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紅
今年賀歲檔,由賈玲編劇、執(zhí)導(dǎo)兼主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實現(xiàn)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第一眼看到李煥英時,我就倔強地認定:她就是我的母親!我的母親不但長相頗似李煥英,而且特別愛笑。
我的母親出身名門望族,嫁給父親后,在鄉(xiāng)村一隅扎下了“營盤”,一住就是60多年。印象中,母親就像“李煥英”一樣愛笑,鄉(xiāng)村貧窮的生活居然沒有消磨殆盡她唇邊的笑。
母親的笑,是對貧窮的蔑視和不屈。小時候,我家7口人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面對這樣的窮苦環(huán)境,母親依然每天笑迎晨昏,她告訴我們:“咱們有雙手,啥也不怕,窮又沒生根!”母親帶領(lǐng)我們養(yǎng)豬、養(yǎng)兔、養(yǎng)鵝、種中草藥、打冬草、起塘泥、脫磚坯……3年不到,家里就蓋起了3間紅磚房,買上了當(dāng)時“四大件”中的兩件——掛鐘和自行車。大哥、二哥和妹妹穿著新衣、背著新書包上學(xué)了,我平生第一次吃到了餅干……
母親的笑,是對鄰里的友善和包容。母親和李煥英一樣具有中國農(nóng)村婦女最樸實的愛和善。記憶中,母親從未和鄉(xiāng)鄰吵過架、紅過臉,遇到事總是本著“吃虧在先,讓利于人”的原則。鄰居砌墻占了我家院子,大哥提出要找鄰居“理論理論”。母親笑著說:“你們忘了我講的‘六尺巷故事嗎?街坊鄰居住著,占就占點唄,不影響咱家過日子;再說了,院子又沒有跑到國外去,沒事!”事后,鄰居發(fā)現(xiàn)瓦匠的失誤,連忙找到母親致歉。我家這個“李煥英”又笑了:“大妹子,多大個事啊,別放心上。咱們過日子過的不是這堵墻,而是咱姐妹的情義??!”說著哈哈大笑起來。一句話,感動得鄰居劉嬸兒破涕為笑,年年園中秋果成熟時,她都大筐小筐地往我家背。
母親的笑,是對子女的鼓勵與期許。每學(xué)期期末,當(dāng)我們兄妹把一張張“三好學(xué)生”“優(yōu)秀干部”的獎狀和各種獎品帶回家時,母親臉上笑成了一朵花。她把我們得的獎狀一張張工整地貼在屋墻上,每逢有鄉(xiāng)親造訪,她都會指著墻上的一片金黃,笑呵呵地講上十幾分鐘。大哥期中考試沒考好,母親看罷試卷哈哈大笑:“這道題錯得不冤,出得太深了。一道題沒答上不算啥,那么多道題你都答對了嘛。這就很了不起。咱需要做的是查找差距,迅速趕上。期末,你若能考個全班第一,媽給你燉鵝吃?!痹谖覀冃置们髮W(xué)的道路上,灑下了母親的一路笑聲。那笑聲,既是出征的號角,又是指路的明燈,同時還像一絲絲春雨,濾除了我們臉上的愁云,催發(fā)了我們心頭的一壟壟嫩綠……伴著母親的笑聲,我們兄妹3人考上了大學(xué),兩人進了技?!,F(xiàn)在,我們兄妹不僅在不同的城市扎下了“營盤”,而且還有了自己的“產(chǎn)業(yè)”。節(jié)假日回老家看望母親時,一進村口,就聽到了我家“李煥英”那爽朗、熟悉、親切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