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 舞
年末隆冬,看夏中義的《九謁先賢書》,發(fā)現(xiàn)2001年5月7日我在扉頁上寫的一句自勉的話:“以三十五歲心情讀書?!边@條“五·七指示”,這一刻讀來還是有點熱血沸騰。后來又翻閱夏老師的《新潮學案》,發(fā)現(xiàn)這兩本書都是出于學術良知的公正批評,于是忽然想到一個題目:有沒有公共批評?——這也是我這一刻保持三十五歲心情的標志。對公共批評這一概念,我無力闡述,降低一下規(guī)格,就變成了:要不要批評相伴?
我認為任何時候都可以保持三十五歲心情的。三十五歲心情——于我而言,就是一種批評的心情,要以批評的眼光看待一切。我和夏老師曾經(jīng)有過《呼喚超批評》的對話,現(xiàn)在看來,這種“超批評”是接近公共批評的。這一刻讀他的《九謁先賢書》,看那一封封謁先賢書,從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吳宓、胡適、吳晗、聞一多、馮友蘭、王瑤,一路寫來,再讀他的《新潮學案》,每讀罷一篇,你就會掩卷長嘆:如今的批評界呵!
如今的批評界怎么啦?不說你也懂的。
而我想主要說說比較熟悉的詩歌界。一是國際交流方面的,這方面的情形近年來一直在猛增;二是新詩詩體建設方面的,人們都在籌劃第二個一百年的新詩發(fā)展,每年都有人發(fā)布新詩的“增長點”。但你們注意了沒有?無論國際交流,還是國內(nèi)發(fā)展,除了禮尚往來的贊美或熱捧,就是大字報式的揭批交戰(zhàn),有好好的正兒八經(jīng)、不講個人交情、不抱小圈子利益的批評沒有?不能說沒有,很少。如果沒有樹立起公共批評意識,讓批評一路伴隨,中國詩歌就不能得到健康發(fā)展。
盡管沒有能力,但我還是忍不住要闡述一下何謂公共批評。它不是圈子批評,不是關系批評,也不是流派批評,也不是印象批評。它就是平衡于各種批評之間、維護詩歌整體健康發(fā)展的批評,它是理性的、邏輯的——也就是我和夏老師一直呼喚的“超批評”(Metacriticism),又叫“對批評的批評”。就其實質(zhì)而言,在各種批評中間,要有一種公共立場,它并不排除別的任何一種方法的批評,始終保持一種全立場的態(tài)度,不為任何立場所束縛。
不為任何立場所束縛,哪怕是最好的朋友,最尊敬的師長,或者本人,公共批評都應秉持良知和公正,也就是公義。
讓我寫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有兩件事:一件是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她的詩歌將被耶魯大學列入研究對象。我說你把詩歌的英文版發(fā)給我,我要從英文立場上讀一下。她沒發(fā)過來,而是說:“已收到耶魯信函,知道研究我詩的原因,但目前不方便透露。”這件事與公共批評有什么關系呢?當然有。我發(fā)現(xiàn)中國詩人與外國詩人交往越來越多,但始終缺少批評陪伴。這是一個大問題。
另一件事,今年我認識了一些寫格律新詩的前輩老師,在格律問題上與他們有些討論。我發(fā)現(xiàn)他們的格律觀念比較陳舊,而他們又堅持、努力了那么久,不肯輕易否定自己,哪怕一點點否定都不行。于是我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些爭執(zhí)。這里有沒有公共立場呢?在討論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同樣缺少批評的陪伴。在我心目中,公共批評與批評陪伴是同義詞,前者是知識性界定,后者是行動必備。
先說國際交流中批評陪伴的嚴重缺失。我記得曾在《文學自由談》上談到過,近幾年,中國的大小詩人走出國門的機會越來越多,一些文化活動家(其中不排除有熱衷于國際文化活動的友好使者)起了很大作用,一些人——有名的或無名的——出出入入很忙,有的還獲得某種類型的獎項,然而相關人士表現(xiàn)出的自信令人失望。當時我舉了一個例子:有人從國外帶來消息,一場淋漓盡致的朗誦在東歐掀起了“中國風暴”,“中國的當代詩,完全可以和最輝煌的那個歐洲相媲美”——這些無需論證的膨脹,在我看來并非國人的驕傲。這需要公共批評的及時遏制,同時要用邏輯的、理性的分析去取代這種近乎妄言的嚎叫。
于是有人說,你算什么?
是啊,我算什么?詩人?批評家?都不算,就是一個喜歡說真話的小人物。但越是小人物,可能說的話越重,小人物有小人物的骨氣呀!不是嗎?
現(xiàn)在,國際已經(jīng)是一個很時髦的詞兒,“國際詩歌節(jié)”也是一年比一年多。既然是國際交流,那么國際詩歌節(jié)有沒有批評?假如我的朋友得了一個國際詩歌獎,他的作品,我們是否可以批評?他會接受嗎?這些問題還真不好回答。
我之所以想請朋友把她詩歌的英文版發(fā)我,因為我要研究。前年我看到一個著名詩人的詩集被譯成英文后,編目的順序改變了,具體的句子就不用說了,可見西方人翻譯中國詩人的詩,是有西方人的立場的。這之間的差別,有沒有人去辨認呢?我說,漢語詩首先應在漢語詩的范疇內(nèi)討論,雖然漢語詩有漢語詩的問題。我之所以想看英文版的詩,是因為英文版的詩和漢語版的詩不同。他們研究你是有原因的,我對朋友說,我不管這種原因是什么,我只關注語言。我可以從英語角度分析一下,用英語思維寫個東西,和他們有個交流?——我這樣說,沒有毛病吧!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和外國詩人交流,我們應該怎么做?
去年我翻譯了杰曼·卓根布魯特的十首詩,發(fā)表在《中西詩歌》雜志上。我不是翻譯家,但我認真地做了。我和這位比利時詩人有了交流,我們高興地談到:有沒有理由對詩歌和核心藝術的未來感到悲觀?答案是肯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現(xiàn)在詩的一般形式和實際閱讀方面發(fā)生了很多變化。他談到中國詩人的問題時說,大部分中國詩人忘記了傳統(tǒng);我則回答他,我們并沒有忘記傳統(tǒng),傳統(tǒng)失去了現(xiàn)代性,就沒有意義。對中國詩歌傳統(tǒng)的繼承有許多具體的方面,并非只有老子、莊子方面的。恰恰他的詩歌有許多這方面的觀念烙印。西方人要讀懂中國詩歌,首先要學習漢語,因為有些漢語詩歌,用英語是無法表達的?!@就是平等對話。
我和另一個外國詩人、澳大利亞的Rob Schackne先生交流時,則多采用提問的方式。舉個例子,比如,這一首詩是在什么背景下寫的?你是不是在冥想中聽到了上帝的笑聲,并懷疑這只是世界的一層面紗,同時聽到了更真實的聲音——一個小酒館里那些喝啤酒、看足球的人無聊的嘈雜聲?這幾行詩是不是寫十六歲成為父親是個錯誤?婚姻是個圍城嗎?這些都是你在默想時在腦海里發(fā)生的情景嗎?還是你真實地回到某個從前的城市,看到的和回想到的情景,借用冥想的方式表達出來?在寫詩過程中你是怎樣自覺地運用這些心理表征的?——我秉持的就是這種不卑不亢的批評姿態(tài),這里面沒有誰傾向誰的問題。但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國際場合缺乏公共批評,多的是迎合和移用,少的是提問和對話,更缺少合乎邏輯的理性分析。只要一出國,參加了什么詩歌節(jié),就覺得十分了不起了。當然,我也沒覺得這不是好事,而是說在這種時候還要不要批評相伴?
接下來,再說說新詩詩體建設中缺少批評相伴的問題。
大家知道,新詩普遍被認為是自由詩的天下;但新詩自發(fā)端以來,就一直有人在做格律新詩的實驗,這也是事實。如果把還有很多人在創(chuàng)作舊體詩包括在內(nèi)的話,那么說今天中國的詩壇是自由體、現(xiàn)代格律體和古體詩詞三分天下,自然是不會錯的。自由體新詩無所約束的發(fā)展,暴露了很多問題,促使一部分人對現(xiàn)代格律詩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就格律來說,新詩如何立格定律,也許是一個可以重新考慮的問題。
我有一個基本觀點:詩,總是格律的,要么是自律,要么是他律;一首成功的詩,無論是由現(xiàn)成格律形式演化而來的,還是自由寫作方式創(chuàng)造的,最后的結果,都會呈現(xiàn)某一種“格”和“律”,應該是各種格律元素的搭配和運用。所謂“格”,就是一種樣子;“律”,就是律動。現(xiàn)代詩,有如現(xiàn)代城市建筑,比如陸家嘴的環(huán)球大廈、上海中心、東方明珠塔,一座大廈一個“格”,各有各的律動,各有各的不同;它不是老式兵營,不是老式工人新村?,F(xiàn)代建筑每一座都不一樣,但這里面的力學原理是不變的,構成的塊面元素在每一座建筑里都存在。老格律的定義是否要改一改呢?這樣一說,寫格律詩的老將們對我這個“新潮”說法,一片嘩然,認為我是在說笑。他們不知道,對格律這個概念的認識,也應該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進化。
再說,人們對現(xiàn)代格律詩創(chuàng)制的探究也已久矣。對這一段歷史要不要也批評相伴呢?在新詩歷史上,最早提倡格律詩的是聞一多先生,他為格律詩理論做出了很大貢獻,對整個格律派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徐志摩在格律上也有所表現(xiàn),只是他比聞一多有更多相對的靈活性。而真正對新格律詩進行廣泛討論的,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何其芳、卞之琳等幾個有名望的詩人。何其芳借鑒西方的音頓規(guī)律,提出了現(xiàn)代漢語的頓數(shù)(音尺數(shù))的一套方案。相比較而言,卞之琳更關心詩的哼唱式和說話式。由于社會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新詩的創(chuàng)作界和理論界,希望對新詩的語言節(jié)奏找出一個規(guī)律來。后來由于社會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自由表達的寫詩風潮洶涌而起,直到今天,似乎仍未停息,甚至達到了無度而不可收拾的地步,這才引起堅持寫舊體詩詞和現(xiàn)代新格律詩的人們再度整理隊伍,與自由體新詩的自由寫作并駕齊驅(qū),甚至欲一爭高低。
這種情況下,公共批評應該如何相伴呢?
這里暫且不說舊體詩詞如何現(xiàn)代化,也不說自由體新詩的發(fā)展前景究竟如何,我們先討論一下新詩里的現(xiàn)代格律詩——我暫時先將我的“新潮”格律觀置于一邊,順著格律詩“老將”的思維順藤摸瓜。從現(xiàn)有的現(xiàn)代新格律詩看,據(jù)馮國榮研究整理,白話新律詩細分已有四類三十八種。四類分為一般白話律、白話排律、白話單元率、商籟,三十八種就不必說了。這些整理很費工夫,也有一定道理,然而看具體作品,如周仲器和錢倉水編的一本《中國新格律詩》,精選了“五四”以來六十九家詩人的一百首詩篇,這些格式整齊的詩都能被稱為格律體詩嗎?這好像是一個沒有被人提出過的問題——因為我沒有發(fā)現(xiàn)有充分理由來說明它們是格律體。
對聞一多,看似是對他關于格律的肯定,其實我們主要還是肯定他作品的質(zhì)地。聞一多有兩部詩集《紅燭》和《死水》。在他的作品中,愛國主義情感貫穿始終。此外,他的詩還表現(xiàn)了五四時期積極進取、追求向上的精神風貌,藝術表現(xiàn)方法的浪漫主義,善用比喻以增強詩的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托物寄情等等。對徐志摩,我們也主要是就他詩歌中表達對光明的追求、對理想的希冀、對現(xiàn)實的不滿做出評價。這些都可以說是一種共識。但聞一多的詩是否嚴格意義上的格律詩?相比古詩的格律和西方十四行詩的格律來說,還真沒有人好好為它定格確律呢!《死水》算是一格,但以后有多少人照此“格”的“律”來寫詩呢?
現(xiàn)代詩的格律,在今天依然是新課題。怎么探索?既要自由,又要在有“格”與“律”的音樂中形成新格調(diào),課題實在多多。由駱寒超、陳玉蘭合著的《中國詩學·第一部形式論》,也僅是從形式角度發(fā)出了“格律化自由體”“自由化格律體”的呼喊,給人一個錯覺就是,形式就是“格”,固定的形式+規(guī)定的音頓或義頓=格律詩。我們對詩格的認識,一直局限于形式這個層面上,忽視了更為本質(zhì)的另一個層次上的格:情緒格。其實每一首詩都有它的“格”和“律”——這就回到了我的所謂“新潮”格律觀上來了:再自由也都自成其“格”其“律”。這話你同意嗎?當我這樣問時,也許有人會說:“我不同意,格律是一種定格的音律,是預先就制定的,不是隨后附在‘自由’的后面。”我知道你不會同意;那為什么不假設我的觀點是正確的,設法證明一下呢?每一首好的詩都有它心靈感應的“格”與“律”,再自由它都會呼應內(nèi)心而自成其“格”與“律”。難道不是嗎?只是好不好、完美不完美的問題,也是人們是否愿意這么看的問題。當然我說的現(xiàn)代詩這種格律,已不完全是我們對古詩格律的那種認識了,它首先是來自于每個人心靈,服膺于每個人心靈的屬格和律動。這么說來,我們?yōu)樾略娏⒏穸桑幢匾瓤障胍恍┬问缴系男透?,然后要人們做定型寫作。事實證明,這樣很難寫出感人的好詩。誠如何其芳說的,“這種形式整齊的詩我寫了兩年”,“一邊寫作一邊還要計算字數(shù),這未免有些可笑”。這樣說來,機械的定言、定韻、定節(jié)奏的“規(guī)律性”,常常是有害的。
如何立格?我們完全可以反過來做,先在大量的新詩里選擇一些不長不短、結構完整,讀來有節(jié)奏感、抑揚頓挫的詩,而不是要那種機械定型的詩,即以那些藝術上無可非議的詩作為藍本,為其立“格”,認調(diào),確律,定式,這也許是另一條讓現(xiàn)代格律詩論成立的路徑。因為這樣做,首先有了藝術上的保證。如果我承認,每一首詩都有它自身的格律,那么,我們現(xiàn)在缺的不是好詩——新詩一百年來選出一百首不長不短的好詩總是有可能的——缺的是對這些好詩進行嚴肅細致的立格、認調(diào)、確律、定式的步驟。這會很快排除一些藝術上不完美的詩,同時將我們對詩體的認識上升到形而上的層次,詩人在寫作時也有了“格”和“律”的自覺意識。通常格律詩的定義是:形式有一定規(guī)格,音韻有一定規(guī)律,倘有變化,需按一定規(guī)則去做。這最終考察的是格式,也即形式,而沒考慮最初寫詩者情緒表達時選擇的“格”。詩歌也是表現(xiàn)情緒意味的,我們何不為一些堪稱藝術明珠的詩歌作品在情緒格里找個位置呢?然后再研究一下它的情緒調(diào)子,考察其節(jié)奏律動的脈線,最后確定它的定式。只要認真想想,我們寫詩時總是先有了情緒才會去表達。我們在欣賞詩歌的時候,會分析到情緒,但沒有把情緒上升為“格”。為詩歌在情緒格里找位置,這個工作現(xiàn)在似乎沒有人想到要做。
我寫這篇文章,強調(diào)需要公共批評,現(xiàn)在人人都可以在網(wǎng)上發(fā)言,就是缺少公共性的公正批評。我們需要公共批評,需要邏輯的、理性的、進行時的分析,不要過去式的保守思維。杜絕和超越小集團利益性傳播,它包括對自身的批評。相信公共批評是最終能獲得人們尊敬的批評。2021年,讓我們回到詩歌原點,準確客觀地判斷從原點放射出去的那條射線上你占據(jù)的位置,以及你與別的射線上那些點之間拉開的距離。在詩壇這個圓面上,看清楚你們以往是如何逐鹿中原、卷入漩渦、不可自拔的——無論是自由派,還是格律派,這一切,天空看得清楚。
不知道是誰說的,人要有一個活二百歲的計劃,二百年的眼光,才能看清你現(xiàn)在做的事情有沒有價值;你活不到二百歲,但你做的事是以二百年的時間尺度作衡量標準的。這話我想不是大話,而是一個嚴正的要求。不久前我讀到了一篇關于機器人寫作的《小冰還在寫詩嗎?》的文章,頓然想起了我的一位詩友寫的話:百年以后誰在讀我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