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春
橫塘,藏在詩詞里的小鎮(zhèn),樂府歌謠里窈窕淑女的家鄉(xiāng)。好像有點縹緲,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僅僅是一個意象,又好像觸手可及,就在城外的水邊。其實,橫塘就是杏花春雨的江南,是各種美好故事開始的地方。
“君家何處???妾住在橫塘”“妾家住橫塘,紅紗滿桂香”,繁忙水道上,木船熙來攘往,經(jīng)常會有天真無邪的女孩子向?qū)γ娲系男』镒影l(fā)問。
橫塘,在江南是個普通的地名,意思就是水邊的一道大堤。在姑蘇城外,還真有個地方在宋朝時就叫橫塘,至今名稱未改,賀鑄、范成大筆下“凌波不過橫塘路”“年年送客橫塘路”,說的都是這個橫塘。橫塘在蘇州胥門外9里處。當(dāng)年伍子胥建造蘇州城的同時,開挖了一條人工運河,取名胥江,胥江沿著胥門、橫塘、木瀆,綿延28里,一直通到太湖。橫塘,就是自胥江出姑蘇城后的第一個集鎮(zhèn)。
橫塘這個地方,扼守水路要津,很早就建有水陸驛站,驛站配有驛亭、飯館、茶室、客棧、馬廄等,如今,那些堂館樓臺都湮滅在歷史的煙塵中,只有一個四四方方的驛亭還在,歇山卷棚頂?shù)慕ㄖ綐樱沟眠@座亭子看上去飄逸輕盈,如春燕展翅。亭前石柱上鐫刻著一副對聯(lián):“客到烹茶旅舍權(quán)作東道,燈懸待月郵亭遠(yuǎn)映胥江。”
南來北往的船客在橫塘停留,給小鎮(zhèn)帶來了很多商機,橫塘這個水上交通樞紐漸漸走向繁華,元朝末年,橫塘人口已經(jīng)過萬。到了明末清初,橫塘又獲得一次大發(fā)展的機遇。那時候,京杭大運河漕運繁忙,蘇州這一段,運河與護(hù)城河重合,加上閶門至楓橋段水面窄,河又淺,因此經(jīng)常出現(xiàn)“堵船”現(xiàn)象。人們就在東西向的胥江和南北向的楓江上另外開辟了一條航線,相當(dāng)于在蘇州城西建了一條“水上中環(huán)線”,而橫塘就位于新開辟的水上通道的十字線中心點上。
橫塘這地方,地理位置好,而且景色旖旎,溪橋映帶,漁村炊煙,既有市聲喧鬧,又有郊野風(fēng)光。從地理位置來說,橫塘的坐落可謂恰到好處。往東看去,可以看到蘇州城墻和盤門、胥門、閶門三座高大巍峨的城樓;往南看去,煙波浩渺的石湖上,18孔的行春橋好似長虹臥波,春天的石湖,楊柳依依,滿山滿坡的杏花,好似千堆萬堆雪;西邊綿亙著一些山脈,橫山、上方山、茶磨山等,峭拔挺秀,溪水潺潺,一年四季綠意蔥蘢;往北看是寒山寺,暮色四合之際,鐘鼓聲好像貼著水面?zhèn)鱽?,深沉又悠長,隱約回蕩著一種羈旅之思。
橫塘就是這樣一個地方,離煙火人間不近也不遠(yuǎn),說世外桃源也算不上,繁華也不驚喜,寂靜也不慌張。小鎮(zhèn)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運轉(zhuǎn)著,別有一番淡定自若、清新脫俗。
一座高大的石橋橫跨河上,連接?xùn)|西街,橋上建有一座飛檐翹角的亭子,亭子四角掛著銅鐘。這是橫塘鎮(zhèn)的地標(biāo)建筑,老百姓稱之為“亭子橋”。亭子橋洋溢著古道熱腸般的溫情,遠(yuǎn)道而來的旅客,不僅能躲避風(fēng)雨,還可以在亭子里乘涼歇腳,也可以在橋下井臺打水解渴。
亭子橋是一個送別客人的地方。走旱路的,就在橋上的亭子里話別,走水路的,就在橋下碼頭留步。起風(fēng)時,銅鐘激越之聲,更令人心碎。有時候也有驚喜。那一年秋天,范成大陪客人乘船游覽蘇州,從閶門回石湖,一路上都是霧蒙蒙的,到了亭子橋這里,天氣陡然放晴,眼前豁然開朗,天上白云朵朵,水上白帆片片,岸上稻浪翻滾,遠(yuǎn)處山色青黛。船行水面,就好像在鏡子上滑行。這場面,讓老蘇州范成大都覺得震撼。
到了宋朝,橫塘的街市已經(jīng)相當(dāng)繁華。有十幾條巷子,有數(shù)千粉墻黛瓦的普通人家,也有七八戶筑有私家園林的大戶人家。最閃亮的則是跨越大運河的亭子橋。亭子橋也是美女云集的地方,因為這里地勢高、視野好,可以飽覽橋下漕船畫舫里的景色。只是她們不知道,在她們看風(fēng)景的時候,自己也不知不覺成了風(fēng)景。
來自中原的漢子賀鑄,還在做官的時候就看上蘇州,這里既繁華,又閑適,既喧鬧,又幽靜。退休后,他下決心定居橫塘。有一天,在亭子橋那里無意中與一位姑娘擦肩而過,電光石火間,一首傳唱后世的《青玉案》誕生了,其中“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一連串的意象撲面而來,立刻驚艷了詞壇。文壇大家黃庭堅看到這幾句,感嘆道:能寫出江南斷腸的好詞,也只有賀鑄了。
如花美眷的橫塘,似水流年的橫塘,就這樣美好無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