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吳桂英,老泰州的城里人。其父行船起家,靠水上運輸發(fā)了家、致了富。舊時,人們有了錢就要買土地或置房產(chǎn)。老吳成了船老大后,便在泰州城里的集賢館旁邊買了一處不大也不小的四合院,在城里有了一塊住場墩兒。老吳夫妻只有桂英這么一個獨女,理所當(dāng)然視她為掌上明珠。
桂英長到15歲時,母親病故。過了兩年,經(jīng)媒人介紹、老吳做主,這棵獨苗被嫁到泰州東邊的海安城里一個叫臧如祥的人家。臧如祥是個粗通文墨的匠人,做泥瓦匠為生,結(jié)過婚且生了兩個千金,不幸的是臧薛氏在二女兒出生幾天后便病逝了。在兵荒馬亂的年代,一個大男人帶著兩個小女孩怎么過日子啊,臧家就花重金托媒婆說媒。家庭狀況如此這般,在海安城里很難找到愿意續(xù)弦的。媒婆就不辭勞苦跑到西邊的泰州城里物色,相中了17歲的吳桂英。媒婆的嘴簡直就是澡堂子的水,什么天作之合、百年好合,什么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姓臧的在海安城中有座大院子,在上海憑自己的手藝跑碼頭很來事絕對吃得開,男將大幾歲才曉得疼女人……一通口吐蓮花,一番花言巧語,老吳被媒婆滔滔如通揚河水的說辭嚼得頭暈?zāi)垦!⑿幕ㄅ?,在寶貝女兒結(jié)婚去海安之前,始終不知道臧如祥這位未來的女婿比女兒大十歲、個頭要比女兒矮、臉上還有兩顆不太引人注目的麻子,更不知道女兒是去臧家續(xù)弦。
吳桂英穿著旗袍,一身珠光寶氣,滿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跟著父親坐船沿著通揚河順?biāo)畺|下。到海安的那個傍晚,殘陽如血,夕照倒映在通揚河水面上,喜氣在河面上蕩漾。臧如祥戴著禮帽,穿著杭羅長衫,拄著文明棍,后面跟著一幫徒弟,神抖抖的,站在碼頭上恭迎。吳桂英抬眼朝岸上望去,碼頭上的夫君很威猛,眉也清目也秀,內(nèi)心好一陣歡喜。直到好多天之后,新娘子吳桂英終于得知,夫君和前面的亡妻還有兩個女兒。父親早已回了泰州,媒婆拿到喜錢早已不見,丈夫不過就是年齡比自己大了一點,個子矮了一點,反正已經(jīng)是他的人了,認(rèn)命吧!一個月之后,吳桂英就開開心心地跟著夫君去了上海。
盡管二人的婚姻是典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還果真被媒婆說中了:吳桂英跟著臧如祥,平平靜靜過了一輩子,一共生育了四個子女,真的是天作之合呢!
2
二十世紀(jì)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上海,百業(yè)待興。臧如祥帶著妻子吳桂英,在這座大城市里,憑著一身的好手藝,小日子過得相當(dāng)滋潤。他們的頭一個孩子沒能收得住,過了兩年,大兒子出生了,出生時體重九斤,小名兒就叫“九斤”。臧如祥在上海灘可謂春風(fēng)得意,經(jīng)常一家三口坐著黃包車去紅房子吃大餐,吃完大餐再去戲院聽?wèi)颉K詾樯罹驮撊绱诵腋?,也會一直如此美好下去?/p>
五十年代初,上海外來人口劇增。1955年人口已近700萬,給這座城市的管理者帶來了一系列困擾。尤其是1953年底實施糧食統(tǒng)購統(tǒng)銷制度之后,原來的市場調(diào)節(jié)改由政府直接為城市人口供應(yīng)糧食。上海的糧食實際需求量又屢屢超過計劃的供應(yīng)量。1955年,上海迫不得已啟動緊縮城市人口的回鄉(xiāng)生產(chǎn)運動,反復(fù)動員,反復(fù)勸說,讓那些當(dāng)初懷揣夢想背井離鄉(xiāng)跑到上海謀生的勞動者重新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參加勞動生產(chǎn)。吳桂英沒有謀生的能力,靠丈夫的手藝吃閑飯,顯然不符合留在上海的條件。沒有辦法,臧如祥只好攜妻帶子,回到海安。
臧如祥被安排進(jìn)了縣建筑公司,吳桂英被安置到縣第二建筑公司。從上?;貋恚瑓枪鹩]有什么失落,也沒有什么孤獨,更沒有什么絕望和荒謬感,一切都是命,除了上班,就是接二連三生孩子。回到縣城梅家巷,她當(dāng)初結(jié)婚的地方,巷子口的一間房子快要倒塌,夫妻倆每月掙得的工資連全家糊口都難,更沒錢修房子。臧如祥的父親、吳桂英的公公死了,臧如祥的媽媽、吳桂英的婆婆嫌家里孩子多,便住到已經(jīng)成家的大孫女兒也就是臧如祥的大閨女家,給大孫女帶孩子。臧如祥的大閨女在縣郵政局工作,大女婿在縣供電局工作,家庭條件在縣城屬于中等偏上;二閨女脾氣倔,一個人住在外面,后來嫁給一個中學(xué)教師。
三年自然災(zāi)害時期,他們最小的女兒出生。吳桂英后來上了歲數(shù)就時常念叨大兒子的好,沿小就懂事:她生小巴子的那天,大兒子正好過十歲生日,父親帶他去吃長壽面,他舍不得母親,僅僅喝了一口面湯,就把一大碗陽春面小心翼翼從中大街的來往飯店端回家,遞給了快要生產(chǎn)的母親。由于營養(yǎng)不良,小姑娘生下來又小又瘦,頭發(fā)枯黃,哭不出聲,奄奄一息的樣子,接生婆便勸吳桂英扔掉或者送人算了。吳桂英萬般的不舍:也是條命啊,我?guī)齺淼饺耸?,喝水也要把她養(yǎng)大!
吳桂英的父親,在唯一的女兒出嫁之后也續(xù)弦再娶了,但他總是牽掛著遠(yuǎn)在海安的女兒。女兒孩子多,生活非常艱難,他便按月匯一筆款子給女婿。按月接濟(jì)還是放心不下,他還時常從大老遠(yuǎn)的泰州背著大包拎著小袋,滿是吃的,跑來看望孩子們。一回,老吳從泰州跑到海安女兒家,只見家里空空如也,尚未學(xué)會說話的最小的外孫女孤零零地坐在瓷馬兒上,一聲不吭,用小手從瓷碗里抓面條朝自己的小嘴里塞,老人一把抱起黃毛細(xì)丫頭,嗚嗚嗚地直抽泣。
直到吳桂英的小丫頭開始記事了,只要嘴巴饞了,就會想起泰州的婆爹爹,盼著婆爹爹早點過來,便會有許多好吃的。后來,婆爹爹再也不來了,吳桂英失去了這個世界上最疼愛她的父親,失去了生活的有力依靠,全憑自己咬著牙硬撐,領(lǐng)著家庭和孩子往前走。
在那些苦得洇心的貧寒日子里,吳桂英為了養(yǎng)活一家老小,先是變賣了父親定做的嫁妝,再后來變賣了金銀首飾,金手鐲、金腳鐲、金項鏈,出嫁時手指戴滿的戒指,也一個一個地?fù)Q成了糧食喂大了孩子,到后來連自己最喜歡的幾套旗袍也拿去換了吃的。四個孩子越長越大,胃口也隨之變大,計劃糧總是不夠吃。小姑娘至今記得,到了月底,母親就提著淘米的小笸籮,走東家跑西家地去借糧。小姑娘還記得,在她開始記事時,大哥哥最喜歡和她玩的游戲就是,大哥把碗里的飯三扒兩咽吃光后,對著空空的碗說,我現(xiàn)在閉起眼睛,看看會不會有仙女在我碗里變出飯。最小的妹妹就會把自己碗里的飯悄悄倒進(jìn)大哥的碗里,大哥睜開雙眼,裝出異常吃驚的樣子,小妹妹就直拍小手,笑得特別開心。
3
吳桂英的小巴子,那個幼時孤孤單單坐在瓷馬兒上抓面條吃的細(xì)姑娘,長大成人后就嫁給了我。從現(xiàn)在起,我必須稱吳桂英為丈母娘。
與小臧姑娘初次見面,也就是我到后來的老丈人家去相親啦。一介窮書生,單槍匹馬,兩袖清風(fēng)(其實是兩手空空,沒錢買見面禮),渾身是膽雄赳赳,穿著在縣造紙廠工作的大表哥送我的粗布工作服,里面是我父親的棉馬甲,自然就顯得有些駝背,一點也沒有打虎上山的楊子榮的豪情壯志。但我卻大有“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的文化自信與英雄豪邁。幾年后才聽說,退休工人臧如祥師傅初次見到我這個渾身冒著土氣的毛腳女婿,內(nèi)心千軍萬馬奔騰,十萬個黃河決堤也不同意這門親事。年近六十的吳桂英大媽卻持不同觀點,她認(rèn)為這個未來的女婿不錯。
我是個胸?zé)o大志之人,大學(xué)一畢業(yè)就結(jié)了婚?;楹蟮牡谑?,華東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來信通知,要我去補習(xí)英語(研究生考試英語55分以下的需要補習(xí),我考了54分),蜜月只度了一半不到,便再次過了三年學(xué)生生活。妻子在娘家時,因為是最小的閨女,有些嬌慣,她從小就不做家務(wù),不要說起碼的針線活兒了,也從不下廚,燒飯做菜全不會。結(jié)婚之后,我的丈母娘就對小女兒不客氣了,逼著她去菜市場買菜回來做飯,讓她學(xué)會燒菜。
我分配回到家鄉(xiāng)工作的第二年,岳父病故。我的孩子小,岳母就幫著我們帶孩子。孩子上的實驗小學(xué)幼兒園,距離她家只有五十米。剛?cè)雸@上小班時,兒子一頭的鬈發(fā),別的小女孩就以為他也是女娃,拉著他一起跑進(jìn)女廁所??吹絻鹤诱局瞿?,小女孩可能覺得受到侮辱,立馬翻臉生了氣,抱著他就咬。我那連性別都還沒弄明白的孩子就委屈地跑到外婆那兒告狀。我的岳母吳桂英,看到小外孫腮幫子上的牙印,立馬氣炸了,連跑帶溜,像一只炸了毛的雄獅,又像一只奓著翅膀的老母雞,一路腳下生風(fēng),呱呱呱呱地尖叫著,沖進(jìn)幼兒園氣呼呼地興師問罪,幼兒園的老師滿以為我丈母娘會大動干戈,嚇得都快哭了。
后來我分了房子,丈母娘三天兩頭推著我兒子幼時坐過的嬰兒車,里面裝滿各類蔬菜瓜果,來看望我們。她經(jīng)常毫不留情地批評自己的小女兒不會過日子,如果起大早去東楹橋下的批發(fā)市場買菜,價格只有一半呢!到了吃螃蟹的季節(jié),她會跑到很遠(yuǎn)的批發(fā)市場,買回一堆螃蟹,先將蟹蒸熟,用竹簽扒出蟹黃蟹膏,再在廚房一坐半天,耐心仔細(xì)地剔蟹肉,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用豬油和著蟹黃蟹膏蟹肉一起熬煉。于是,新千年之前的每一個寒冬,我們?nèi)叶加谐圆煌甑挠瞩r又香的蟹糊湯。我沿小就喜歡吃豬油,吃面條要挖一大塊豬油,吃菜飯要挑塊豬油才覺得香。我丈母娘就去菜市場買上好的板油熬成豬油,我家一年四季從不脫豬油。我和兒子都特別喜歡吃她做的高粱肉,她就去買肥肉,切成薄片,將小赤豆煮熟,用紗布擠出細(xì)細(xì)的豆沙,將豆沙夾在兩片肥肉之間,外面再裹上一層薄薄的糯米粉,放入油鍋里一炸,那個肥啊,那個甜啊,那個香啊,用文字真是難以描述。
我丈母娘年少時跟著她父親闖蕩江湖見過世面,會講許多地方的方言。那年,南通師專來協(xié)商想調(diào)我去中文系做教師。我妻子就說,南通話活像日語,一點都聽不懂,連買菜都會受人欺的。我丈母娘立即回應(yīng):“買菜我負(fù)責(zé)!”并說起了麻利的南通話:到我鍋(家)體(里)嬉戲(玩玩)……
母親對子女尤其是對女兒的影響,大多是潛移默化的,是“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式的言傳身教。我愛人就傳承了我岳母的善良堅韌和無邊的大愛,對我弟弟一家,對我妹妹一家,總是無條件地關(guān)心與呵護(hù)。直到現(xiàn)在,只要回一趟老家,愛人總會記得給長輩們買禮物。我們的孩子已經(jīng)很大了,她還時常給兒子快遞吃的、穿的,給子女最好的照顧。她自己買衣服,肯定不會忘了給我媽媽帶一件,哪怕買雙鞋,也必須給老人帶一雙。
2001年,我調(diào)到南京工作。2002年搬進(jìn)新房子時,我愛人不由自主地念叨了一句:要是我媽在,她肯定要跟著來的。
徐循華: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xué)中文系,文藝?yán)碚摷义X谷融教授的碩士研究生。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研究》《上海文論》《作品與爭鳴》《文學(xué)評論家》等報刊發(fā)表文學(xué)評論及小說、散文作品若干,出版專著《另一種情感與形式》《通揚河畔》。
編輯 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