,對追仿寶晉齋意境這點還未給予足夠重視。文津閣與文瀾閣保存尚好,楊天在[9]、王勁韜[10]、卜宏建等[11]對文津閣園林山水進行研究;潘谷西先生在《江南理景藝術》一書中收錄文瀾閣測繪圖紙及簡短文字介紹,陳慧珉[12]、朱琨[13]等研究文瀾閣建筑的同時提到了園林,但目前對文瀾閣園林的研究還有待深入。筆者將結合歷史文獻和現(xiàn)場調研成果,以比較研究的方法,從造園意匠、園林布局、山水理法3個方面來分析寫仿造園原型來源及各園林仿中有創(chuàng)、因地制宜造園的共性與特色。
作為皇家藏書閣園林的系列建造工程,文津、文源、文瀾三閣的造園旨趣可以從清高宗(主園之人)的閣記、詩文③及相關志書等文獻中得以梳理,厘清其相關性和演變過程。
清高宗在文津閣“月臺碑”上題詩:“文源之閣有玲峰,八十一穴勝米老。此文津雖偶闕奇,假山石態(tài)卻蒼好。西山況復是真山,真假因緣相值巧。米家范氏兩兼奇,而今御園所欠少?!盵8]48詩中所指“米家”為北宋書畫家米芾,他晚年移居丹徒(鎮(zhèn)江)時居寶晉齋?!侗拙犹酚涊d齋中有一異石,“八十一穴,大如碗,小容指……五月望,甘露滿石次……潔白如玉珠”[14],清高宗認為文源閣玲峰比此石更勝?!侗拙犹芬嘣疲骸氨拙釉诘ね叫醒弥?,翛閑堂、漾月、佳麗亭在其后,臨運河之闊水。東則月臺,西乃西山,故寶晉齋之西為致爽軒。”[14]言其宅園臨水而筑,有致爽軒可借景西山。文津、文源、文瀾三閣皆臨近水面,假山上東有月臺,西側借景西山并設趣亭。高宗文津閣《趣亭詩》云:“閣外假山堆碧螺,山亭名趣意如何?泉聲樹態(tài)則權置,靜對詩書趣更多。”[8]41雖然文津閣中未置奇石,但西山與假山相映成趣,高宗很滿意這林泉中讀書的環(huán)境。三閣園林對寶晉齋的寫仿體現(xiàn)在借景關系和賞石意趣④上。
范氏天一閣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藏書樓,明嘉靖(1522—1566年)時范欽所建,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意命名??滴跛哪辏?665年),其曾孫范光文在閣前后增構池亭,環(huán)植竹木,堆“九獅一象”假山,峰巒洞壑、蹊徑可通。增建后的天一閣以藏書樓為核心,向南依次為平臺、水池、假山,體現(xiàn)了明末清初建筑與假山隔水相對的園林特色;向北為花臺、假山,東北角有曲池。1774年,寅著上奏折回報調查天一閣之事,并附錄建筑圖樣。奏折中闡述了天一閣建筑形式、藏書之法、閣名由來,關于園林則有“閣前鑿池,其東北隅又為曲池”[7]之句。文津閣與文源閣南北序列相同,均為“(北)假山水池—藏書閣—平臺—水池—(南)假山—垂花門”。文瀾閣背倚孤山,與行宮“綠云徑”假山正對,北墻外即是貯月泉,院落中沒有“(北)假山水池”這一序列,呈現(xiàn)“(外部)假山水池—藏書閣—平臺—水池—起坐房—(南)假山—垂花門”序列(圖1)。故,四庫三閣對天一閣的寫仿體現(xiàn)在典型建筑形式及園林基本格局上。
1天一閣、文津閣、文源閣、文瀾閣空間分析圖[6,15]The space analysis of Tianyi, Wenjin, Wenyuan, Wenlan Pavilion[6,15]
同時,3閣園林自身的因承變化亦有跡可循。清高宗在《文津閣記》中寫道:“蓋淵即源也,有源必有流,支派于是乎分焉。欲從支派尋流,以溯其源,必先在乎知其津?!盵6]在其文津閣詩注中又寫:“山莊建閣,以文津名之,御園之文源,大內之文淵,皆由此津逮也?!盵16]⑤可以看出,作為第一座建成的四庫藏書樓,文津閣得名為“津”,圓明園文“源”閣與故宮文“淵”閣的建設皆以文“津”閣為參照物。
1784年,清高宗登臨文瀾閣,題“敷文觀?!必翌~,并作七律《文瀾閣》一首,七絕《趣亭》《月臺》[11]18各一首?!段臑戦w》詩曰:“范家天一于斯近,幸也文瀾乃得雙”,高宗認為文瀾閣可與相鄰近的天一閣媲美。《趣亭》詩曰:“文源取式逮文津,亦有趣亭棲碧峋。寄語將來鈔讀者,文瀾不外史徑循?!盵17]20指明文瀾閣與二閣同“式”?!对屡_》詩曰: “疊石為山路不長,月臺重肖米襄陽。限于地異平湖好,登望微嫌似面墻。”[17]20此詩則說明文瀾閣場地優(yōu)勢為靠近西湖,可惜概因用地小,登上月臺有“面墻”之嫌。
故據(jù)此及相關文獻,可理出一條寫仿與再創(chuàng)作的承續(xù)線索:四庫三閣園林仿天一閣同時兼取米芾寶晉齋;文津閣為首建,文源仿文津,文瀾再仿文津、文源。尤其要指出的是,因仿寶晉齋,3閣園林跳出了天一閣“城市山林”的局限,由借景發(fā)展為與更廣泛的風景關聯(lián),也改變了私家藏書樓以“藏”為主的內向封閉性,體現(xiàn)了皇家藏書樓更宏大的意義及清高宗的造園思想。
所謂“一法多式”,乃是“有成法,無定式”[18]。文津、文源、文瀾三閣立地條件不同。文津閣取“谷口千尺雪側,卜高明爽塏之地”[19]⑥,文源閣位于圓明園北部區(qū)域、“水木明瑟”之北,二者皆為乾隆時期增建的園中園,用地較為寬綽。比較而言,只有文瀾閣是山麓造園,且在已有行宮基礎上改建⑦,用地受限,寫仿造園時與文津、文源有天然差異。
天一閣和文津閣的閣前面陽空間局促,閣后背陰之地尚顯寬敞;至文源閣時,院落重點轉移到了閣前月臺,便于欣賞山水之景;文瀾閣則省去北假山和水池,被起坐房分為2個院落,空間層次更豐富??梢娫谶B續(xù) 3次寫仿造園實踐中,逐漸主次明確、突出重點。
天一閣為住宅院落組群中的一部分,由西側門進入,可先在閣前覽山水,再由東西兩側進入游賞。而文津、文源為單獨的園中園,遵從由南向北的正向布局序列,入垂花門后可分3路:趣亭—水面西側—平臺;月臺—水面東路—平臺;山洞—南水岸對景藏書樓—水面東或西路—平臺。月臺與趣亭間有道路聯(lián)結。文瀾閣則有所不同,西側從寢宮院落經備弄進入,直面仙人峰。南側可由垂花門進入,同樣分3路,經起坐房,再由東西抵達月臺,雖增加了一個建筑,但路線模式與文津、文源同型。故,四庫三閣在空間序列上與天一閣完全不同:經院門直接入洞穴再臨池沼而豁然開朗,藏書樓端嚴于水面之上,空間的明暗和收放變化具有“嫏嬛福地”⑧之意,讀書情境渲染更勝一籌。
藏書閣是六開間形制,偶數(shù)開間會影響其軸線秩序核心地位的確立,每個園林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來進行調整。天一閣院落西側界墻相對于建筑外墻東移了一個開間,故在庭院中看藏書閣只見五開間。水中突出半島,其近中線位置有峰石高聳,與藏書樓呼應。山上東亭與山下橋皆呈斜角,指向藏書樓,突出其中心地位⑨。四庫三閣在閣旁增設碑亭以刻錄閣記,也可稍略平衡六開間閣樓的軸線秩序。文津閣碑亭較大,閣前場地寬闊,垂花門在庭院居中位置,趣亭與月臺各居兩側;水面一分為二,大池依然對閣之中線,東側小池與碑亭、月臺相對??梢娢慕蜷w庭院中存在藏書樓、碑亭、園林3條中線,也許是因其作為第一座建成的四庫書閣,尚未完全解決主次問題。文源閣碑亭縮小,實現(xiàn)了單一軸線秩序,由北向南為“洞門—文源閣—特置峰石—主峰—文源閣門—院外石橋”,趣亭與月臺幾乎對稱地居于軸線東、西兩側。因處行宮建筑組群之中,文瀾閣在文源閣軸線模式之上,多出西側長廊及半亭,隔水與峰石、池東岸碑亭相對,使軸線益加突出。
故,通過四園比較可以看出,因文津閣用地更為寬綽,其在天一閣“隔岸山水”布局模式基礎上,結合趣亭、月臺、山洞,發(fā)展出更豐富的林泉游觀體驗。至文源閣時,造園技法成熟,建立了軸線秩序與自然之間的平衡,其布局拓撲結構仍能用于用地逼仄的文瀾閣中?!耙环ǘ嗍健?次造園,是一個不斷發(fā)展、改進、轉化的過程,也足見其“模式”的高度適應性。而這種適應性,也是由中國傳統(tǒng)園林特有的山水理法來保證的。
需指出,文瀾閣是四庫三閣中唯一一個園林格局發(fā)生變化的,文源閣沒能得以修復,文津閣則基本保持乾隆時期原貌。光緒六年(1880年),杭州巡撫依舊制重建文瀾閣(1860年成為太平軍兵營終致閣圮書散),丁丙(文瀾閣董事,曾四處搜集散落的四庫全書)等為工程主事?!段臑戦w志》中記載:“臨湖建豎坊一座,建垂花門、宮門各三,東西邊門二,角門二,其左為待漏房,內為閣之前門。閣前舊有池,池之南建平廳五。迤西為廊、為亭,東為御碑亭、月臺,池之北就舊址筑閣三成。閣之東別創(chuàng)太乙分青室,為士子愿讀其中秘書者休憩之所。又西為書室五,內外庖湢,器用畢具。山石犖犖,整疊苴補,雜植花木,甃砌妥帖。四周繚以垣墻,凡六百八十四丈?!盵13]并有“此外重刻碑石,及假山卸落之處,后池已斷之橋,山上山下,頹垣圮級,皆須撤舊補新”[17]。
比較地盤圖(圖2)與園林現(xiàn)狀圖(圖3)可以看出:文瀾閣東側籬墻變?yōu)橛卫?,通向太乙分青室院落。廊后小院增四角攢尖之光緒御碑亭。水池東岸的乾隆御碑亭,改為黃色琉璃瓦重檐歇山頂。隨西湖行宮廢棄,西入口取消,西側游廊原有歇山半亭改為與御碑亭正對。起座房東側籬墻取消,中心水池東南角溪流經此巷道婉轉流入前庭院,并與山體結合,形成“穿巖徑水”(《園冶》)。山前設路通向羅漢堂院落。垂花門前增加一進院落,形成自西湖而來的前序空間。重建后,原來南山、北水二元并置的格局變?yōu)橐运疄橹?、因水延山的格局,更具江南小園藝術特色。下文的理水、掇山研究以文瀾閣現(xiàn)狀為主。
2 文瀾閣地盤圖[15]Site map of Wenlan Pavilion[15]
3 文瀾閣現(xiàn)狀平面圖[20]Plan of Wenlan Pavilion[20]
清高宗有詩云:“天一閣前原有池,池南更列假山峙。文津之閣率仿為,故亦疊石成山畏山壘。有峰有壑有溪澗,澗水琴音瀉池泚。東則月臺西西山,林泉引興誠佳矣。貯書四庫其趣多,饜飫優(yōu)游意在此。”[1]此詩所言山水關系(池南疊石成高山)、山水單元(峰、壑、溪澗)、山中可停留處(月臺)、借景西山和林泉美景中遨游書海的意趣,在4個園林中皆有體現(xiàn)。
理水須“疏源之去由,察水之來歷”(《園冶》)。天一閣和文瀾閣類似,前者潛通月湖,后者潛通西湖,且東南角有水灣,明確顯示和西湖的關聯(lián)。文津閣與文源閣類似,皆以暗溝與御苑水系統(tǒng)相連。
四園水面北岸均為平直岸線。天一閣、文津閣為近半圓形自然石駁岸,與假山一起形成環(huán)抱建筑之勢。為使水面有深遠不盡、小中見大之感,兩閣策略相似。天一閣駁岸有2處灣岬,上設石橋,豐富了山前空間層次。文津閣駁岸有3條極深的石罅深澗,深入假山乃至洞穴中,山水融合;環(huán)水面5座橋形式、高低不一,在路徑轉彎位置有石組掩映石橋,形成完整流暢的屏山長卷(圖4)。文津閣理水尤有匠心之處,大小水面之間的橋下設閘,小水面水位低,在閣前不可見,避免其消解主軸線秩序。
4 文津閣山水全景Landscape of Wenjin Pavilion
文源閣、文瀾閣為近方形自然駁岸,即在方形輪廓基礎上,通過駁岸置石、水岫、灣岬、港汊、汀步、橋等形成虛實變化和層次關系,豐富、擴大空間。
孟兆禎先生高度評價文瀾閣駁岸理法,認為其變化虛靈,可謂“大方無隅”(《道德經》)。近方形水池理水有“曠”“奧”之法, “奧”在邊界,圖5~6揭示了文瀾閣駁岸的變化,高低、進退形成連續(xù)的動勢,紋理一致,層次豐富微妙;各處水岫加強了水面留白空間之“曠”,使得內心感知到的水面變大。其“整合”則有賴于“心點”的控制。仙人峰位于水面中心,正對主景文瀾閣。御碑亭生出一“岬”兩灣,其動勢趨向文瀾閣,其余灣、岬都指向仙人峰。駁岸上4組次峰均為一般置石組合而成,回望、簇擁仙人峰。池之西北做臺階、東南做水灣,按篆刻印章之理,對角相印,拉長景深線,與藝圃、網師園理水之法極為相似。文瀾閣地盤圖中亦可見豐富的駁岸變化及池邊置石對仙人峰的奔趨之勢。
5 文瀾閣駁岸虛實進退關系分析圖Analysis diagram of in-ou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id and solid of the revetment in Wenlan Pavilion
6 文瀾閣駁岸展開立面分析圖Elevation analysis of revetment expansion in Wenlan Pavilion
四園掇山皆就地取材,天一閣池邊采用近海礁石,文津閣用混湖石、黃石和當?shù)仉u骨石,文源閣用北太湖石、玲峰取自西山,文瀾閣用太湖石。四園都體現(xiàn)園主對特置石、肖形狀物掇石的審美意趣。天一閣掇“九獅一象”假山,文津閣創(chuàng)造了“十八學士登瀛洲”和“十大名山”的意象,文瀾閣太湖石獅虎(一說獅象)假山也被譽為杭州西湖最美的假山之一[12]。文源閣首次引入峰石,名 “玲峰”(7 m余高),石上有八十一穴。文瀾亦仿文源,池中有特置石“仙人峰”。
天一、文津、文源皆為由北向南觀賞完整山水為主,文津閣更有“日月同輝”⑩景觀別具匠心,文瀾閣則沒有觀山之全貌的視距,側面視角、局部成景更為重要。四園均置山洞,因進院門即正對山洞,文津閣、文源閣、文瀾閣都采用了山巒與峭壁相結合的理法,并借峭壁作為山崗蹬道的圍護結構。
比較而言,文津閣假山體量龐大,占地約800m2,山體達3 300m3[6,8],面闊與進深比約2∶1;文瀾閣掇山底盤不及其1/2,且面闊大而進深?。s4∶1),二者掇山均較好地應對了場地問題。文津閣山洞(高約4 m,寬約5 m,長約7 m)較大,有效節(jié)省了石料,連通山前山后,空間變化豐富。假山主峰對景文津閣,西側山徑較高,近平臺處掇客山,既能朝揖主山,又能平衡東側較遠的山腳。“十八學士”峰石為黃石和混湖石2種,黃石多在東側,夕陽余暉下頗為壯觀。峰石遠近高低的位置經營,有效加強了山體整體性,并助長山高,與大水面比例協(xié)調。與黃石相合掇的石材多選用橫向紋理,皴紋匹配;山洞頂部混湖石用材較大且渾圓,似卷云皴騰空之勢,俱合畫理。
潘谷西先生評價文瀾閣“山上立亭,山下構洞,石料體塊頗大,掇疊手法成熟”[20],孟兆禎先生亦指出趣亭處假山最好。從現(xiàn)狀看,假山用石品相上乘,情態(tài)頗佳,且“依皴合掇”(《園冶》)、動勢連貫,只可惜修補痕跡較重,對整體觀感有一定影響。文瀾閣有 2個場地問題需解決:如何在仄地掇山并有山林真意?如何將月臺、趣亭與假山結合并解決交通問題?在這里,太湖石發(fā)揮了極大的形態(tài)優(yōu)勢。一則有賴“因近得高”,以視線錯覺來重建尺度參照系;二則“掇石須知占天”(《園冶》),以洞穴、峭壁、環(huán)洞等山石單元的空間特性來塑造山體的虛實變化。入垂花門即正對山洞,峭壁拔地而起,以獅虎象形掇法而成,腳小頂大、頗有生機。洞室較大,為4個洞道成“H”形組合而成,既解決交通轉換問題,又使得空間不能盡看,不顯山“薄”。山洞旁復有水洞,“景愈藏,景界愈大”[21]。
文瀾閣山巒主峰位于中線略偏西北,為單環(huán)洞與峭壁立石組合而成(圖7),與環(huán)秀山莊主峰類同,既能凸顯山高,又能滿足通行需求,且洞壁有一定長度和厚度,與山脊線呈45°,僅在特定角度才能看到環(huán)洞。其余次峰皆由峭壁象形石擔當,層層出挑,凹凸交錯,形象自然而美觀。
7 環(huán)洞主峰The main peak of the ring cave
文瀾閣假山游線組織也與文津閣平行正交路網不同,以斜向蹬道向山頂路匯集 (圖8),以顯山高路迢。蹬道口隱藏于峭壁間,展現(xiàn)了太湖石掇疊“以奇做平”的整體性和動勢扭轉的靈秀之蘊。另外,光緒二十年(1895年)間修繕文源閣地盤圖[3](僅有設計圖未能修建),圖上亦有山石結為洞門以便通行,可見為該時期掇山之常法。
8 文津閣、文瀾閣假山游線比較Route comparison of Wenlan Pavilion and Wenjin Pavilion rockeries
起坐房前后空間,西側以游廊透景,貼壁花臺與假山遙相呼應,東側溪澗連續(xù)曲尺形轉彎,穿巖而過,“掩映斷其流則遠矣[22]”。較低的池沼也可以增山勢,有山巍路遠的透視效果。文瀾閣建筑既定再做園林,山水理法尤見功力。北池虛中有實、駁岸及南山實中有虛;又北曠南奧、對立統(tǒng)一、關聯(lián)轉化,可謂“彼此相生而相應,拆開則逐物有致,合攏則通體聯(lián)絡”[23]。
文津閣與文瀾閣,雖然用石不同、有其各自皴紋合掇之法和地域風貌特色,但石料形態(tài)的自然屬性使得其能充分發(fā)揮在三維空間中的優(yōu)勢,既能構建宏大山林意象,又能在細微處騰挪捏合,正所謂“最具體、最靈活”的造園手法。
在清代皇家園林寫仿造園諸多案例中,天一閣與四庫書閣是難得的原型與仿作皆保存完好的實例,同樣的情況還有寄暢園與清漪園惠山園(1754年建成)。不同之處在于,四庫書閣寫仿原型有2個,沒有文獻顯示清高宗到過天一閣和寶晉齋,不似其親臨寄暢園7次,故寫仿造園時有更多的主觀設計思想體現(xiàn)。而且,寫仿活動是3個園林次第建成的系列工程,同一范式的形成和延續(xù)有賴于布局拓撲結構的適應性和掇山理水的高超技藝。通過對文津、文源、文瀾3個園林之間的比較,可以深入探究設計思維演變和因地制宜的造園技巧,希望能對“清代皇家園林寫仿造園”這一重要研究課題有所增補。同時本文作者基于現(xiàn)有園林遺存展開的設計學層面的研究,尤其是文津閣山水理法對主次及軸線關系的調整、文瀾閣仄地營園時“薄”山、“方”池的處理方式,希望對研究傳統(tǒng)園林造園藝術及現(xiàn)代場地設計有一定參考價值。
致謝(Acknowledgments):
感謝導師孟兆禎先生對筆者研究的引領以及論文內容的悉心指導。
注釋(Notes):
① 乾隆在《文源閣記》中云“以水喻之,則經者文之源也,史者文之流也,子者文之支也,集者文之派也……故吾于貯《四庫》之書,首重者經,而以水喻文,愿溯其源,且數(shù)典天一之閣,亦庶幾不大相徑庭也夫?!备乓蛭淖陂w建閣之初是以其貯藏康熙朝《古今圖書集成》而非專為《四庫全書》建造,“文宗”或是乾隆對祖宗傳書的尊崇之意。
② 文淵閣閣前有方池,池上設橋,閣東有碑亭,閣后有假山;文溯閣東有碑亭,與其后仰熙齋組成一組四合院;文宗閣臨長江,內部不設水池和假山;文匯閣借天寧寺行宮水系,形成帶狀水面。故此四閣沒有典型的院落式山水園林格局,與其他三閣沒有比較研究的基礎。
③ 清高宗有意識地寫仿造園活動始于清漪園惠山園仿寄暢園,其后大量造園實踐完工之后多有詩文來記述寫仿緣由、評價造園成果、與母本的比較和關聯(lián),所以這些詩文既可以看作其設計思想、造園意匠,也可以看作是對造園結果的分析和總結。
④ 米芾愛石成“癲”,提出“秀、瘦、透、皺”的相石法,“米芾拜石”并尊稱峰石為“石丈”的典故成為其個性符號及文人賞石文化的象征。乾隆十八年(1753年)在清漪園中建“石丈亭”,也出于此意。
⑤“淵”“源”“流”“派”“津”是古人對水系統(tǒng)的描述文辭,“淵”“源”為水之源頭,“流”為干流,“派”為支流,“津”為水口、渡口?!按闭?,行相及也。
⑥ 文津閣院落沒有采取方正的圍墻,而是隨島的形狀,繚以短墻,水直逼墻下。
⑦ 清高宗最初屬意寺后玉蘭堂為藏書之所,但經實地考察,玉蘭堂逼近山根,地勢潮濕,難以藏書,而其東側山下有藏書堂,地盤寬闊,因而將此處改建為文瀾閣,原前寢宮改為起坐房。也有研究說,“文瀾”得名與此有關。
⑧ 元代伊士珍志怪小說集《瑯嬛記》中首次出現(xiàn)張華深山探書情節(jié),之后“嫏嬛福地”成為一套“言(嫏嬛)-象(藏書樓與石室)-意(深山隱居避世讀書)”完整的表達范式,出現(xiàn)在山水畫和園林營造中。
⑨ 水西岸有20世紀30年代所建蘭亭與獅象石洞門遙相呼應。亭的形式特殊,八邊形攢尖亭挪出兩柱,與墻貼靠成為半亭樣式,亦是為加強園之中線。
⑩ 山洞南側壁上的缺口透光,使得白天人在閣前平臺觀賞山水時,可在水面上看到假山黑色陰影中一彎弦月的奇特景致,別具意匠。
圖片來源(Sources of Figures):
圖1由作者改繪,其中天一閣底圖為近代測繪平面圖,文津閣平面圖引自參考文獻[6],文瀾閣底圖為其地盤圖,引自參考文獻[15];圖2引自參考文獻[15];圖3底圖由作者改繪自參考文獻[20],其余圖片均由作者拍攝、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