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竹隔鹽灸聯(lián)合盆底肌訓練在中風后尿失禁中的應用效果

2021-04-01 13:07:08翁雪云
中醫(yī)外治雜志 2021年1期
關(guān)鍵詞:盆底中風次數(shù)

徐 倩,杜 靜,張 帆,余 紅,翁雪云

(廣東省深圳市中醫(yī)院 針灸二病區(qū),廣東 深圳 518000)

尿失禁是中風患者多發(fā)且較為嚴重的一種并發(fā)癥,中風恢復早期約38 %~60 %患者伴有尿失禁,3個月后尿失禁發(fā)生率約為25.6 %,且男性患者居多[1]。中風后尿失禁患者需接受長期治療,且易并發(fā)尿路感染、腎積水等并發(fā)癥,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嚴重影響[2]。目前西醫(yī)治療效果欠佳,若患者失去勞動能力,不僅會加重患者負性情緒,還會對家庭、社會造成一定的負擔。盆底肌訓練簡單易操作,但見效緩慢,患者易中斷或放棄治療,對療效產(chǎn)生影響[3]。隔鹽灸是一種經(jīng)濟有效的治療手段,且對多種疾病的治療效果已得到肯定。本研究對中風后尿失禁患者經(jīng)竹隔鹽灸聯(lián)合盆底肌訓練治療,療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2018年6月~2020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98例中風后尿失禁患者分為兩組,各49例。觀察組中,男29例,女20例;年齡50歲~74歲,平均(63.5±5.8)歲;病程15 d~92 d,平均(37.8±6.7)d;其中腦梗死17例,腦出血32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21例;年齡51歲~73歲,平均(62.9±5.2)歲;病程17 d~90 d,平均(36.9±6.5)d;其中腦梗死19例,腦出血3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以及患病類型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全部患者均符合《中風病診斷療效評定標準》中診斷標準,并符合尿失禁相關(guān)診斷標準;病情穩(wěn)定且無認知功能障礙;年齡為50歲~75歲;病程在2周~3個月內(nèi);接受治療前未采用對本研究存在干擾的治療;依從性較好,積極配合臨床檢查且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

伴有認知功能障礙;嚴重臟器性疾??;手術(shù)損傷引起的尿失禁;伴有脊髓病變;伴有慢性尿潴留;不配合臨床治療。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

通過盆底肌訓練治療。協(xié)助患者保持平臥位,進行收縮肛門運動,每次時間>4 s,并指導患者在收縮與放松的過程中避免腹部發(fā)力,訓練時間為15 min/次。2周為1療程。

2.2 觀察組

通過竹隔鹽灸聯(lián)合盆底肌訓練治療。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竹隔鹽灸神闕穴與中極穴,首先將竹筒放在穴位上方,然后將食鹽放入竹筒內(nèi)3 cm高,在食鹽上方點燃直徑3.5 cm×高5.5 cm的艾塔。連續(xù)施灸3壯,1次/d,5次/周。2周為1療程。

3 療效分析

3.1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治療前后兩組患者日均尿失禁次數(shù)與夜均尿失禁次數(shù);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采用B超測量并記錄膀胱最大容量;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采用尿動力儀測量尿量(TV)、最大尿流率(MFR)以及相對排尿阻力(RVR)。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3.3 治療結(jié)果

3.3.1 兩組治療前后日均、夜均尿失禁次數(shù)比較

兩組治療后日均、夜均尿失禁次數(shù)均顯著低于治療前,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日均尿失禁次數(shù)為(2.5±1.1)次,夜均尿失禁次數(shù)為(2.3±1.2)次,均顯著低于對照組(3.7±2.5)次、(3.1±1.1)次,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日均、夜均尿失禁次數(shù)比較次)

3.3.2 兩組治療前后膀胱最大容量比較

兩組治療后膀胱最大容量均顯著高于治療前,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膀胱最大容量為(38.7±9.9)mL,顯著高于對照組(31.2±8.2)mL,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膀胱最大容量比較

3.3.3 兩組治療前后尿動力學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后尿動力學指標TV、MFR、RVR均顯著高于治療前,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TV為(221.3±47.8),MFR為(23.9±6.4),RVR為(0.91±0.08)均顯著高于對照組(173.3±45.7),(20.2±5.8),(0.70±0.06),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尿動力學指標TV、MFR、RVR比較

4 討 論

中風后尿失禁的發(fā)病機制為腦干以上高級中樞受損,對體內(nèi)關(guān)于排尿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合成與釋放產(chǎn)生一定影響,大腦不能有效控制排尿中樞,此外膀胱韌帶與盆底肌收縮異常,使得韌帶松弛與盆底肌無力,對膀胱與尿道失去控制,膀胱功能障礙,最終引發(fā)尿失禁[4~5]。中風后尿失禁患者普遍存在較大的精神負擔,生活質(zhì)量受到嚴重影響[6]。

目前,西醫(yī)治療中風后尿失禁效果有限,如西藥治療、局部電生理刺激、生物反饋療法、行為治療等[7]。其中行為治療常采用盆底肌訓練療法。排尿需在盆底肌等多肌肉群功能協(xié)調(diào)下完成,中風后腦損傷失去了對副交感神經(jīng)的控制,繼而出現(xiàn)功能異常。盆底肌訓練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臟器功能,使血管保持擴張狀態(tài),加快盆底肌群的收縮,加強排尿控制程度,但由于中風患者生理變化與病情不盡相同,因此僅依靠盆底肌訓練效果欠佳[8]。

在中醫(yī)領(lǐng)域中,尿失禁屬“小便不禁”“遺尿”的范疇,中風患者多為高齡患者,肝腎氣血不足,久臥傷氣,陽氣虛弱,腎氣不足,膀胱失約,繼而引發(fā)尿失禁[9]。神闕穴位于任脈,屬要穴,經(jīng)絡總樞[10]。灸神闕穴可溫陽補腎,散寒培元,回陽固脫,可有效提高腎與膀胱功能。中極穴的“中”即為穴內(nèi),“極”有屋之頂部橫梁也,同屬任脈要脈。灸中極穴可益腎興陽,助氣利濕,以達固腎縮尿的作用。

中醫(yī)學認為,青色入通于肝,竹隔鹽灸使用的竹筒為青色,能影響到肝的疏泄功能,能協(xié)調(diào)肺通調(diào)水道,促進腎之氣化。鹽能入腎,固腎陰,肝藏血,腎藏精,肝腎同源,精血同源,水可生木,因此竹隔鹽灸能幫助疏泄肝氣,調(diào)暢氣機。艾灸自古就有“灸治百病”的說法。艾葉苦辛,熟熱、生溫,有純陽之性,能通十二經(jīng),走三陰,逐濕寒,理氣血,以其灸火,能回垂絕之陽,透諸經(jīng)、祛百病、防治疫病。《素問·逆調(diào)論》曰:“腎者,水臟,主津液”“腎主水,司前后二陰”?!冻嗨椤吩唬骸瓣幥o腿縫皆肝經(jīng),絡肝腎,主下焦,又肝主小便,使毒邪從小便中出,所治皆順也”,《難經(jīng)》中記載“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jīng)脈之根,呼吸之門,三交之源”,神闕穴為任脈經(jīng)腧穴,居于任脈,任脈為陰脈之海,與督脈相表里,二者皆經(jīng)過臍,可以影響人體絕大多數(shù)脈絡氣機[11]。由此看來,竹隔鹽灸可達到補腎,固腎氣的作用。此外竹隔鹽灸操作簡便,無創(chuàng)傷,無痛苦,患者易于接受,增強了患者的治療信心[12]。

本研究中,觀察組盆底肌訓練后接受竹隔鹽灸治療,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日均、夜均尿失禁次數(shù)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采用聯(lián)合療法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觀察組治療后膀胱最大容量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能夠有效提高膀胱功能。觀察組治療后TV、MFR、RVR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在盆底肌訓練基礎上進行竹隔鹽灸治療能夠有效改善尿動力學狀態(tài)。

綜上所述,中風后尿失禁經(jīng)竹隔鹽灸聯(lián)合盆底肌訓練治療,能夠有效改善尿失禁癥狀,增強膀胱功能,改善尿流動力學狀態(tài)。

猜你喜歡
盆底中風次數(shù)
盆底肌生物電刺激在產(chǎn)婦盆底肌松弛護理中的應用
機場航站樓年雷擊次數(shù)計算
盆底儀在陰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療中的應用
2020年,我國汽車召回次數(shù)同比減少10.8%,召回數(shù)量同比增長3.9%
商用汽車(2021年4期)2021-10-13 07:16:02
兩種盆底修復系統(tǒng)在盆底重建手術(shù)治療中的效果比較
一類無界算子的二次數(shù)值域和譜
預防中風應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壓偏低也要警惕中風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11-18 16:56:35
依據(jù)“次數(shù)”求概率
回藥失荅剌知丸治療中風后癡呆的療效觀察
通化县| 策勒县| 北宁市| 渭南市| 绥德县| 阳江市| 高唐县| 衡南县| 双鸭山市| 阳原县| 佛山市| 乌海市| 邵阳市| 麻栗坡县| 奉化市| 日喀则市| 长治县| 星子县| 巫溪县| 兴海县| 秦皇岛市| 盘锦市| 巴彦淖尔市| 永昌县| 平罗县| 永宁县| 玛纳斯县| 沁水县| 垣曲县| 根河市| 罗江县| 汤原县| 喀喇沁旗| 柯坪县| 安溪县| 元氏县| 建始县| 海城市| 临邑县| 武汉市|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