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芬
(江蘇聯(lián)合職業(yè)技術學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江蘇 淮安 223200)
寫作教學的目的是幫助高職學生通過寫作獲取更加多樣化的知識,并且掌握必要的寫作技巧和寫作策略。微寫作教學的目的是指導學生在整個寫作練習過程中,學會創(chuàng)作微寫作類型的語文作文,并且提高整體寫作能力。如何提高說明類和描寫類微寫作訓練的有效性,是值得高職教師慎重思考的問題。筆者將結(jié)合教學體會,實際闡述和分析以上問題。
2020年2月,《中等職業(yè)學校語文課程標準》(2020年版)頒布施行,新課標分為基礎模塊、職業(yè)模塊、拓展模塊三大類,其中職業(yè)模塊分為4個專題,專題3為微寫作,該專題旨在引導學生了解微寫作的特點,激發(fā)寫作興趣,培養(yǎng)敏捷的思維能力和快速組織語言的能力,提高人際溝通和交往的效率。這表示大家愈發(fā)重視對學生進行微寫作技能訓練并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伴隨時代與社會的進步,技能型人才與綜合性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高職學校作為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與輸出性人才的綜合基地,應當注重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及質(zhì)量,在重視和強化對學生進行技能性教育的同時,提高學生學習文化知識的綜合能力。加強對學生進行說明類和描寫類微寫作技能的訓練,符合上述教學目的。
目前高職語文教學存在一些不良現(xiàn)象。比如部分學生對于參與作文練習和訓練的積極性不高,缺乏鉆研和探索精神,相對于文化課程和寫作訓練,他們更喜歡或者更傾向于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對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學習與掌握上。因此,部分學生存在偏科及反感語文寫作學習等情況,對語文寫作訓練存在抵觸和厭煩心理。
在此背景下,微寫作的訓練形式成為高職學生喜聞樂見和愿意接受的作文訓練模式之一。微寫作訓練既能夠幫助其節(jié)省整體寫作訓練的時間和精力,又不會令其對作文練習產(chǎn)生畏懼心理,以更精簡的形式和凝練的語言,幫助高職學生掌握必要的寫作技巧和寫作思維。這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寫作興趣,還有助于將寫作能力培養(yǎng)和文化知識性學習相結(jié)合,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水平。
語文是幫助一個人學習知識及溝通交流的基礎性學科。對于說明類和描寫類作文的寫作訓練與理解是提高高職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方式。高職學生在五年制的學習后,很快便面臨著步入社會并從事相關技能性專業(yè)工作的問題,加強對學生的寫作訓練是提高寫作和溝通交流水平的重要方式。特別是提高學生對說明類文體和描寫類文體的寫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運用水平、深化生活理解感知及增強觀察能力,可以為其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通過調(diào)查研究,結(jié)合以往的微寫作課程案例來看,目前的高職語文微寫作教學課程具有以下特點。
(1)微寫作的寫作內(nèi)容和主題多來自高職教材或者各大考試題型中的大作文命題,與生活相關聯(lián)的微寫作主題相對較少。說明類和描寫類的微寫作訓練更依附閱讀課的開展。另外,引導學生進行說明類或者描寫類微寫作訓練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進行后續(xù)的大作文的章法性訓練,或者鼓勵學生在讀寫結(jié)合的前提下進行實際的寫作訓練。這樣的目的和方式與學生的社交沒有實際的關聯(lián)性,微寫作創(chuàng)作不會在社交語境下進行。
(2)部分高職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描寫類或說明類的微寫作訓練時,通常會以段落性的微寫作或文章性的微寫作形式開展,具體內(nèi)容雖然會部分涉及微博等新媒體的微寫作訓練形式,但是并沒有將其實際引用到課堂中。因此,紙質(zhì)的微寫作練習和連續(xù)性的微寫作練習是目前高職學生普遍接觸的說明及描寫類微寫作訓練的主要形式。
(3)部分高職教師在指導和引導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微寫作教學過程中,通常集中在對學生進行寫作之前的技巧類引導,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說明類及描寫類微寫作技巧,對學生在微寫作創(chuàng)作及后續(xù)交流過程中的部分引導相對欠缺。高職教師這種專注于對學生進行寫作知識指導的方式,令學生在整個創(chuàng)作和后續(xù)交流過程中呈現(xiàn)空洞化或者閉塞性的特征。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微寫作教學應當充分突出和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優(yōu)化教學手段,尊重學生的微寫作學習體驗和學習心理,相關教學模式和設計應當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在整個微寫作授課過程及探究活動中,教師應當更加關注學生的具體學習方式和學習理念,以更趣味化和多樣化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微寫作探究和學習交流,提高學生的微寫作綜合素養(yǎng),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已掌握的微寫作學習知識和經(jīng)驗,合理理解和構(gòu)想后續(xù)的微寫作知識。
高職語文教師在說明類、描寫類微寫作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挖掘?qū)W生微寫作學習的興趣點,契合學生學習心理給予其及時的指導和引導,依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興趣和愛好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教學。例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一些高職學生對圖畫類的說明類、描寫類微寫作知識比較感興趣,部分高職學生對于文字型的說明類、描寫類微寫作學習方式比較熱衷。筆者便針對學生的不同學習特點和學習興趣,對其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指導。針對喜歡圖畫式說明類、描寫類微寫作學習的同學,筆者鼓勵其多誦讀一些繪本和插圖類的微寫作故事書,并且給其推薦了一些適合其年齡段的微寫作繪本和微寫作圖書,創(chuàng)設了音畫一體的說明類、描寫類微寫作學習情境,這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微寫作學習興趣。針對那些喜歡文字類微寫作學習的學生,筆者推薦其誦讀一些和說明類、描寫類微寫作相關的優(yōu)美語段或者自己喜愛的歌曲及微寫作名家的文字簡述,以比較凝練的文字學習及文字微寫作理解形式提高學生的微寫作積累素養(yǎng)。
高職語文教師應當陪伴學生共同深入理解教材和微寫作材料,引導學生學習新的微寫作知識和樹立微寫作學習觀念。這樣可以將教師從原本的微寫作知識傳授者成功轉(zhuǎn)化為幫助和引導學生進行微寫作訓練及知識學習、理解的角色,有效避免或減少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單一教學給學生帶來的弊端,更有助于調(diào)動學生進行微寫作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幫助他們積極參與到整個微寫作課堂的學習和探究活動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微寫作感知能力。
在進行實際的微寫作訓練,或者提高學生的說明類寫作技巧及描寫類文章微寫作技能時,教師可以從以下角度和訓練模型開展。
教師可以以說明類或描寫類的閱讀訓練為手段,引導學生隨文而作,結(jié)合閱讀感悟進行微寫作創(chuàng)作。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當筆者為學生解讀一篇說明類或者描寫類的文章時,通常會鼓勵學生緊扣文章的內(nèi)容或者主題引導學生進行微寫作創(chuàng)作,幫助大家分析和尋找閱讀材料中的微寫作素材,以便結(jié)合課文中的留白挖掘微寫作的訓練點或者入手點,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材料歸納整理能力。
提高學生隨文而作的閱讀及寫作水平,是基于讀寫結(jié)合教學理念前提下,幫助學生自我提升,對說明類及描寫類微寫作技巧訓練的一個良好的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是實現(xiàn)閱讀課程與微寫作課程相結(jié)合的良好教學模式。高職語文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從微寫作的角度設計學生的動筆訓練,引導學生基于閱讀理解完成部分提升性的微寫作訓練,形成一種以讀帶寫、以寫促讀的語文教學模式,有效提高整體閱讀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微寫作水平。例如,在學習了一篇介紹“蟬”的說明描寫類文章后,筆者請學生在課后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以仿寫或感悟的形式表達自己對其他動物的一些認知。引導學生提取文章中的有效信息,寫出具有語言賞析類的小短文,或者是對文章中特殊的句式和段式進行仿寫說明,以豐富學生的整體微寫作創(chuàng)作視角并提高其創(chuàng)作能力。
區(qū)別于其他傳統(tǒng)意義上的篇章類寫作,片段式的微寫作練習具備篇幅短小、內(nèi)容集中、主題突出、層次分明、語言流暢等特點。這種模式對于描寫類、說明類微寫作訓練而言是非常適合的。例如,高職語文教師在實際的微寫作課堂中,可以引導學生對動作、肖像(外貌)、心理、神態(tài)、語言等方面進行微寫作描寫,以更集中的角度幫助學生提高描寫類微寫作能力。這種方式通常會運用到片段化的微寫作描寫形式,幫助學生克服對描寫類文章的畏懼心理,引導學生自片段和段落式的微寫作訓練中掌握謀篇布局的技巧,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基于扎實和完整的片段化寫作訓練,提高整體寫作能力。
對于高職語文而言,進行描寫類及說明類微寫作練習不應當局限于課堂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隨時隨地及隨意地開展相關寫作練習,以言簡意賅和更輕松愜意的形式抒發(fā)情感,增強學生對某一事物、人物進行說明和描寫的意愿,引導學生養(yǎng)成有感而發(fā)、隨性創(chuàng)作、積極發(fā)言、記錄生活、彰顯個性的好習慣,幫助學生將描寫類和說明類微寫作練習視為表達情感、記錄生活、傳遞思想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單純的寫作技能提升技巧,這樣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和創(chuàng)作靈感。
在高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對于說明文和描寫類文章的寫作及教學引導,通常具有一定的閉塞性和統(tǒng)一性,主要表現(xiàn)為說明類或描寫類的內(nèi)容較為樸素和理性,語言描述要求更準確和有條理,在以往傳統(tǒng)理念和方法的指導和影響下,部分高職語文教師通常會引導學生掌握三段式的寫作理念,欠缺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和有效性,令整個說明類或描寫類微寫作課堂顯得拘謹化和形式化。
教師應當轉(zhuǎn)變這一教學形式,為學生構(gòu)建更趣味化和多樣化的說明類及描寫類微寫作創(chuàng)作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例如,在引導學生說明及描寫“水立方”“天安門”“蘇州園林”等建筑或場所類事物時,筆者會為學生展示相關圖片和視頻資料,創(chuàng)造視聽結(jié)合的微寫作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鼓勵學生通過相關資料欣賞挖掘新穎的微寫作創(chuàng)作角度,避免寫作訓練流于俗套,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微寫作教學是近年來逐漸興起并為大家所接受和喜愛的一種寫作訓練方式,高職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應當強化對學生的寫作指導,提高學生對說明類和描寫類微寫作訓練的技能掌握程度,以更多元化和開放式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認識到掌握微寫作技能的必要性,并且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令其獲得更積極的微寫作訓練體驗。基于片段化、碎片化、讀寫結(jié)合式、隨意化、情境化、趣味化的微寫作訓練方式,提高學生對說明類和描寫類文本的寫作熱情,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