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出版社(開封, 475001) 陳廣勝
漢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身為齊太倉令的大醫(yī)學家淳于意被詔獄逮押京城長安判以肉刑,對其為何人所告,是何罪名,為何由中央朝廷審理,司馬遷在《史記·倉公列傳》(簡稱《倉公傳》)中語焉不詳。對此,學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不同的觀點,推進了對淳于意的研究和認知。但這些觀點多出于對《倉公傳》文本的誤解,因而有必要結合《倉公傳》文本作進一步的探討和考證。
司馬遷在《倉公列傳》中說,淳于意“或不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 遂有“人上書言意,以刑罪當傳西之長安”。這個上書狀告淳于意的人是誰,司馬遷沒有言明,而因中醫(yī)史學者對文本的理解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說法。醫(yī)史學家范行準在《中國醫(yī)學史略》[1]中認為,獄案是齊文王家族將文王之死歸罪于淳于意不給齊王治病而上書誣告所致, 李穆南在其主編的《光耀世界的科學大家》中承襲此說[2]。而何愛華在《淳于意生平事跡辨證》中則認為,因淳于意不赴吳王濞和趙王遂所召而被他們上書控告,遂成“千古一大冤案”[3]。
根據(jù)《倉公傳》的上下文義,淳于意被詔令逮至長安是因為其不為人治病而為病家所告。但病家未必是文王家族,亦不一定是吳王濞和趙王遂。從淳于意答詔問提及的25個診籍來看,其所診治的多為諸侯王大臣和齊國的大小官員,以及王室和后宮的家人和外戚[4]106,淳于意為這些諸侯權宦提供了很好的醫(yī)療服務,他們不會因淳于意“或不為人治病”而告之。另據(jù)《倉公傳》,漢文帝曾詔問淳于意“諸侯王大臣有嘗問意者不,及文王病時不求意診治,何故”,若齊王家族和吳、趙二王曾向文帝控告過淳于意,文帝在詔問之前當已知“諸侯王大臣有嘗問意”者。從“文王病時不求意診治”之言來看,文帝當知道不是淳于意不給齊文王看病,而是齊文王壓根兒就沒有向淳于意尋醫(yī)問診。文帝疑惑的是,淳于意醫(yī)技高明,為何齊王不找他診病,于是才詔問淳于意是否“知文王所以得病不起之狀”[5]2814。作為詔獄的最高定讞者,文帝的上述三問,語序邏輯清晰,語簡義明,當非明知故問,說明齊、吳、趙三王不可能是淳于意獄案的主訴者,淳于意入獄并非他們所告。
淳于意是因被人上書舉報而獲罪,舉報的內(nèi)容是什么,即淳于意究竟犯了什么罪,司馬遷在《史記》中沒有明確記載。近年有學者對此進行了有益的探討,或根據(jù)緹縈給文帝的上書中有“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xù)”之語,認為“死者”是指被淳于意誤診或失診而亡的病人 ,“刑者”指的是淳于意,前者之死是后者獲刑之因,淳于意獲罪可能與他的失診和誤診直接或間接導致患者死亡有關[6]?;蚋鶕?jù)淳于意答文帝詔問中“臣意家貧,欲為人治病,誠恐吏以除拘臣意也,故移名數(shù)左右,不修家生,出行游國中,問善為方數(shù)者事之久矣。見事數(shù)師。悉受其要事,盡其方書意及解論之。身居陽虛侯國,因事侯”一段話,證之漢代 “亡之諸侯,游宦事人,及舍匿者,論皆有法”及司馬遷謂淳于意 “匿跡自隱而當刑”,認為淳于意私自轉(zhuǎn)移戶口,違反了漢代的戶籍法[7]。
上述兩種觀點看似合理,但都有可商榷之處。前者可說是出于對緹縈語意的誤解。緹縈上書漢文帝意在為其父辯護,她說“死者不可復生而刑者不可復續(xù)”,“雖欲改過自新,其道莫由,終不可得”,無非是說犯罪者無論處死刑還是肉刑,一旦施行,處死者不可再生,而刑余之人也無法回歸社會像以往一樣正常生活,即使想改過自新也無路可走。論者把緹縈上書中的“死者”與“刑者”釋為病亡患者和淳于意,實屬牽強。詔獄雖然是因病家所告引起,但上告的內(nèi)容并不一定與“不為人治病”或把病人治死有關。
至于說淳于意違反了漢代的戶籍法,則是沒有正確理解淳于意上述言論的本意。要對這段文字作出正確解釋,關鍵是要搞清楚淳于意所說的“誠恐吏以除拘臣意也,故移名數(shù)左右”這兩句話中,“吏”是何指、“名數(shù)”又是何指。緹縈上書意在為其父辯護,她強調(diào),“妾父為吏,齊中稱其廉平,今坐法當刑”[5]2795,則告狀者所告之事當與淳于意“為吏”即任齊太倉長有密切關系,淳于意所”恐”之“吏”,當是指他所任的太倉長這個職事而非指國家政府機關或官員。裴骃《史記集解》在注解“誠恐吏以除拘臣意也”時引“徐廣曰:時諸侯得自拜除吏”[5]2814,意為諸侯國可以自行任命官吏,言外之意,淳于意的太倉長職任是齊國自行任命的。顯然,淳于意此處所言之“吏”,系指“太倉長”這個吏職而言。而至于“名數(shù)”,有時又稱“名籍”,一般認為指的就是戶籍。但名數(shù)不只有戶籍一項指義,漢簡中有很多關于名籍的簡文,這些有關名籍的簡文所記載的就不全是戶籍制度,如“吏受奉名籍”“賜勞名籍”“吏卒到職名籍”“告刻名籍”“報病名籍”“衣物名籍”“驛馬名籍”“廩名籍”等,都是各種各類的名冊與報表,而與戶籍制度無關[8]。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名數(shù)涵蓋了以人、物、制度的名稱與數(shù)量為內(nèi)容建立的各種簿籍”,不但人有名稱和數(shù)量,物亦有名稱和數(shù)量,管理機構要掌握人財物,也必須辨其名稱和數(shù)量[9]。倉庫是國家收藏谷物之所,其管理有嚴格的規(guī)定,對倉儲數(shù)量、品種、出入、經(jīng)手人、核驗等項都要詳細記錄,載之簿籍[10]。淳于意所說“移名數(shù)左右”的“名數(shù)”,當是指管理太倉財物的簿籍而言,管理簿籍是倉長的職責,所以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注云,“以名籍屬左右之人”,也就是把職事交由身邊其他人辦理,而戶籍則是無法托付于他人的。
通過語義釋讀和語序的邏輯來看,淳于意所要表達的意思應是,獄案發(fā)生之前,淳于意在齊國任太倉令,他想出去行醫(yī)以紓家貧,卻又顧慮職事纏身,于是便把原本屬于自己的職事交由同僚去打理,自己則“出行游國中”,拜師學醫(yī),為人治病。漢代律文嚴禁官吏“私去署”,即未經(jīng)許可擅離職守,違者往往要受到嚴厲的懲罰[11]。淳于意有時“或不為人治病”,這不免使患者家屬心理失衡,積怨在心,而淳于意擅離職守的行為,恰好給“怨之”者提供了口實,結果被人上告。緹縈上書為其父辯護,在強調(diào)淳于意為官清廉公正的同時,也承認其父“今坐法當刑”,說明淳于意獄案確實與他的太倉長職任有關。淳于意“移名數(shù)左右”而“出行游國中”,犯了“私去署”即擅離職守罪,被逮入獄是罪當其刑,而不是所謂被病家誣告造成的冤案。
淳于意為諸侯國官吏而非漢王朝的官員。有研究者認為,在漢初“郡國并行”的體制下,諸侯王國有管理權和司法權。淳于意作為齊的吏、民,若違法犯案,當在王國內(nèi)由王國執(zhí)法機構處置。諸侯王擁有封國內(nèi)案件的終審權威,無須漢廷介入,但結果卻是被“詔獄逮徙系長安”,這種非正常情形,或與濟北王劉興居謀反有關[12],或是因淳于意私通諸侯[13],或認為是漢文帝利用淳于意案件介入齊國司法,作為打擊削弱諸侯國權力的一種手段[4]110。
以上說法都各有道理。但若從文獻記載來看,漢中央王朝對郡國糧倉官員未必沒有管理權。西漢初沿襲秦朝的職官制度在中央設置治粟內(nèi)史,漢武帝時改稱大司農(nóng)?!稘h書·百宮公卿表》載大司農(nóng)“屬官有太倉、均輸、平準、都內(nèi)、籍田五令丞,斡官、鐵市兩長丞。又郡國諸倉農(nóng)監(jiān)、都水六十五官長丞皆屬焉”[14]。由此可以看出,大司農(nóng)的管理范圍,包括中央和地方兩部分。從隸屬上看,各郡國諸倉的官員長丞統(tǒng)通由大司農(nóng)管理,這與“郡國并行”的體制并不矛盾。“齊太倉”是諸侯國倉,其長丞職務犯罪,是在倉儲官員管理體制內(nèi)發(fā)生的,中央大司農(nóng)有權過問并上報朝廷追究其法律責任。漢代中央政府對郡國諸倉官員職務犯罪有司法權,淳于意被“詔獄逮徙系長安”,雖然不排除漢文帝有利用淳于意案打擊和削弱諸侯國勢力的企圖,但合乎漢代的法理,無須過度解讀。
淳于意獄事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因醫(yī)患關系不睦而引起的獄案。身為齊太倉長的淳于意,為解家貧,把太倉長的職責托付給同僚,自己巡游于諸侯國中習醫(yī)行醫(yī),違反了漢代嚴禁官吏 “私去署”的律文。在為人治病的過程中因沒能處理好醫(yī)患關系,患者抓住他擅離職守的把柄,將他告上官府,結果被詔令逮送京師長安。而上告者既非齊、吳、趙三王家族,所告之言也非捏造、誣告之語。淳于意犯了擅離職守罪,漢朝中央政府對郡國倉儲官員具有管理權,所以其幼女緹縈上書文帝,在為其辯護的同時也直言不諱地說他“坐法當刑”。淳于意獄事并不像有些學者說的那樣是歷史“冤案”[15-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