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世狀
摘要: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背景下,小學數(shù)學教學模式確實應該發(fā)生轉變,突出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應用優(yōu)勢,其中微課教學模式契合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特點。微課教學模式的科學運用需要遵循很多原則,找準微課教學契機,同時教師還要具備制作高質量微課素材的能力。筆者將在文章中分析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微課的應用途徑,希望能夠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幾點有效的教學參考。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shù)學;教學應用
引言:
數(shù)學是研究數(shù)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學科知識涉及的范圍非常廣,因此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在教學資源收集和教學方法應用上多要尋求創(chuàng)新思路,以全面提高課程指導水平。對互聯(lián)網(wǎng)優(yōu)勢的挖掘和利用是基礎教育工作改革的一大重點,教學者要成為教學資源的挖掘者與高效利用者,才能夠精準提升課程指導水平。微視頻短小精悍,應用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能夠提供動態(tài)教學資源,幫助學生精準突破教學重難點,助力構建翻轉課堂,但是部分教師對于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要點掌握不到位,影響了學科教學效果,需要我們在微課教學思路上展開更深入的研究。
1.利用微課課前助力課前預習
學生的課前自學環(huán)節(jié)是其了解學習目標的關鍵一環(huán),這一階段學習借助教師提供的導學案自主學習,明確學習目標,為課上學習做好準備。在應用微課參與課前導學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資源做出重難點引導,讓學生做好相應的知識儲備和心理準備,為課上突破重難點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長方形和正方形”有關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前搜集一些關于長方形、正方形的物體,錄制為微視頻,以“微課”形式在課堂上展現(xiàn),然后結合微課的思路,讓學生相互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長方形、正方形,用“觀”與“論”的教學方式相互結合,讓學生反復在“長方形、正方形”兩個物體反復認知,讓學生明白了本堂課程教學的重點,也學到了有效的知識。
2.利用微課導入教學內容
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旨在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明確本課時的基本教學目標,讓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有效的課前導入能夠幫助提升課程指導水平,微課教學模式下,傳統(tǒng)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方式開始發(fā)生轉變,導入形式更加多樣化。但是對于微課導入形式應用不當,也會對學生造成誤導,比如部分學生對于電子設備和互聯(lián)網(wǎng)產生的很大興趣,課上微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成為導火索,使學生課下消耗大量時間以微課內容作為關聯(lián)點,開展娛樂活動,耽誤學習。基于此,我們在設計導入微課的時候不能過于強調娛樂性,導入內容一定要和學習內容密切相關,突出微課資源的教育功能。例如,“可能性”知識教學中,需要學生學習概率知識,而概率知識非常抽象,無法直觀表達,只能依靠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如果課堂內容過于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會降低。為此,教師在這一課堂中可有效導入微課,提前準備好以“拋硬幣”游戲為主要內容的微課,讓學生觀看“拋硬幣”微課視頻或課件,然后向學生提問:“當我們向上投擲一枚硬幣時,硬幣落地我們可能會看到哪種圖案?硬幣落地后可能會呈現(xiàn)出幾種結果?有可能會立起來嗎?”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激發(fā)學生對“可能性”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創(chuàng)造出了良好的教學范圍。
3.利用微課化解教學重難點
數(shù)學教學知識本身具有的抽象性特點使很多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點問題,盡管教師著重講解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具有理解難度?;谖⒄n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優(yōu)勢,針對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制作微課視頻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知識]。例如,“認識角”的知識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日常生活中有“角”的事物,“課桌、衣架、電腦屏幕等“,在短短的幾分鐘內,以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作為引入點,能夠有效拉近學生與數(shù)學知識的距離,并對“角”產生一個基本的生活概念,降低了抽象概念的理解難度。最后,再提出問題,讓學生展開思考和討論:“如果我們生活中沒有角,生活將會是什么樣子?”,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引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思考,并且也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角”對于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再如,如“梯形面積”的這部分知識教學指導中,在指導授課過程中,小學生在面積公式形成過程方面理解不足,在套用過程中容易出錯,為了引導學生深化理解知識點,可以制作微視頻以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建思考平行四邊形面積和梯形面積之間的關系,然后結合公式演變過程,理解梯形面積公式形成過程,輔助圖形的動態(tài)演示,降低了知識理解難度,同時強化邏輯思維訓練。
4.利用微課輔助課后自學
在大班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面向全體學生,因此在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上存在一定弊端,因此自學就成為學生彌補課堂教學不足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基于小學生的差異性,盡管接受一樣的課堂教學內容,但是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同的,為彌補部分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獲取知識的不足,教師需要積極利用課后復習時間,引導學生針對自身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復習。微課教學資源的應用能夠使教師的教學指導不受時空限制,學生可以針對教師制作的微課視頻進行反復觀看。為保障學生的自學效果,教師可以組建家長微信群,發(fā)布自學任務,并要求家長協(xié)同檢查,如在“年、月、日”的章節(jié)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微課教學內容提出這樣的課后問題,“一年中有多少天(閏年也要明確天數(shù))?一年幾個月?一個月有幾天(閏月也要明確天數(shù))?等”,家長結合教師發(fā)布的學習任務,進行學生自學成果檢查。
結束語:
微課時代到來,微課在教學活動中的大范圍應用也成為一種趨勢,面對教學方式改革的必然性,作為教學工作者首先要更新教育理念,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束縛,積極嘗試新方法,帶給學生更高效的教學指導和服務。小學數(shù)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微課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但是我國當前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微課的應用水平還不理想,依然需要廣大教學工作者積極進行教學研究,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成希國.小學數(shù)學學科教學與微課的有機結合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9,22(06):75.
[2]王海霞.淺談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師版,2015,21(43):254-255.
[3]董德坤.淺談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文理導航旬刊,2016,21(04):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