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征時期,有這樣一位運糧官,他肩挑著滿擔糧食,自己卻因饑餓而暈倒。其廉潔奉公、一心為黨的光榮事跡傳遍全軍,被賀龍稱贊為“好同志”。這位運糧官就是鄧可運。
一日,鄧可運奉師長湯慕禹、政委陳培蔭的命令,率24人的運糧隊,每人挑兩籮筐稻米,160多斤,徒步300多里路,將糧送到正在松口作戰(zhàn)的紅二十四團。
運糧隊頭一天走了120多里路,上路時發(fā)的五個糠菜團子早已吃完,到晚上戰(zhàn)士們都已饑餓難忍。于是,隊長劉海門吩咐隊員打來溪水,架鍋生火,準備煮飯。
“住手!”剛查看環(huán)境歸來的鄧可運看到一戰(zhàn)士抱著籮筐朝鍋里倒米,他大喊道:“誰讓你倒這么多的米,把鍋里的米撈出一多半,剩下的做成稀飯?!闭f罷,他又帶著戰(zhàn)士一起去山里挖野菜。這日晚飯,大伙吃了一頓野菜稀飯。
吃過晚飯,鄧可運將劉海門叫到一邊,耐心地給他講糧食來之不易,講前方戰(zhàn)士流血流汗,對糧食如何急需,講為什么不能近水樓臺先得月的道理。說得劉海門心服口服,連連點頭。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鄧可運帶頭以野菜充饑,不吃或少吃糧食,使得運糧隊戰(zhàn)士非常感動,也紛紛效仿。
第三天午后,眼看就要到達目的地松口,只聽“咚”地一聲,有人倒地,大伙兒循聲望去,只見鄧可運栽倒在地,他挑著的兩籮筐米撒得滿地。
這時,賀龍軍長正騎馬經過,見狀過來查看,一眼就認出了鄧可運。賀龍接過警衛(wèi)員手中的水壺,扶著鄧可運喝了兩口水后,問:“可運,你怎么啦?”
還沒等鄧可運張口,隊長劉海門搶先答道:“賀老總,鄧處長是餓的,他一路為了省糧食,自己很少吃糧食,光吃野菜。頭一天上路,發(fā)了5個菜團子,他的舍不得吃,還送給別的同志兩個。第二天我們做野菜稀飯,他第一個上去先給自己盛了一碗野菜,大米粒都留給大家吃……”
賀龍聽罷,在鄧可運肩上親切地拍了拍,說:“同志哥喲,有你這樣的好同志,我們紅軍何愁打不垮白狗子?!?/p>
紅色筆記
鄧可運是戰(zhàn)爭年代一心為黨、忘我奉獻、廉潔奉公的典型。他的動人事跡,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與千千萬萬個優(yōu)秀的共產黨員一起,共同譜寫了百年黨史的恢弘歷程,共同構建了黨的紅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