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娟
(山東醫(yī)學??茖W校附屬醫(yī)院,山東 臨沂 276000)
產后出血是一種嚴重的產后并發(fā)癥,是指在胎兒娩出后的24h 內進行順產的產婦陰道出血量超過500 ml 或接受剖宮產手術的產婦陰道出血量超過1000 ml 的情況[1]。發(fā)生產后出血是導致我國產婦死亡的最主要原因[2]。有研究表明,在發(fā)生產后出血的產婦中,約有90% 的產婦可通過進行積極的治療達到有效止血[3-4]。本文主要是研究用卡前列甲酯栓聯合Bakri 子宮填塞球囊導管治療產后出血的效果。
選擇2017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期間在我院進行分娩并發(fā)生產后出血的90 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單胎妊娠,足月分娩;病情符合產后出血的診斷標準;知曉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對本研究中所用的藥物過敏;病歷資料缺失或中途退出本研究。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n=45)與對照組(n=45)。對照組產婦的年齡為21 ~33 歲,平均年齡為(25.6±2.2)歲;其孕周為37 ~42 周,平均孕周為(39.9±1.4)周;其中,初產婦有32 例,經產婦有13 例;進行順產的產婦有31 例,接受剖宮產手術的產婦有14 例。觀察組產婦的年齡為22 ~34歲,平均年齡為(25.4±2.3)歲;其孕周為37 ~42 周,平均孕周為(39.7±1.3)周;其中,初產婦有33 例,經產婦有12 例;進行順產的產婦有29 例,接受剖宮產手術的產婦有16 例。兩組產婦的基線資料相比,P >0.05。
在兩組產婦發(fā)生產后出血后,立即為其應用止血藥和縮宮素,并對其子宮進行按摩。在此基礎上,采用宮腔填塞紗布法對對照組產婦進行止血治療,方法是:對于接受剖宮產手術的產婦,經手術切口向其宮腔內填塞紗布。對于進行順產的產婦,經陰道向其宮腔內填塞紗布。將紗布用碘伏浸濕,先用紗布將宮腔下段和宮體塞緊,再將宮頸上部填滿,注意不要留有空隙,最后將紗布尾端送至宮頸外口2 ~3 cm 處。需要注意的是,在縫合子宮切口時不可將紗布縫入其中。用甲酯栓聯合Bakri 子宮填塞球囊導管對觀察組產婦進行止血治療,方法是:將1 枚卡前列甲酯栓(生產企業(yè):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800006)置入產婦的陰道內,將藥物貼附于陰道前壁下1/3 處。完成上述操作后,將Bakri 子宮填塞球囊導管經陰道送入其宮腔(在此過程中注意不要使卡前列甲酯栓移動),使球囊到達宮腔底部。經導管向球囊內注入200 ~300 ml 的生理鹽水,使球囊充盈,將宮腔填滿,對子宮起到壓迫止血的作用。將留在外面的導管固定在產婦的大腿處。根據兩組產婦止血的情況決定其宮腔填塞物(紗布及球囊)填塞的時間。
比較兩組產婦產后24 h 內的出血量、產后止血的時間、產后宮腔填塞物填塞的時間、產后24 h 內的止血率、輸血率、子宮切除率及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治療前后,比較兩組產婦的收縮壓及舒張壓。
用SPSS 20.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 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用t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產婦相比,觀察組產婦產后24 h 內的出血量更少,其產后止血的時間和產后宮腔填塞物填塞的時間均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1。
與對照組產婦相比,觀察組產婦產后24 h 內的止血率更高,其輸血率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產婦的子宮切除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2。
表1 兩組產婦產后24 h 內的出血量、產后止血的時間及產后宮腔填塞物填塞的時間(± s )
表1 兩組產婦產后24 h 內的出血量、產后止血的時間及產后宮腔填塞物填塞的時間(± s )
組別 例數 產后24 h 內的出血量(ml)產后止血的時間(h)產后宮腔填塞物填塞的時間(h)對照組 45 887.8±234.2 20.4±4.3 27.4±5.0觀察組 45 704.9±151.1 15.2±3.6 17.1±3.9 t 值 7.677 6.220 10.896 P 值 <0.001 <0.001 <0.001
表2 兩組產婦產后24 h 內的止血率、輸血率及子宮切除率[%(n)]
治療前,兩組產婦的收縮壓及舒張壓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觀察組產婦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高于對照組產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兩組產婦的收縮壓及舒張壓(mmHg,± s )
表3 治療前后兩組產婦的收縮壓及舒張壓(mmHg,± s )
注:表中的t 值、P 值為治療后組間比較的統(tǒng)計學結果;*與對照組相比,P >0.05。
組別 例數 舒張壓 收縮壓對照組 治療前 64.9±6.4 105.0±4.8治療后 75.8±5.1 114.2±3.7觀察組 治療前 65.1±6.5* 104.9±4.8*治療后 82.6±4.8 123.5±2.3 t 值 5.107 7.237 P 值 0.022 <0.001
治療后,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詳見表4。
表4 治療后兩組產婦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產后出血是一種常見的產后并發(fā)癥。進行順產的產婦和接受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均可發(fā)生產后出血。有報道稱,我國產婦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為1.6% ~6.4%。導致產婦發(fā)生產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其產后宮縮乏力、胎盤滯留、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或發(fā)生軟產道裂傷等,其中產后宮縮乏力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通常情況下,產婦在分娩后其子宮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收縮,從而壓迫其子宮壁內的血管,發(fā)揮止血的作用[5-6]。當產婦出現產后宮縮乏力時,無法對其子宮壁內的血管形成有效的壓迫,導致其子宮壁內的血竇不能及時閉合,進而可引起產后出血。對產后出血產婦進行治療的關鍵是增強其子宮的收縮力、減少其出血量[7]。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產婦的出血量、止血的時間、輸血率、血壓等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產婦。這說明,用卡前列甲酯栓聯合Bakri 子宮填塞球囊導管治療產后出血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卡前列甲酯栓的主要成分是卡前列甲酯,具有興奮子宮、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8]。Bakri 子宮填塞球囊導管是由硅膠管和彈性球囊制成的一種醫(yī)療器械。在產婦發(fā)生產后出血后,將Bakri 子宮填塞球囊導管經陰道或剖宮產手術切口置入其宮腔內,并經導管向球囊內注入生理鹽水,可將其宮腔填滿,進而可達到壓迫止血的目的[9]。有研究指出,與采用宮腔填塞紗布法治療產后出血相比,采用Bakri 子宮填塞球囊導管治療產后出血的效果更好,且能降低產婦宮腔感染的發(fā)生率[10]。
綜上所述,用卡前列甲酯栓聯合Bakri 子宮填塞球囊導管治療產后出血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縮短產婦止血的時間,減少其出血量,改善其血壓,且治療的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