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楊 王吉云
[摘 要] 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特別是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與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并軌招生,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遇到了新的挑戰(zhàn)。當前部分院校尚停留在傳統(tǒng)培養(yǎng)途徑上,對于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仍然采用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方案,在培養(yǎng)體系上幾乎無差別。歸納和總結當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從提升培養(yǎng)質量方面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 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體系
[基金項目] 2019年度揚州市“綠揚金鳳計劃”優(yōu)秀博士項目;2021年度揚州大學“青藍工程”項目
[作者簡介] 石 楊(1988—),男,山東棗莊人,工學博士,揚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講師(通信作者),主要從事人工智能研究;王吉云(1988—),女,山東臨沂人,文學碩士,揚州大學商學院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研究生管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3.0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49-0034-04 ? ?[收稿日期] 2021-05-27
自改革開放以來,高學歷人才匱乏與社會經濟迅速發(fā)展之間產生了矛盾,加強人才培養(yǎng)迫在眉睫。其中,全日制學習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時間要求較高,數年的脫產學習將一部分已經走上工作崗位,但又有繼續(xù)學習需求的群體拒之門外。因此,針對這一突出矛盾,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為我國發(fā)展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教育鋪平了道路。
為了使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和培養(yǎng)規(guī)范化,2016年,教育部進一步完善了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相關政策,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與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實現了同步并軌招生[1]。與以往不同,這一政策的一個顯著特征是要求報考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者必須參加全國統(tǒng)一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畢業(yè)后可獲得畢業(yè)證和學位證。這一政策將過去參差不齊的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考進行了規(guī)范,將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推向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的政策下部分高校為了達到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同等質量,要求部分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與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一樣進行脫產學習。他們在上課期間采用與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相同的考勤考核方式,上課期間每天嚴格簽到和簽退,不定時抽查學生的實時學習情況,做到學生在學校上課期間全脫產學習,專業(yè)課程設置、課時安排和教師隊伍與全日制完全相同,畢業(yè)論文的審核、答辯與全日制實施相同的政策[2]。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全國。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穩(wěn)扎穩(wěn)打取得防控形勢完全控制的態(tài)勢。在這種背景下,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進行與時俱進的探討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現狀與不足
我國已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確保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教育的發(fā)展。在過去,由于表述不規(guī)范,“在職研究生”“非脫產研究生”“定向研究生”等詞匯充斥于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培養(yǎng)、畢業(yè)等環(huán)節(jié)中。這不僅使學生自己困擾,更使用人單位對研究生的學歷無法界定,最后只能粗暴地進行“一刀切”選擇。當前,按照國家要求,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執(zhí)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堅持同一標準,保證同一質量。顯然,在新時代背景下,國家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重視程度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但目前尚缺乏保障以確保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制度的健康發(fā)展,主要體現在培養(yǎng)院校層面和導師層面[3]。
(一)培養(yǎng)院校層面的培養(yǎng)現狀與不足
1.培養(yǎng)院校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制度不完善。2016年,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新政出臺后,由于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考工作全部被納入全國統(tǒng)考,使得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考試難度大大增加[4]。而一些院校為了減少人力成本和資源浪費,在復試中將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與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集中考核,分數高者優(yōu)先選擇培養(yǎng)方式。顯然,這一舉措雖然方便了招考院校,但是卻忽略了非全日制與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本質區(qū)別。
2.培養(yǎng)院校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制度不完善。完善培養(yǎng)制度對研究生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院校有豐富的經驗,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措施和制度以保證他們的個人發(fā)展。而對于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制度則相對欠缺。特別是近些年,部分應屆生也報考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導致出現部分學生在學校全日制就讀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現象。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培養(yǎng)院校對于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仍然采用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方案,其課程教學和學位授予要求基本一致。這意味著除了學生自身的學籍和享受的獎助體系有所區(qū)別之外,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培養(yǎng)體系上幾乎無差別。由于這種方式沒有考慮到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偏向于應用型人才的特點,使得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缺乏特色,重理論而輕實踐,重書本而輕操作,給學生未來發(fā)展埋下一定的隱患。
3.培養(yǎng)院校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經費保障不完善。相對而言,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日常學習和科研中缺乏相應的經費保障。對于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來說,一方面,培養(yǎng)院校采取了一系列的經費保障制度,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往往無法享受這些待遇,大多數院校在評定獎助學金時,都不考慮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另一方面,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由于長期在導師的指導下從事專業(yè)研究和參與科研項目,較易形成基本的科研程序和標準。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院校為其發(fā)展提供了大量經費支持,而當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尚缺乏專項資金以保證其學業(yè)和科研的順利進行。
4.培養(yǎng)院校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資源保障不完善。學校的科研資源設施一般在工作日期間開放,許多科研資源,尤其是需要專人維護和操作的專業(yè)設備,在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期間并不會正常開放。然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學習主要集中在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期間,因此他們所能獲得的科研資源相對有限。如何使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期間充分利用科研資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高校管理課題。
5.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下,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教學保障不完善。目前,疫情已經進入常態(tài)化防控階段,對于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學校大多組織返校,學生到校后可以全身心投入學習和科研中。但對于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高校政策有所區(qū)別。一方面,由于非全日制學籍但全日制學習的學生存在,高校需要讓這類學生盡快返回學校,盡早將重心轉移到學習和科研上。另一方面,對于非全日制學籍且非全日制學習的學生來說,高校處理方法則較靈活。事實上,這類學生日常也主要忙于自身的工作,用于學習的時間只能安排在晚間、周末或節(jié)假日等非工作時間。
(二)導師層面的培養(yǎng)現狀與不足
在研究生擴招的背景下,培養(yǎng)院校研究生的人數大大增加,而相應的研究生導師人數卻沒有增加。就導師本身而言,由于眾多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已經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他們往往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以指導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部分導師指導理念陳舊。對于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指導和管理,一些碩士生導師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部分導師仍然采用原有的、舊的思維方式和培養(yǎng)模式,這很容易導致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低下等問題。
2.導師對研究生的個人特點了解不全面。一般來說,導師需要指導大量的研究生。研究生人數眾多容易使導師無法重視每位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從而導致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低下。而且在某些培養(yǎng)院校,碩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數一般高于導師人數。但導師精力終歸有限,對一些研究生的學習特點和基礎知識儲備知之甚少。因此,導師往往無法給予所有研究生應有的指導。這一現象在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中尤為突出。
3.導師缺乏因生制宜的指導方法。在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對于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個性化指導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據新的要求找到適合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特點的指導模式,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學習特點與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不同,例如,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主要在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上課,上課時間和地點靈活多變;大部分時間不在學校,面授的教學時間有限。因此,導師必須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的建議與反思
在新時代,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地位不斷提高。為保證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機構應主要從培養(yǎng)院校和導師兩個層面采取相應的措施。
(一)培養(yǎng)院校層面的改進建議
1.完善培養(yǎng)院校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制度。招考院校在招生考試時,應當更貼合于在職人員的實際,從項目經驗、工作能力等方面進一步考核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人選,而不是將以往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復試流程套用在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復試上。特別是在這一階段中,應該更偏向于工程性和實踐性,單純的考試可能并不適合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招生。
2.完善培養(yǎng)院校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制度。首先,課程設置需要與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目標緊密貼合,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職業(yè)需求為目標,以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應用能力的提高為核心[5]。此外,學位論文工作是全面培養(yǎng)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樹立嚴謹的科學作風、掌握專業(yè)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培養(yǎng)獨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5,6]。對于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來說,學位論文選題建議取自其工作中所面對的實際問題,有明確的職業(yè)背景和應用價值等[5]。以信息類學科為例,導師應當從學生的工作背景和實際出發(fā),以某一產品或某一項目的一個核心技術作為突破口,以此形成學位論文。
3.完善培養(yǎng)院校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經費保障。良好的科研經費保障可以激發(fā)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院校應提供專項資金解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經費問題。具體來說,首先,可以根據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專業(yè)性質,創(chuàng)造性地用于專業(yè)領域。根據不同學校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數量,制定不同的資助比例。其次,在經費使用上可分為校內和校外兩部分。校內經費可用于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校期間,例如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校外經費可用于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企業(yè)實訓期間。
4.強化培養(yǎng)院校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資源保障。良好的資源保障可以提高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質量。在所有資源中,培養(yǎng)院校應優(yōu)先保證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導師的數量。我國政策要求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進行嚴格的培養(yǎng)以保證質量,但導師資源的匱乏與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招生數量產生了矛盾。培養(yǎng)院校可以適當提高青年導師人數,優(yōu)化導師結構,建立健全青年導師培養(yǎng)制度,增強青年導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通過建立雙導師制,使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能夠在企業(yè)實踐中總結經驗,達到培養(yǎng)目標。此外,為使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能夠充分利用學校提供的科研資源,學校管理者應加強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設備使用協(xié)調管理,在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期間為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提供使用便利。
5.強化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下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教學保障。在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這一前提下,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很多課程會由面對面授課逐步變?yōu)殪`活多樣的授課方式。特別是在線授課可以不受空間的限制,極大地方便了無法在校全日制學習的學生,也減少了人員的聚集和大規(guī)模流動。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在線授課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對于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仍會是一種主要的學習方式。但當前對于網絡課程的考核仍然較難把控,無法完全杜絕作弊行為。因此,在當前形勢下,不妨參考國內外眾多高校的課程考核方式:對于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以課程論文的形式代替課程考試。一方面,課程論文不存在時間和空間統(tǒng)一的問題,任課教師甚至可以指定多個題目,供學生自由選擇,并預留足夠的時間。另一方面,課程論文不僅考查了學生對于本課程的理解,更考查了學生對于資料搜集、論文整理等研究生基本科研技能的掌握。當然,任課教師需要使用“查重”等手段,杜絕學生抄襲。
(二)導師層面的改進建議
在導師層面上,每個導師對于學生的指導方式不同,對于一些年紀較大的導師,更傾向于當面指導。但在當前環(huán)境下,當面指導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可能存在困難。導師應當逐步學習并適應遠程指導這一方式,通過電話、電子郵件、即時通信等方式,督促學生的學習進展。另外,導師負責制下導師是學生的第一責任人,所以作為導師,不僅需要關心學生的學習與科研,更重要的是承擔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職責。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使命,是新時代高等教育對于研究生導師的本質要求。通過實際行動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導師需在以下方面進行改進。
1.轉變指導觀念,加強溝通交流。在傳統(tǒng)的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中,導師往往沒有足夠重視這類學生,部分導師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指導較少。在新時代的要求下,導師應加強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學術指導和實踐指導,轉變指導觀念,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一視同仁。同時,充分利用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等時間對其進行指導,確保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達到足夠的學術水平,掌握應有的研究理論、研究方法和研究技能。
2.充分了解學生的整體情況,制定個性化培養(yǎng)方案。導師應充分了解所指導的每一位研究生的具體情況,針對不同類型的研究生制定個性化的培養(yǎng)方案。首先,導師要對學生的學習背景和基本情況有明確的認知,并與每一位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深入溝通和交流,了解每一位研究生的基本背景。其次,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制定不同目標的培養(yǎng)方案,分年級、分學期制定科研目標。最后,針對不同職業(yè)發(fā)展目標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專業(yè)發(fā)展方向。
3.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新指導方法。為避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在科研上的差異,作為研究生導師,有必要探索不同的指導途徑。例如,在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中,有必要從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出發(fā),進行重點研究。此外,導師可以結合自己項目的研究特點和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特點,與學校建立合作關系,有條件的可以安排學生在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期間去相關企事業(yè)單位對口實習。對于學生的日常學業(yè)和科研,可以通過電話會議、視頻會議等形式進行交流。針對存在的問題,導師需要熟練利用這些現代化遠程溝通工具,提供有針對性的建議。
總體來說,在新時代背景下,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繼承和發(fā)揚培養(yǎng)單位的傳統(tǒng)優(yōu)勢,更需要與時俱進。這對我們高等教育工作者從招生、培養(yǎng)方案、日常教學、學位論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周昶,陳思思.新形勢下非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工作問題分析[J].科教導刊(中旬刊),2020(2):19-
20+24.
[2]朱永梅,樊玉杰,唐文獻.新招生制度下非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探索[J].高教學刊,2020(20):4-6.
[3]趙曉笑.非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科研體驗調查研究——以X師范大學為例[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
2020.
[4]于霞,毛玉曉.非全日制教育碩士培養(yǎng)質量保障體系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20(5):35-41.
[5]金翠云,李大字.控制工程非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9(5):143-144.
[6]饒國武,張文,姜瑩瑩.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提高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20,6(5):166-167.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the Training System of Part-time Postgraduates
SHI Yanga, WANG Ji-yunb
(a.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 Business School,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127, China)
Abstract: Part-time postgraduat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hina. With the ent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o a new era, especially the integrated enrollment of full-time and part-time postgraduates, the cultivation of part-time postgraduates has encountered new challenges. At present,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ill adopt the traditional way of training for part-time postgraduates, using the training scheme for full-time postgraduates, and there is almost no difference in the training system.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of part-time postgraduat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ining.
Key words: part-time; postgraduate; training system
3090501908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