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一
《姜子牙》是2020年國慶檔中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之一,是對《封神演義》的續(xù)寫。在這部電影中,所有的故事以一種平鋪的結(jié)構(gòu)均勻分布,似乎沒有什么詳略重點。那么,這部電影究竟想要傳遞出什么呢?
為了弄清真相,姜子牙求見師尊,師尊說:“舍一人,以救蒼生?!苯友勒f:“一人不救,何以救蒼生?”此時此刻的姜子牙,他沒有多么偉大,他只想“救下每一個眼前之人”。我心向善,便不負蒼生,這便是他的信念,這便是十年以來,他對“何為神”作出的回答。姜子牙在砸斷登天梯前說了一句話——“以自己的方式成為一個神”,他不顧一切,砸斷天梯,使人間不再受天界控制。一切皆為蒼生,這就是神。這就是這部電影最淺顯也最主要的觀點。
電影中還有一個反復(fù)出現(xiàn)的意象——玄鳥。玄鳥可為誠所動,引渡亡魂。所以玄鳥便是引領(lǐng)眾生、造福眾生的“神”的一個象征。電影中,姜子牙對玄鳥是有崇敬之心的;玄鳥也給姜子牙指明了方向,明確了他對如何做一個神的答案——造福眾生。由此姜子牙希望也能像玄鳥一樣給人類帶來希望,帶來光明。
做人其實也應(yīng)該像姜子牙一樣,一心向善,不愧良知,堅持本心,做“對”的事。
紂王在片中曇花一現(xiàn),“草率”的結(jié)局被很多觀者認為是敗筆,他們覺得,紂王在為引出小九的真實身份外,應(yīng)再增加一些情節(jié)以充實人物形象。而我認為,盡管他曾是個王,但他并不是很重要的一個角色,他同草草一筆帶過的沙漠中的獵狐者一樣,都只是失敗者的一個代表罷了。在影片里,這兩個失敗者都面目可憎。但是成功者呢?陰險,狡詐,更加令人反胃。元始天尊為了使自己曾經(jīng)與狐族勾結(jié)之事永不敗露,騙姜子牙前往歸墟——狐族封印之地,在九尾狐妖放出狐族冤魂后,不惜降下金色斧鉞,滅殺狐族,又給姜子牙冠以“引狐族現(xiàn)世”之功,令其重歸眾神之長。明明什么都沒做,卻冠以如此之獎賞,元始天尊一切為己的事實,已經(jīng)徹底擊垮了姜子牙心中一切皆為蒼生的救世主形象。
不論是失敗者還是成功者,都利欲熏心,這草草幾筆,便道出了某些人性的陰暗。
紂王,雖然是一個失敗者,卻也封了個“姻緣神”,生活在破爛之地,依然病態(tài)地操縱著人間。這一細節(jié),正巧妙地暗示了封神大戰(zhàn)并沒有改變什么東西,人世間并沒有變得美好起來,只要人心依舊如此,人間便不會真正安定。
在影片的最后,姜子牙砸斷登天梯,在一個側(cè)面的遠鏡頭中,可以看見,登天梯中也藏著一把宿命鎖,這把宿命鎖也隨登天梯而斷。在姜子牙砸斷登天梯時,十二金仙中的一個說道:“姜子牙,你瘋了!登天梯若斷,人間從此失去庇佑?!边@庇佑便是一種控制,所謂的保護,實則是元始天尊將人間以此形式玩弄于股掌之間——以登上天梯為精神誘餌,并以宿命鎖操控人間,以救世主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其實,導(dǎo)演想表達的可能不是隱藏在“保護”下的“控制”,而是保護本身就是一種控制。眾神受元始天尊保護,便多了條條框框的規(guī)矩,受人保護,他便能控制你。說白一點,以不再保護為威脅,便是一種控制。姜子牙放棄靜虛宮,放棄眾神的景仰,他要離開這所謂的保護,他不需要保護,他要做自己。
姜子牙一戰(zhàn)封神,他被迫背負了沉重的使命,在如此高位上,他不能犯錯,一犯錯,便得受罰,在人界的小妖小怪間也是備受歧視。不僅如此,在登上天梯,成為神之后,連自己的信念都會受到攻擊,被強行扭曲。被封神,便意味著永遠地被封在那可悲的神位上。
整部電影,通過對《封神演義》結(jié)局的重新演繹,生動地闡釋了王陽明的“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許老師評】
對電影《姜子牙》思想內(nèi)涵的評論有很多,眾說紛紜。而小作者在文中進行了四個層面的分析,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在思維方式上自覺運用逆向思維,在方法論上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最后一節(jié)引王陽明的一段文字,真乃醍醐灌頂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