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鴻濱
“書香”一詞,古已有之。原指古人為防蠹蟲咬食書籍,便在書中放置一種蕓香草,這種草有一種清香之氣,夾有這種草的書籍打開之后清香襲人,故而稱之為“書香”,后常常被人們引申為讀書風(fēng)氣。
閱讀所品味出的書香,是源自心靈的味道。是世間的人情冷暖,是豐富的道德情操,是悠久的文化傳承,是壯麗的大好河山……每一本書,訴說的是一個故事,一種情懷。而每一個故事包含著不同的酸甜苦辣,每一種情懷包含著不同的理想!所以,我尊重每一本書,努力地去讀懂它,品味它的那份真誠。
古有“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今有“人生因書香而精彩,生命因書香而富有”。古有讀書者懸梁刺股,鑿壁借光,而今亦有“廁所被窩讀書者”,這是對知識的渴望,亦是對生命的尊敬。不能說人生會因為沒有讀書而毫無意義,但可以確定人生會因為讀書而絢麗多彩,人生的道路上,讀書是一件多么高雅、多么純潔的事情啊。
上學(xué)時,最歡欣雀躍的日子,莫過于發(fā)新書的那天。嶄新的課本,新鮮的知識……尤其是新書那特有的油墨香,格外吸引人。我總是迫不及待地打開書,一頭扎進其中,使勁地聞,怎么也聞不夠。我還會找來掛歷紙,仔細地給新課本包上書皮,仿佛這樣就能把書香長久地保存。有了書香的陪伴,一整個學(xué)期的學(xué)習(xí)都變得令人沉醉。
高希均說“世界上最動人的皺眉是在讀者苦思的剎那,世界上最自得的一刻是在讀書時那會心的微笑”。讀書讓你與智者對話,與圣賢深交,增長才智,陶冶情操。讀《上下五千年》,讓你與歷史進行了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話;讀屈原,讓你知曉《離騷》的唯美和屈原堅持“美政”的理想、不附邪惡勢力的自愛精神以及對自己國家至死不渝的忠誠;讀司馬遷的《史記》,讓你領(lǐng)略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曠世巨著;讀《莊子》,讓你的心境如澄碧秋水;讀李清照詞,讓你感覺到“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悲壯;讀李白詩,讓你體會到“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的欣喜;讀張義生,讓你知道了周文雍與陳鐵軍為革命事業(yè)在刑場上發(fā)出的“讓反動派的槍炮作為我們婚禮的禮炮”的視死如歸的壯舉……夜深人靜,獨坐書房,斜躺藤椅,手捧香茶,孤燈相伴,任思緒飛翔,何嘗不是一種高雅的快樂!
法國學(xué)者莫羅瓦曾說過:“當(dāng)今的文明是我們前人世世代代知識和經(jīng)驗的結(jié)晶。要想享有它,就要閱讀。圖像,雖能清楚地解說一篇文章,卻不適宜培養(yǎng)思維能力。電影和教課一樣,放映完畢,也就銷聲匿跡了,過后想再查看它,很不容易。而書籍,卻是我們最好的終身伴侶。”
淡淡的墨香像淘氣的精靈一樣,在鼻翼前挑逗,讓我們捧起了書,就再也放不下。那里,有江河大海的氣息,有塵土月光的痕跡,有悲歡離合的滋味……心沉下去,情浮上來,眼睛打開了去,那或苦悶,或歡暢,或蹙眉,或拍案的萬千氣象都奔涌而來。安靜地坐在書桌前,看風(fēng)起云涌,讀花開花落,這是一種怎樣的物我兩忘境界??!
讀書是一種修行,一種享受,它帶給我們的是雋永的感受,恒久的動力,以及心靈的和平與精神的慰藉。當(dāng)然,要做到這些,還需自我改變,也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讀書的氛圍。我們需要更多的圖書館、更多的閱讀空間、更便捷的取閱方式,只有當(dāng)我們真正體會了閱讀的樂趣,而書籍又唾手可得時,我們才能做到:書香隨身,書香隨心。
讀書如品茗,滋味在其中。古人云:“登高使人心曠,臨流使人意遠;讀書于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嘯于丘阜之巔,使人興邁?!睙o論是在春花秋月之時,抑或柳絮飄飛之季;無論是伴著蟬鳴蛙鼓之樂,還是伴著細雨婆娑之聲,讀書都會使我們感到神清氣爽,心境澄然。北宋程頤曾說:“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讀書如品茗,苦澀中充滿甘甜,清淡中滲著芳香,令人回味無窮。書中那些不同個性的人物形象會在不知不覺間彌漫心中。
因此,在快節(jié)奏的當(dāng)下,我們要逐漸培養(yǎng)好讀書、讀好書的習(xí)慣,通過讀書,潤心養(yǎng)性,使人生得到升華,讓心靈得到撫慰。
書香大抵就是這樣,悠遠綿長,雖無形卻能幻化為萬形,人們的智慧、精神、力量、談吐、胸襟、氣質(zhì)無一不源自于此。
因為讀書,你會獲得潛移默化的改變,讓你以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人生,讓你“腹有詩書氣自華”,讓你真切感受到“讀書,充盈生命的喜悅”,讓你變得更加優(yōu)雅、更加理性,進而充滿愛心地去看待這個世界,真正懂得如何去“關(guān)愛他人、奉獻社會”,從而擁有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