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重歸美好年代

2021-03-16 06:05程萌
中國國家旅游 2021年2期
關鍵詞:巴黎

程萌

比亞里茨:“美好年代”的度假地

比亞里茨位于法國的西南部邊境,與西班牙接壤。在150多年前,也就是“美好年代”興起的前夕,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和他的皇后歐仁妮每年來此度假,帶動這里逐步形成了一個貴族休閑勝地。

曲折的海岸線,每一塊礁石都有名字

我在這天晚上10點多抵達比亞里茨,車站的人不多,的士站只有四五個人在等車。在我前面的人上車時,司機先是回頭計算還有幾個人在等車,然后又通過對講機讓調(diào)度員再派車過來。這座小城出租車管理的井然有序讓我印象很好。來到酒店,燈光溫暖的房間里,床家上放著一張房間送餐的牌子,上面寫的是——“Feed my soul”(喂飽我的靈魂)。

第二天清晨,我在酒店一覺醒來,出門沒走幾步,—條極優(yōu)美的海岸線就飄動在眼前。沿著海邊便道漫步,略有寒意。在我的前面是一個瘦高個子的40多歲的男人,頗有貴族氣質(zhì),他上身穿著—件輕薄面料的防寒服,腳蹬一雙灰色絨面皮鞋,手里牽著—條臘腸犬。

很早以前,我在端詳比亞里茨地圖時就發(fā)現(xiàn)海岸沿線的不少礁石都有其名字。當時我仔細數(shù)過,有名字的礁石一共有15塊,而我此時則在海邊找尋它們。沿著海濱小道向北漫步,不遠處一座白色的小城堡矗立在海邊,這是貝爾扎別墅(Villa Belza),據(jù)說為一個俄羅斯富豪所擁有,曾被作為餐廳,每平方英尺的價格已超過1000歐元。

從城堡旁走過,前面依然是曲折的海岸線在眼前飄動。先是一片平坦的沙灘,這里叫舊港(Le Port Vieux)。走過海洋博物館(Mus6ede la Mer),沿著一座小木橋,腳下發(fā)出砰砰的聲響,就來到了處女巖(Le Rocher de la Vierge),巖石上矗立著一座白色的圣女塑像。順著圣女的目光,前面有一塊很小的石頭,它的名字叫“驚喜”(La Surprise)。順著海岸線繼續(xù)行走,來到了Bellevue,這里是—個海釣區(qū),有幾個人一早就超來垂釣。1999年建成的會議中心也在這里。站在這里往北方看,海面上一塊小石頭叫“炮兵部隊”(Lartillerie)。

接下來走過大海灘(Grande Plage),長約2公里,遠遠就能看見一座燈塔,整個海濱漫步也進入了高潮。燈塔建于1834年,高73米,沿著248級臺階可以到達頂端。而離燈塔西邊不遠處的海面上有塊名叫“護衛(wèi)艦”(La Fregate)的大石頭。這塊石頭特別敦實,看起來也還真有點像條船,而且它守護在燈塔旁,名字起得相當貼切。

草木有隋,礁石有名,比亞里茨人的細膩和對于自然的熱愛之情由此可見—斑。關于這些礁石還有一個趣談。據(jù)說曾有—個美國城市的代表團到比亞里茨訪問,—位團員看到這些礁石,說:“你們真會設計,還能把一些石頭放在海里?!痹诜▏丝磥?,這是典型的美國式思維,只會按照“主題公園”的設計方式用人工材料來營造短期的效果。

這些鬼斧神工的美妙石頭還是這個城市名字的來源。在巴斯克語里“biar”的意思是“兩塊”,“ritz”的意思則是“石頭”。整座小城就是從兩塊石頭之間展望出的無限視野,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在此交匯在一起。

輕歌曼舞的夜晚

我在比亞里茨的第一頓晚餐,就是在美景賭場(Bdlevue Casino)里一樓的餐廳吃的。高聳的柱子和宏大的空間里,一種形狀特殊的紅色燈填補了其空闊之感。

晚餐的味道不錯。信步走上二樓,在樓梯上就能聽到歌聲。循著歌聲,就走到了一個大廳,入口處立著幽藍色的玻璃屏風,里面正在舉行晚宴,衣香鬢影,燈光迷離,看得出所有人的穿著都是精心搭配過的。歌聲又起,在前面的舞池里,一些腰板筆挺的中年男人挽起了年輕女子的手,翩翩起舞。

我走到大廳外的天臺上,一個優(yōu)雅的中年女人正在打電話,建筑物邊緣的射燈把她的身影變?yōu)榱艘粋€剪影,而她的身后燈光點點,正是夜間的海濱風情……

Tips如何前往比亞里茨

從巴黎的蒙帕納斯火車站或奧斯特利茨火車站都有班次頻密的列車開往比亞里茨,需時4個半到5個小時,這也是貫穿整個法國西部的旅程。

法國沖浪之都

1957年,美國電影編劇彼得·維托爾(Peter Viertel)與他的妻子黛博拉·蔻爾(Deborah Kerr)為了拍攝電影《太陽照常升起》來到了比亞里茨。一個朋友也從加利福尼亞州來此地拜訪他們,同時把沖浪運動帶到了比亞里茨。幾十年后,這里已經(jīng)是歐洲的沖浪熱門之地。1993年起,比亞里茨就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國際沖浪節(jié),這也是歐洲沖浪圈的盛事。

歐仁妮的遺產(chǎn)

歐仁妮皇后于1920年去世,享年94歲。她生前是著名的珠寶收藏家,她的藏品具有優(yōu)雅的風格和新古典主義時期的設計特色,也被稱為“比亞里茨皇后風格”,這些樣式曾影響巴斯克地區(qū)的珠寶流行趨勢。她所佩戴的“歐仁妮帽子”是一種帽檐傾斜低垂、會遮住一只眼睛、帽頂上飾以鴕鳥羽毛的女帽。20世紀30年代,這種帽子因電影明星葛麗泰·嘉寶的喜愛而流行一時。另外,一種白頭果鳩和一顆編號為45的小行星也是以歐仁妮的名字來命名的。

在歷史上,比亞里茨長期以來依靠海洋資源為生。12世紀時這里就形成了一個捕鯨小鎮(zhèn),這個產(chǎn)業(yè)一直持續(xù)到18世紀。1843年,作家維克多·雨果第一次來到比亞里茨,他驚訝于這里的環(huán)境之美,他在書中寫道:“我在世上沒有見過比這兒更愉快和完美的地方了。所有的海岸都充滿了嗡嗡的聲音,還有綿延的珊瑚礁永無止境的耳語。友好的人們和白色歡快的房子……比亞里茨是迷人的?!?/p>

1853年,拿破侖三世看中了比亞里茨,決定在這里為西班牙貴族之家出身的妻子歐仁妮皇后建造一所夏宮,名字就叫“歐仁妮別墅”(Villa Eugenie)。這對伉儷每年都來享受海邊的美景,一直持續(xù)到1868年。1880年,這座別墅被出售,并改建成“皇宮酒店”(H6tel du Palais)。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三世等政治要人被吸引到這里,瑞典、比利時、奧地利、俄羅斯和波蘭等國的貴族也紛紛前來。當時比亞里茨每年的度假者有數(shù)千人次之多,這個數(shù)字看上去不大,但要知道,19世紀末時整個小鎮(zhèn)的人口也不過5萬多人而已。

隨之興起的是商業(yè)物流。1894年,比亞里茨大集市(Biarritz Bonheur)建成,到了1911年又擴建增大了—倍的面積,至今仍運行良好,成為一個時尚的采買與信息交流中心。在20世紀初時,大部分工人用英語交談,這也反映了“美好年代”中各國人員交流頻繁的情況。

1915年,著名的法國時裝設計師香奈兒憑借友人資助,在比亞里茨開設了一家專賣店。在這兒,香奈兒還結(jié)識一位俄羅斯的貴族德米特里·帕夫洛維奇(Dmitri Pavlovich)大公,他們在此后多年保持著浪漫的關系。畢加索在1918年偕新婚妻子奧爾加·柯克洛娃(Olga Khokhlova)到比亞里茨度蜜月,獲得了全新的創(chuàng)作靈感,他將女性慵懶自在地享受海邊日光浴的場景描繪下來,創(chuàng)作出名作《1918年在比亞里茨的泳客》。

之后比亞里茨又建起了美景賭場,歌舞表演也成為夜間的保留節(jié)目。表演結(jié)束后,許多人還會徹夜狂歡,形成了這里的夜生活風尚?!岸?zhàn)”結(jié)束后,比亞里茨恢復了以往的歌舞升平,就連弗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加萊·古柏(Gary Cooper)、平·克勞斯貝(Bing Crosby)等美國明星也成了此間的???。在20世紀60年代,這里的舞會還是一種謹慎而不乏華麗的調(diào)子,而到了20世紀70和80年代,這樣的夜生活則更多吸引著忙碌的時髦商務男士。

離開比亞里茨的前一天,我到海邊的餐廳體驗這里夜間的繁華。這是一個高爾夫球的訓練基地,海邊的一排稀疏的燈光劃出一條遙遠的曲線。

巴斯克歌手是演出的主角。雖然只有3個男人、一把手風琴和一把吉他,3個不同聲部的嗓音卻讓整個夜晚變得熱情起來。

那是一種質(zhì)樸的熱情,沒有過分矯飾的成分,人們也站起身來,隨著歌聲而手舞足蹈。在聚會結(jié)束,眾人告別之際,當主人將深藍色的巴斯克氈帽戴到每位來賓的頭上,并用手壓出漂亮線條的時候,人們會相信這樣的夜晚不再寒冷。

奧維:凡·高最后的時光

文森特·威廉·凡·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是“美好年代”的代表畫家。對于喜愛凡·高作品、留意尋訪凡·高足跡的人來說,巴黎城西北約35公里處的小鎮(zhèn)奧維(Auers-sur-Oise)是一個必到的朝圣地。

拉芙客棧的記憶

凡·高最后的住所拉芙客棧(LAuberge Ravoux)位于奧維小鎮(zhèn)中央的路旁??蜅M獾膰鷫ι吓罎M青藤,暗紅色的說明牌就嵌在綠墻之上。一位拄著拐杖的中年男子,正凝神閱讀,

我沿著圍墻走到了拉芙客棧的門口。登上十分狹窄的樓梯,低著頭走進凡·高最后的住處——一個極小的房間??湛盏蔫F床,有一種陰郁、絕望的美,盡管有陽光透過天窗照進來,但仍讓人覺得寒氣襲人。拉芙客棧就在這一時刻呈現(xiàn)出歷史的本來面目。

那是在我漫長的旅途中,一個可以迅速回想起來的、令心靈震顫的瞬間。

盡管凡·高的年代已經(jīng)遠去,但我仍然可以嗅到客棧里陰冷的氣味,還有木頭的霉味。房間低矮得像是一個亭子間,傾斜的屋頂也只比床欄桿高出一點,旁邊是一扇小窗。站在窗口,人都無法直立。我就站在那里留下了一張照片,臉上有著強烈的頂光,仿佛我也回到那個年代。

房間展示著一個字條,上面用法語寫著:“我相信,總有一天我能在咖啡館里舉辦我的展覽?!蹦鞘?890年1月10日凡·高寫給他的弟弟特奧的話。

凡·高當然不知道,在他去世之后他的作品會成為人類文化的重要遺產(chǎn)。他狂熱而落寞的一生在這里劃上句號,貧窮、艱辛和苦難都難以遮蓋其藝術(shù)的偉大。作為后期印象派畫家,他在短短的十年里創(chuàng)作了大約2100幅作品,其中包括大約860幅油畫,這些作品至今仍熠熠生輝。

在故居樓下的放映間里,我和幾個同樣來自遠方的旅人坐在木凳子上,一起觀看了一部介紹凡·高的短片。影片拍攝得富于詩意,以凡·高的畫作串起他的整個世界。導演在凡·高的畫作旁加上了文字隨感,比如:“一些畫面模糊地出現(xiàn)在我的腦海里,它們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清晰起來?!边@非常有助于人們理解藝術(shù)的作品和生活。

看完一遍后,我覺得意猶未盡,就向管理員說明了自己的報道者身份。那位氣質(zhì)優(yōu)雅的中年女子又走進去,專門為我放映了一次。小小的放映間里只有我一個人。連續(xù)兩遍的觀影中,關于凡·高的記憶就借著那些色彩濃烈的斷片擴張開來。

此前,我也曾拜會過其他幾處凡·高故居。安特衛(wèi)普是歐洲重要的文化中心。1885年11月,凡·高前往安特衛(wèi)普,租住在一家油漆經(jīng)銷店樓上的房間里。他手頭拮據(jù),除了花錢買繪畫材料和請模特,每天就只能以幾個面包加上咖啡和煙草作為“口糧”。1886年2月他寫信給弟弟說,他從那年5月份以來只記得吃過六頓熱餐,他的牙齒變得松動和疼痛。

在安特衛(wèi)普的3個月里,他觀賞魯本斯的繪畫,致力于色彩理論的研究,還買下了日本浮世繪版畫,之后將其風格元素融入他的畫作背景中。這些都對他此后的繪畫歷程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凡·高這個時期的作品延續(xù)了紐南時期的現(xiàn)實主義風格和深沉的筆觸,畫作中光線明亮,色彩也豐富了一些。

1886年3月,凡·高到了巴黎,他與弟弟一起住在蒙馬特的一處公寓,在巴黎的兩年期間大約創(chuàng)作了200幅畫作。在1888年2月,他前往法國南部的阿爾勒小鎮(zhèn),迎來了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突破。在這個多產(chǎn)時期,他完成了200幅畫以及超過100幅的素描和水彩畫。

1888年10月,高更也來到阿爾勒,與凡·高在一起創(chuàng)作。未料沒過不久,兩人關系開始惡化,凡·高原本對高更評價很高,而高更則比較傲慢,在情緒上挫傷了凡·高。他們常常爭吵,一次與高更的爭吵之后,凡·高回到自己的房間,用剃刀切掉了自己的左耳,造成大出血,他用紙張簡單包扎了傷口。

次日清晨,凡·高昏迷在地,被警察送往醫(yī)院,恰好遇到了一位實習醫(yī)生,也就簡單行事,沒有將耳朵縫合回去。1889年5月,他被送到圣雷米(Saint-Remy)的一家修道院內(nèi)的診所療養(yǎng),度過了一年的時光,在那里創(chuàng)作了《星夜》等名作。

為了永恒的大地

1890年5月,凡·高在好友保羅·嘉舍醫(yī)生的推薦和照顧下來到奧維小鎮(zhèn)住下。此后的3個月時間是他生命最華美而豐收的時期,在此期間他一共創(chuàng)作了70幅油畫和許多素描。迸發(fā)的靈感燃盡了凡·高生命最后的熱量,而拉芙客棧則成了他生命和創(chuàng)作的終點。

在凡·高到來之前,奧維早就是19世紀風景派畫家聚居的創(chuàng)作地。畫家夏爾·杜比尼(Charles Daubigny)最早于1857年在此成立了一間畫室。作為巴比松畫派的重要人物,杜比尼對塞尚、莫奈、雷諾阿等畫家都產(chǎn)生過積極的影響。

1890年的夏天,凡·高就在小鎮(zhèn)外的麥田里瘋狂地作畫。他的激情在陽光中燃燒,完成了《麥田群鴉》——他最后的一幅畫。畫中的麥浪金黃,有力地翻滾著,有一大片烏云席卷而來,還有一群烏鴉盤踞在上空,強烈的對比和沖突,暗示著畫家內(nèi)心強烈的沖突。他在筆記中寫道:“廣袤的麥田在湍流的天空之下”,代表了他的“悲傷與極度的寂寞”。

這一年的7月27日,凡·高在麥田里舉起7mm口徑的勒佛歇左輪手槍擊中自己的胸部。他自己勉強著走回拉芙客棧,在那里他得到了兩位醫(yī)生的看護,但由于沒有外科醫(yī)生,子彈無法取出。醫(yī)生們極盡可能地照顧他,然后讓他獨自留在房間里,抽著煙斗。次日早晨,弟弟聞訊趕到凡·高的身邊,發(fā)現(xiàn)他精神還不錯,但在幾個小時之后,劇痛從未經(jīng)處理而感染的傷口蔓延開來。凡·高于29日清晨不幸去世,享年37歲,他留給弟弟最后一句話是:“悲傷會永遠存在。”

許多年之后,我在當?shù)嘏笥训呐阃?,來到了這塊麥田。剛剛過了收獲的季節(jié),寧靜、祥和,遠方空蒙一片,—位老人拄著拐杖,在這里散步。

我的身后是一片墓地,一場葬禮正在舉行。由于怕打擾了悲痛的家人,我沒有走上前去。我知道,凡·高就長眠在那里。

從麥田里返回,經(jīng)過了小鎮(zhèn)的教堂,這是一座灰色的建筑物,看上去多少有點壓抑。教堂旁有一個指示牌,上面貼著凡·高的作品《奧維的教堂》——黃色的小徑從教堂前伸展而去,那教堂不再灰暗無光,而是充滿了橙黃的色彩,天空蔚藍,左側(cè)是一個老婦人匆匆的背影。

我拍攝著這座教堂。在我按動快門的一瞬,一個老婦人無意中闖入畫面,歷史和現(xiàn)實于是疊合在一起了。遠去的畫家在這里留下了最后珍貴的記憶。大地永恒,畫家的作品及其散發(fā)的不朽精神永存。

現(xiàn)在的小鎮(zhèn)有好幾家餐廳和酒館以凡·高命名,里面掛滿了他作品的復制品,令人觸景生情。小鎮(zhèn)郊外的麥田里,大地正裸露出最燦爛的秋色,凡·高曾在畫布上描繪過這一片土地……對后世的藝術(shù)愛好者來說,進入凡·高的精神世界是完成了一次信仰之旅。

Tips如何前往奧維

在巴黎北站(Gare du Nord)坐列車,到Auers-sur-Oise站下。

心靈高地蒙馬特

蒙馬特雖然地處巴黎市區(qū)內(nèi),風貌卻像一個安寧平和的郊區(qū)小鎮(zhèn)。這里無疑是巴黎最具浪漫氣息的地方之一,被稱為巴黎的“靈魂高低”,許多“美好年代”的藝術(shù)回憶都與蒙馬特有關。在巴黎,乃至整個世界,恐怕找不到第二個地方能比這兒更具有“波希米亞式”的藝術(shù)氣質(zhì)。

激情燃燒的蒙馬特

我走在巴黎著名的富瓦亞捷路(Rue Foyatier)大臺階上。這條長100米、寬12米的臺階路直通蒙馬特高地,富瓦亞捷路形成于1867年,在1875年以法國雕塑家丹尼斯·富瓦亞捷(Denis Foyatier,1793—1863)的名字來命名。這是巴黎最為著名的小街之一,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影視片中。

陡峭的臺階是健身者喜歡攀登的地方,我經(jīng)常遇到幾個女孩結(jié)伴鍛煉,來來回回攀登了十幾遍,看來她們的體能相當不錯,而臺階上的路燈桿常常貼著一些招貼,那天我看到的是一則尋貓啟事一主人在急切地尋找一只母貓,上面寫著這只貓的詳細特征,有著一只“粉紅鼻子”和一雙“綠色的大眼睛”??磥磉@還是一只有著藝術(shù)氣質(zhì)的貓。而半山腰的長椅上,則是讀書人喜歡的清凈之處。

陽光燦爛的午后,蒙馬特高地上總是擠滿了人。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之外,有相當多的是本地人。經(jīng)常可以看到盛裝的巴黎人在這里參加一些特別的慶典或儀式,而生活在這個街區(qū)的孩子就更加開心了,小伙伴兩兩結(jié)對,坐著小滑輪車從斜坡上快速地滑下來,他們的笑聲傳遍了整個高地……

漫步在蒙馬特,我們很難不被這里兼具荒蕪與浪漫的氛圍所吸引。此間蕩漾著的是—種自由的氣息。高地處于城市的最高處,與時尚柔美的巴黎保持著眺望的距離,而這種空間上的高良仿佛又讓蒙馬特在時間上也與當下保持著距離。正是這種時空上的錯位營造出奇妙的激情與幻想,使蒙馬特成了巴黎最具浪漫氣息的地方之一。

關于“蒙馬特”(Montmartre)名稱的由來,一直有著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公元250年,巴黎第一代主教圣丹尼與兩位教徒殉職的地方,所以也稱“殉教者之丘”(Mont de Martyre);另一種說法是由羅馬神話中祭祀戰(zhàn)神的山變化而來。而當?shù)厝藙t稱此處為“土丘”(La Butte),總之,這里就是凸起的丘陵之地,巴黎引人向往的高地。

蒙馬特是自由者的樂園。高地的丘頂廣場(Place du Tertre)上每天聚集著近百名未成名的藝術(shù)家,常有畫家為游客畫人像素描,還兼售藝術(shù)品,還有不少自彈自唱的歌手,非常熱鬧。

街頭藝術(shù)家在各自的地盤上自由揮灑著。丘頂廣場可真是寸土寸金,地面上有著詳細的標號,這樣每個藝人都有自己的準確位置,自成陣營,估計也會少了許多摩擦。他們忙著為游客畫像,售價在10至20多歐元一張的素描顯然是許多游人樂意保留著的。在圍觀的人群中,畫者和被畫者都有了一種表現(xiàn)欲,他們與周圍的人一起,構(gòu)成了蒙馬特街區(qū)最有代表性的風景畫。

蒙馬特這個“藝術(shù)家之村”如今被認為是法國現(xiàn)代藝術(shù)發(fā)源地。而在19世紀初,這里還是風車環(huán)繞的鄉(xiāng)村田舍。許多畫家與作家被當?shù)丶儍舻娘L光和廉價的房租和生活費用所吸引,紛紛移居到此。蒙馬特也就這樣變成了貧窮藝術(shù)家們的夢幻天堂。畢加索等著名畫家都在這里度過了他們早年的藝術(shù)生涯。

提起“洗衣船”(Le Bateau-Lavoir),對現(xiàn)代美術(shù)史有所了解的人大概也會感到陌生。它坐落于蒙馬特高地西側(cè),就在丘頂廣場下的埃米爾·古杜(Emile Goudeau)廣場旁。

這是一座簡陋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又黑又臟,幾乎像個廢料堆,后面卻有一排兩層的畫室,高高低低,樣子古怪,也無衛(wèi)生設施。客人從街上走進來,必須先走過甲板,沿著狹窄歪曲的木制樓梯和黑暗的過道走下來,才能進入房間。在大風大雨的日子,房子會搖晃作響,給住客們身處塞納河船中的感覺。所以詩人馬克斯·雅格布形象地把它稱為“洗衣船”——其實這就是蒙馬特的廉租房。

景觀畫家馬克西姆·莫福拉(Maxime Maufra,1863—1918)是第一個來到此地的藝術(shù)家,他大概從1890年開始就在此居住了。1900至1904年間,畢加索也有很長時間住在這里;而在1904年后,更多的藝術(shù)家和作家搬入洗衣船,它儼然變成了一個非正式的藝術(shù)家俱樂部。畫家亨利·馬蒂斯、喬治·布拉克、亨利·盧梭,詩人紀堯姆·阿波利奈爾都是此間??汀?/p>

勒嗦當時租住在一個有里外間的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里,里屋僅能放下一張床,外間稍大一些,被用來作為畫室。房間內(nèi)沒有自來水,需要到樓下的水井打水,也沒有電燈,畢加索用一只煤油燈來照明。這里冬寒夏熱,有時連吃飽飯都是一種奢望。

1904年,畢加索在這里遇見了與自己同年的女模特費爾南德·奧利維爾。奧利維爾本名叫阿梅莉·朗,原先結(jié)過婚,但沒有正式離婚就逃離了虐待她的丈夫。她搬到巴黎后改了本名,為的是不讓丈夫找到自己。1905年,畢加索和奧利維爾成了情人,在洗衣船同居。他們的關系持續(xù)了7年,兩人都愛嫉妒,因此他們之間的激情有時會轉(zhuǎn)化成暴力。

在“船里”生活的4年中,畢加索的藝術(shù)風格從沉郁的“藍色時期”過渡到了明朗的“粉紅時期”,并最終創(chuàng)立了影響西方藝術(shù)史進程的立體主義畫派。立體派的早期代表作《亞維農(nóng)的少女》正是在這里誕生的。

1908年,畢加索偶然間在街邊小店以5法郎的價格購得一幅被他稱為“真正的法國式心理肖像畫”的畫作,并辨認出這是后印象派畫家亨利·盧梭的佚失作品。為了紀念這個發(fā)現(xiàn),畢加索在洗衣船舉辦了向盧梭致敬的聚會。這次歡快的聚會似乎也成了洗衣船中的藝術(shù)家走出郁悶時代的一個標志。

曾在這里居住過的莫迪利亞尼也是一個傳奇。他是一位意大利猶太裔畫家和雕塑家,以繪制現(xiàn)代風格的肖像畫而著稱,作品混合著立體主義、達達主義和超現(xiàn)實主義的風格。1906年他搬進了蒙馬特的“洗衣船”,與畢加索等杰出藝術(shù)家接觸,在藝術(shù)上取得了長足進步。1920年,年僅35歲的莫迪利亞尼在巴黎不幸因病去世,而他的作品則得到了越來越高的評價。2010年,莫迪利亞尼的一幅裸女畫作被拍出了6890萬美元,到了2015年11月,另一幅作品售出了1.7億美元的天價。

今天的我們很難想到,如此簡陋的建筑在當年居然是臥虎藏龍之地。不少世界文化名人從外國抵達巴黎時,都曾留居此地或在這里頻繁進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的“洗衣船”堪稱巴黎,乃至整個西歐一個極為重要的文化驛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生活在這里的藝術(shù)家開始陸續(xù)搬離,而“美好年代”至此也到了尾聲。

1970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洗衣船”的大部分建筑?,F(xiàn)在“洗衣船”留給觀者的只是一個小小的、漆成墨綠色的櫥窗,櫥窗里面掛著幾張照片、幾張復制品、一張年歷表……而熱愛藝術(shù)的人們則用想象的目光在此觸摸著歷史的余溫。

圣心教堂,寧靜的抒情詩

蒙馬特狹長街巷的盡頭矗立著一座潔白的教堂,它在巴黎的微藍空氣中似夢似幻。這就是圣心教堂,巴黎的一座地標性建筑。

這座建筑由法國建筑師保羅·阿巴迪設計,于1875年動工建造,整個過程持續(xù)了39年,竣工時已是1914年,不巧趕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爭爆發(fā)。教堂直到戰(zhàn)后的1919年才正式向人們開放。

從遠處看,圣心教堂是輕盈而柔軟的,似乎帶著溫暖的呼吸;而沿著臺階一步步走近它時,才會發(fā)覺它其實高聳而神圣,有凡人真正觸及的距離感。圣心教堂長85米,側(cè)殿是高83米的鐘樓,內(nèi)有19噸重的薩伏依大鐘,這是世界上最重的大鐘之一,紀念著薩伏依在1860并入法國的歷史。

圣心教堂之所以這樣潔白,是因為采用了法國塞納-馬恩省朗東堡地區(qū)的石料。這種材料遇到雨水沖刷后,會將石料中的石灰質(zhì)分解出來,所以在教堂建成100多年后依然潔白如新,特別是在盛夏碧空的映襯下,那潔白令人心醉。

陽光透射下的圣心教堂前的臺階上,不少情侶坐在上面,要么談情說愛,要么埋頭看書。無論是在記憶中,還是在現(xiàn)實中,蒙馬特都是最后的理想主義樂園。

我曾在各個季節(jié)里站在圣心教堂前眺望——一片灰紅相間的城市,平和、隨意、親切。在時尚與浪漫之外,我看到的是溫暖而遼闊的壯麗景致。

向西走就是蒙馬特公墓。這片墓地建于1825年,著名作家小仲馬、左拉、司湯達、龔古爾兄弟,詩人海涅和音樂家奧芬巴赫等都長眠在這里。

黃昏時分,我回到蒙馬特高地,坐在圣心教堂門前的臺階上,看著賣花人出售著大把的玫瑰,忽然有點羨慕起生活在巴黎的人們:這是一座尊重歷史的城市,連一個燈柱都不會隨便挪動地方,公眾的記憶總能找得到證物。那個“美好年代”如時光的琥珀,被歷史之手輕輕地握著,凝固起來,意態(tài)迷人。

巴黎,美好年代的首都

“美好年代”的法國正處于兩次毀滅性的戰(zhàn)爭之間的和平與繁榮時期。當時的社會相對穩(wěn)定,到了1889年巴黎舉辦世界博覽會時,更是步入了樂觀而富足的發(fā)展階段。此時的巴黎堪稱歐湘的經(jīng)濟、文化與藝術(shù)中心,也是當之無愧的“美好年代的首都”。

時代的繁榮造就了重文藝、重娛樂的生活方式。巴黎市內(nèi)賭場、卡巴萊歌舞表演廳、法式酒館和音樂廳紛紛創(chuàng)建,不斷豐富著巴黎的公共娛樂資源。著名的紅磨坊歌舞廳在“美好年代”中成了巴黎的地標建筑,至今仍享有盛名。在1869開業(yè)的女神游樂廳是另一座地標性建筑。在這些歡娛場所活躍的眾多舞女形象也通過藝術(shù)家亨利·圖盧茲·勞特雷克標志性的海報藝術(shù)而廣為傳播,成為新一代的偶像。巴黎歌舞廳以滑稽的表演風格著稱,這也讓人們印象中的巴黎比其他歐美大都會更加輕松時尚、富有活力。

離紅磨坊不遠處,有一座始建于17世紀的煎餅磨坊(Moulin de la Galette)。到了19世紀,磨坊主人德布雷家族推出了一種棕色的煎餅,它很快就成為一種時尚食品。不久之后,這里又開設了法式咖啡館和餐廳。在“美好年代”時期,煎餅磨坊轉(zhuǎn)變?yōu)閵蕵穲鏊晨蛡兌酥?,就著煎餅,可以自娛自樂,其中不乏藝術(shù)家的身影。大畫家雷諾阿在1876年完成的作品《煎餅磨坊的舞會》就展現(xiàn)了這種世俗的盛景。這幅畫作描繪的是在一個典型的星期日下午,一群工人階級的市民盛裝打扮,跳舞、喝酒、吃著煎餅。這幅帆布油畫是雷諾阿早期的成熟作品,以流動的筆觸表現(xiàn)出閃爍的光感,為當時的市民生活保留了一幅快照。

精致的法式佳肴開始備受歐洲美食家的推崇。奧古斯特·??品剖?898年開業(yè)的巴黎麗茲酒店的合伙人和主廚。作為一位杰出的法國廚師,他將傳統(tǒng)的法國菜改良成為了現(xiàn)代化的高級法餐,并擴大了其在國外的聲譽。而麗茲酒店獨有的豪華氛圍和高端客群也讓“麗茲式(ritzy)”這個詞成為“奢華、時尚”的同義語。

19世紀中葉以后,鐵路已將巴黎與比亞里茨、多維爾、維希和蔚藍海岸等休閑度假地連為一體。往來這些地方的列車車廂被嚴格地分為一等與二等,超級富豪也開始委托安排私人鐵路專列,獨享豪華與奢侈。當時的一些貴族或上流社會的紳士,無須護照就可以在西歐的大部分地區(qū)旅行甚至居住。

“美好年代”的巴黎更是藝術(shù)家的天堂。以高更、馬蒂斯、畢加索、圖盧茲一勞特雷克等大師為代表人物的后印象派、象征主義、野獸派和立體主義等風格流派在巴黎風生水起,奧古斯特·羅丹的雕塑作品也追求著更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表現(xiàn)形式。1900年前后,異域文化的傳入對巴黎的藝術(shù)風尚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日本版畫和非洲部落藝術(shù)展品都吸引著巴黎藝術(shù)家的注意力。

19世紀80年代,新藝術(shù)運動(Art Nouveau)的設計風潮在巴黎興起。一批年輕的藝術(shù)家以充滿有活力的裝飾性線條對抗著當時主流的復古主義風格,形成了現(xiàn)代主義設計的前奏。法國建筑師埃克多·吉瑪爾的巴黎地鐵站入口設計就是新藝術(shù)運動的代表作品,它采用的鐵藝材質(zhì)已然成了巴黎的一種標志。大畫家達利曾說,每次離開巴黎,最讓他舍不得的就是這樣的地鐵口。

Tips蒙馬特

蒙馬特位于巴黎城北,行政區(qū)劃屬于巴黎第18區(qū)。它的晶高處是雪白的圣心教堂。教堂外貌精致,內(nèi)部莊嚴。這里也是俯瞰巴黎的佳處,天氣晴朗的時候可看見遠處的圣母院和蓬皮杜中心。每當黃昏落日,更是浪漫無比。

我曾在巴黎的蒙馬特高地小住過三個星期。每天早晨都在那段陡峭的臺階路上跑步,在圣心教堂前的長椅上讀書,到了吃飯時間才回到旅館房間,在自帶的一只微型烤箱里放入里昂香腸、葡萄干和奶酪薄片,做出香噴噴的三明治,仿佛也融入了當?shù)夭ㄏC讈喪降乃囆g(shù)生活中。

格施塔德的沉靜與奢華

這天早晨,我搭乘火車前往格施塔德(Gstaad)。這是一處全球名流鐘愛的度假勝地,位于瑞士西南伯爾尼州的德語區(qū)。曾經(jīng)有一種說法:格施塔德是個“噴氣飛機目的地”,也就是說,各國名人好像乘出租車一樣,是打“波音的”前來的。

大酒店的名流往事

火車抵達格施塔德,身著制服的格施塔德皇宮大酒店(Gstaad Palace)接待人員已在站臺等候著我們。與我一同坐這趟列車抵達的還有來自美國的一對中年夫婦。

酒店的車沿著公路向一座小山丘開去。安靜的小鎮(zhèn)掩映在蒼翠的林間。我在車上和同行的美國夫婦聊了起天。這位先生是當律師的,他問我是否打網(wǎng)球,他自己則已經(jīng)報名參加了酒店舉辦的為期一周的網(wǎng)球培訓班。

車子來到了格施塔德皇宮大酒店門前,門童用法語歡迎賓客。這家酒店盡管處于德語區(qū),但酒店內(nèi)的通用語言卻是法語。這個細節(jié)也反映了酒店的整體格調(diào)與定位。

白色的外墻,古典的城堡式的造型,頂層的四周有小塔樓。步入酒店大堂,一盞古典式頂燈顯得低調(diào)而奢華。寬闊的大堂里,墻面上嵌著小型的玻璃柜,里面放著一款別致的女包,另一只玻璃柜中,放著幾款手表,也都是屬于一類手表。

旁邊的一個樓梯旁,是一面照片墻,上面全是曾在這里下榻過的名流,里面有影星索菲亞·羅蘭、美國前總統(tǒng)吉米·卡特等人??粗@些照片,不禁讓人憶起在格施塔德居住過的名流。

早在20世紀60年代,《時代》雜志就將這里稱為“勝地”。演員伊麗莎白·泰勒、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紐因都在此地居住過。很多政要也曾十分喜歡此地。這其中就包括當時的聯(lián)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戴安娜王妃和首相瑪格麗特·撒切爾夫人,摩納哥國王蘭尼埃三世和王后格蕾絲·凱利,以及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和王后索菲亞。1983年1月,胡安·卡洛斯國王在這里滑雪時,不小心摔壞了骨盆,在床上躺了一個月。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也曾在1961年到訪過格施塔德,還曾將他的旅行體驗寫進《克里希那穆提筆記》一書中。

我走進大堂酒廊。這里的環(huán)境設計相當古雅,一面穹頂上繪制著瑞士26個州的州徽。沙發(fā)上閑坐著一位英國老紳士。我跟他聊了幾句才得知,他已經(jīng)年過90,每年都會選一些時間在這里休養(yǎng)。大堂酒廊通往一間圖書館,那里的空間安靜愜意;而從酒廊到餐廳的甬道兩旁全部是玻璃柜,其中陳列著各式名品,儼然是一個奢侈品牌的微型展區(qū)。

酒店外有寬大的陽臺和黃色的遮陽傘。來到大露臺餐廳(La Grande Terrasse),陽光透過頂棚,安靜地照射下來。散布在酒店各處的油畫和雕塑,都在無聲無息地述說著這座1913年就已開業(yè)的酒店的故事。酒店初創(chuàng)正值“美好年代”的尾聲,那些金色往事仿佛是音樂的華彩樂章被妥帖地保存下來,在這幽靜的山谷之間引人遐思。

自然小鎮(zhèn)和高山木屋晚餐

我來到酒店頂層的套房,室內(nèi)是原木結(jié)構(gòu)的設計,客廳中掛著一盞鹿角制成的吊燈,一些家具采用瑞士鄉(xiāng)村風格的顏色和圖案,細節(jié)可以讓人欣賞許久。推開玻璃門,外面是約150平方米的開闊天臺,整個林間小鎮(zhèn)的景色一覽無余。

下午,站在我房間的陽臺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酒店內(nèi)的網(wǎng)球場和周圍的青山,擊球聲清晰可聞。還有一些人躺在躺椅上曬著太陽。四周群山環(huán)抱,附近也沒有其他的住宅,所以這里的私密性相當好,估計這也是吸引各國名流入住的原因。

格施塔德一年到頭舉辦著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這其中就包括格施塔德新年音樂節(jié)、沙灘排球賽、網(wǎng)球錦標賽、梅紐因古典音樂節(jié)和馬球比賽。每年12月,伯罕斯拍賣行都在格施塔德皇宮大酒店舉辦法拉利和瑪莎拉蒂的名車拍賣活動,屆時大批買家會云集于此。

次日清晨,我從酒店驅(qū)車10多分鐘來到一片林間空地,然后搭乘馬車前往勞寧湖(Lake Lauenen)。清冽的空氣有著山區(qū)特有的涼意,隨著馬車的慢行,兩旁的風景在不斷地變化之中。一路上我們也遇到不少徒步者,他們是健行去湖區(qū)的。

經(jīng)過半個多小時車程,我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個碧綠的小湖。這個小湖在青山的映襯下,顯得秀美而幽靜。我略作游覽后,由此驅(qū)車前往雪山旅游勝地“冰川3000”(Glacier 3000)。冰川3000位于附近的萊迪亞布勒雷地區(qū),需搭乘纜車先到達1546米的皮隆山口,然后換乘一趟纜車,抵達2950米的塞克斯魯日山(Scex Rouge)。

沿著小段山路,登上觀景臺。四周群峰閃耀,在不遠不近的地方發(fā)出召喚,透過一塊金屬指示牌,可以分辨出那些最著名的山峰:少女峰、雪朗峰、艾格峰……

黃昏時分,我驅(qū)車向著林區(qū)的縱深處進發(fā)。行駛大約半個小時后,來到瓦利希木屋(Walig Hut)前。這間高山小屋建于1783年,自那時以來僅經(jīng)過少許翻新。這里的海拔約為1700米,可以眺望到格施塔德和薩南蘭(Saanenland)地區(qū)的景色。

穿著民族服裝的廚師毛里齊奧(Maurizio)正在準備著晚餐。最后的夕陽映照在山峰之上。不遠處的草坡上,吃草的牛群傳來鈴鐺的脆響。房間內(nèi),壁爐已經(jīng)燃起,帶來了融融暖意。木屋的內(nèi)間是臥房,床上放著睡衣,一派溫馨之感。而廚房內(nèi),大廚已準備好了一大木盤的開胃菜——火腿、奶酪、薩拉米香腸和沙拉,等待著我們的品嘗。

info行前觀影

■《天使愛美麗》(Amelie)2001年該片由讓-皮埃爾·熱內(nèi)(Jean-Plerre Jeunet)執(zhí)導。奧黛麗·塔圖扮演的愛美麗是一個天真和富有正義感的巴黎女孩,她在蒙馬特的一家咖啡館里當女服務員,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幫助周圍的人,并且在此過程中不斷發(fā)現(xiàn)愛。這部影片對當代的巴黎生活進行了異想天開的描述,獲得了法國愷撒獎的3項大獎和美國奧斯卡獎的5項提名。影片中愛美麗工作的“Cafe des 2 Moulins”咖啡館在現(xiàn)實中真實存在。這個建筑帶有紅色雨棚,地址在萊皮克街15號。

■《紅磨坊》(Moulin Rouge?。?001年該部歌舞片由巴茲·魯赫曼(Baz Luhrmann)執(zhí)導,伊萬·麥克格雷格(Ewan McGregor)、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和約翰·雷吉扎默(JonnLeguizamo)等主演,講述了1900年時巴黎青年作家克里斯蒂安與紅磨坊社交女星莎婷之間的愛情故事。影片以華麗的場面再現(xiàn)了紅磨坊歌舞演出的盛況,因而在74屆奧斯卡獎評選中取得了8項提名、2項獲獎的佳績。

■《真愛無價》(Hors de prix)2007年另一部由奧黛麗·塔圖主演的故事片,故事的發(fā)生地和拍攝地都是比亞里茨。塔圖在片中扮演了一個偽裝身份以試圖騙取闊佬錢財?shù)呐?,片子具有輕喜劇的效果。

猜你喜歡
巴黎
巴黎之愛
《巴黎私廚》
重繪巴黎郊區(qū)
2018巴黎車展
邂逅童話式巴黎
巴黎的每一個Moment都值得盛裝
誰締造了如今的巴黎
《巴黎協(xié)定》 最好的新年禮物
征戰(zhàn)巴黎之路
巴黎
永春县| 鄄城县| 金川县| 濮阳市| 西吉县| 休宁县| 乡城县| 宁晋县| 石阡县| 邯郸县| 洞头县| 开化县| 汶上县| 南汇区| 吐鲁番市| 大宁县| 普兰店市| 镇宁| 儋州市| 诸暨市| 林西县| 纳雍县| 常山县| 花莲市| 丰都县| 阿坝| 磐石市| 南安市| 连平县| 龙川县| 河源市| 随州市| 东兰县| 桂东县| 安宁市| 治多县| 和静县| 永川市| 安顺市| 广州市| 大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