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琳娟
(四川師范大學,四川 成都 610101)
選擇藝術也許只是一念之間,經過漫長歲月的洗禮,又有多少人能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仍舊堅持純粹的追求藝術的初心呢?梵高的藝術生涯瘋狂卻短暫。他把滿腔的熱情都獻給了他所追求的藝術,他的熱情燃燒了向日葵、燃燒了星空、燃燒了大地,最終也燃燒了自己,僅使留下他慘淡的悲哀。而吳冠中,這位中國現(xiàn)代史上被稱為“中西藝術融合的踐行者”的藝術巨匠,在形勢繁雜的年代里,創(chuàng)作出連他自己都數(shù)不清的平靜而幽雅的作品。倘若你能讀懂他的畫,便能發(fā)現(xiàn)畫作中滲透出的那如烈酒般濃郁的熱情,也正是這般如火如荼的熱情,練就了吳冠中的匠人精神,注定了他平凡又不凡的一生。
吳冠中曾說:“科技不能等同于科學,好比畫技不能等同于藝術。高明的科學家和藝術家都不應是一個匠人,而是一個去發(fā)現(xiàn)自然的美,一個去再現(xiàn)自然的美?!闭f來確實如此,但藝術家又是從匠人般日積月累的時光汲取營養(yǎng),長期以往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與藝術態(tài)度。藝術巨匠也并不只是藝術家藝術行為的反復,更多的是對藝術的專情,打破陳規(guī)、勇于創(chuàng)新的藝術態(tài)度。
在行路坎坷的一生中,他面臨過很多次人生抉擇,從未因自己的選擇后悔過。從學工程,棄而學藝、第一名公費留學、到堅定選擇回國,從輾轉畫種、為偽作官司、到作品無償捐獻,他始終堅守自己的藝術信仰,真誠做人,真情作畫,即使被官方授予了法國文化部的最高勛位,也沒有因此停滯前進的步伐。歲月變遷,時間磨去了這位老人眉宇間的英氣,卻磨不掉他對藝術那份最純粹的癡心。
一次偶然間對杭州藝專的接觸,使得他瘋狂地愛上了藝術,毅然選擇離開工學院,走上了“象牙塔”的錘煉之路,仿佛是一位命中注定為藝術生,為藝術狂的使者。伴隨著這一份狂熱,他腳踏實地、苦苦修行,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成為公費留學生,前往藝術的最高殿堂深造。彷徨和等待中突如其來的這份喜悅,更堅定了吳冠中追隨藝術的決心,他“狂飲暴食”,一個勁兒往里鉆,梵高、莫奈、尤特里羅、蘇弗爾皮,他愛得深沉,他們走過的風景,他都一一留下了自己的印記?!凹词刮?、即使忍氣吞聲,也要將最好的東西學到手?!彼@樣在心里說,也這樣做了,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在倍受種族歧視的異國他鄉(xiāng)贏得了同學和老師真心實意的尊重與愛護。但遠離故土的人兒啊,總是發(fā)自內心的感到空虛。對家人的強烈的思念、一心想在混沌的中國藝術界大展拳腳,同時又對祖國未來充滿希望的復雜情緒,促使他在一番深思熟慮后踏上了回國的征程。然而,現(xiàn)實仿佛與這位滿腔熱血的壯志青年開了天大的玩笑,文藝整風“形式主義”熱潮的打壓、“丑化農民工”的沖擊、“文化大革命”的重創(chuàng),持續(xù)了近三十年的思想整風運動,使得吳冠中在藝術界小心翼翼的前行。從起初的隨心所欲畫到不敢畫,局勢好轉后慢慢又嘗試著畫,期間一度“被迫”改變自己的主攻方向。從西畫到水墨、從人物到風景,是對藝術不變的熱情支撐著他砥礪前行,幾十年如一日,從未真正放下過畫筆,也從未想過放棄。多年后再次前往法國,看到昔日同窗如今都有一番成就,不免心生羨慕,但吳冠中始終沒有后悔回到祖國,此行也使他真正明白了故土才是尋求藝術根源、推進藝術發(fā)展的“真諦”。
是怎樣的一種信仰啊,讓飽受風霜的畫家在吃盡了逆境的苦頭之后,面對藝術,依舊保持著初心。和平時代的藝術家也許幸福些,他們盡情創(chuàng)作,描繪心中所想,眼下所見,但處于動蕩期又何嘗不是一種契機,一個打開局面推陳出新的契機。吳冠中抓住了機會,卻是迫于無奈。由人物轉向風景、油畫轉水墨,看似是畫家的風格轉型,背后卻涵蓋了一位立場堅定、有理想的藝術家向現(xiàn)實屈服,被現(xiàn)實打敗。但那又怎樣,藝術就是他的信仰,即使孤苦伶仃、即使窮困潦倒他也要堅定的走下去,何況藝術探索的道路本就是孤獨的。這樣遠離世俗、潛心鉆研、默默勞動的吳冠中,卻被一副莫須有的偽作激怒了!1993 年轟動整個藝術界的吳冠中訴訟案,關于上海朵云軒與香港永成古玩拍賣有限公司對署名為吳冠中的《毛澤東肖像》這幅作品的真?zhèn)闻卸ㄒ话钢?,該畫作的落款日期大抵就是他的轉型時期,經過嚴肅的證詞和確鑿證據(jù),最終認定了這幅作品實為偽作。曾對無數(shù)偽作置之不理的吳冠中,花費了整整三年的時間,為了還藝術界、他自己和買家一個清白。但吳先生長久以來心胸寬廣,為什么僅對這幅作品暴怒呢?這可能要歸結于他對藝術虔誠的信仰,朋友口中的他是決不允許別人將不屬于他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和政治態(tài)度強加于他的。更何況,在當時敏感的藝術時期,被指為“反動學術權威”的吳冠中先生因不能創(chuàng)作自己熱愛與追求的藝術,本就郁郁寡歡,他是沒有條件,也沒有資格去做這樣的畫作。這起案件作為首例關于藝術家知識產權能否得到保障的問題,引起了各界人士,尤其是藝術家群體的關注,吳冠中也為所有面臨相同問題的藝術家們起了表率作用。
幾十年來,他背著畫具走遍祖國大好河山,看過他作畫的人,他的學生、他的同事、他的朋友、他的妻兒,沒有一個不覺得他是個“瘋狂的小老頭”。看到動人的風景,他整個人都激動起來,手上動作一刻不停歇,臉也漲得通紅,他可以一整天不吃飯只為抓住發(fā)現(xiàn)精彩的一瞬間;他可以把沒有干透的畫框放在座位上,年過花甲的老人在火車上站二十幾個小時只為保護他心愛的畫作;他可以為了帶一塊洗筆需要的肥皂不帶糧食和衣物;為了感受畫家眼中的塞納河,與同學乘一葉小舟順水而去,不幸遭受了覆舟滅頂之災等……老先生肝炎病重時,經多少中西醫(yī)診斷都不見好轉,慢慢絕望,想用作畫的方式自殺,最后意外通過這種不參與治療的治療方式重新回到了健康之路,再一次開始與畫相伴,直至體力不允許他再次提起畫筆。在藝術世界,他是忘我的,也是追求自我的。他沉浸在藝術的汪洋大海中,以自己的表達方式將藝術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他模仿中國畫的筆法,在油畫明艷的色彩基礎上用線條勾勒,追求畫面中西畫與水墨元素的融合與碰撞;同時又將西畫的抽象表現(xiàn)法運用在中國題材的畫面中,中西融合(具象與抽象)可以說是吳冠中作品中最突出的特征之一,通過他特有的繪畫語言流露出屬于吳冠中自己的真情實感,而不是千篇一律照搬照抄的“復印機”。
對于藝術,他有自己的態(tài)度,對于作品,他亦有自己的看法。吳冠中一篇關于燒畫的文章引起熱議,他說“燒畫是很平常的,因為我的畫唯一的標準是藝術質量,作品如果表達不好,一定要毀,古‘毀畫三千’的說法,但我認為那還是少的,這也說明真正的藝術是不易成功的。以后照樣燒?!睉{著這樣認真嚴苛的態(tài)度去搞藝術,吳冠中的作品為后人在藝術理論,藝術教育等方面的研究都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吳冠中畢生都在探索藝術的創(chuàng)新,也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他的成功不僅源于他對西方印象派、抽象藝術等的熱忱和了解,更因他“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一份淡泊。雖處于思想大變革的時代,但他依舊潛心鉆研,不參與塵世的紛爭。他的世界很純粹,不愿被塵世間的物質、名利羈絆,有機構主動上門找他合作,他將拍賣的全部金額直接以公益形式捐給母校建設或其他需要被幫助的人,沒有絲毫猶豫。他在臨終前最后的住所是一間僅有80 平的普通二居室,與人們想象中藝術家的生活環(huán)境大相徑庭,但他并未覺得有什么不妥。在他一生創(chuàng)造的巨大藝術財富中,他只是選擇了幾幅畫給子女留作紀念,其他被他認可的作品都陸續(xù)捐贈給了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新加坡國立美術館等,為的是“讓更多的人看到中國的藝術是有高度的”。
終生追隨藝術的匠人精神不僅給予了吳冠中精神上的財富,也給予了他人生價值的肯定。他是中國文化部為健在的藝術家舉行大型個人作品展的首位畫家;也是首位被授予法國文藝界最高勛位的中國藝術家。他曾打破英國大英博物館只展古文物的慣例,成為第一位在大英博物館舉行個人作品展的中國當代畫家;1993 年,巴黎市市長授予他“巴黎市金勛章”,2002 年,法蘭西學院藝術院以高票選舉吳冠中為該院通訊院士。這是法蘭西學院藝術院自1816 年建立以來第一次選舉中國畫家為通訊院士。吳冠中被譽為“藝術諾貝爾獎”中國第一人,他的藝術被稱為“發(fā)生在二十世紀中國的一個奇跡”。法國巴黎塞努西博物館館長瑪麗——戴萊士·波波評價吳冠中“中國藝術家留在西方的,特別是法國,如趙無極與朱德群,實際上已獻身于油畫;返回中國的,重新發(fā)現(xiàn)他們的源泉并運用水墨,實際上已拋棄了油畫,吳冠中便是一例?!痹\甫評價他所認識的吳冠中說“我認為吳冠中先生的藝術成就,是對中國藝術的歷史性的重大豐富與推進。與許多為中西結合而獻身的前輩藝術家比較,吳先生在這方面是做到了最具說服力的交融性的綜合。他不是一個從經驗出發(fā)注重規(guī)則的傳統(tǒng)畫家,他是一位綜合中西方又從體驗出發(fā)注重創(chuàng)造與表現(xiàn)的現(xiàn)代畫家。他豐富了歷史的經驗,他為美術史留下了新的章節(jié)。他所強調的藝術家獨立的人格精神和強烈的時代意識與民族自信心,對許許多多人都將是極大的精神鼓舞?!?/p>
拋開他在繪畫藝術的成就,吳冠中在文學領域也是獨樹一幟,應各大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個人傳記以及系列文章,為后人在藝術與文學道路上的研究留做史料記載。吳老先生說看他的一生就如同看風景,大千世界形色各異,畫家需要做的就是把自己所見所感受到的風景,通過畫的形式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他是這樣說的,也確是這樣做了。風風雨雨近一個世紀,吳老先生用實際行動向世人展現(xiàn)了什么是真正的藝術匠人:不為名利,只為最初在杭州藝專的一面之緣,從此心之所向,登峰至極。他找到了自己表達情感的獨特語言,創(chuàng)建了屬于自己的藝術樂園;他攀上了藝術殿堂的最高峰,也享受了梵高在世沒有感受到的眾人對于藝術家的敬重。他想要的很純粹,他只是熱愛藝術,渴望自己探索的藝術道路能有所成果,希望世界看到中國當代藝術是屬于我們自己的,不是“老古董”,也不是拿來主義。
一代豪杰的人生道路總是孤單的,但吳冠中提出并倡導的現(xiàn)代藝術觀念,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青年學者發(fā)現(xiàn)藝術、感受藝術、追隨藝術,他把生命的激情獻給了藝術,用色彩和筆墨表達他對美的理解,又把畢生的心血奉獻于社會、奉獻給了祖國。他做到了,他受到了來自各行各業(yè)學者的愛戴,人們尊敬他,仰慕他,給予了他最大的肯定。而他,就像筆下寫的那樣“我坐在船尾,船尾上只我一人。波濤連著波濤,一群群退向遙遠。那遙遠,只是茫茫,沒有我的希望……落日追著船尾,在海洋上劃出一道斜輝,那是來路的標志……”他獨自來到這世上,又孤獨地離去。但在通往“象牙塔”的道路上,他從此不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