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敏
(錦州市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綜合服務中心 遼寧 錦州 121000)
錦州是中國葡萄之鄉(xiāng),葡萄栽培歷史悠久,已經(jīng)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北鎮(zhèn)葡萄”品牌,具有色澤黑紫、果粒均勻、顆粒飽滿、酸甜可口、無污染、易儲藏等特點。截至目前,在錦州21 萬畝的葡萄栽培帶上,已有20 萬畝通過了國家綠色無公害認證。本文依據(jù)錦州葡萄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實踐經(jīng)驗,對葡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shù)進行了簡要介紹。
農(nóng)業(yè)防治是葡萄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手段,是整個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基礎。
1.1 科學剪枝。如果葡萄植株樹冠密閉、通風不佳、透光性差、環(huán)境陰濕,就容易導致病蟲害滋生繁殖,所以科學合理的修剪葡萄樹枝,及時綁蔓、摘心、除副梢,將樹形修剪成開窗型,做到通風、防濕、透光,以防病害發(fā)生。
1.2 清除病原。病害發(fā)生之前,往往需要病原物達到一定的數(shù)量積累,隨時清除病枝殘葉、病果、病穗,并集中銷毀,以有效減少病害的來源。
1.3 肥水管理。科學調(diào)配施肥配方,以有機肥為主,增施磷肥和鉀肥,這不僅有利于葡萄樹生長,而且能促進土內(nèi)病原菌拮抗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高果樹抗病力,而化學氮肥則以少用為宜;同時積水、濕度過高的環(huán)境往往是病蟲害易發(fā)的誘導因素,加強葡萄園的排灌設施建設與維護使用,降低濕度,也是控制病蟲害發(fā)生的必要條件。
生物防治方法就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謝物來防治病蟲害的一種方法,安全、無殘毒、無污染,不會造成病原抗性、不會破壞生態(tài)平衡,是無公害葡萄栽培中病蟲害綜合防治的重要方法。
2.1 以菌治菌。以枯草芽孢桿菌制劑為例,對葡萄灰霉病菌、蔓枯病菌防效良好,目前投入生產(chǎn)的百抗、依天得等制劑均屬此類。
2.2 以菌治蟲。阿維菌素、白僵菌、BT 殺蟲劑等生物制劑在防治蟲害實踐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BT 殺蟲劑對鱗翅目害蟲防治效果顯著。在實施以菌治蟲中利用葡萄車天蛾的病毒防治葡萄車天蛾,利用土壤中的一種綠僵菌(長孢型)防治白星花金龜子幼蟲等也是以菌治蟲的有效方法。另外,利用魚藤酮阻斷昆蟲的正常能量代謝,也能夠起到防治蟲害的作用。
2.3 以蟲治蟲。以蟲治蟲就是利用葡萄園中害蟲的天敵來防治害蟲的一種有效方式。葡萄害蟲的天敵大致分為2 類,一是捕食性類,如草蛉類、瓢蟲類、蜘蛛類、螳螂類等;二是寄生性類,主要是指寄生蜂類昆蟲等。捕食性類通過捕殺害蟲達到以蟲治蟲的目的,寄生性類昆蟲則是由于其寄生在害蟲體內(nèi)或體外,能夠抑制害蟲的生長,達到以蟲治蟲的效果,例如葡萄短須螨、粉蚧就有肉食螨、瓢蟲和寄生蜂等天敵。
通過熱力、電力、輻射以及外科手術(shù)等方式來實現(xiàn)對病蟲害的防治。剪病根、摘病葉、除病果、戴果套以及地面鋪草、地膜覆蓋(防止土表病菌向上傳播)、土壤的熱處理等均屬物理方法防治病蟲害范疇;例如:潛葉蛾、吸果夜蛾、金龜子、卷葉蛾等成蟲可以利用燈光誘殺,采用頻振式誘蟲燈更是可以將誘集到的害蟲通過紅外線直接殺死;配制糖醋液誘殺害蟲是利用趨化性采取的食物誘殺害蟲的有效方法,具體做法是:紅糖0.5 kg、醋1 kg、水10 L,加白酒少許,調(diào)勻后裝在合適的無蓋器皿中,掛在葡萄樹架中,可以誘到許多害蟲。
化學藥劑防治是病蟲害防治中易操作、效率高的防治方式,但化學防治存在著易污染、易破壞生態(tài)平衡和可持續(xù)性、易產(chǎn)生病原抗性等缺點,所以,使用化學藥劑防治葡萄病蟲害的過程必須建立在充分了解化學藥劑性質(zhì)、作用、特點的基礎上,做到對癥、適時、適量用藥。在葡萄栽培中主要常見的葡萄病害有炭疽病、白腐病、霜霉病、黑痘病、白粉病等;葡萄的蟲害則以葡萄金龜子、綠盲蝽、薊馬、癭螨、介殼蟲等為常見,表1 介紹了相關(guān)病蟲害的對癥藥劑。
表1 葡萄常見病蟲害防治對癥藥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