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燕
摘 要 媒體融合進程持續(xù)推進,為了吸引細分受眾,黨報二級微信公眾號異軍突起,不斷推出兼具新銳氣息、思辨色彩和導向意識的精品力作。這些公眾號瞄準目標受眾,用好資源錨定原創(chuàng),用好新技能打造爆款,成為輿論引導的“輕騎兵”,強化了主流媒體的“顯政”功能和擔當,擴大了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
關鍵詞 黨報;微信公眾號;流量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21)19-0053-03
近年來,微信平臺的發(fā)展風生水起,各家黨報紛紛“借船出?!?,開通微信公眾號。由于單個微信公眾號可推送的文章數量有限,紛繁復雜的內容無法在單一的公眾號上全部呈現(xiàn),在這一背景下,眾多黨報在主賬號之外紛紛試水開設二級賬號。這些二級賬號內容定位明確,兼具新銳氣息、思辨色彩和導向意識,從不同角度,以不同風格聚焦新聞資訊和解析,進一步實現(xiàn)了分眾傳播、個性傳播、精準傳播,強化了主流媒體的導向權和話語權。
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維,諸多二級微信公眾號影響力大大增加,呈異軍突起之勢。解析這些微信公眾號的運維之道,可以發(fā)現(xiàn),它們既具有主流媒體的權威背景,又專注于個性化的細分內容,同時在創(chuàng)作和表達上頗具網感,形成自己的獨特調性,一改大眾對黨報的刻板印象,成為一個個“融媒樣本”。
伴隨新興科技創(chuàng)新的蓬勃發(fā)展,在愈加復雜的輿論格局中,強化主流媒體的“顯政”功能和擔當,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更廣、更深入,成為執(zhí)政黨提升政治能力的緊迫課題[1]?!帮@政”,就是公開、彰顯自己的政治主張。
媒體融合戰(zhàn)略下,如何吸引“流量”,讓主流媒體的聲音更響亮,讓主流價值觀能夠得到彰顯?2021年5月,騰訊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微信及WeChat的月活躍賬戶已增加至12.4億。微信成為目前所有自媒體平臺中粉絲黏性最高的平臺,也成為黨報必須搶占的輿論高地。
隨著受眾對精準傳播的需求,眾多黨報紛紛開設二級賬號,這些微信公眾號并不追求“大而全”,而是瞄準某一領域,開拓一片天地。比如,江蘇省委機關報《新華日報》,除了主賬號“新華日報”外,還根據內容的不同,創(chuàng)辦了聚焦時政新聞的“北京西路瞭望”、聚焦經濟發(fā)展的“江蘇1號”以及關注科教衛(wèi)領域的“江蘇學習社”等微信公眾號。浙江省委機關報《浙江日報》,除了主賬號“浙江新聞”外,還創(chuàng)辦了“涌金樓”“政已閱”等公眾號。蘇州市委機關報《蘇州日報》除了主賬號“蘇州日報”外,還開設了“蘇州圓桌”。揚州市委機關報《揚州日報》除了主賬號“揚州日報”外,還開設了“一本政經news”。
長期以來,黨報給受眾留下了嚴肅、刻板的印象。而黨報二級微信公眾號,則是另一幅景象,既有主流媒體的權威背景又兼具網感,掌握了受眾思維和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運維規(guī)律,轉變了話語體系,被互聯(lián)網受眾所喜愛。所謂網感,簡言之,就是在新媒體世界抓住受眾的能力[2]。
黨報二級微信公眾號,視角靈活、語言鮮活、轉變話語體系,將嚴肅的新聞報道進行優(yōu)化重構,成為政府與百姓間的“傳聲筒”,構建起與網民信息接收和表達習慣相一致的話語場域,打通了官方和民間兩個輿論場,在核心議題上創(chuàng)造有價值的溝通和交流,從而助推主流輿論在網絡空間的擴散。
比如,2021年7月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疫情發(fā)生后,網絡上各種不實消息滿天飛,造成正面輿論引導難度加大。此時,新華日報旗下的微信公眾號“江蘇1號”積極回應群眾關心的話題,推出了“在場·抗疫微記錄”“Vlog我的戰(zhàn)‘疫’日志”等多個抗疫主題的新媒體產品?!赌暇┏堑摹安嘶@子”穩(wěn)不穩(wěn)?1號君實地探訪》《從心慌到心安,揚州保供給市民吃“定心丸”》《深讀|疫情之下,農產品如何暢銷》……截至目前,“江蘇1號”已經發(fā)布數十篇關于民生保障的報道和產品,內容涵蓋保供應、保物資等群眾最關心的方方面面。同時,這些報道經由新華日報、今日頭條號、大魚號等多平臺分發(fā),時效快、權威性強,形成了正面輿論引導的黨媒優(yōu)勢。
轉變話語體系,從讀者視角出發(fā)生產作品,黨報公眾號“現(xiàn)象級”產品頻出。例如,8月4日,由新華日報傳媒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運維的微信公眾號“南京觀察”首發(fā)報道《271人的特殊“冒險”》,在江蘇人的朋友圈刷屏,僅在“南京觀察”上的閱讀量就突破3萬,在“南京發(fā)布”微信公眾號上迅速破10萬。稿件聚焦疫情期間南京江東街道一個臨時建立的志愿者群,講述了271個志愿者攜手抗疫的感人故事。面對海量的新聞熱點和其他媒體的激烈競爭,“南京觀察”的這篇稿件,選題匠心獨具,采訪扎實細膩,語言溫潤感人,從選題、采訪到寫作,都突破了新華日報長期以來主題報道的一些框框,呈現(xiàn)了獨特風格,很容易讓讀者“共情”。
當下,一旦發(fā)生熱點事件或重大時局變動,無論是自媒體還是主流媒體都會第一時間搶發(fā)資訊,這也導致內容上容易“千人一面”,同質化嚴重。黨報微信公眾號如何從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功吸引流量?
對于黨報采編人員來說,與自媒體最大的不同,便是掌握了權威、優(yōu)質的新聞資源。不少黨報微信公眾號,利用獨特資源,推出具有新銳氣息、思辨色彩和導向意識的原創(chuàng)作品,并借此提升黨報“首位度”。
精準的定位和穩(wěn)定的調性至關重要。可以說,紙質媒體時代,記者并不注重與讀者的互動,目標讀者并不清晰。但在運維黨報二級公眾號的時候,思維必須轉變,那就是要服務好目標群體。二級公眾號目標不是錨定所有熱點,而是滿足特定受眾對精品內容的需求。這些公眾號,根據團隊自身報道領域和專業(yè)優(yōu)勢,結合受眾需求,找準定位,形成獨特的調性,獲得目標群體的高度黏性和認可。
比如,“北京西路瞭望”的主要受眾是江蘇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的工作人員,因此,它的諸多獨家內容主要是江蘇時政類資訊和解析。通過在摸索中對受眾精準畫像,反過來將受眾的構成作為公眾號內容篩選的重要依據,長此以往,受眾黏性越來越高。作為一個2018年才推出的公眾號,目前用戶數量已突破10萬,實屬不易。
有了精準定位,下一步便是要打造精品原創(chuàng)。微信文章要“出圈”,形式創(chuàng)新必不可少,但“內容為王”仍不可撼動。運維較好的公眾號,在紛亂的競爭格局中并不貪多,而是精心打磨每一篇原創(chuàng),鑄造獨特調性。
優(yōu)質的原創(chuàng),離不開調研思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北京西路瞭望”前后刊發(fā)了10篇江蘇戰(zhàn)疫觀察文章,包括《江蘇戰(zhàn)疫觀察:船到中流當奮楫》《江蘇戰(zhàn)疫觀察:最是橙黃橘綠時》等,作者一直在采訪一線,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兼具,將不同階段江蘇在抗疫當中的表現(xiàn)和艱難奮斗用頗具網感的話語呈現(xiàn)出來,文章中沒有通篇的“書記說”“省長說”,但又讓老百姓清晰地明白了江蘇的作為和擔當,以及當時江蘇所面臨的困難,成為輿論引導的“輕騎兵”。不少人留言認為,文章寫得好,既有高度、廣度還兼具深度。
優(yōu)質的原創(chuàng),離不開深度觀察。當下,淺閱讀盛行,深閱讀稿件似乎被淹沒在碎片化傳播的汪洋大海中。但是,在重大新聞、嚴肅話題等方面,受眾迫切想要認識錯綜復雜的社會形勢,他們不僅僅需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抓住這一機遇,黨報微信公眾號發(fā)揮專業(yè)性的優(yōu)勢,推出一批原創(chuàng)精品,提升了傳播力。比如,蘇州日報社“蘇州圓桌”發(fā)布的《從蘇州古城破題!藍紹敏首站調研選姑蘇,有個“硬核”理由》一文,姑蘇區(qū)是2019年藍紹敏履新蘇州市委書記后板塊調研的第一站。首站為何選姑蘇,蘇州人非常關心,這篇文章將背后緣由娓娓道來,給受眾提供觀察蘇州政經的新窗口。
優(yōu)質的原創(chuàng),離不開敏銳視角。黨報二級公眾號的文章,不是報紙內容的照搬,而是要寫出新聞中的門道和味道,這需要記者有敏銳視角。比如,“涌金樓”此前推出的《曾是中國首富,宗慶后的投資邏輯你看懂了嗎?》一文,2021年8月,娃哈哈入局電商的余溫未降,宗慶后進軍私募圈的消息再次刷遍全網。一時間,關于“宗慶后76歲還去考了個證?”“宗慶后的私募基金要投什么?”等疑問鋪天蓋地,網上眾說紛紜。獲知消息后,記者敏銳意識到,要快速采訪并利用專業(yè)分析來回應熱點,于是文章很快推出,受到多方關注。換做以前,類似稿件很難在報紙上刊登,記者沒有采訪和寫作的動力,但互聯(lián)網時代,記者在采寫中更注重用戶體驗,內容生產也從原來的由傳播者主導演變?yōu)槭鼙娭鲗А?/p>
除了原創(chuàng)報道,體現(xiàn)公眾號價值的還包括出眾的篩選眼光。比如,在元旦、春節(jié)等諸多時間節(jié)點,領導干部的賀詞、發(fā)言滿天飛,但如何篩選有價值的發(fā)言,擊中目標受眾的心?在2020年五四青年節(jié)前夕,“北京西路瞭望”編發(fā)了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李小敏在一次座談會上的講話,《做一個什么樣的人?五四前夕,這份講話真情寄語青年干部》,文章令人如沐春風,讓人豁然開朗,受到公務員群體的歡迎。
融媒體時代,信息浩如煙海,人們的注意力很難吸引。如何抓住流量,抓住受眾?
“題好一半文”。標題是決定受眾是否打開文章的關鍵。流量高的文章,大多放棄了黨報的嚴肅樣式,轉而采用靈活俏皮的方式制作標題,通過“改頭換面”,拉近與受眾的距離。例如,以“江蘇1號”的文章來分析,主要采取了懸念式、“蹭”名人式、嵌入熱詞這幾種方式制作標題。
《全國百強縣出爐,江蘇各地幾家歡喜幾家愁?》《南京此次疫情毒株為“德爾塔”,這是個啥?》《江蘇·吉林!兩省談了啥?》……這些標題都采用了問句的方式,增強了懸念,能吸引受眾注意力。知名人物自帶“流量”,巧“蹭”名人,也可提升傳播效果。比如,2020年7月31日,華為任正非造訪了東南大學,編輯直接將任正非放入標題,推出文章《華為任正非為何突訪南京這所大學》,一下子就吸引了受眾。而在《剁手黨們,錢都花在這些“新地方”了!》《正是“散裝江蘇”背后的基因,成就了蘇大強》《“網紅”藍紹敏,南大再談“蘇州開放再出發(fā)”》等標題中,都靈活嵌入了一些網絡熱詞。
新聞要有“用戶意識”,“硬核新聞”須適當簡化。移動閱讀已成主流,受眾習慣于利用碎片化的時間來獲取較多信息。如果把報紙上的文章照搬到網絡上,讀者很可能被長篇大論的專業(yè)術語“攔在門外”,適當簡化特別適用于一些政策類硬新聞的發(fā)布?!稖p負近750億!一圖讀懂江蘇的三大硬核惠企新政》《一圖讀懂“蘇政50條服務指南”》……這些政策文件的原文文字冗長,讀者要想了解清楚非常費勁,“江蘇1號”通過清晰的可視化長圖輕松化解。這些關于疫情期間江蘇重磅文件的報道一經推出,即被廣泛轉發(fā)。特色的漫畫繪本作品,也成為圈粉利器。《這是剛開工的你嗎?》《疫情結束后第一條朋友圈發(fā)啥》《赤橙黃綠青藍紫,奮斗有我也有你》……“江蘇1號”推出很多滿滿正能量的手繪作品,詼諧的語言、簡潔的畫風,很受讀者歡迎。
用好新媒體技能,讓新聞更立體。短視頻、H5、VR等多種技術手段已走進人們的生活,而受眾對新聞資訊的呈現(xiàn)形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這一趨勢,黨報微信公眾號也運用十八般武藝,推出精彩作品。比如,7月26日新華日報旗下微信公眾號“江蘇學習社”出品的2分鐘小視頻《27個艙!“火眼”實驗室助力南京核酸檢測篩查》,在很多南京人朋友圈刷屏。當時南京疫情形勢嚴峻,網友非常希望了解“火眼”實驗室的最新進展。與很多自媒體不同,這樣的采訪資源是權威媒體所獨有,記者第一時間探訪實驗室并制作視頻。這種兼具時效性和話題性的視頻,擺脫了單一的文字敘述,讓黨報新聞也變得更加立體化、多樣化,受到追捧。
綜上所述,隨著媒體融合的深入推進,黨報越發(fā)了解并掌握新媒體時代的話語體系,利用獨特資源開設二級微信公眾號,在細分領域中打造出具有思辨力和影響力的原創(chuàng)精品。那些運營較好的公眾號擁有精準的定位和穩(wěn)定的調性,在打造爆款上有自己的“獨家秘訣”,這些公眾號如同“引力波”,讓黨報的穿透力更強,影響力更大,在眾聲喧嘩中弘揚了主流價值觀,在輿論引導上發(fā)揮了更大作用。
微信公眾號,要流量更要質量。因此,運維黨報微信公眾號,團隊要掌握分寸,眼中絕不能只有流量,為了吸引流量而降低水準,弱化黨報的權威性。為了吸引流量,一些編輯劍走偏鋒,過分依賴使用網絡熱詞,比如,“打Call”“內卷”“yyds(永遠的神)” “真香”“干飯人”等,甚至形成了思維定勢,認為只要貼上了網絡熱詞,就是擁有了網感。但實際上,有些文章內容乏味,只是貼個熱詞的標簽,長此以往,不利于公眾號整體的成長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雙傳學.“強化顯政”的理論意蘊與實踐路徑[J].傳媒觀察,2020(11):5-13.
[2]季鋮.淺析黨報官方微信公眾號的“網感”[J].新聞世界,2021(5):40-43.
1012501186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