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曾經有一個理論被廣泛傳播,說只要在某個領域堅持夠10000個小時的練習,便可成為該行業(yè)的專家。這是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推廣的理論。然而,一項由五所大學的心理學家共同完成的研究卻拆了格拉德威爾的臺。在一組棋手與音樂家的對照實驗中,他們發(fā)現不同的熟習程度只占影響表現水平變量的三分之一。這項研究認為:“最主要的水平差異沒有得到解釋,而這些差異很有可能是由其他因素決定的?!睋Q言之,練習是很重要的。但光練習是遠遠不夠的,能否成功還與性格、年齡、智力等因素有關。
其實,“熟能生巧”,是過去農業(yè)經濟、工業(yè)經濟的產物,無論是農民種地還是工人做工,確實是“熟”能生巧。越是熟練,越能夠提高效率,越能夠做得精確??墒窃谥R經濟時代,在強調創(chuàng)新的時代,一味求熟練,一味重復過去的做法,就會導致出現一些相反的效果。
一項調查顯示:的士司機與公交司機同樣開車多年,但只有的士司機負責記憶空間位置的大腦海馬區(qū)變大。這是因為公交司機每日開同一條路線,固然駕輕就熟,大腦卻未能得到足夠的挑戰(zhàn)。而的士司機需要時時掌握最新路況,這使得大腦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一個拉《梁祝》的人,重復練五年后可能拉得不費吹灰之力,對曲子的控制力與表現力卻不曾精進半分。
這說明,熟,在一些時候,更容易讓人陷入無意識的簡單重復,習以為常,長此以往,不但對于人的創(chuàng)造力沒有任何幫助,還常常會受到限制。
可怕的是,有些老師也堅信熟能生巧。在某一方法的長期訓練中,學生的確能熟練、牢固地掌握這一方法形成習慣??闪晳T一旦養(yǎng)成,就很難再接受別的方法,即使是更好、更優(yōu)的方法,他們也懶得去接受。試想一個連好方法都懶得接受的學生,我們又怎么能奢望他能生“巧”,能選擇更好、更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呢?熟,不一定生巧,很多時候更容易生銹。
【素材點撥】“熟能生巧”是一個漸臻佳境的過程,人們以此掌握了很多技能,但“熟”,只是獲得了基本的能力,一味站在原處,只會讓美好銹蝕在所謂的“熟”之中。要想“巧”起來,還得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跳出“熟能生巧”這一舒適圈更能給人類事業(yè)帶來新的契機,進而實現新的突破。以此來看,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正確模式應是這樣:熟能生巧——新的發(fā)現——熟能生巧——新的發(fā)現。這樣的模式循環(huán)往復,才能驅動人類社會越來越高級。
【適用話題】成功;練習;拒絕重復;突破自我;創(chuàng)新……
(從容摘自微信公眾號“經濟之聲財經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