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奇,劉 濤
(1. 隴縣人民醫(yī)院五官科,陜西 寶雞 721200 ;2. 寶雞市中心醫(yī)院眼科,陜西 寶雞 721200)
急性虹膜睫狀體炎又叫急性前葡萄膜炎,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眼部疾病。此病具有發(fā)病率高、起病急驟及易反復發(fā)作等特點。此病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眼痛、視物模糊、畏光、流淚、偏頭痛及視力下降等,若治療不及時可發(fā)生眼球萎縮及不可逆性視力下降。多數(shù)急性虹膜睫狀體炎患者均為單眼發(fā)病,雙眼同時發(fā)病的患者較少。糖皮質激素是臨床上治療急性虹膜睫狀體炎的常用藥[1]。本文主要是研究用地塞米松對急性虹膜睫狀體炎患者進行結膜下注射治療的效果。
選擇我院2018 年11 月至2019 年11 月期間收治的70例急性虹膜睫狀體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實用眼科學》[2]中關于急性虹膜睫狀體炎的診斷標準;存在視力下降、畏光流淚、眼痛眼脹、角膜周圍充血、前房閃輝、角膜后出現(xiàn)塵狀、細點狀或羊脂狀沉著物等癥狀和體征;年齡介于18 ~75 歲之間;單眼發(fā)?。徽J知功能和一般狀況良好;知曉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并簽署了自愿參與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3]。其排除標準是:由其他原因導致的視力下降或視力受損;合并有嚴重的感染性疾病或慢性疾??;存在意識障礙、溝通障礙或精神障礙;對本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或不能堅持用藥;病歷資料缺失或中途退出本研究。按照這些患者住院病歷尾號的奇偶數(shù)將其分為注射治療組(n=35)與點眼治療組(n=35)。在35 例注射治療組患者中,有男性18 例(占51.43%),女性17 例(占48.57%);其年齡為19 ~72 歲,平均年齡為(45.58±5.64)歲;其中,首次發(fā)病的患者有30 例(占85.71%),病情復發(fā)的患者有5 例(占14.29%)。在35 例點眼治療組患者中,有男性17 例(占48.57%),女性18 例(占51.43%);其年齡為20 ~71 歲,平均年齡為(45.57±5.39)歲;其中,首次發(fā)病的患者有32 例(占91.43%),病情復發(fā)的患者有3 例(占8.57%)。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商品名:典必殊;生產(chǎn)廠家:齊魯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A0171M01 ;規(guī)格:5 ml:20 mg)對點眼治療組患者進行點眼治療,每天點眼5 次,每次點眼一滴,連續(xù)用藥7 d。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生產(chǎn)廠家:辰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1907060611 ;規(guī)格:1 ml:2 mg)對注射治療組患者進行結膜下注射治療,方法是: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取0.3 ml 的此藥,注入患者患眼的結膜下,每隔1 d 用藥1 次,共用藥3 次。在治療期間,用復方托吡卡胺滴眼液〔商品名:美多麗;生產(chǎn)廠家:參天制藥(中國)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50137 ;規(guī)格:1 ml:5 ml〕對兩組患者進行點眼治療,每天點眼5 次,每次點眼一滴,連續(xù)用藥7 d。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用顯效、有效和無效評估其療效。顯效:治療后患者的畏光流淚、眼痛眼脹、角膜周圍充血、前房閃輝等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其視力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畏光流淚、眼痛眼脹、角膜周圍充血、前房閃輝等癥狀和體征明顯減輕,其視力明顯改善。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畏光流淚、眼痛眼脹、角膜周圍充血、前房閃輝等癥狀和體征未減輕,其視力未得到改善。(顯效例數(shù)+ 有效例數(shù))/ 總例數(shù)×100%= 總有效率。治療前后,比較兩組患者的矯正視力及視覺模擬評分法(VAS)的評分。VAS 的分值為0 ~10 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眼痛的癥狀越嚴重。比較兩組患者在用藥后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治療后,對兩組患者進行6 個月的隨訪,比較其病情復發(fā)的情況。
用SPSS 19.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 s表示,用t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注射治療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29%,點眼治療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8.57%,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矯正視力及VAS 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注射治療組患者與點眼治療組患者平均的矯正視力分別為(1.04±0.21)與(0.84±0.09),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注射治療組患者與點眼治療組患者平均的VAS 評分分別為(2.34±0.89)分與(4.01±0.96)分,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矯正視力及VAS 評分(± s )
表2 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矯正視力及VAS 評分(± s )
組別 例數(shù) 矯正視力 VAS 評分(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注射治療組 35 0.28±0.09 1.04±0.21 5.62±1.36 2.34±0.89點眼治療組 35 0.29±0.08 0.84±0.09 5.27±1.27 4.01±0.96 t 值 0.4913 5.1787 1.1127 7.5471 P 值 >0.05 <0.05 >0.05 <0.05
用藥后,注射治療組患者與點眼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分別為8.57% 與34.29%,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在治療后的6 個月內,注射治療組患者與點眼治療組患者病情的復發(fā)率分別為6.06% 與33.33%,二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及病情的復發(fā)率
急性虹膜睫狀體炎可分為急性感染性虹膜睫狀體炎和急性非感染性虹膜睫狀體炎兩種。急性感染性虹膜睫狀體炎是由于人體其他部位發(fā)生感染,病原體隨血液傳播至葡萄膜所致。急性非感染性虹膜睫狀體炎主要是由眼內異物或眼部發(fā)生機械性損傷、化學性損傷、熱灼傷等所致。急性虹膜睫狀體炎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是眼痛、視物模糊、畏光、流淚、偏頭痛、視力下降等,其體征主要是角膜周圍充血、角膜后出現(xiàn)塵狀、細點狀或羊脂狀沉著物、前房閃輝、虹膜水腫、瞳孔縮小、晶狀體改變及視乳頭水腫等[4]。地塞米松是臨床上治療急性虹膜睫狀體炎的常用藥。用地塞米松治療此病能顯著減輕患者眼內的炎癥反應,改善其眼部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和張力,減慢其眼內細胞增殖的速度,進而可有效地緩解其病情。臨床實踐證實,在用地塞米松治療急性虹膜睫狀體炎時,不同的給藥方式可對患者的療效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注射治療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點眼治療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這與蔡祎[5]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注射治療組患者的VAS 評分低于點眼治療組患者,其矯正視力高于點眼治療組患者,治療后6 個月內其病情的復發(fā)率低于點眼治療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用藥后,注射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低于點眼治療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這與容占其[6]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用地塞米松對急性虹膜睫狀體炎患者進行結膜下注射治療能顯著緩解其病情,減輕其眼痛的癥狀,改善其視力,降低其病情的復發(fā)率,且用藥的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