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海霞/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苴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226409
近幾年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發(fā)病呈上升趨勢,對蛋雞和種雞的危害很大,本病的發(fā)病雛雞和青年雞階段癥狀不明顯,但到產蛋期高峰上不去,軟皮蛋及沙殼蛋增加時,懷疑為早期感染雞傳染性支氣管炎,這時為時已晚,損失已造成,所以蛋雞和種雞傳支的防控成為重點。此外,本病臨床癥狀的輕重除了和雞群養(yǎng)殖密度較高、生物安全不健全之外,也與疫苗與野毒毒株的不匹配相關,這就大大增加了疾病防控難度。
本病的病原體是冠狀病毒科,多形性,但大多是團形。本病毒在胞漿中復制,通過不連續(xù)轉錄機制形成6 條信使RNA,從而能夠出現(xiàn)重組株。在37℃條件下培養(yǎng)本病毒,感染后3 ~4h 就開始出現(xiàn)新病毒,12h 細胞內病毒量達到最大。本病毒對熱和酸堿度穩(wěn)定,在室內病毒春季能存活12d,冬季能存活56d,但其對乙醚、福爾馬林和普通消毒液敏感。
這種致病性冠狀病毒呈世界性分布,并產生了許多血清型,在一個地區(qū)可同時存在2 ~3 個血清型。當雞群發(fā)生感染時,病毒存在于呼吸道分泌物、糞便和污染的蛋殼上。經空氣由飛沫傳播。因食入被污染的食物和飲水,及因接觸病雞,受污染的設備、飼養(yǎng)員的工作而傳播。感染過一些毒株的雞群康夏后,仍可將病毒排入糞便,可延續(xù)一個多月。由于免疫力降低或出現(xiàn)不同的血清型,產蛋雞和育種雞的病毒感染常呈周期性發(fā)生。
本病在雛雞孵出18 ~48h 就可出現(xiàn)癥狀,發(fā)病率幾乎為100%,且其可以很快傳播給其它禽類。本病的特性和嚴重性受年齡、雞群的免疫狀況、致病毒株的毒力所影響。幼齡病雞群臨床表現(xiàn)為咳嗽、打噴嚏、氣管羅音,癥狀可以持續(xù)10 ~14d。此外,還可看到眼睛濕潤,呼吸困難。偶爾可見到面部或頭部腫脹,特別是同時伴發(fā)竇和鼻甲粘膜的類大腸桿菌感染。在雛雞上,腎原性毒株可導致間質性腎炎致死率高達60%,然而在大多數暴發(fā)情況下致死率小于50%。對于產蛋雞,產蛋率可能下降5%~50%,產蛋率下降或達不到產蛋高峰,產粗殼蛋、畸形蛋、軟殼蛋等品質下降,多數雞群康復后產蛋量及蛋的質量一般都可恢復正常水平。
本病的病理變化可見呼吸道損傷,其中包括氣管和支氣管中黏液樣分泌物,一般無出血點。在雛雞中氣管內有干酪樣阻塞物,氣囊變厚且不透明,肉雞繼發(fā)細菌感染后可造成干酪樣氣囊炎,肝局炎、心包炎。腎原性毒株造成腎腫大、蒼白、腎小管和輸尿管被尿酸鹽堵塞腫大,呈“花斑腎”。組織上可觀察到腎小管上皮細胞顆粒變性、空泡化及腎小管上皮脫落,在急性期還可見間質中有大量異嗜性細胞浸潤。髓質中腎小管病變最明顯。不僅能看到局灶性壞死,而且也能觀察到腎小管上皮的再生趨勢。對于產蛋雞,尿石癥與病毒感染和某些食物因素有關。
本病不能僅以臨床癥狀來確診,因溫和型的呼吸道癥狀與新城疫和傳染性喉氣管炎相似。確診時可結合呼吸道疾病史和產蛋量下降情況,通過ELISA方法、病毒中和試驗或血凝抑制試驗來分離和鑒定病毒,或證明血清抗體的升高。雞場可以使用商業(yè)化的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試劑盒(IBV)ELISA 檢測試劑盒進行快速確診,該試劑盒由包被雞傳染性支氣管病毒N 蛋白抗原的微孔板和酶標記抗雞IgG 及其他試劑組成,應用酶免間接法原理(ELISA)檢測雞血清或血漿中雞傳染性支氣管IgG抗體。收集血液的試管應為一次性的無熱原,無內毒素試管,實驗結果使用酶標儀在450nm 波長測定各反應孔中的吸光值,即可知樣品是否含有特異性抗體來進行確診。
通過9 ~11 日齡的雞胚分離非血凝集性、脂溶性敏感病毒,呼吸道組織及腎是最佳分離來源,對于一些野生種病毒的分離可能需要幾次傳代培養(yǎng),病毒造成雞胚發(fā)育遲緩,卷縮和中腎內尿酸鹽沉積且造成不同程度的死亡。
5.1 疫苗接種本病暫無有效藥物可治療該病,盡管抗菌素治療可降低因繼發(fā)感染而致的死亡率。升高室內溫度且變化幅度在3℃~4℃以下可以降低死亡率。用于免疫的弱毒疫苗可引起相對溫和型的呼吸道癥狀。雞場可以使用商業(yè)成熟的雞傳染性支氣管炎活疫苗(W93 株),該疫苗接種后5 日可以產生免疫力,1 次接種的免疫期為3 個月,2 次接種的免疫期為5 個月?;蠲缃泧婌F、飲水或點眼,首先給予1 ~14 日齡的雛雞,進行1 ~2 次接種。
很多血清型已被發(fā)現(xiàn),且許多新的變異血清型已有報道,這又給免疫接種和診斷提出了新的問題。在一些地區(qū)選用變異血清型接種已被使用,因腎炎造成的暴發(fā)性死亡與部分地區(qū)的幾個變異毒株有關。
5.2 飼養(yǎng)管理做好雞群的生物安全及提高雞群的非特異性抵抗力非常重要,重點是把雞群體質培養(yǎng)好。雞場要做好雞舍的保暖工作,而且要通風,保證雞舍內空氣流通。避免雞只早期受涼,做好雛雞早期的保溫工作,避免出現(xiàn)冷應激(溫度低于正常低溫溫度3℃,時間為30min)。做好生物安全,每個雞舍需要定期進行衛(wèi)生消毒。此外,在飼喂雞只時,要合理添加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減少對腎臟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