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和燃料電池是我國清潔能源發(fā)展和研究的重要方向,實現(xiàn)我國“碳減排”和“碳中和”的宏大目標,氫能和燃料電池將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年初,我國又把氫能技術列為國家未來六大產(chǎn)業(yè)之一,氫能和燃料電池都將迎來更好的發(fā)展機遇。
廉價、高性能和長壽命的催化劑是規(guī)模化電解水和燃料電池商業(yè)化的關鍵。當前,通過多種調控策略,如組成、結構、暴露晶面、制造缺陷等方法,催化劑的催化活性和穩(wěn)定性已經(jīng)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采用高端的表征設備,原位的形貌觀察、組分分析和譜圖分析等,讓我們對催化劑真實活性位點和性能提升機制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更多理論結合實驗的研究,以及大通量的理論計算的采用,讓我們可以從初始就能實現(xiàn)對最優(yōu)催化劑組成和結構的分析和預測,并指導催化劑的設計合成和效果評測。另一方面,催化劑在真實工況條件下的服役條件相比于實驗室測試仍存在較大差異,也更為復雜。因此,實驗室水平下的催化劑性能能夠實現(xiàn)催化劑的前期篩選,但往往不能直接反映真實器件條件下催化劑的實際性能和應用前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將催化劑帶入到實際工況下的服役條件測試中,對催化劑的實用性進行檢驗和研究;同時,在對催化劑服役性能和壽命的研究過程中,能夠不斷的對源頭催化劑的設計理念和思路進行正反饋,從而讓高性能和長壽命的催化劑進一步接近實用化。
因此,應《儲能科學與技術》期刊邀請,我們組織了本期專輯,本專輯收集了國內高水平研究團隊在氫能和燃料電池方面的研究論文和綜述,包括氧還原、析氫、析氧、高溫燃料電池催化劑的設計和優(yōu)化,以及氫燃料電池電控系統(tǒng)模型預測和性能測試過程中的原位表征技術等,希望能通過這些論文的發(fā)表,引起研究人員和工程人員對氫能和燃料電池系統(tǒng)的關注,提高我國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研究和開發(fā)水平。在本專輯出版之際,我謹向對本專輯給予支持的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上海同濟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廣東工業(yè)大學等單位表示誠摯的謝意!對為本專輯撰文的各位專家學者致以最衷心的感謝!同時對《儲能科學與技術》編輯部各位編輯為本刊付出的努力以及領域專家對本期刊長期的無私奉獻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