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遠檔,高崳飛,徐 桃,佡 云
(1.中國有色剛果礦業(yè)有限公司;2.中國有色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有限公司,廣西 桂林 541000;3. 沈陽有色金屬研究院,遼寧 沈陽 110000)
礦區(qū)位于非洲大陸核心扎伊爾克拉通的東北部,主要由前寒武紀基底和加丹加超群組成?;装ㄔ缜昂浼o的盧富布(Lufubu)超群(主要巖性為片巖、片麻巖等)和中前寒武紀的莫瓦(Muva)超群(主要巖性為石英云母片巖、石英巖等)[1]。加丹加超群形成于新元古代,不整合覆蓋在基底雜巖之上,自下而上分為羅安群(Roan)、恩古巴群(Nguba)和孔德隆古群(Kundelungu)。巖性主要為陸相及海相的碎屑巖、泥頁巖及碳酸鹽巖(見圖1)。其中的礦山組(R)為主要的銅、鈷礦的含礦層位,主要為淺?!獮I海相沉積地層。
圖1 區(qū)域地質簡圖
礦區(qū)位于加丹加弧形成銅鈷礦帶的轉折部位,是非洲中部盧菲利弧形構造帶的一部分。構造帶總體呈NW—SE走向,從贊比亞和剛果(金)邊境的東部呈弧形延伸到西部的贊比亞—安哥拉邊境,是一條長約500km,寬50km~150km的銅、鈷、鎳、鉛、鈾多金屬成礦帶,發(fā)育多個世界級大型銅鈷礦床[2],帶內巖漿巖不發(fā)育,局部見少量侵入基底及加丹加超群內的花崗巖和輝長巖等。
卡拉比礦區(qū)地層較為簡單,主要有羅安群中的RAT亞群(R1)、礦山亞群(R2)中的坎莫托組(R2.1)、白云巖組(S.D)及下孔德龍古群的Ki1.1及Ki1.2組。下孔德龍古群地層分布于礦區(qū)東部,羅安群地層主要見于老礦坑及礦區(qū)西側及南側。區(qū)內未見巖漿巖。
含礦礦山亞群地層由老至新地層、巖性特征簡述如下(見圖2):
圖2 礦區(qū)地質簡圖
(1)礦山亞群R2.1(D.Strat):主要分布在礦區(qū)的西側與上伏的礦山亞群(R2.2)呈整合接觸。地層產狀78°~115°∠56°~85°。巖性主要為紫紅色綠泥石化白云質粉砂巖,局部夾少量的砂巖。厚度約10m~30m,是礦區(qū)V2、V3礦體主要賦存層位。
(2)礦山亞群(R2)坎莫托組(R2.1),共分四段,即一 段(RAT.gr)、二 段(D.strat)、三 段(RSF)、 四 段(RSC)。礦區(qū)出露了三段、四段:①三段RSF(R2.1.3)分布在礦區(qū)中部地段,與上伏的四段呈整合接觸。地層產狀80°~115°∠85°。巖性主要為硅質細粒層狀白云巖,夾白云質粉砂巖、頁巖。該層厚10m~15m,是礦區(qū)V1、V5礦體的主要含礦位。②四段RSC(R2.1.4)分布在礦區(qū)中部地段,與上伏的和白云巖組(S.D)呈整合接觸。地層產狀80°~115°∠85°。巖性主要為多孔的塊狀、疊層石狀、蜂窩狀硅質白云巖。層厚10m~20m,是礦區(qū)V1、V5礦體的主要含礦層位。
(3)礦山亞群(R2)白云巖組S.D(R2.2)主要分布在礦區(qū)的東部。地層產狀65°~115°∠88°,巖性主要為白云質頁巖,薄層狀白云質粉砂巖,夾灰色結晶白云巖,底部伴有硬石膏的結核體。層厚25m~75m,是礦區(qū)V4礦體的主要含礦位。
礦區(qū)內斷層發(fā)育,按其類型可大致分為層間斷層F4、F5及平移斷層F1、F2、F3(見圖2)。
2.2.1 層間斷層
①F4層間斷層是RSF地層與RAT地層的分界線。斷層產狀與地層產狀基本一致,走向在2~9號線間,近南北向,9~20號線由于受北東向的斷層(F2、F3)錯斷影響變?yōu)楸蔽?5°方向展布,斷層總體傾向為東—北東向,傾角56°~85°。斷層以層間破碎帶形式呈現(xiàn),破碎帶寬約2m~3m,由斷層泥、碳質粉砂巖、白云巖碎塊及少量孔雀石碎塊構成,局部含富礦。②F5層間斷層主要發(fā)育在RAT地層中,于2~9號線間展布。斷層產狀與地層產狀基本一致,斷層走向在近南北向,傾向東,傾角56°~85°。破碎帶局部含富礦。
2.2.2 平移斷層
①F1斷層位于礦區(qū)最南部,走向約83°,近東西向延長大于700m,斷層的傾角不明。該斷層橫切了RAT、RSF、RSC及SD地層,錯距不清,是區(qū)域性斷層,控制著羅安群地層的南端。②F2斷層位于礦區(qū)中部于8~12號線間。走向50°,延長大于150m,斷層傾角不明。該斷層沿北東方向橫向切斷了SD地層,橫向錯距約50m,同時破壞礦體向南延伸方向,破碎帶較寬,帶內局部發(fā)育富礦體。③F3斷層位于礦區(qū)中部于13~19號線間。走向60°,延長大于150m,斷層傾角不明。該斷層沿北西方向橫切了RAT、RSF、RSC及SD地層,橫向錯距約60m,同時破壞礦體向北延伸方向。
區(qū)內普遍發(fā)育低級區(qū)域變質作用,主要變質作用有硅化、高嶺土化、滑石化、綠泥石化等。硅化主要發(fā)育在RSF及RSC地層白云巖中,表現(xiàn)為石英顆粒重結晶,形成條帶狀或團塊狀構造。
卡拉比銅鈷礦礦體分為南部礦體和北部礦體,共6個,其中V1、V2、V3、V4為南部礦體,V5、V6為北部礦體(見圖3)。礦石類型主要為氧化礦,銅礦物主要以孔雀石為主、少量黃銅礦、黃鐵礦。
圖3 Kalabi銅鈷礦體分布簡圖
(1)南部礦體:
①V1礦體:賦存于礦山亞群坎莫托組(R2.1)RSF及RSC地層硅化白云巖內及白云質粉砂巖中。礦體走向為南北向,傾向東,傾角約70°~80°,脈狀、透鏡體狀分布。礦體走向長約360m,傾向延伸最大約70m,銅平均品位約4%。②V2、V3礦體:賦存于礦山亞群中的R2.1組(D.Strat)紫紅色綠泥石化白云質粉砂巖、白云巖中,礦體走向南北向,傾向東,走向長約95m~168m,傾向延伸最大約36m~95m,銅品位0.5%~21.65%,平均品位3.06%。③V4礦體:賦存于礦山亞群中的S.D(R2.2)地層青灰色白云巖中,礦體走向為北東—南西向,傾向東,礦體走向長約110m,銅平均品位1.24%。
(2)北部礦體:
①V5礦體:礦體賦存在礦山亞群坎莫托組(R2.1)RSF及RSC地層多孔的塊狀、溶孔硅化白云巖中,受構造影響,V5礦體走向北西,走向長約130m,傾向北東,傾角65°~80°,傾向方向約80m,銅平均品位2.48%。②V6礦體:該處地層受構造影響較大,地表無露頭,地層走向南西,傾向北西,而V6礦體為一薄層狀礦體,鉆孔揭露真厚度僅2.25m,礦體較薄,走向長110m,傾角較陡,傾向方向延伸48m,銅平均品位2.55%。
3.2.1 礦石類型
礦區(qū)礦石工業(yè)類型以氧化礦為主,氧化率一般超過93%。礦石自然類型分為白云巖型銅鈷礦石、白云質粉砂巖銅鈷礦石、白云質頁巖銅鈷礦石。
3.2.2 礦物組成
礦區(qū)銅礦物為主要為孔雀石、硅孔雀石、少量藍銅礦,次要礦物黃銅礦、自然銅;鈷礦物主要為水鈷礦。礦石中脈石礦物主要有石英、白云石、綠泥石、方解石、滑石、白云母和絹云母、赤鐵礦、褐鐵礦等。
3.2.3 化學成分
礦石礦化不均勻,礦石中銅、鈷品位變化很大,銅平均品位2.82%,鈷平均品位0.12%。脈石組分主要是SiO2、Al2O3、CaO、MgO等,其含量分別為52.54%、0.77%、1.98%及1.22%。
3.2.4 結構構造
礦區(qū)礦石呈隱晶—微晶粒狀結構、針狀、放射狀結構,主要為皮殼狀、脈狀構造、網脈狀、浸染狀構造。
礦區(qū)礦化主要發(fā)育在D.Strat、RSF、RSC、SD地層中,斷層(破碎帶)中常發(fā)育不規(guī)則的高品位的銅鈷礦石,受地層、構造控制明顯,為比較典型的沉積—變質構造熱液改造型銅鈷礦床。
根據前人同位素、包裹體實驗表明,太古宙時期,礦區(qū)所在的加丹加區(qū)域進入地槽體制,沉積了一套銅多金屬元素磨拉石建造。隨后,地槽進入震蕩期[3]。在前寒武紀,從古磨拉石建造中萃取的銅多金屬、硫酸鹽與碳酸鹽巖和碎屑巖發(fā)生反應、沉積,形成羅安群早期礦化地層[4]。元古代后期,受盧弗里安運動的影響,加丹加弧形褶皺帶形成,后期受北東向推覆運動影響,Mutaka向斜和Kabala背斜之間,形成多個破碎的羅安地層塊,來自上深部的大地熱流沿深斷裂上升,萃取早期礦化地層中的銅多金屬,形成的富礦熱液沿著斷裂、裂隙和層隙環(huán)流,早期層狀礦化發(fā)生再活化作用,礦化沿斷層、裂隙進一步富集,在卡拉比地區(qū)形成南北-北西向富礦帶。
卡拉比礦床為熱液疊加改造的層控銅鈷礦床,受地層層位、斷裂構造等因素控制。
礦體所賦存的羅安群含礦地層,宏觀上受到斷層的控制,該地層呈南北至北西—南東向,南部受到區(qū)域大斷層F1斷層的控制。層內礦體受到黑色含黃鐵礦板巖的控制,為礦體的頂板。
礦區(qū)的找礦方向主要為兩個區(qū)域:原采坑西南區(qū)域和原采坑北部沿F4斷層北西延伸方向。原采坑西南區(qū)域次級構造發(fā)育,F(xiàn)4、F5、F1斷層在此區(qū)域匯集,巖性破碎,易形成小而富的銅鈷礦體,該類礦體為構造控礦礦體,找礦標志:巖性破碎,高嶺土化及其發(fā)育,地下水涌水量大。北部沿F4斷層北西延伸方向羅安群地層沒有區(qū)域大斷層完全控制,可沿F4斷層方向,繼續(xù)追索含礦羅安群地層。該地層有以下標志:土壤風化層中豐富的Cu和Co元素,重金屬含量高,植被稀疏,多生長“銅樹”“鈷草”等標志植物,具有一定的指示意義;受到后期熱液疊加改造,硅化、褐鐵礦化、赤鐵礦化強烈,地表常見蜂窩狀硅化白云巖,為常見找礦標志;礦體頂板獨特的黑色含黃鐵礦板巖為礦區(qū)重要的巖性標志;地形上,硅化白云巖地層,抗風化能力較強,易形成較為平緩的正地形,為找礦重要的宏觀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