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群
(浙江省寧??h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城南校區(qū))
據(jù)初步統(tǒng)計,統(tǒng)編教材選編的有關《三國演義》的故事主要有:二年級《曹沖稱象》,五年級古典名著單元的《草船借箭》,閱讀鏈接原版著作第四十六回,七至九年級《三顧茅廬》《出師表》等。課文僅僅是個例子,雖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說曹操,曹操到”等俗語已耳熟能詳,諸葛亮、關羽和張飛等形象也深入人心,但使學生有印象的原因可能是他們曾看過《三國演義》相關的電視劇。
“屏幕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得讀書”,如何激發(fā)學生閱讀《三國演義》的興趣呢?我向學生推薦“老字號”商務印書館的版本,學生購買原著的18人,青少版的25人,師生共同“快樂品讀三國”活動就這樣開始了。
《三國演義》講述魏、蜀、吳三國在政治和軍事領域中斗智斗勇的過程,全書涉及一千多人,有名有姓的1191人,其中文官451人,武將436人,重點塑造的有愛民如子的劉備,足智多謀的諸葛亮,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等人。煮酒論英雄、火燒赤壁、千里走單騎……無論是氣勢磅礴的戰(zhàn)爭場面,還是運籌帷幄的謀略,我們都能從中領略到英雄豪杰的風采。
教材《日積月累》欄目中有歇后語如“張飛穿針——粗中有細”“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fā)”“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諸葛亮名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曹植的“捐軀赴國難”等。學生讀著讀著,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想知道他們在什么背景下說這樣的話,發(fā)生過什么故事,從而揣摩人物性格。
三國故事的成語也不少,劉備“三顧茅廬”、曹植“才高八斗”、曹操“望梅止渴”、關羽“刮骨療毒”、呂蒙“手不釋卷”、劉禪“樂不思蜀”等故事都能激起學生的興趣。
關于“火燒赤壁”的故事,多少文人墨客在赤壁懷古詠史。如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揭示了事出偶然的道理;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以“遙想”一詞道出周瑜大敵當前談笑自若,指揮若定的情景。
此外,諸葛亮的《出師表》、曹操的《短歌行》、曹植《七步詩》都是英雄內心獨白,而杜甫的《蜀相》又是間接抒發(fā)對諸葛亮的欽佩之情。
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興趣,想要了解精彩的片段出自哪章哪回。學生初次接觸章回體小說,如同看天書一樣。于是,我用午讀時間和他們一起讀,梳理知識點,讓學生從原著、電視劇、連環(huán)畫等不同渠道中感知,有這樣幾種閱讀策略:
初讀一本書,尋找文本關鍵信息,用簡單的文字、箭頭、圖示,整體呈現(xiàn)故事的框架結構,通常稱之為“情節(jié)地圖”。例如多次搬上熒幕的《孔明智退司馬懿》,學生瀏覽課文后討論,把故事濃縮成一幅情節(jié)地圖:
這種策略適合戰(zhàn)爭類的文本,或地點變換較多、情節(jié)較曲折的故事。之后,讓學生找出文中寫諸葛亮“智”的語句——表現(xiàn)臨危不亂的有“眾官盡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憑欄而坐,焚香操琴且笑容可掬”,表現(xiàn)布局周密的有“教旌旗盡皆隱匿……吾自有計”“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等。
小說第二十七回《漢壽侯五關斬六將》用一張情節(jié)地圖告知關羽護送嫂子行走的方向,每個關口遇見誰如何對付,都一目了然。
所謂統(tǒng)整,是用列表、歸納的方式,把一本書一章節(jié)的內容加以概括、歸類,提取信息。例如了解諸葛亮這樣一個光芒四射、千古流芳的人物,要閱讀哪些故事?我和學生統(tǒng)整《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過五關斬六將》《空城計》《草船借箭》《三顧茅廬》《出師表》等故事。學生閱讀后用成語來贊美諸葛亮,羅列如下:臨危不驚、足智多謀、雄才大略、運籌帷幄、料事如神、神機妙算、出奇制勝、文韜武略、用兵如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關于《桃園三結義》,我通過表格形式引導學生閱讀,設計如下:
人物出身 外貌性格 兵器 坐騎劉備賣草鞋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仁厚雙股劍的盧馬關羽賣綠豆鳳眼蠶眉紅臉長須忠義 青龍偃月刀 赤兔馬張飛殺豬賣肉豹頭環(huán)眼燕頷虎須 勇莽丈八蛇矛烏騅馬
第五十回《華容道義釋曹操》也可以用表格形式概括:
途經地點曹操慶幸時言語諸葛亮派誰迎戰(zhàn)烏林仰面笑“周瑜無謀,諸葛亮少智” 趙云葫蘆口笑“諸葛亮、周瑜畢竟智謀不足” 張飛華容道揚鞭笑“周瑜、諸葛亮到底是無能之輩” 關羽
《三國演義》類型化塑造人物,通過夸張、對比、烘托等手法突出人物特點。我將某方面內容比較梳理,或是不同章節(jié)角色比較,或是不同人物的比較,或是相關的歷史、影視劇、連環(huán)畫比較,有助于學生細讀文本,思維條理化。
1.在章節(jié)與角色間來回
學生玩《三國殺》卡牌游戲,模擬游戲描述得頭頭是道,問及三國英雄譜最佩服誰?排出前三名并說說理由?!袄碛陕铩焙⒆訐蠐夏X袋,我試著結合三國時代的治國、興國、安國、喪國等變革主題,讓學生深入了解。
如有位英雄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刮骨療毒,后人敬仰、尊為“武圣”的是——關羽;六出祁山、七擒孟獲、前后出師表、忠輔劉禪、新官上任三把火(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的是——諸葛亮;操雄才大略,猶如耀眼的明星,高懸政治天宇,但為人奸詐如狐,打著天子的旗號干著算計諸侯勾當?shù)氖恰懿佟?/p>
2.在教材與影視劇中來回
快節(jié)奏的生活使學生覺得閱讀整本書太費時,喜歡碎片式閱讀,大部分時間花在看電視劇和漫畫上。王扶林執(zhí)導的1994年版的《三國演義》堪稱經典,有助于學生了解大概內容,但有些原著中的文字描述還是劇中難以表述出來的。
《曹操煮酒論英雄》的視頻,對話精彩絕倫,容易打動學生的心,而倆人不同的心態(tài)只能看文字細節(jié):“操以手指玄德,然后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侣勓?,吃了一驚,手中所執(zhí)匙箸,不覺落于地下。時正值天雨將至,雷聲大作。玄德乃從容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兩者一比,影視劇是便捷的快餐,書籍則是細嚼慢咽的宴席,讓人感受細致雋永的語言美。描寫外貌,張飛“圓睜環(huán)眼”,關羽“臥蠶眉,丹鳳眼”;描寫場面,曹軍人如潮涌,馬似山崩,吳軍勢如飛馬,疾似流星,蜀軍饑餐渴飲,夜住曉行等。
3.史實和藝術作品間來回
“七分實事,三分虛構”是史料處理的原則,《三國演義》大體按照史實寫,又虛構大量細節(jié),使小說虛實結合,既有真實感,又生動,人物形象豐滿。
正史是晉代陳壽的《三國志》和南朝宋裴松之《〈三國志〉注》。陳壽不妄加評論和編寫,慎重地選擇取材之源,擁有文辭簡約的特點;羅貫中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三國志》和裴松之《〈三國志〉注》創(chuàng)作了《三國演義》。比如“舌戰(zhàn)群儒”“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等故事也在歷史上加以豐富和發(fā)展,史無記載。
《草船借箭》周瑜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諸葛亮表示“只需要三天”。大霧天,諸葛亮調了幾條草船誘敵,借足十萬支箭。而《三國志》記載:“孫權乘一艘輕船進入曹操軍水寨前。曹操下令軍隊嚴加戒備,箭弩不得妄發(fā)。孫權走了五六里路返回,向曹軍擊鼓奏樂?!薄段郝浴分袇s是:“孫權坐大船來,曹操下令萬箭齊發(fā),射在船上,船向一邊傾斜,孫權下令掉頭,箭勻船平而返?!?/p>
學生閱讀《三國演義》效果如何,我不做常規(guī)測試,通過制作角色名片、口述戰(zhàn)爭故事、理順人物關系等方式來檢測。
《三國演義》記錄從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至孫吳滅亡的近百年歷史,人物繁多,關系復雜,涉及種種戰(zhàn)局和計謀。找出重點人物,厘清和其他人物之間的關系,是常用的策略。
魏——曹操、曹丕、司馬懿、司馬炎、徐晃、張遼等。
蜀——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等。
吳——孫權、周瑜、呂蒙、程普、黃蓋等。
《三國演義》成功地塑造了400多名典型人物形象,性格鮮明、形象生動。參考三國人物撲克牌,讓學生設計某人名片,內容涉及身份、生平、故事、性格、名言、成就、作品、世人評價等。
學?!皶阕x書節(jié)”交流活動中,一個個耳熟能詳?shù)墓适略诤⒆觽冩告傅闹v述中靈動起來。有個同學這樣說《水滸傳》:“疾惡如仇的魯提轄聽了金氏父女的哭訴,不禁義憤填膺,毅然出手,三拳打死鎮(zhèn)關西,解救了金氏父女。他真不愧是一位見義勇為的英雄?!蔽乙源藶槔寣W生用三分鐘講述一個《三國演義》故事,說清章節(jié)名、人名、有關情節(jié),至少運用兩個成語。
《三顧茅廬》《三氣周瑜》《七擒孟獲》等故事一波三折,生動有趣,五年級學生可以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嘗試劇本創(chuàng)作并演一演,在創(chuàng)作和表演中加深理解,增強人際交往的能力。
總之,《三國演義》吸收我國文言文的精華并加以通俗化,形成特殊的語言風格,敘述描寫簡潔明快,氣勢充沛,生動活潑,雅俗共賞。三國的政治風云變幻,跌宕起伏;三國的軍事金戈鐵馬,氣勢壯闊;三國的人物英雄輩出,業(yè)績顯著。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書,只有仔細揣摩,才能領略到其中的大智慧。
剛開始,學生覺得讀原著吃力,選擇青少版、白話版,但感受不到原著的語言魅力。我適當運用些策略,合理開發(fā)生活資源,適度借鑒,引導他們進一步閱讀原著,感受語言的簡潔、對仗之美。讀不夠三國、品不完三國,語文老師要做個有心人,把目光放長遠些,三國的魅力正等著我們去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