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軍
生活中持續(xù)保持良好的習慣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力,使疾病遠離我們。
睡眠充足。研究表明,長期通宵熬夜會嚴重破壞人體免疫系統(tǒng),從而更容易感染病毒。熬夜會消耗機體肌肉組織,現(xiàn)代人群熬夜多為久坐工作,又會導致脂肪堆積,這種體內營養(yǎng)成分的改變,在短期內不易被發(fā)現(xiàn),長此以往會降低人體免疫力。尤其是在傳染病高發(fā)或季節(jié)交替時,易出現(xiàn)因工作壓力大、睡眠不足而導致的蕁麻疹、帶狀皰疹等與免疫力下降相關的疾病。充足的睡眠要保證醒來時體力恢復、精力充沛,一般成人每天睡眠時間在7~8小時,老人也不能低于6小時。
早餐喝酸奶。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酸奶可以使“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并將尿路感染的風險降低47%。某些酸奶中所含的益生菌,更可以大幅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酸奶的熱量約為等量牛奶的1.5倍,且酸奶酸堿度低,白天喝酸奶比晚上喝更能補充能量,同時便于消化吸收。
多吃大蒜。美國馬里蘭大學醫(yī)療中心研究發(fā)現(xiàn),常吃大蒜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還能防止心臟類疾病的發(fā)生。作為蔥屬植物,大蒜含有殺菌和抗病毒化合物,利于人體提高免疫力,全力對抗“入侵者”。大蒜中的大蒜素能抑制人體內炎癥反應,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細胞的損傷。但大蒜素遇熱易揮發(fā),建議將其搗碎后放置10~15分鐘再吃,讓蒜氨酸和蒜酶等物質互相作用,提高營養(yǎng)價值。但應注意,大蒜素對腸胃有一定刺激作用,腸胃疾病患者要少吃。
蔬菜雞湯。一項研究顯示,蔬菜搭配雞湯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有消除因感冒引起的炎癥的食療作用。早先研究也證實,雞湯能緩解諸如咽喉充血疼痛等癥狀。搭配雞湯的蔬菜包括:洋蔥、胡蘿卜、芹菜、香菜等。感冒容易影響人的食欲,此時蔬菜雞湯、雞蛋羹、面片湯等流食、半流食均能補充能量,提高營養(yǎng),幫助免疫力恢復。
常飲蜂蜜水、姜水、檸檬水。研究表明,蜂蜜中的抗氧化劑是提高免疫力的助推器;生姜是天然的鎮(zhèn)痛劑和解毒劑,有一定對抗感染,消滅流感病毒的作用;檸檬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抗氧化性。富含抗氧化劑和維生素C的食物,能夠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的侵蝕和有害分子的損害,促進免疫系統(tǒng)健康。此外,溫熱水能讓毛孔打開、發(fā)汗,維生素C也能緩解發(fā)燒時的肌肉酸痛癥狀,因而感冒后,多喝蜂蜜水、檸檬水也有助于感冒癥狀的緩解。
享受下午茶時光。下午三四點后,人體精力開始衰退,此時,喝杯下午茶或咖啡、吃些點心不僅能補充熱量,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還能緩解連續(xù)工作后的疲勞,通過自我調節(jié)保持自身免疫系統(tǒng)健康。此外,老人消化吸收功能差,易有飽腹感,增加下午茶,少吃多餐還能滿足體內營養(yǎng)所需。多項研究均表明,茶葉中的化學物質烷基胺能夠加強免疫系統(tǒng)抵御感染的能力。比如,茉莉花茶富含抗氧化劑,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薄荷茶提神醒腦,改善消化不良等。下午茶還可以搭配堅果、水果等小零食。
每周堅持鍛煉。一項報告顯示,運動能夠幫助“沖洗”肺部細菌,還能使白細胞流通更迅速,提高免疫系統(tǒng)檢測疾病能力。日?;顒雍腕w育鍛煉都能夠增加人體肌肉量,維持營養(yǎng)狀況?,F(xiàn)代人工作壓力大,在身體基礎狀況正常的情況下保證每周5天,每次30~60分鐘的運動量即可。步行6 000步以上、騎車、打羽毛球、游泳、瑜伽等都是增加每日運動量的不錯選擇。老人運動能力和身體耐受性差,爬山、自行車等容易傷害骨關節(jié),造成膝蓋損傷。因此,老年人不妨多增加抗阻運動,提高體內肌肉組織含量,如橢圓機、拉力器、彈力繩等對抗自身重力的運動。
多曬太陽。常曬太陽有助于降低流感病毒及其他常見呼吸道疾病的危害。已有的調查顯示,國人曬太陽的時間遠遠不夠,孕婦、老人易缺乏維生素D和鈣。一般來說上午十點、下午四點的陽光中紫外線偏低,既能促進新陳代謝,又可避免傷害皮膚。每次曬的時間不超過半小時,曬完后可以搓熱雙手,按摩臉部,有清心安神、舒緩疲勞的效果。
保持微笑。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不僅能降低人體壓力水平,還能促進睡眠。有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體及免疫細胞數(shù)量,還能讓副交感神經興奮,降低腎上腺素水平,緩解疲勞,是提高免疫力的良藥。愉悅心情能降低應激激素水平,增加或激活某些免疫細胞,從而提高免疫力。過多負面情緒,不僅可能導致抑郁等心理疾病,還會減少進食,影響身體營養(yǎng)狀況。生活中,要多些積極向上的思想,通過運動、讀書、與朋友聊天等方式轉移注意力,減輕壓力。當覺得自身壓力無法排解,影響正常生活時,要及時就醫(yī)。
編輯 鮑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