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佳
濟南醫(yī)院,山東 濟南 250013
糖尿病患者中以2型糖尿病最為常見,主要是指由胰島素抵抗引起的血糖升高[1]。而肥胖是導致胰島素抵抗的主要原因。引起肥胖的原因多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久坐和飲食過量都可導致肥胖,還有體重在短時間內(nèi)增加過快等[2]。及時的治療是控制病情發(fā)展的主要方法。本研究分析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用達格列凈聯(lián)合吡格列酮的效果。
1.1基本資料 2019年1月-2020年6月,共選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編號抽取分組,觀察組30例,年齡37-68歲,平均(42.26±7.14)歲,18例男,12例女,病程1-8年,平均(2.95±0.64)年;對照組30例,年齡37-68歲,平均(42.61±6.83)歲,16例男,14例女,病程1-8年,平均(3.03±0.59)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可比(P>0.05)。已簽署知情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符合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并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標準:I型糖尿病,糖尿病并發(fā)癥(腎病、眼底病變、糖尿病足),精神性疾病,不配合研究,惡性腫瘤,藥物嚴重過敏史。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用吡格列酮:口服吡格列酮(杭州康恩貝制藥,國藥準字H20060592),起始劑量可為每日一次,一次1片(15mg)或2片(30mg)。
觀察組為達格列凈聯(lián)合吡格列酮:口服達格列凈(AstraZeneca AB,批準文號:H20170119),起始劑量是5mg每日1次,早晨服用。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顯著:血糖水平恢復正常;改善:血糖水平明顯降低;無效:血糖水平?jīng)]有改變)以及FPG(空腹血糖)、2 h PG(餐后2h血糖)、HbA1c(糖化血紅蛋白)。
2.1兩組FPG、HbA1c、2h FPG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FPG(6.24±0.76)mmol/L、HbA1c(6.08±0.76)%、2h FPG(7.38±0.76)mmol/L比對照組要低(P<0.05),見表1。
表1 兩組FPG、HbA1c、2h FPG對比
2.2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3.33%比對照組66.67%高(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2型糖尿病最初被稱為成人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 以上。是由胰島功能相對或絕對缺乏,以及胰島素抵抗的兩大發(fā)病機制所引起的糖代謝紊亂,擁有屬性是胰島素抵抗[3]。因此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有肥胖的特征,這也是代謝癥候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2型糖尿病發(fā)生以后,可給予飲食治療、運動治療、藥物治療,包括口服藥物、胰島素治療等。
本次研究,用達格列凈聯(lián)合吡格列酮,治療效果顯著,能有效降低患者FPG、2 h PG、HbA1c。達格列凈通過抑制鈉-葡萄糖轉(zhuǎn)運蛋白2(SGLT2)而發(fā)揮作用,使多余的葡萄糖通過尿液被排除體外,從而在不增加胰島素分泌的情況下改善血糖控制[4]。吡格列酮主要機制是激活脂肪、骨骼肌、肝臟等胰島素影響組織中PPAR核受體,從而調(diào)節(jié)胰島素應答基因的轉(zhuǎn)錄,控制血糖的產(chǎn)生、轉(zhuǎn)運和利用進而控制血糖[5]。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有效的控制血糖,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治療中用達格列凈聯(lián)合吡格列酮,F(xiàn)PG、2 h PG、HbA1c均降低,有效的控制血糖,治療效果顯著,具有臨床治療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