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遠
這山坳坳里的紅色據(jù)點,除處處遍布紅軍革命履跡外,據(jù)說還有一個令人遐思邇想,神往心醉,并匪夷所思的去處——南靖縣奎洋鎮(zhèn)仙嶺村庵后爪大瀑布。
外出旅行,不喜徒步前行的我,一聞有這么一個好去處,瞬即欣喜若狂,信心倍增,一下加快了步履,如快鞭催馬,三步并兩步走。
對瀑布的喜好我自幼有之。記得孩提時,每每入山解繩放牛之后,我們幾個娃娃們總喜在“掛前川”的瀑旁捉小蛙、摸魚蝦、玩泥巴……大伙整日玩得樂不可支,忘乎所以,甚而連家也不想回了。即便饑腸轆轆時,山上有的是山捻子,這黑里透紅的免費的午餐,俗稱“桃金娘”野果子既酸甜又爽口,十分地好吃。漸漸,待日頭偏西了,牛兒啃足了青嫩嫩的細草,“哞哞哞”朝我們叫開,大伙才心滿意足躍入潭中,痛痛快快地清洗一番,然后高高興興騎著牛兒,迎著夕陽,再一步一履慢悠悠地吹著竹哨回家。
時至今日,牛娃娃的歲月已不再,可牛娃娃的心緒還在瘋長著……
當我們大踏步行至山頂后,便漸漸聽到了密林深處細細而遙遠的瀑聲。這聲音又仿佛就在腳底下的密林深澗,可撥開細密的竹枝和樹葉,卻看不到縷縷細微的瀑影。再往前走,跨過一道小小的溝渠,然后爬上一個小坡,沿右下角一條斜斜窄窄“之”字形小道,手抓一根根竹木或青藤小枝條往下走,這時水聲便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過了第三個拐角處,就漸漸能看到了瀑影,水聲也雷鳴般大了起來……在金陽下,它像幅從天而降的彩色壁掛,更似條修長鍍金的銀色彩鏈。
這隆冬時節(jié),正是山里的枯水期,瀑簾雖小了許多,可也有兩三米寬,看那崖壁上沖刷的簾跡,只要是明眼人,一見便可以斷定,若是降水期瀑簾六七米也不在話下。從遠處看,它高近三十米,有黃果樹瀑布的三分之一;三面環(huán)石的瀑潭約有一百五十平方;據(jù)說潭底最深時達十一米,如今也有八米多深。我們到澗底一處空曠地,這里四處都是野花雜草,就是彎曲起伏澗壑也盡是巨石與枯木。于此,抬頭遠眺藍天白云,我們看到的也只是丁點細微的蒼穹和縷縷游移的白云,視線讓密密層層的竹林、藤條、花草和樹葉遮蔽。難怪,剛才我們在山頂,即便撥開細密枝葉,也“只聞其聲,不見其影”。
走近瀑布,昂首仰望,瀑練如錦似布,潔白如云,飛珠濺玉;瀑聲更是震耳欲聾,從懸崖直瀉而下的千頃瀑水,如從天而降,湍急無比,稍無歇休;步入潭水,足底下的沙石細膩潤滑,清涼透底,感覺一不小心就要滑倒似的;崖壁上不時飛濺起的水珠,也盡是閃金透玉,濺在臉上身上,更是十分的清爽宜人;就是那簾瀑影,在金陽直射竹木枝梢的縫隙間,也折射出一圈圈五彩繽紛的光環(huán),不僅金光閃閃,更是瑰麗無比!此時,一同前往的數(shù)位妙齡女郎更是喜不自勝,個個笑逐顏開地蹲下身子,并抬起興奮的頭顱,揚眉豎起高高的食指和中指,她們正笑對鏡頭,搶抓這絢麗的背景,這難忘的瞬間,這永恒的時刻!當然,我也不失時機地把她們的這最美麗的一幕,最亮麗的一刻,存留在我的相冊,我的腦海,我紛呈的記憶里。
拍完照,我轉(zhuǎn)身發(fā)現(xiàn)一個奇異的現(xiàn)象。從瀑崖頂端直瀉而下的水是那么湍急,那么猛烈……可潭底下,出口的水怎么會那么細,那么小,那么緩呢?如是泉眼無聲的涓涓細流。雖是枯水期,但與崖上千頃乃至萬頃之水形成鮮明反差。我一時百思不得其解,忙問了向?qū)?,他才告訴我,這種情況在多石的大山里頭十分普遍,只要是沙多或石多的瀑潭都會出現(xiàn)這種情形,因為潭底下多沙多石,就會出現(xiàn)暗流涌動現(xiàn)象,且崖水急,潭水深,山澗阻力大,潭底承載不了那么多的水重,水就會滲過沙層,從石縫間的暗流涌向水位較低的底層。
哦,原來如此,“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也不足為怪。但就此俗語而言,不但是水,人也一樣,因此“勵人心志”的民間諺語,表明人的志向和追求,從本質(zhì)上看是有前景的,有目標的,向上的。所以,我們也常用這句諺語來激勵自己要不斷進取,發(fā)奮圖強!看來,我們今日的瀑布之旅也是體驗十足,收獲頗豐,是該往回走了。畢竟,人往高處走,這山坳坳里還有許多景點正等待我們?nèi)ヌ綄ぁ?/p>
雖然,我一時在潭邊摸不到兒時的魚蝦,品味不到童年快樂而美好的情趣。但所幸讓我撿到了一根枯樹枝,它有稍微圓滾的個“頭”,細小又凹凸的“身”材,甚是精致而美觀!我忙把它放入水中清洗,再仔細一看,大有林語堂的煙桿般,既可充當上山的拐杖,又讓我及時化解了燃眉的煙癮之急——正如大師抽完煙,面對波瀾壯闊的海峽,愁眉苦臉地遙眺遠遠的閩南故鄉(xiāng)……然后,在他鄉(xiāng)之石上,輕輕敲去“斗”上燃盡的煙塵:“歲月可使人蒼老,但心靈的青春是永恒的?!?/p>
其實,這心靈的青春更似眼前的瀑布,永無休止!我戀戀不舍走在最后,看他們都上了山腰,才拄著拐杖一步步往上爬。但不由還是轉(zhuǎn)身悄悄回眸了一回:可好,我心靈的青春,還駐足在這如銀似玉的永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