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一座堪稱中國電影搖籃的城市,盡管如今滬語電影并不多見,但回首近幾年的大銀幕,或正宗或“洋涇浜”的上海話,仍然在一些故事里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大李小李和老李》是著名電影導演謝晉執(zhí)導的唯一一部喜劇片,講述一家肉類加工廠里的工人們開展體育運動的趣事,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引人發(fā)笑又促人思考。影片拍攝時邀請了許多滑稽戲名家,并采用了滬語對白,但最終公映的是經過普通話配音的版本。盡管這不妨礙《大李小李和老李》成為一部膾炙人口的經典喜劇,但制作影片的滬語版本仍是謝晉導演的一個心愿。
《大李小李和老李》拍攝時留下的滬語原聲音軌,近年經過數字修復,作為影史資料留存,并于2017年底在中國電影資料館日常放映中亮相。而在2018年,經過重新配音和2K畫面修復的滬語版《大李小李和老李》,在上海國際電影節(jié)的“向大師致敬”單元亮相。
彼時,距離《大李小李和老李》初次上映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眾多上海籍知名影視演員和舞臺藝術家聽說要制作這部經典影片的滬語版時,紛紛前來助陣。劉俠聲飾演的“大李”由知名導演、演員徐崢配音,范哈哈飾演的“老李”由滑稽戲演員舒悅配音,姚德冰飾演的“小李”由青年演員鄭愷配音……大家都貢獻了一份力量,向謝晉導演和海派電影致敬。
2018年滬語版《大李小李和老李》的配音導演喬榛與方言指導錢程,在籌備階段就邊看電影邊整理滬語臺詞,想方設法通過滬語的特點突出電影里角色的個性,比如給不同角色的臺詞加入不同的地方色彩,同時盡可能地還原了影片中20世紀60年代的滬語對白。因此,觀眾們能在這個版本的《大李小李和老李》中聽見蘇北口音、寧波口音、上海本地口音的滬語臺詞,并非“原汁原味”,但也別有一番新意。
新舊兩版的滬語版《大李小李和老李》,承載著不同的歷史意義,在展映時都一票難求。
用滬語演電影,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愛情神話》中,上海演員周野芒第一次全程用上海話演戲,為了講好臺詞,還特意請教了他在滑稽劇團的朋友,復習各種地道的上海話說法。
在2016年的冬天,一部擁有豪華主演陣容的電影登陸大銀幕,影片講述的是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灘風云往事,主演們通過大量的滬語臺詞,營造了獨特的年代氛圍。
《羅曼蒂克消亡史》,盡管不完全是“滬語電影”,主演大部分是北方人,但仍然帶來了令影迷印象深刻的“海派腔調”。
《羅曼蒂克消亡史》講述的是20世紀30年代,面對亂世,上海灘大佬、小弟、弱女子等往昔人物走向不同命運的故事。影片中,無論是扮演上海灘大佬陸先生的葛優(yōu)、扮演交際花小六的章子怡,甚至飾演陸先生妹夫的日本演員淺野忠信,多多少少都有幾句滬語臺詞,并且比起當代的滬語,更貼近20世紀30年代的滬語口音。
許多海派電影用滬語臺詞營造親切、自然的生活氣息,而《羅曼蒂克消亡史》中出現的滬語,承擔著塑造“老上?!边@一故事舞臺的真實感的重要使命。影片導演程耳曾表示,“要找到‘年代感’,沒有比上海話更合適的載體了?!?/p>
盡管電影后期有配音調整,《羅曼蒂克消亡史》的演員們還是在學習滬語臺詞上投入了不少精力。導演認為語言是一種非常強勢的“入戲”手法,能夠帶著觀眾用最快的速度進入到影片的世界中。這部電影中的許多人物都能從歷史上找到原型,同類題材的影視作品并不罕見,而由滬語演繹的“浪漫”,在銀幕上留下了一個難忘的上海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