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溟慧
親愛的小星星,如果你是一位心細如發(fā)的小讀者,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新作文·小學中高年級版》中有一個欄目叫“悅讀悅寫坊”,它給我們推出了許多有意思的創(chuàng)意作文,于老師總是能在這個欄目欣賞到小作者點燃的智慧火花,欣賞到新思維綻放的靈感創(chuàng)意。當“悅寫”遇見“古詩”,會碰撞出怎樣的精彩呢?本期我們就來探究一二吧。
巧引妙改
旁征博引顯底蘊,文采飛揚妙語出。古詩進入作文,常見到的用法是引用。引用又可分為原句引用和套改引用。
原句引用,即在作文中引用古詩原句,一般會加上引號。引用的語言精練、含蓄、典雅,頓時給作文增添了詩意文采。本期《古老的“新月”》中有很多原句引用:
秋夜?jié)u涼,窗外見一輪明月高掛云海。這月,年年輪回,月月不息,夜夜變幻。“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边b想詩人張若虛佇立江邊,眺望江心,衣衫輕擺,卻不見故人,但見遠方月明如瑩。幾點星火,船影、人影若隱若現(xiàn)。此時此岸,圓月之下,此時彼岸,相隔天涯?!罢l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詩人猶如一葉小舟,在江面漂泊沉浮?;溆奶?,春月寂寞,能有幾人追隨月亮光華,回到親人身邊呢?
引用“月”的詩句,展開意境聯(lián)想,當下情景與古詩韻味完美結合,頓覺小作者筆下的“月”充滿詩意,充滿幽思。既有視通千里的空曠悠遠之感,又覺小作者巧引古詩的豐厚底蘊。
套改引用是把原句經(jīng)過一番“加工提煉”,切分、拆開、改換、組裝,形成“新句”,為我所用,表情達意。這種用法重要的是巧思、善改、妥帖恰當?!侗痴b風波》一文中有一句套改引用:
為了挽回我在何老師心中的形象,我豁出了老命,馬不停蹄狂背。不怕你笑話,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我連蹲馬桶的時候也在念念有詞,樂得媽媽眉開眼笑,她哪知道我的出糗故事(看來何老師還是挺夠意思,沒有告訴同為老師的媽媽)?!扒П橙f誦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第二小節(jié)我已爛熟于心,倒背如流,這下肯定可以完美過關了!
引用源自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浪淘沙》,原句是“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小作者為了課堂上能在老師抽背時對答如流,課前好一番下功夫,故此有“千背萬誦”的感慨,只改了兩個字,用在這里恰如其分。突出了自己準備的充分和辛苦。
串珠成鏈
偶然一兩句引用常見,有意識的一組相關引用是作者體例構思的升級哦,這可不常見。且看本期《月亮的秘密》一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薄?/p>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色暖,蟲聲新透綠窗紗?!薄?!春月亮的秘密喲,我和媽媽的小秘密喲!
“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薄?哦!夏月亮的秘密喲,我和媽媽的小秘密喲!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薄?哦!秋月亮的秘密喲,我和媽媽的小秘密喲!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哦!冬月亮的秘密喲,我和媽媽的小秘密喲!
在每個自然段的開頭是一句古詩引用,猶如一顆珍珠般熠熠生輝。第一句引用是總起,后面四句分別引用關于“月”的詩句,其內(nèi)容與小作者要表達的春月亮、夏月亮、秋月亮、冬月亮相輔相成,相映成趣。所有的段首句相互關聯(lián),完美地形成了一串“珍珠鏈”,可見小作者的運思精巧。這樣的一篇“串珠”體例作文在本期作文中出類拔萃,讓人過目難忘。
將古詩的引用升級,選擇一串相關詩句放在段首,形成“串珠成鏈”的巧妙布局,突顯小作者的匠心獨運,也彰顯出小作者知識積淀的豐厚。
體裁改寫
古詩是一種體裁,我們學習古詩,理解詩意,有意識地將它改為現(xiàn)代文體裁,或是描景狀物,或是寫人記事,既是對原詩的深入理解與詮釋,也是練筆的一種方式。
今年《新作文》6月刊中的《又見〈池上〉》就是把古詩改寫了:
夏日,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在波光粼粼的河塘邊,有戶人家,屋里有個胖嘟嘟的小孩兒,穿著紅肚兜。父母都在睡午覺,他覺得無聊。突然他想起屋前的荷塘里有許多蓮蓬,蓮子那香香脆脆的滋味讓他不由得垂涎三尺,于是他便決定去偷采白蓮……
此文是依托《池上》“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而創(chuàng)編的故事,有點像“翻譯加工”,是以第三人稱講故事的方式改寫的。
化身穿越
不滿足于只是“翻譯”古詩情境,也可以嘗試化身其中,成為古詩情境中的一員,可以是詩人、路人身處當時情境;也可以是本人穿越,帶著現(xiàn)代的記憶。
今年的《新作文》5月刊中有這類作文,很值得借鑒賞讀。
六月二十七清晨,我如往日一樣,撐著小舟等待著乘船的客人。只見一人朝我叫道……
直到很久之后,我才知道當時載的那位客人原來是大名鼎鼎的蘇軾,而那首著名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卻是我和他一起泛舟所得。那個日子是我這個船夫終生難忘的。
《望湖樓雨中即景》中,小作者化身為一個撐船的船家,遇到詩人蘇軾,載他游湖遇雨,成就千古佳作,永生難忘。
創(chuàng)意趣寫
一首古詩在特定的時代,因詩人特定的所見所感而創(chuàng)作,歷經(jīng)千年流傳至今,廣為傳誦。不同的讀者也因不同的經(jīng)歷和知識背景有不同的理解,也會產(chǎn)生千奇百怪的想法,創(chuàng)意趣寫也就變得異彩紛呈。
于老師曾經(jīng)讀過一篇文章——《〈宿新市徐公店〉情節(jié)MTV設計》,小作者采用了“情節(jié)MTV設計”的體例,就像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MTV一樣,特別有鏡頭感。對于每個鏡頭要呈現(xiàn)的畫面,小作者描述得很細致,照著這個“腳本”去拍攝,我們看到的一定是精彩的畫面。
鏡頭一:春日清晨
一輪紅日緩緩地從東方升起,映紅了天邊的朝霞,瑰麗無比。紅日下,悅來客棧的酒旗在空中隨風飄揚。店主徐公早早起床,開始忙碌起來。他肩上搭著一塊布,手里提著一壺水招呼客人:“客官,您起床了,要不要給您準備早飯?”詩人楊萬里從客棧里踱步出來,他頭上戴著頭巾,身上穿著藍色的長袍。他朝徐公擺擺手,走出店門,伸伸懶腰,雙手反背著,深吸了幾口新鮮空氣,立刻感覺精神舒暢。接著,他就入神地觀賞起眼前幽靜安逸的田園風光來。
寫景古詩詞都很有意境,用這種“MTV”腳本的形式改寫非常適合,能夠把抽象簡潔的詩詞有創(chuàng)意地立體化、動態(tài)化。小星星們也可以來嘗試一下,如《村居》《小池》《山亭夏日》《清明》等都可以改編。友情提示:改編時要注重畫面描寫,不要寫成“翻譯”啦。
親愛的小星星們,悅寫古詩,可以巧引妙改,可以“串珠成鏈”,可以體裁改寫,可以化身穿越,還可以創(chuàng)意趣寫。你的悅寫你做主哦,要不要試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