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人類戰(zhàn)疫的史詩

2021-04-18 15:32GEEK
微型計算機·Geek 2021年3期
關鍵詞:巴斯德脊髓灰質炎天花

GEEK

有人說,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戰(zhàn)爭史,一部文明史,一部人類不斷同疾病和自然災害斗爭的歷史。但具體到人類研發(fā)疫苗的整個歷史,就像病毒學專家讓·弗朗索瓦·薩呂佐所說的,堪稱一部人類面對病毒節(jié)節(jié)敗退后不斷奮起反擊的史詩。

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人們一直尋求擺脫各種瘟疫和疾病的方法,但通過接種疫苗來抵抗疾病只有很短暫的歷史。直到20世紀,大規(guī)模人群的常規(guī)疫苗接種才逐漸被推廣開來,也日益被公眾們廣泛知曉和接受。通過接種疫苗,人類已經(jīng)消滅了天花,脊髓灰質炎病例也減少了99%,白喉等傳染病發(fā)病罕見,麻疹、新生兒破傷風等疾病的發(fā)病率顯著下降。疫苗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再怎么夸大都不過分,每一種新疫苗的誕生都是人類戰(zhàn)勝一種傳染病的偉大勝利!至今沒有任何一種醫(yī)療措施能像疫苗一樣對人類的健康產(chǎn)生如此重要、持久和深遠的影響;也沒有任何一種治療藥品能像疫苗一樣以極其低廉的代價把某一種疾病從地球上消滅。

英國醫(yī)生與天花

從古代開始,中國人就一直在探索傳染病的防治方法。在長期的傳染病治療中,古人觀察到如果一個人得過某種傳染病,他在今后可能就終生不會再得,或者在很長時間內不會再得,即使得了癥狀也可能比較輕,也不至于死亡。人們得出了“以毒攻毒”的經(jīng)驗,也就是說,如果預先讓一個人接觸到這種有“毒”的致病物質,他就可能獲得對這種疾病的抵抗力。而人類真正發(fā)明疫苗,還要歸功于18世紀末的英國醫(yī)生愛德華·詹納(EdwardJenner)。他最為杰出的貢獻就是為人類抵御天花病毒提供了最有效的方案。他和疫苗的誕生是醫(yī)學史上非常有名的故事。

天花是一種烈性傳染病,一旦與患者接觸,幾乎都被傳染,且死亡率極高,死狀也很慘。它的歷史可以上溯到3000年前,埃及出土的木乃伊中發(fā)現(xiàn)了天花感染之后的痕跡,那是一張長滿麻子的臉。但兩種人對天花有抵抗力:一是從天花中康復的人,二是護理過天花病人的人。

其實在詹納之前,已經(jīng)有人在這種現(xiàn)象的啟發(fā)下,開創(chuàng)了用人痘接種預防天花的方法。15世紀,中國的醫(yī)師將沾有疤漿患者的衣服給正常兒童穿戴,或將天花愈合后的局部痂皮研磨成細粉,經(jīng)鼻使正常兒童吸入。由于接種人痘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此法未能廣泛應用,但其發(fā)明對啟發(fā)人類尋求預防天花的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

到了18世紀,歐洲也飽受天花困擾,每年因此死亡的人數(shù)超過40萬。18世紀初,英國貴族瑪麗·沃特利·蒙塔古夫人(LadyMary Wortley Montagu)目睹了奧斯曼帝國的婦女采用人痘接種術—從天花水泡中提取膿水涂到皮膚的抓痕上,目的是引發(fā)輕度感染,然后獲得免疫。蒙塔古給自己的兩個孩子接種了人痘,他們都活了下來。之后,她普及這種方法的主張得到了響應。然而,在接下來的80年里,倫敦因天花死亡的比例實際上從1640~1720年間的略高于6%升至近9%。接種人痘可能導致致命感染,國王喬治三世的兩個兒子就是受害者。

18世紀后葉,英國鄉(xiāng)村醫(yī)生愛德華·詹納曾接診一位發(fā)熱、背痛和嘔吐的擠奶女工。當?shù)厝硕贾?,擠奶女工似乎不會受到天花的影響。詹納就猜測,也許是女工的牛痘讓她們獲得了免疫力。牛痘這種病和天花類似,但是要溫和得多,一般不會造成太大傷害。為了證實這一設想,他于1796年5月14日從一名正患牛痘的擠奶女工薩拉·萊默(Sarah Nelmes)身上的膿疤里取少量膿液注射至一個八歲男孩詹姆斯·費普(James Phipps)的臂內。6周后,男孩的牛痘反應消退,正如詹納所說:“盡管假性天花接種小孩手臂出現(xiàn)類似的膿疤,除此之外幾乎不可覺察?!闭布{為了證實其效果,先后多次給費普接種,但費普卻安然無恙。2個月后,再接種天花患者來源的痘液,費普僅局部手臂出現(xiàn)疤疹,未引起全身天花。

據(jù)此,詹納于1798年出版其專著《探究(Inqiur y)》,稱此技術為疫苗接種(vaccination)。在詹納的年代,人們全然不知天花是由病毒感染所致,亦不知接種牛痘使機體獲得針對天花免疫力的機制。但他在實踐中觀察,經(jīng)實驗證實了種牛痘預防天花的方法,既安全又有效,是劃時代的發(fā)明。詹納的工作現(xiàn)在被認為是免疫學的基石,1980年,世界衛(wèi)生大會正式宣布,曾使歐洲3億人喪生,在全球殘害著無數(shù)生靈,就連位尊萬民之上的國王、號稱“真龍?zhí)熳印钡幕实蹅円参茨苄颐獾奶旎?,在全世界范圍內消滅了。天花成了唯一一種被人類從地球上根除的傳染病。戰(zhàn)勝天花是人類預防醫(yī)學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

疫苗之父路易·巴斯德

要知道,微生物學是19世紀才正式誕生的。詹納的疫苗出現(xiàn)時,世人還并不清楚疾病和微生物的關系,直到后來法國人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才發(fā)現(xiàn)。也許你從未聽說過這個名字,但是現(xiàn)在我們喝的很多純牛奶,其消毒程序所采用的“巴氏滅菌法”,就是來自這位偉大的化學家。

巴斯德一開始對微生物產(chǎn)生興趣,源自他對發(fā)酵現(xiàn)象的研究。在巴斯德之前,有一種“自然發(fā)生”理論,說腐肉里的蛆是自然產(chǎn)生的。但是巴斯德用簡單的實驗證明,腐肉生的蛆來自昆蟲下的卵。他還證明了,空氣中充滿了肉眼看不見的微生物。巴氏消毒法就是通過把牛奶加熱到一定溫度,來去除牛奶里的微生物。

疾病源自侵入身體的微小生物,這個理論早就問世了,不過巴斯德第一個以令人信服的實驗證明:特定的病原會造成特定的疾病,他分別在牛、羊、豬、雞身上驗證了這套理論,最后是人。巴斯德并沒有在理論上糾纏太久,后來他更感興趣的是解決實際問題—研制疫苗。

巴斯德的成功其實還與另外一位偉大的德國細菌學家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有關。19世紀末是微生物學的輝煌時期,和巴斯德同時代的德國人科赫發(fā)明了“科赫法則”,為微生物學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科赫法則”具體內容為:1.致病微生物必須存在于患病的所有宿主生物體內,而不存在于健康生物體內;2.從患病生物中可分離到該微生物的純培養(yǎng)物;3.將培養(yǎng)物接種至敏感宿主時,同樣的疾病必定再次發(fā)生;4.從人工接種的宿主中,可再次分離得到這種微生物的純培養(yǎng)物。

當年科赫宣稱,只有同時滿足這4個條件,才能確定某種微生物與特定傳染病之間有因果關系。因為依據(jù)這4個條件,科赫令人信服地證明了炭疽病和結核病分別由炭疽桿菌和結核桿菌引起。100多年來的大量事實證明,“科赫法則”有絕對化之嫌。科赫當年也已認識到,某些病原體確實引發(fā)了傳染病,但它們并不完全滿足該法則的所有條件。

當時他提出的這套科學驗證方法,用以驗證了細菌與病害的關系,在很長的時間里被后人奉為傳染病病原鑒定的金科玉律。它為病原微生物學系統(tǒng)研究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使其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如今,“科赫法則”作為一種研究方法,可能多少已經(jīng)受到現(xiàn)代研究方法的沖擊而顯得意義不再,但是在當時,作為一種研究思路,對人們建立嚴謹?shù)乃伎剂晳T是極有意義的。而且在19世紀末,科赫發(fā)明了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分離細菌培養(yǎng)物的方法,該法為巴斯德研制疫苗奠定了基礎。

巴斯德首先發(fā)現(xiàn)細菌在人工培養(yǎng)基上長時間生長毒性減弱,如放置2周后的雞霍亂弧菌,以此菌給小雞注射后不能使雞致病。而且重要的是,如果再用新鮮的霍亂弧菌攻擊這些已注射的小雞,它們都不會發(fā)生霍亂。巴斯德認為這是由于陳舊培養(yǎng)物中雞霍亂弧菌的毒力減低,但免疫原性依然存在,因而使小雞產(chǎn)生了針對霍亂弧菌的免疫力。以此理論巴斯德將炭疽桿菌在42℃~43℃的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兩周后,制成人工減毒炭疽活疫苗。

1881年5月5日巴斯德選擇24頭綿羊、1頭山羊和6頭牛實驗。用炭疽疫苗接種這些動物,間隔12天后再用炭疽疫苗二次加強免疫。5月31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采用致病的炭疽桿菌攻擊,結果是:對照組綿羊和山羊全部死亡,2頭牛死亡及4頭牛病情嚴重;試驗組僅有1頭綿羊死亡。實驗結果說明炭疽疫苗對動物有保護作用。自1881年減毒炭疽活疫苗第一次正式使用,到1882初,共有85000頭綿羊被免疫,并獲得了空前的免疫保護效果。

狂犬病疫苗問世

除了建立了多種鏈球菌、葡萄球菌與特定疾病的關聯(lián),讓微生物學成為了一門科學,巴斯德另一項最杰出的成就是發(fā)明了狂犬病疫苗。

在19世紀,狂犬病每年都要奪走數(shù)以百計法國人的生命,由于當時沒有疫苗,也沒有免疫球蛋白,對付狂犬病,人們只能使用燒紅的鐵棍烙燙傷口。因為當時的歐洲人相信,火焰與高溫可以凈化一切事物,包括肉眼所看不見的細菌。只要是被狂犬咬傷的人們,都會被村莊中的壯漢們強制壓到鐵匠鋪,請鐵匠用燒紅的鐵棍烙燙傷口,想借此“燒”死看不見的細菌 ,但是如此原始、殘酷的作法,并沒能有效地治療狂犬病,反而常常加速患者的死亡。

在1880年底,一位獸醫(yī)帶著兩只病犬來拜訪巴斯德,并詢問:“能不能利用病犬的唾液制成狂犬疫苗呢?”巴斯德和助理們想了想,認為這個方法可行,于是他們冒著被咬傷的危險采集狂犬的唾液,然后注射到健康犬只的大腦中,過了一會,健康的犬只發(fā)病死亡。

隨后歷經(jīng)無數(shù)次的動物實驗,雖然狂犬病毒不能像細菌那樣分離培養(yǎng),但已確證引起狂犬病的病原微生物存在于患病動物的脊髓或腦組織中。因此他大膽地提出一個設想,就是從患狂犬病死亡的兔子身上取出一小段脊髓,懸掛在一支無菌燒瓶中,使其干燥,看它是否有致命的危險。經(jīng)過多次的實驗,他發(fā)現(xiàn),沒有經(jīng)過干燥的脊髓,是極為致命的,而經(jīng)過干燥的脊髓,卻沒那么致命。

如果將未干燥脊髓研磨后將其和蒸餾水混合,注入健康的犬只體內,狗必死無疑;相反的,將干燥后脊髓和蒸餾水混合注入狗的身上,卻都神奇地活了下來。巴斯德于是推斷出干燥后脊髓的病毒已經(jīng)死了,至少已經(jīng)非常微弱。因此他把干燥的脊髓組織磨碎加水制成疫苗,注射到犬只腦中,再讓打過疫苗的狗,接觸致命的病毒。經(jīng)過反復實驗后,接種疫苗的狗,即使腦中被注入狂犬病毒,也都不會發(fā)病了!

1885年,一位幾乎絕望的母親,帶著被狂犬咬傷的9歲小男孩約瑟芬(Jo s e phMeister),來到了巴斯德實驗室門口,哀求巴斯德救救她的孩子。為了不眼睜睜看著男童死去,巴斯德決定為約瑟芬打下人類的第一針狂犬疫苗,這時距離約瑟芬被狗咬傷已經(jīng)4、5天了;巴斯德在10天中連續(xù)給少年注射了十幾針不同毒性的疫苗。

每天晚上,巴斯德都徹夜不眠的等待,5天、10天、1個月過去了,少年健朗如常,安然返回家鄉(xiāng)。消息傳開,國內外絡繹不絕的患者蜂擁而至。巴斯德和助手日夜忙碌,長年的過度工作,嚴重損害巴斯德的健康。1887年10月23日上午,他腦溢血又發(fā)作了,倒在寫字臺上,舌頭麻痹,說不出話來。

巴斯德70歲生日,法國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會,巴黎索邦大學的大禮堂,座無虛席,巴斯德由法國總統(tǒng)攙扶,從熱烈的人群中走向主席臺,受到人們的敬仰,大會送給他一枚紀念章,上面刻著:紀念巴斯德70歲生日,一個感謝你的法蘭西,一個感謝你的人類。

小兒麻痹癥大流行

被譽為“疫苗之父”的巴斯德的偉大貢獻在于,他選用免疫原性強的病原微生物經(jīng)培養(yǎng),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其滅活后,再經(jīng)純化制成。滅活疫苗使用的毒種一般是強毒株,但使用減毒的弱毒株也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減毒活疫苗是采用人工定向變異的方法,或從自然界篩選出毒力高度減弱或基本無毒的活的微生物制成疫苗,并以此給人接種而達到預防傳染病的目的。從此,結核、瘧疾、霍亂、破傷風、白喉、鼠疫等一系列傳染病的病因都明確了,人們頁逐漸找到了對付其中一些疾病的方法。在對抗傳染病的迷霧中,人類找到了一條充滿曙光的前路。

根據(jù)巴斯德制備疫苗原理,1891年霍亂弧菌在39℃的條件下連續(xù)培養(yǎng),可制成減毒活疫苗。其后,印度的臨床試驗結果證明霍亂活疫苗具有保護作用。路易·巴斯德的助手柯利(Kolle)等人于1896年將霍亂弧菌加熱滅活,制備成滅活疫苗,以此疫苗于1902年在日本霍亂流行區(qū)大規(guī)模使用,其后又分別在孟加拉國、菲律賓和印度進行了臨床試驗,結論顯示具有很好的短期保護作用。

在巴斯德光輝成就的啟發(fā)下,1908年法國醫(yī)生卡麥特(Calmette)和古林(Guerin)將一株牛型結核桿菌在含有膽汁的培養(yǎng)基上連續(xù)培養(yǎng)13年213代,終于在1921獲得減毒的卡介苗(BCG)。最初卡介苗為口服,20世紀20年代末改為皮內注射,卡介苗在新生兒抵御粟粒性肺結核和結核性腦膜炎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自1928年至今,卡介苗仍在全世界廣泛地被用于兒童計劃免疫接種,已有40多億人接種過卡介苗。

這一階段疫苗革命中還包括白喉、破傷風類毒素、鼠疫疫苗、傷寒疫苗和黃熱病等30多種疫苗的成功研制。不過,人類戰(zhàn)疫的艱辛與努力還在繼續(xù)。

小兒麻痹癥,又稱脊髓灰質炎,這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在人群中,只要通過口鼻傳播就會引發(fā)脊髓灰質炎病毒的感染。只需短短幾天,病毒就在體內瘋狂肆虐,而因此造成的癱瘓則給人留下了震懾人心的悲慘印象。脊髓灰質炎病毒為嗜神經(jīng)病毒,主要侵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運動神經(jīng)細胞,使與之有關的肌肉失去神經(jīng)調節(jié),發(fā)生萎縮。這也意味著患者就算保住了命,但身上還是會被留下永久的印記—殘疾。陪伴這些患兒終身的可能就是輪椅、拐杖、腿部支架、呼吸器了。埃及石碑(公元前1403~1365)上描畫的是一個握有手杖,脊髓灰質炎式腳殘的牧師。1789年,英國內科醫(yī)生Michael Underwood首次描述該病的臨床特征;1840年Jakob Heine發(fā)現(xiàn)其致病條件。隨著工業(yè)革命引起的城市化,該病變得流行起來。

1916年,紐約發(fā)生暴發(fā)脊髓灰質炎的第一次大流行,在報告的9000多個病例中,有2343例死亡;當年在美國全國內共有27000個病例,6000例死亡,其中大多數(shù)都是兒童。此后,該病在20世紀里頻繁爆發(fā),1952年是迄今為止疫情最嚴重的一年,美國報告的病例為57628例。

那時,最先進的顯微鏡也無法讓人看到病毒,它們比細菌小多了。盡管1908年。脊髓灰質炎病毒就被成功分離出來,但此后40多年的時間里,人們依然對這種病束手無策。1928年,哈佛公共衛(wèi)生學院的工業(yè)衛(wèi)生師PhilipDrinker和Louie Shaw發(fā)明了一種稱之為“鐵肺”的呼吸裝置,以治療脊髓灰質炎引起的呼吸肌麻痹。隨著鐵肺裝置的不斷改良,許多貴族慈善家都在疫情中慷慨地做出捐贈。因此,醫(yī)院病房里很快便滿滿當當?shù)財[放著這種龐然大物。大多數(shù)患者在此裝置上度過2周便可,但不幸的是,有些患者將受到“終生的禁錮”。1953年,5歲的瑪莎安·利拉德因患上小兒麻痹癥而終身癱瘓。余后的60多年中,她絕大部分時間都在笨重的鐵肺中度過。這不僅是她的睡床,還是她維持生命的唯一支柱。

為了幫助控制脊髓灰質炎在美國的惡化,當時的總統(tǒng)富蘭克林·羅斯福(他39歲時染上該病,并落下了下肢終身癱瘓的后遺癥)在1938年建立了小兒麻痹癥全國基金會,各路明星也紛紛發(fā)起募捐,一場空前的疫苗研發(fā)戰(zhàn)在美國展開。

在基金會的統(tǒng)籌和支持下,病毒分類、體外培養(yǎng)等瑣碎而艱巨的任務相繼由不同的團隊完成。毒理學家喬納斯·索爾克(Jonas Salk)在脊髓灰質炎最猖狂的1952年,終于研制出了第一支預防脊灰的有效疫苗。1954年,基金會開始了最大手筆的豪賭:涉及百萬兒童的實地疫苗試驗,“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公共衛(wèi)生試驗”。此后花費了整整一年時間的評估證明,疫苗安全有效,等待消息的民眾流下如釋重負的熱淚,索爾克成了民族英雄。

然而,從索爾克開始研究,再到推廣疫苗的這一路上都可謂布滿荊棘。他從一開始確定疫苗的研究方向起,就遭到眾多權威毒理學家的不屑。

宿命之敵的勝利

出身于俄裔猶太人家庭的索爾克是在獲得了化學學士學位后,才進入的紐約大學醫(yī)學院,算是個半路出家學醫(yī)的學生。打進醫(yī)學院的第一天起,索爾克就沒打算過要做醫(yī)生。 他在完成基本的醫(yī)學學習外,還花了有一年多的時間來學習了生物化學的內容。后來他更是把大量的時間集中在了細菌學上,因為他認為這是比臨床醫(yī)學更有貢獻的專業(yè)。

很幸運的是,1938年索爾克就獲得了一個進入病毒實驗室的機會。這一次,是他第一次接觸病毒,也給他帶了全新的研究方向。在病毒實驗室里,他跟著導師開始了科研工作。這使他對病毒學、免疫學和疫苗等都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在導師弗朗西斯的引薦下,索爾克進入密歇根大學,謀得研究員一職。而他的第一個工作任務也很高大上,就是幫助美國軍隊研發(fā)流感疫苗。索爾克和弗朗西斯在兩年內就用滅活的流感病毒,設計出一種安全、有效的流感疫苗。這種流感疫苗不但投入了商用,而且還在美國二戰(zhàn)后控制流感爆發(fā)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流感疫苗的研制成功后,充滿雄心壯志的索爾克也找到了下一個想要攻克的目標—脊髓灰質炎疫苗。1947年,索爾克已成立了自己的病毒實驗室,并從羅斯福建立的小兒麻痹癥全國基金會中申請到了研究基金。在之后的8年里,他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脊髓灰質炎疫苗的開發(fā)中。

索爾克的疫苗研究從一開始就受到了眾多科學家的不屑。因為那時候的主流觀點是,有效的疫苗必須是通過活病毒進行研發(fā)的,也就是減毒疫苗培養(yǎng)。他對傳統(tǒng)的疫苗研發(fā)發(fā)起了挑戰(zhàn),選擇了滅活疫苗的研究方向。他在培養(yǎng)病毒株之后,向其中加入甲醛使其完全失去活性,但仍保持病毒的免疫原性,從而制得滅活的病毒疫苗。他認為自己的滅活病毒疫苗更為安全。畢竟減毒疫苗雖經(jīng)過“減毒”,但仍是活的,在人體內發(fā)生怎么樣的變異誰也說不準。

然而同行們卻不這么認為,他們只覺得索爾克從來沒有做出過任何基礎性的科學發(fā)現(xiàn),只是一個“技術工”,根本不是什么權威的專家。再加上他一踏入疫苗界就表現(xiàn)得“充滿野心”,基本所有人都認為他只是想搞個大新聞。這其中反對聲音最大的是另一位猶太毒理學家、正在研發(fā)口服的“活病毒”脊灰疫苗的阿爾伯特·薩賓(Albert Sabin)。兩人針鋒相對,堪稱宿命之敵。

1948年,索爾克在委員會上提議,應從免疫學而非病毒學的角度關注未知病毒。而薩賓則立即站起來回應:“索爾克醫(yī)生,現(xiàn)在你不應該說這么愚蠢的話”,他甚至還輕蔑地稱索爾克“只不過是廚房化學家”。

雖然頂著“病毒派”不絕于耳的質疑聲,索爾克仍對自己的研究充滿了信心。索爾克將制備出的脊灰滅活疫苗在數(shù)千只猴子身上進行了測試,結果證明疫苗在成功誘導出抗體外,還不會產(chǎn)生不良影響。然而正當他提出大規(guī)模臨床試驗時,卻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強烈反對。顯然,科學界對他的滅活疫苗還是表示不買賬。薩賓對他的批評,更是登上了美國各大報紙的頭條,人們都在懷疑索爾克的疫苗會成為殺手。

但為了證明自己研發(fā)的脊灰疫苗安全有效,他只能狠下心來,在自家廚房用爐灶煮沸消毒針頭,在自己和妻兒的身上進行了接種。這一次,他真的把全家人的安全壓在天平上,去拯救天下人的性命。一段時間后,索爾克帶著全家去做了檢測。檢測報告毫無疑問地宣布,索爾克一家不但沒事,還獲得了防小兒麻痹癥的免疫力。索爾克這一舉動贏得了人民的信任。1954年春,美國醫(yī)學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雙盲檢測正式拉開帷幕,近200萬兒童參加了試驗。試驗結果顯示 “索爾克疫苗不僅安全,而且有效”,它成功誘發(fā)了85%~90%的孩子對病毒的免疫力。

各大報紙報道索爾克疫苗“ S a f e,Effective”。1953年到1957年間,美國報告的脊髓灰質炎病例由35000例降低至5300例。有人稱贊“這場疫苗戰(zhàn)的勝利,和二戰(zhàn)的結束一樣讓人喜悅。”一些商店櫥窗上面寫著“Thank You,Dr.Salk!”

但是故事還沒完,在疫苗的大規(guī)模生產(chǎn)中,一家生產(chǎn)商的產(chǎn)品出現(xiàn)了嚴重的安全問題,公眾的信心隨之崩塌。此前一直跟索爾克對著干的薩賓,也一直沒有放棄“減活病毒”疫苗的研發(fā)。他埋頭苦干近十年,終于在1963年宣布減毒“口服”活疫苗的成功,也就是我們小時候吃的“糖丸”。因為“糖丸”價格便宜、可以口服等特點,在社會上也迅速取代了索爾克疫苗。

不過,索爾克疫苗也沒有真正被打敗。他當初的想法也是對的,因為口服疫苗畢竟是活疫苗,對免疫力低下的孩子會存在小概率的致病性。大概100萬分之一的人會落下下肢癱瘓的后遺癥。所以21世紀初,美國又全面回歸了索爾克的注射疫苗,在較發(fā)達的地區(qū),人們更多地使用索爾克疫苗。而在許多發(fā)展中國家,則使用薩賓疫苗,又或兩種疫苗混用。人們能夠戰(zhàn)勝小兒麻痹癥,也全靠這兩位科學家的針鋒相對,不過這背后最大的贏家還是全人類。

在疫苗時代到來之前,每年世界上至少有50萬兒童,因患脊髓灰質炎而出現(xiàn)肢體殘疾。1962年,我國成功研制出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自此,我國脊髓灰質炎年平均發(fā)病率大幅度下降,使數(shù)十萬名兒童免于致殘。2000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證實,中國本土脊髓灰質炎野病毒的傳播已被阻斷,成為無脊髓灰質炎國家。而在全球,自從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1988年發(fā)起了根除脊髓灰質炎的運動以來,全球脊髓灰質炎病例發(fā)生數(shù)減少了99%以上。

不管怎么說,索爾克和薩賓都為對抗小兒麻痹癥貢獻了畢生精力。后來,美國郵政署推出二人的紀念郵票,用以紀念兩位科學家為人類做出的杰出貢獻。

21世紀初,美國又全面回歸了索爾克的注射疫苗,原因是口服疫苗有很小的概率會導致小兒麻痹癥,而嚴格制備的注射疫苗則沒有這個問題。

寫在最后

在脊髓灰質炎病毒疫苗之后,隨著分子生物技術、生物化學、遺傳學和免疫學的迅速發(fā)展,疫苗研制的理論依據(jù)和技術水平不斷完善和提高,一些傳統(tǒng)經(jīng)典疫苗品種又進一步改造為新的疫苗,而另一些用經(jīng)典技術無法開發(fā)的疫苗則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因此,針對不同傳染病及非傳染病的亞單位疫苗、重組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不斷問世。

人類使用疫苗預防疾病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疫苗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多次革命,每次都有相應的研究成果被應用于抵御和治療疾病,保衛(wèi)人類健康。今天人類的平均壽命和19世紀末相比延長了數(shù)十年,可見疫苗為人類筑起了一道預防疾病的綠色屏障,疫苗的應用不僅使某些烈性傳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或消滅,而且還廣泛地應用于計劃生育及腫瘤、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超敏反應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疫苗成為人類健康的保護神已經(jīng)是不爭的事實。

讓我們用最后一個小故事來作為結尾。曾經(jīng)有記者問過索爾克,“你為什么不為脊灰疫苗申請專利?”他是這樣反問的:“它屬于全人類,難道你可以為太陽申請專利嗎?”

猜你喜歡
巴斯德脊髓灰質炎天花
脊髓灰質炎
淺談軟膜天花
微生物學的奠基人—巴斯德
可怕天花如何感染人類?
有學問的人
巴斯德
巴斯德論立志
天花開
信息一覽
丹棱县| 阿拉善右旗| 新余市| 共和县| 方山县| 历史| 民勤县| 隆尧县| 灵山县| 曲周县| 耒阳市| 武强县| 宝鸡市| 龙井市| 恩平市| 迁西县| 田东县| 丰原市| 密山市| 东丰县| 浙江省| 盘山县| 湾仔区| 金坛市| 无极县| 绵竹市| 嵊州市| 南华县| 随州市| 家居| 中江县| 瓦房店市| 亚东县| 漳州市| 宜宾县| 台北县| 峡江县| 昭苏县| 怀来县| 大洼县| 开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