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華
2021年2月11日“除夕之夜”,流失海外長達百年的山西天龍山石窟佛首亮相央視春晚,引起海內外強烈反響。此次亮相的是天龍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它于1924年前后被盜,佛首長33.7厘米,寬30.4厘米,高44.5厘米,重55.5千克。據(jù)記載,天龍山石窟始鑿于北齊,后經(jīng)隋、唐兩代擴鑿,形成洞窟25個,造像多達500余尊。令人扼腕的是,這些世所罕見的佛雕臻品卻在近代屢遭列強掠奪與破壞。如今在各方努力下,這些流落異鄉(xiāng)的“佛首遺珠”開始逐步回歸祖國。
天龍山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約36千米處,平均海拔1700多米,歷史上曾為東魏驍將高歡的避暑勝地。后來,高歡之子建立北齊,史稱文宣帝,定都鄴城(今河北臨漳),是為上都,晉陽(今山西太原)遂成下都。北齊發(fā)跡于晉陽,帝王頻繁往來于鄴城與晉陽之間,使兩地成為北齊的佛事中心,其周邊開鑿的石窟造像頗多。
天龍山石窟開鑿于北齊皇建元年(560年),首鑿3窟,筑有石佛4尊。從北齊遺存的石窟看,大多以仿木結構為主,置有前廊、廊雕、柱頭、枋上斗拱石雕等,是天龍山石窟中最具特色的一類。北齊承光元年(577年),北周代齊,統(tǒng)一北方。不久,北周大定元年(581年),外戚楊堅代周建隋。隋文帝開皇四年(584年),石窟旁鑿有一池,池旁建有龍王廟及千佛樓等建筑,窟內還鐫刻有石室銘文。據(jù)說,隋煬帝楊廣在登基前,即擔任晉王時,也開鑿有1窟。
隋末,唐國公李淵起兵晉陽,后建立李唐王朝。晉陽作為李淵的龍興之地,一直以來都是北方重要的經(jīng)濟與文化中心。有唐一代,在天龍山開鑿的石窟多達15處。據(jù)統(tǒng)計,天龍山唐代佛窟大致開鑿于武周至唐玄宗年間。目前,遺存的第15窟前存有一座唐碑,上書唐中宗神龍三年(707年)天兵中軍副使勿部珣及其夫人在此開鑿三世佛的事跡。相較于其他朝代所鑿石窟,唐代佛窟的規(guī)模較小,但雕刻頗為精細,平面多為橢圓形,窟內環(huán)壁設壇,造像題材一般為三世佛組合,也有坐彌勒佛。從雕刻手法和造像樣式看,天龍山石窟造像源出長安造像樣式。至此,天龍山石窟規(guī)模漸趨成型。
五代時,北漢廣運二年(975年),末代皇帝劉繼元命嬖臣范超煉金為佛,同平章事李惲撰有碑文。可惜的是,相關文物已毀于金代。元至正二年(1342年),道士宋德芳在此開設道場,并鑿有洞窟。在元代遺存的石窟中,發(fā)現(xiàn)其窟頂處雕有蓮花龍鳳圖案,這與佛教石窟藝術風格截然不同,是研究元代全真教的珍貴實物。明正德初年,天龍寺僧侶出資建有高閣,以庇石佛。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西巖鑿有石洞三龕。值得一提的是,天龍寺高僧為避免佛教典籍毀于兵燹,遂將刊刻的經(jīng)書也藏于洞內。
據(jù)此,歷代遺存的石窟自東向西分布于天龍山東西峰山腰間,東西長約500米,共有洞窟25個,其中東峰12窟,西峰13窟,大部分石窟坐北朝南,內有造像500余尊,這些石雕造像風格古樸,莊重典雅,手法凝練,衣紋簡潔。
緣于天龍山人跡罕至,且石窟多位于懸崖峭壁之處,因此很長一段時間內,石窟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并逐漸被世人所遺忘。直至20世紀20年代,日本部分考古學家經(jīng)多方探尋,方才發(fā)現(xiàn)石窟并公諸于世,卻由此引來了一場文物浩劫。
1918年6月,日本考古學家關野貞在參觀太原晉祠時,聽聞城南的天龍山有石窟。于是,他雇傭當?shù)厝俗鳛橄驅淼酱颂幙疾?。囿于天龍山石窟坐落于山間偏僻之地,過去知之者甚少,僅有造像石窟一處,故并未引起中國學者的關注。關野貞先來到山下天龍寺,見寺內僅有僧侶數(shù)人,且寺廟早已傾圮。天龍山距離寺廟約七八百米,分東西兩峰,其間路不可通。在寺人的指引下,他們先登臨東峰,峰頂有石窟,大多由砂巖構成,下方為疏松黏板巖,形成斷崖處,石片如流沙,幾乎無法駐足。抵達石窟后,他們發(fā)現(xiàn)有多處北齊和隋唐年間所鑿的石窟。關野貞將石窟造像拍攝成照片,發(fā)表于1918年日本發(fā)行的《建筑學》雜志第384號上,引起了日本學者的關注。不久,他又出版了《中國古代建筑與藝術》一書,詳細記錄了考察經(jīng)過。
1920年,日本學者常盤大定追隨關野貞的足跡再次登臨天龍山,并于1921年出版有《古賢勝跡探幽》一書,將天龍山石窟的考察報告公諸于眾。事實上,關野貞與常盤大定只是發(fā)現(xiàn)了天龍山石窟的一部分。直至1922年1月,日本考古學家田中俊逸等一行人的到來,才徹底向世人揭開了天龍山石窟的全貌。田中俊逸一行人抵達后,在之前所發(fā)現(xiàn)的十四龕石窟外,又發(fā)現(xiàn)在天龍山左峰還有一處重要石窟。不久,他們又在天龍山右峰發(fā)現(xiàn)了四處石窟,加上之前已經(jīng)探明的大小石窟,共計25處。回到日本后,田中俊逸撰有《天龍山石窟寫真集》一書。
田中俊逸的發(fā)現(xiàn),使天龍山石窟名噪一時,也導致世界各地文物販子紛至沓來。1924年暑期,常盤大定委托其在慶應義塾大學的學生寧超武與太原美麗興照相館老板專程前往天龍山實地考察。可是,寧超武等人抵達后,卻發(fā)現(xiàn)天龍山石窟佛首已慘遭破壞,其狀令人心酸。事實上,20世紀20年代,在利益驅使下,日本古董商“山中商會”肆意盜鑿天龍山石窟,幾乎所有造像頭部甚至造像全身被盜運出境,大量石窟精品流失海外,散落于歐美和日本等國。
因人為掠奪,天龍山石窟佛首散失殆盡,加之風化剝蝕明顯,石窟內的雕像大多破損嚴重。21世紀以來,在國家文物部門的全力搜尋與海外華僑的大力協(xié)助下,部分遺失的石窟珍寶正在以數(shù)字成像的形式回歸祖國。此次回歸的佛首,是近百年來第一件從日本回到祖國的天龍山石窟佛雕實物。
如今,人們佇立在天龍山下,可以看到漫山蒼翠的松柏以及東、西兩壁依次排開的石窟。站在觀景臺上,遠近群山起伏、蒼山依舊,一如千年前石窟開鑿時的景象。天龍山石窟以嫻熟的雕刻技藝、細膩的表現(xiàn)手法、鮮明的時代特征、豐富的生活氣息著稱于世,是佛教石窟本土化的典范,反映出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中國石窟藝術的卓越成就,其所造就的“天龍山式樣”,也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