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波 浙江省龍泉市南宋黑胎哥窯青瓷研究所
人說,能夠做出南宋哥窯那樣的產(chǎn)品,真是奇跡。朋友說,最大的奇跡不是能做出南宋哥窯瓷,而是龍泉青瓷人樂于去研究、去試驗(yàn)、從而能夠做出更多更好的哥窯瓷器。他們說的都很有道理。筆者就對南宋哥窯瓷器的特征及其燒制技藝研究作簡要的梳理。
要燒制南宋哥窯的特色,首先要對南宋哥窯瓷的特征要進(jìn)行深度研究,掌握其重要特征。龍泉窯南宋黑胎哥窯瓷主要有四大明顯的特征,一是大小開片;二是紫口鐵足;三是薄胎厚釉,四是聚球攢珠。
1.龜裂開片:還有稱“墨紋梅花片”“葉脈紋”“文武片”“斷紋”等。其中大致又可分三類,有網(wǎng)狀大小開片,形成淺網(wǎng)紋,其中有的大小交織,呈“金絲鐵線”狀,因胎體灰黑,較粗疏的黑色裂紋交織著細(xì)密的紅、黃色裂紋;有的均勻細(xì)碎開裂,如“百圾碎”。有的重重疊疊如鮮花層層開放,如冰裂紋、冰花紋等。有不均勻成細(xì)密小開片點(diǎn)綴,如“魚子紋”“蚯蚓紋”等。其開片,每件瓷器都是獨(dú)一無二的。
2.紫口鐵足:因?yàn)榇商ネ临|(zhì)含鐵量較高,燒胚時發(fā)生氧化還原,瓷器胚呈紫黑鐵色。瓷器沒有涂釉的底部和未掛釉處顯現(xiàn)瓷胎紫金鐵元素演變的鐵黑色,叫“鐵足”,而器皿口部口邊緣釉薄處由于隱紋露出胎色而呈紫色或黃褐色,叫“紫口”,俗稱“紫口鐵足”。
3.薄胎厚釉。在精致制作過程中,胎體被反復(fù)修坯,胎骨較薄,而胎質(zhì)細(xì)膩,胎色呈黑灰、深灰,釉色偏青,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等。釉面基本無光,有“酥油”般光澤。研究南宋哥窯瓷碎片可以發(fā)現(xiàn),一般施釉五至七次,因反復(fù)施釉,失透乳濁釉肥厚晶瑩,玉質(zhì)感很強(qiáng)。瓷釉的厚度常常要超過胎壁系數(shù)的幾倍,顯得渾厚沉靜。釉面不光潔,但有一層如酥油之光。釉質(zhì)較深濁不清透,釉層厚薄不勻,哥窯器通常很厚,蘸釉立燒之器,底足之釉最厚有的可達(dá)4毫米。其燒造方法常為裹足支釘或圈足墊餅燒。
4.攢珠聚球,是最被人稱道又最易為人忽視的特征。陶瓷界先輩列在其《元明清瓷器的鑒定》一文中說過,“如官,氣泡之密似攢珠……這些都是不易仿作的特征,可以當(dāng)作劃分時代的一條線索?!本矍驍€珠般的釉中氣泡,最厚處甚至與胎的厚度相等,釉內(nèi)含有氣泡,如珠隱現(xiàn),猶如“聚沫攢珠”般的美韻。這是辨別真假哥窯器的一個傳統(tǒng)的方法?!皵€珠”指的是哥窯器之釉內(nèi)氣泡細(xì)密像顆顆小水珠一樣,滿布在器物的內(nèi)壁和外壁或內(nèi)身和外身上。
資料表明,南宋哥窯瓷胎體元素組成主要成分有氧化鋁、二氧化硅、氧化鈉、氧化鉀、氧化鐵、氧化鈣、二氧化錳等。以龍泉溪口瓦窯垟和小梅瓦窯路窯址兩處窯址的瓷片研究為例,龍泉這兩處均出土黑胎哥窯瓷。從其哥窯瓷片樣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瓷看,兩窯址瓷片胎體在氧化鈉(Na2O)含量0.27—0.76之間兩地均值相同都是0.45。二氧化錳(MnO)瓦窯垟均值為0.03;小梅瓦窯路均值為0.05,均值相近。
其余,氧化鋁(Al2O3)含量,溪口瓦窯垟窯址的在25.05—31.78之間,均值28.46;小梅瓦窯路窯址的在19.59至23.31之間,均值21.50。相差近7個百分點(diǎn)。二氧化硅(SiO2)含量,溪口瓦窯垟?shù)牡亩趸柙?7.29—62.02之間,均值60.74;小梅瓦窯路窯址的在65.47—70.51之間,均值67.73。相差7個百分點(diǎn)。氧化鉀(K2O)溪口瓦窯垟均值為4.35、小梅瓦窯路均值為3.76。二氧化鈦(TiO2)瓦窯垟均值為0.3;小梅瓦窯路為0.61。氧化鐵(Fe2O3)瓦窯垟均值為3.65;小梅瓦窯路均值為3.91。氧化鎂(MgO)瓦窯垟均值為0.84;小梅瓦窯路均值為0.73。氧化鈣(CaO)瓦窯垟均值為0.19;小梅瓦窯路均值為0.26。從哥窯瓷片的研究看,南宋哥窯瓷器的胎體所采用的原料可以有所不同。
南宋哥窯燒制中,采用了瓷石和紫金土的二元配方技藝,分析胎土原料的差異性,造成胎質(zhì)成分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紫金土不同。不同地域的紫金土,其成分有所不同。因而至今,龍泉人燒制哥窯瓷器,都需要反復(fù)試驗(yàn)、燒制時要謹(jǐn)慎看釉照。
南宋時期,南方的青瓷釉發(fā)生了從鈣釉到鈣堿釉的轉(zhuǎn)變。龍泉窯哥窯遺址的瓷片中,有的屬于鈣釉瓷片,有的屬于鈣堿釉,有的堿土金屬元素含量較高。這是龍泉窯在南宋時期采用了灰堿釉的原因。龍泉窯宋代開始使用紫金土作為添加劑,南宋時期開始用柴草礱糠燒煉石灰石,并加用草木灰堿水浸泡釉料。從而燒制出粉青、梅子青,豆青釉等瓷釉。配制哥窯瓷釉也一樣。從龍泉幾個古哥窯窯址出土的瓷片釉元素比較研究看,龍泉南宋時哥窯所使用的釉都較為接近。細(xì)心區(qū)別比較,可發(fā)現(xiàn),一些窯址的瓷片釉中氧化鈣的含量略高,而氧化鉀的含量則略低。釉層成分存在細(xì)微差別。但這根本無傷大雅。南宋哥窯瓷釉屬于典型的析晶分相釉。分相結(jié)構(gòu)與鈣長石析晶相伴生。這是哥窯采用石灰堿釉形成的特點(diǎn),這類灰堿釉粘度比較大,可以使瓷器在龍窯高溫?zé)浦胁灰壮霈F(xiàn)流釉現(xiàn)象。釉層可施得厚一些,使器物的外觀顯得更為飽滿,玉質(zhì)感更強(qiáng)。燒成后,哥窯釉面光澤柔和,無刺眼感,表層可獲得一種柔和淡雅質(zhì)樸如美玉的藝術(shù)效果。筆者就曾經(jīng)試驗(yàn)過以蘭巨釉土、石灰、石英、黃鐵礦石、查田紫金土等原料配制的哥窯瓷釉,取得良好的效果。
總之,南宋龍泉黑胎哥窯瓷的外觀特征有:金絲鐵線,紫口鐵足,薄胎厚釉,攢珠聚球;其胎土釉料的配制以龍泉紫金土為調(diào)節(jié)劑,制釉添加草木灰,并具有一定的技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