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靜,孫勇,范靜靜
(1周口市中醫(yī)院CT室,河南466000;2周口市中心醫(yī)院CT室)
多層螺旋CT(MSCT)通過多個數(shù)據(jù)采集通道重建三維圖像,具有掃描覆蓋范圍大、掃描時間短、Z軸分辨率高的優(yōu)點,可檢測出肺腺癌早期結節(jié)病變,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但因MSCT多層采集時采集層厚較薄、掃描覆蓋范圍較廣,患者實際輻射劑量較大,易引起輻射性損傷[1]。文獻報道,低劑量MSCT用于胃腸道疾病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且安全輻射劑量較低[2]。本研究選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就診的肺腺癌患者82例,比較低劑量與普通劑量MSCT檢查診斷肺腺癌的價值及其對患者輻射劑量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肺腺癌患者82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中男性17例,女性24例;年齡45~69歲,平均56.21±5.27歲;吸煙史34例。觀察組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齡47~71歲,平均57.89±4.51歲;吸煙史3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納入標準:(1)經病理檢查確診為肺腺癌[3];(2)單發(fā)病灶,病灶直徑<3 cm;(3)無其他惡性腫瘤。排除標準:(1)伴有肺結核;(2)圖像質量較差影響判斷;脫落病例。
1.2 檢查方法采用多層螺旋CT掃描儀(Philips,Ingenuity CT)。對照組:行常規(guī)劑量MSCT檢查,參數(shù)設置:電壓120 kV,電流200 mA,層厚5 mm,螺距1.0。患者仰臥位,屏氣,行胸部掃描20 s。觀察組:行低劑量MSCT檢查,參數(shù)設置:電壓100 kV,電流80 mA,層厚5 mm,螺距1.0。患者仰臥位,屏氣,行胸部掃描10 s。兩種檢查方式的CT圖像由我院2名醫(yī)師獨立采用雙盲法分析,根據(jù)病理診斷比較兩種檢查方式結果。
1.3 觀察指標(1)兩組結節(jié)檢出率;(2)兩組CT征象檢出情況:包括支氣管充氣征、胸膜凹陷征、分葉征、空泡征、毛刺征等CT征象;(3)兩種檢查方式診斷效能:診斷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度;(4)兩種檢查方式輻射劑量:統(tǒng)計總毫安秒、劑量長度乘積(DLP)、劑量權重指數(shù)(CTDIW)及放射劑量。其中DLP表示一次完整CT檢查中患者所接受的輻射劑量;CTDIW表示電離量在測試模體中心和邊緣測量值的加權平均,反映人體接受的真實劑量。
1.4 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和%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結節(jié)檢出率比較觀察組結節(jié)檢出22例(53.67%),對照組檢出結節(jié)17例(41.47%),兩組結節(jié)檢出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02,P=0.254)。見表1。
表1 兩種檢查方式結節(jié)檢出情況比較例(%)
2.2 兩組CT征象比較兩組支氣管充氣征、胸膜凹陷征、分葉征、空泡征、毛刺征等CT征象檢出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種檢查方式CT征象比較例(%)
2.3 兩種檢查方式診斷效能比較兩種檢查方式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種檢查方式診斷效能比較例(%)
2.4 兩種檢查方式輻射劑量比較 觀察組總毫安秒、劑量長度乘積(DLP)、劑量權重指數(shù)(CTDIW)、放射劑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種檢查方式對患者輻射劑量比較
肺腺癌為臨床常見的肺癌類型,患者早期表現(xiàn)為咳嗽、氣悶等非典型癥狀,容易誤診漏診,確診時多為晚期,臨床生存率較低,早期診斷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MSCT是肺腺癌首選的檢查方式,可清晰顯示低于2.0 mm小病灶的惡性征象[4],具有診斷明確、操作簡單的優(yōu)點,但輻射較強,對機體損傷較大。低劑量MSCT用于創(chuàng)傷性隱匿性肋骨骨折患者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及較低的輻射劑量[5]。
普通劑量MSCT通過采集多層投影數(shù)據(jù),可較好重建三維立體圖像,具有掃描范圍廣、掃描時間短、分辨率高的優(yōu)點,可清晰顯示肺腺癌病灶毛刺征、分葉征、磨玻璃征、空泡征、支氣管凹陷征等形態(tài)及邊緣特征,從而檢測出極小病灶的惡性征象,但因其掃描覆蓋范圍較廣、采集層厚較薄,患者接受輻射劑量較高,輻射性損傷較大[6]。由于肺周圍脂肪組織、縱隔、肺泡腔與肺部實質組織存在較高的自然對比度,肺組織具有較好的X線吸收率,適當降低CT劑量不會顯著影響肺組織內部結節(jié)的檢出率及疾病診斷[7]。降低劑量主要有降低管電壓、降低管電流、增加螺距三種方法,其中增加螺距可增加圖像噪聲及管電流,不利于圖像診斷,故本研究采取降低管電壓聯(lián)合降低管電流來降低MSCT劑量。
肺結節(jié)系肺組織密度局限性增高、未能掩蓋支氣管影及血管影的影像學表現(xiàn),病理表現(xiàn)為肺泡內部含氣量降低、充滿液體,肺泡上皮增生,肺泡間質組織增厚,終末支氣管被液體部分充填,是預測病灶侵襲性的重要指標[8],結節(jié)直徑大小與肺腺癌惡性程度正相關。支氣管充氣征、胸膜凹陷征、分葉征、空泡征、毛刺征均為典型的肺腺癌CT征象,其中支氣管充氣征系腫瘤侵襲導致支氣管周圍肺組織所含氣體量減少、密度增高所致;胸膜凹陷征系臨近胸膜的結節(jié)因其瘢痕收縮牽拉胸膜所致;分葉征系結節(jié)中腫瘤組織生長不均衡、病灶不同方向上腫瘤細胞生長速度及分化程度不一致、生長侵襲過程中受支氣管或血管阻礙所致;空泡征系多個肺泡壁破裂形成較大的含氣空腔所致;毛刺征系腫瘤細胞侵襲毗鄰淋巴管或支氣管鞘所致。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種檢查方式結節(jié)檢出率(53.67% vs 41.47%)的差異,支氣管充氣征、胸膜凹陷征、分葉征、空泡征、毛刺征等CT征象檢出的差異,以及靈敏度(81.81% vs 83.33%)、特異度(83.33% vs 89.66%)、準確度(82.93% vs 87.80%)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低劑量與普通劑量MSCT對肺腺癌均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
總毫安秒、DLP、CTDIW、放射劑量是評價MSCT輻射劑量的重要指標,數(shù)值越大表明輻射劑量越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毫安秒、DLP、CTDIW、放射劑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低劑量MSCT較普通劑量MSCT用于肺腺癌檢查,輻射劑量更低、安全性更好。傅雪鋒等[9]研究發(fā)現(xiàn)對肺腺癌患者行低劑量MSCT檢查,其總毫安秒、DLP、CTDIW、放射劑量均低于常規(guī)劑量檢查方式,與本研究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低劑量與普通劑量MSCT對肺腺癌均具有較好的診斷價值,兩者結節(jié)檢出率、CT征象檢出、診斷效能相當,但低劑量MSCT輻射劑量更低,安全性更好,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