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海,金曉懷,林志鑾,武廣珩,呂橄
(1.武夷學院 生態(tài)與資源工程學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2.武夷學院 玉山健康管理學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3.福建省生態(tài)產業(yè)綠色技術重點實驗室,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武夷巖茶是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質特征的烏龍茶類的總稱[1],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武夷巖茶分為“大紅袍”“肉桂”“水仙”等主要品種,因產茶地點不同,又有正巖、半巖、洲茶之分。茶葉的揮發(fā)性物質是由眾多揮發(fā)性物質組成的混合物,是決定茶葉品質的重要因素。武夷巖茶中的“水仙”品種,揮發(fā)性濃郁清長似蘭花香,滋味醇厚鮮爽回甘[2]。
關于茶葉揮發(fā)性成分的研究,張曦等采用熱裂解-氣相色譜-質譜(PY-GC-MS)技術對西湖龍井、紅茶、鐵觀音、古丈毛尖、黑茶、茅巖莓茶等6種茶葉進行測定,共分離鑒定出49種揮發(fā)性成分,主要包含酸類、酚類、醇類、酯類、雜環(huán)類、酮類、醛類等7類物質;每種茶葉中鑒定出的成分數量為17至24個,占揮發(fā)性成分總量的76.70%至92.16%[3]。伊勇濤等利用鐵觀音茶制作過程中的搖青物、殺青物和成品茶葉進行揮發(fā)性成分分析,比較不同過程茶原料間的揮發(fā)性成分差異及特征性組分的變化情況[4]??凳軍栄芯苛瞬煌铇淦贩N、生長季節(jié)、施肥種類和加工工藝對茶葉揮發(fā)性化合物組成和含量水平的影響,在加工過程中,鮮葉原料的揮發(fā)性化合物總含量水平呈現下降趨勢,不同茶類品種的香氣特征不是取決于揮發(fā)性化合物總含量水平,而關鍵是揮發(fā)性化合物的組成[5]。陳嬌嬌采用Tenax TA吸附管吸附法、攪拌子萃取與固相微萃取等方法,對140個茶樣進行香氣成分分析比較,以茶葉香氣定量結果結合香氣活性值篩選出34個六大茶類香氣骨架成分,其中芳樟醇、1-戊烯-3-醇、正己醛、異丁醛、2-甲基丁醛、戊醛、3-甲基丁醛、2,3-丁二酮紫羅酮為六大茶類所共有[6]。
關于武夷巖茶“水仙”品種不同產地之間茶青揮發(fā)性成分的差異及茶葉加工過程中揮發(fā)性物質的變化情況尚未見研究報道。文章采用HS-GC/MS方法對3個產地“水仙”品種茶青的揮發(fā)性成分組成和含量進行檢測分析,旨在為探究武夷巖茶的香氣品質和巖韻形成、指導武夷巖茶種植與加工提供前期數據支撐。
供試樣品為采自武夷巖茶主產區(qū)的東山、百花巖和洲地等3個產地的“水仙”品種鮮葉,取樣標準為5月份新梢一芽二葉,鮮葉采下即裝入樣品管放進液氮罐,帶回實驗室后轉入-80℃超低溫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Agilent 7697-7890-5975型頂空/氣相色譜-質譜儀,安捷倫20 mL頂空瓶,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BSA224S型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北京)有限公司。
樣品處理:稱取未經處理的“水仙”鮮葉樣品1 g,放置于20 mL的頂空瓶中密封,置于安捷倫7697頂空進樣器中,按設定的頂空進樣條件進行進樣,每個樣品平行3次測定,測定結果取平均值。
頂空條件:加熱溫度為90℃,定量環(huán)溫度為100℃,傳輸線溫度為120℃,樣品瓶平衡時間30 min,持續(xù)進樣時間0.5 min,GC循環(huán)時間62.5 min,樣品瓶體積20 mL,填充流量為50 mL/min,壓力15 psi。
GC條件:色譜柱為HP-5毛細管柱(30 m×0.25 mm×0.25μm)。進樣口溫度150℃。升溫程序:初始溫度40℃,以1.5℃/min的速率升至70℃,保持2 min;以2℃/min升溫到110℃,保持2 min;以4℃/min升高到120℃;以4℃/min升溫到356℃。載氣為純度99.99%的氦氣,載氣流量1.0 mL/min,分流比20∶1。
MS條件:EI離子源,離子源溫度230℃,絕對電壓1753 V,質量掃描范圍35~400 amu。
采用儀器自帶的化學工作站對各峰用NIST11.L標準譜庫檢索,GC-MS色譜工作站對各個質譜峰的要求:保留時間差≤0.1 min,定性≥90,并用Origin 8.0軟件和SPS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與分析。
根據1.3的儀器分析條件,由圖1可知,設置的GC程序升溫條件合理,樣品中揮發(fā)性小分子化合物得到良好的分離效果。其中,百花巖產地相對含量有46種小分子化合物,東山產地相對含量有40種小分子化合物,洲地產地相對含量有37種小分子化合物。
圖1 三個產地水仙樣品的色譜圖比較Fig.1 Comparison of chromatograms of the samples from three producing areas
按照上述實驗條件對各鮮葉樣品進行揮發(fā)性成分分析,得出百花巖、東山、洲地3個產地“水仙”樣品的總離子流圖。將3個不同產地樣品的成分檢測結果列表比較,展示出3個產地揮發(fā)性成分的差異,見表1。
表1 3個產地水仙鮮葉的揮發(fā)性化合物GC/MS檢測結果Tab.1 List of volatile compounds in Shuixian Tea samples identified by GC/MS
續(xù)表1
2.2.1 百花巖樣品的揮發(fā)性成分分析
百花巖的水仙鮮葉樣品中根據相對含量共有45種化合物,含量排在前十的物質及相對含量為:順-3-己烯-1-醇(25.89%)、芳樟醇(16.40%)、己醛(11.88%)、1-己醇(7.45%)、2-羥基丙酸-5-甲基-2-(1-甲基乙基)環(huán)己酯(6.57%)、β-羅勒烯(3.87%)、月桂烯(3.33%)、2-羥基丙酸-5-甲基-2-(1-甲基乙基)環(huán)己酯(2.58%)、二甲基二硫(2.51%)以及2-正戊基呋喃(2.15%)。
2.2.2 東山樣品的揮發(fā)性成分分析
東山的鮮葉樣品中相對含量有40種化合物成分,其中相對含量較多的物質為:順-3-己烯-1-醇(21.46%)、γ-松油烯(18.30%)、己醛(12.03%)、甲酸己酯(7.89%)、反-2-己烯醛(4.47%)、2-羥基丙酸-5-甲基-2-(1-甲基乙基)環(huán)己酯(6.96%)、順-3,7-二甲基-1,3,6-辛三烯(4.26%)、α-金合歡烯(4.05%)、3-蒈烯(3.33%)以及水楊酸甲酯(3.05%)。
2.2.3 洲地樣品的揮發(fā)性成分分析
洲地的樣品相對含量有39種化合物,其中相對含量排在前十的為:己醛(27.30%)、順-3-己烯-1-醇(16.55%)、3-蒈烯(11.54%)、1-己醇(10.32%)、反-2-己烯醛(5.94%)、β-羅勒烯(5.82%)、順-2-戊烯-1-醇(2.60%)、二甲基二硫(2.31%)、2-羥基丙酸-5-甲基-2-(1-甲基乙基)環(huán)己酯(2.85%)以及3-甲基-3,4-二氫-2H-萘-1-酮(1.76%)。
2.2.4 3個產地“水仙”鮮葉的揮發(fā)性成分比較
從揮發(fā)性成分的組成(表2)來看,3個產地鮮葉所測得的揮發(fā)性成分中,以醇類化合物的含量最多,百花巖、東山與洲地的相對含量分別是50.99%、33.39%和28.68%;醛類化合物次之,相對含量分別是16.79%、18.19%和34.85%;揮發(fā)性成分含量排在第3位的是烯烴類,相對含量分別為8.85%、30.20%和19.41%;揮發(fā)性成分排第4的為酯類,相對含量分別為13.35%、13.53%和7.3%。按照以上4類揮發(fā)性成分含量占全部揮發(fā)性成分的百分比,則百花巖、東山與洲地分別為89.97%、95.32和90.24%。
表2 3個不同產地水仙鮮葉揮發(fā)性組分的化合物類型與相對含量Tab.2 Aroma compound types and relative content in the samples from three different habitats
利用SPSS軟件進行聚類分析,3個產地的水仙品種茶葉,其共有的揮發(fā)性化合物為18種(圖2)。由圖2可知,在主導揮發(fā)性成分中,水仙主導揮發(fā)性成分的種類最多,包括醇類、醛類、酯類和烯烴類等,且大部分的主導揮發(fā)性物質呈花香型,如芳樟醇、順-3-己烯-1-醇、橙花醇、水芹醛、反-2-己烯醛、安息香醛、反-β-羅勒烯等。醇類、醛類、醇類、酯類等具有較好的揮發(fā)性品質,可能對茶葉的揮發(fā)性品質形成起著直接促進作用[7-8]。烯醇類化合物多數呈現花香、果香,是評價茶葉揮發(fā)性品質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順-3-己烯-1-醇是茶香的代表物質之一,在水仙中的含量較高,是茶葉清香風味的重要來源。百花巖、東山、洲地揮發(fā)性含量分別占25.89%、21.48%、16.55%。醛類化合物與形成食品揮發(fā)性和各種特異揮發(fā)性風格有密切關系[9-10]。在水仙品種茶揮發(fā)性成分中的含量比例較高,洲地、東山、百花巖揮發(fā)性含量分別占27.30%、12.30%和11.88%。
圖2 水仙鮮葉的共有揮發(fā)性物質分析Fig.2 Analysis of the common aroma substances in Shuixian Tea
采用HS-GC/MS檢測技術分析3個產地的武夷巖茶“水仙”品種鮮葉樣品的揮發(fā)性成分,通過總離子流圖及色譜峰對比,完成包括烯烴、烷烴、醛類、醇類、酯類、酸類、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類化合物在內的71種共有化合物的定性及相對定量分析。
“水仙”鮮葉揮發(fā)性成分的定量分析結果表明:百花巖、東山、洲地3個產地樣品的揮發(fā)性成分中,醇類含量最多,相對含量分別為50.99%、33.39%和28.68%;醛類化合物次之,相對含量分別為16.79%、18.19%和34.85%;含量列第3位的為烯烴類,相對含量分別為8.85%、30.20%和19.41%;列第4位的為酯類,相對含量分別為13.35%、13.53%和7.3%。百花巖、東山、洲地3個產地樣品,以上4類揮發(fā)性成分占全部揮發(fā)性成分的百分比分別為89.97%、95.32、90.24%。在以上4類揮發(fā)性物質中,含量較高的成分是順-3-己烯醇、芳樟醇、己醛、1-己醇、γ-松油烯等物質,其含量都在10%以上。而2-羥基丙酸-5-甲基-2-(1-甲基乙基)環(huán)己酯、β-羅勒烯、月桂烯、二甲基二硫、2-正戊基呋喃、甲酸己酯、反-2-己烯醛、順-3,7-二甲基-1,3,6-辛三烯、α-金合歡烯、3-蒈烯和水楊酸甲酯、甲酸己酯、反-2-己烯醛等揮發(fā)性化合物的相對含量都在3%~10%之間。
研究表明,烯醇類化合物多數呈現花香、果香,其中芳樟醇、香葉醇被認為是評價茶葉揮發(fā)性品質優(yōu)劣的重要指標,是茶葉的特征性揮發(fā)性成分[11-12]。1-己醇、芳樟醇等醇類化合物總體呈現清新愉悅的風味,帶花果香和酒香。2-羥基丙酸-5-甲基-2-(1-甲基乙基)環(huán)己酯、甲酸己酯等酯類化合物大多呈現輕微果香[13]。γ-松油烯、β-羅勒烯、月桂烯等烯烴類物質是武夷巖茶“水仙”品種茶葉的特殊香味,這些相對含量不高的化合物也可能是形成水仙茶葉香味的關鍵揮發(fā)性物質,應列為重點關注的研究對象[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