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誘惑性細節(jié)對科普微視頻記憶效果的影響研究

2021-03-01 07:19:12羊莉蔣正清
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21年1期
關鍵詞:科普知識科普細節(jié)

羊莉,蔣正清

(華東理工大學,上海 200237)

科普工作一直是我國提升民眾素質的重要一環(huán),近幾年,科普的手段和形式也在不斷更新。據2019年字節(jié)跳動的研究報告,科普類的短視頻在知識類抖音賬號當中是最受歡迎的[1]。國內的《飛碟說》《榕哥烙科》《回形針》等系列短片,根據學者王夢瑤的科普微視頻評價標準,從規(guī)范性、 科學性與知識性、通俗性與趣味性、藝術性與技術型的角度看,這兩個系列的視頻都是優(yōu)秀的,且點擊量較高。《飛碟說》是動畫類型中廣受觀眾好評的代表,《榕哥烙科》則是專業(yè)科普網站真人秀形式科普視頻的代表[2]。這些優(yōu)秀的科普視頻體量短小、語言精練,只需短短幾分鐘便能將知識點講解清楚,深得觀眾的喜愛。

1 研究背景

“科普微視頻”是指由機構或個人制作、版權清晰、無知識產權糾紛的以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弘揚科學精神為主要內容、時長為30 秒至20 分鐘的小電影、動畫片、紀錄短片等視頻作品[3]。但在我國學術界,對于科普微視頻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大部分的學者主要著眼于科普微視頻發(fā)展現狀的概述和建議,在傳播效果的方面研究極少。

傳播效果研究一般分為3 個層面,認知層面效果、心理和態(tài)度層面效果、行為層面效果。認知層面效果作用于知覺和記憶系統(tǒng),引起人們知識量的增加和知識構成的變化; 心理和態(tài)度層面效果作用于觀念或價值體系,引起人們情緒或感情的變化;行為層面效果則是認知和態(tài)度的集中體現。記憶效果是傳播效果研究的基礎,是傳播效果研究中認知層面的重要維度[4],可以作為評價科普微視頻傳播效果的指標之一。針對這一維度,我們構建了具體的測量對象,作為科普微視頻記憶效果的考量指標。

2 研究目標

2.1 測量方法

科普微視頻的教育目的具體體現出來,即是科普知識點的記憶效果。測量記憶效果時,通常是使用再認(recognition)和回憶(recall)的方法??破瘴⒁曨l的知識點都是既有的科學結論,不需要過于復雜的理解過程,我們將記憶效果對應劃分出以下兩個指標(見表1)。

表1 記憶效果測量指標

A)記憶量,是指觀看者實際記住的知識點占所有的科普知識點的比例;B)記憶準確率,是指觀看者實際記住的知識點的正確率。

在時間維度上,記憶分為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3 種類型。通常情況下,維持在1 min 以上的記憶便屬于長時記憶的范疇。該研究所測試的記憶屬性都屬于長時記憶。

2.2 記憶效果的影響因素

誘惑性細節(jié)是多媒體學習領域中提出的概念,指的是有趣但與教學目標沒有必要關系的內容,在不同的媒介中,有文本形式、圖像形式和聲音形式。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利用增加誘惑性材料的手段,來幫助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育學家邁耶發(fā)現,當教學材料中存在誘惑性細節(jié)時,學生作答的準確率會降低,誘惑性細節(jié)的存在對學習的效果產生了消極影響,這個現象被稱為誘惑性細節(jié)效應[5]。

在多媒體學習效果研究領域中,國內學者安洪鵬研究了誘惑性材料的不同呈現位置對多媒體學習效果的影響[6],黃瑋利用眼動儀進行測量和研究,也肯定了誘惑性細節(jié)效應的存在[7]。其測試環(huán)境均為紙上閱讀和作答,測試材料也均為邁耶等教育學學者所使用的“氣象學試題”,但涉及的形式只包含文本和圖像,缺乏聲音形式。

科普微視頻的目的與多媒體學習的教學目的一致,都是傳播知識,均以多媒體的形式為載體。其中不僅包含科普知識,還包含與其無關的趣味性的內容。制作者會添加許多與科普知識不相關但是能引起話題、 好玩的一些元素來為視頻增添趣味性和娛樂性,如風靡的熱門話題、卡通形象、動效等,這樣的內容可稱之為科普微視頻中的誘惑性細節(jié)。

學者王夢瑤首先將“誘惑性細節(jié)”的概念引入科普微視頻的傳播效果研究中,其研究發(fā)現,低相關度的誘惑性細節(jié)相比高相關度的誘惑性細節(jié),更能有利于科普微視頻的實際傳播效果。但該研究中所選的“誘惑性細節(jié)”都是以觀點(文本形式、聲音形式)為單位的,都是完整的信息,沒有將視頻畫面中的碎片信息如圖像形式的“誘惑性細節(jié)”、聲音形式的音樂等納入實驗[8]。該研究實驗還不夠全面,誘惑性細節(jié)在科普微視頻當中具有怎樣的影響,還需深入研究。該研究將在其研究基礎上,針對誘惑性細節(jié)對科普微視頻的影響進行進一步的研究[9]。

3 研究過程

3.1 實驗準備

我們參考了以往多媒體學習領域、 認知測試領域的實驗設計經驗,并根據該實驗知識難度水平與以往測試的要求差異,進行了優(yōu)化和改進,具體設計方案及思路如下。

(1)測試材料準備:動畫形式和真人形式的科普微視頻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兩種形式,所以實驗選用了《飛碟說》系列中的《丟失的睡眠是否能夠補回來》,還有《榕哥烙科》系列中的《為什么我們要睡覺?》(見圖1),進行測試。這兩個系列都是屬于專業(yè)度較高、制作質量較為優(yōu)秀的。

測試方法是將視頻當中所涉及的關鍵詞詳盡地羅列出來,讓觀眾進行回憶和選擇。關鍵詞分為以下兩大類:①科普知識類關鍵詞;②誘惑性細節(jié)類關鍵詞。然后測量這兩種類型的關鍵詞的記憶效果,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10]。

圖1 動畫形式和真人形式的科普微視頻

上海交大的李亦中教授發(fā)現,3 min 以內的視頻短片點擊率最高[11]。所以經過剪輯處理。將兩視頻的時長統(tǒng)一控制在1 分30 秒左右。

剪輯后進行統(tǒng)計,在飛碟說組當中,誘惑性細節(jié)關鍵詞與科普知識關鍵詞的比例約為2∶1,占所有關鍵詞的2/3;在榕哥烙科組中,誘惑性細節(jié)關鍵詞與科普知識關鍵詞的比例約為1∶2,占所有關鍵詞的1/3。飛碟說組中誘惑性細節(jié)的比例是榕哥烙科組的2倍。

我們邀請了4 位被試進行預實驗,測量觀看時的認知負荷,使用里克特量表法對視頻材料進行難度評估。結果顯示,4 位觀眾的認知壓力得分均不及總分的一半(見表2),因此兩個視頻對觀看者不產生認知超負荷。

(2)測試形式:為了符合科普微視頻傳播的實際觀看場景,該研究的測試形式選擇使用線上問卷的方式進行,將視頻嵌入問卷中,讓用戶在移動端上觀看并作答。

3.2 問卷設計

每份問卷都包含3 個部分,具體內容如下。

(1)基礎信息采集。

問卷第一部分包括人口統(tǒng)計學信息采集、 前測試題兩部分內容。

表2 認知壓力預實驗

考慮到被試的基礎知識水平會影響到對測試題的答題情況,參考了教育學領域中的前測材料設計[12],設計了關于“睡眠基礎知識”的前測試題,得出每位被試的基礎知識級別。

前測試題由5 個描述組成的5 題里克特量表,5個陳述句從不同的角度考察被試的跟“睡眠”相關的基礎知識水平,定義為自變量基礎知識級別(B)。

(2)準確率測試。

第二部分為準確率試題部分,由視頻和7 道題組成。為了防止被試反復觀看視頻,視頻與題目設置在相繼的不同的頁面,當觀看完視頻后,再作答7 道試題。

(3)記憶量測量。

第二部分是對記憶量進行測量,采用多選題的形式,羅列出了視頻當中所涉及的關鍵詞,其中包括與科普知識相關的、也包括與誘惑性細節(jié)相關的,包括了視覺元素(文字、圖像)、也包括了聲音元素(配音)。讓被試者盡可能全面地將其在視頻中留意到的關鍵詞選擇出來。

3.3 數據分析方法

該研究使用SPSS 軟件中的獨立樣本t 檢驗。t檢驗是通過比較不同組數據的均值,研究兩組數據之間是否存在顯著差異。分析前的數據都必須滿足3 個基本前提:(1)互相獨立的隨機樣本;(2)樣本數據服從正態(tài)或近似正態(tài)分布;(3)均數比較時,要求兩樣本總體方差相等,即具有方差齊性。

4 數據分析

4.1 樣本篩選

最終飛碟說組回收問卷44 份,榕哥烙科組回收問卷67 份。實驗視頻時長為1 分鐘30 秒,則答題時長低于2 min 及高于5 min 的問卷視為無效問卷。經過篩選后,飛碟說組有效問卷為35 份,女生17份,男生18 份;榕哥烙科組有效問卷為26 份,女生14 份,男生12 份。

采用Q-Q 圖和P-P 圖的方法,對實驗數據進行了正態(tài)性分析,所有數據都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都是定量數據,滿足獨立樣本t 檢驗的基礎條件。

4.2 數據分析

根據實驗設計所設定的測量指標進行數據經過評分和計算處理后,得出6 個實測指標(見表3),將以下指標兩兩進行t 檢驗分析,若P 值(Sig 值) 小于0.05,則說明此時不同組之間是具有顯著性差異的;若P 值大于0.05,則說明數據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

表3 指標數據評分和計算結果

在關鍵詞反饋部分的t 檢驗結果中(見表4),飛碟說組中科普知識的記憶量與誘惑性細節(jié)的記憶量的P 值(即Sig 值)為0.00,小于0.05,科普知識的記憶量與誘惑性細節(jié)的記憶量具有顯著性差異。非誘惑性細節(jié)的記憶量均值為0.591 837,誘惑性細節(jié)記憶量均值為0.233 728,科普知識記憶量顯著高于誘惑性細節(jié)記憶量。在榕哥烙科組中,科普知識的記憶量與誘惑性細節(jié)的記憶量同樣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在兩個實驗視頻的數據分析結果中,科普知識的記憶量均顯著高于誘惑性細節(jié)的記憶量。

在科普知識記憶準確率的比對中 (見表5),誘惑性細節(jié)占比高的組和誘惑性細節(jié)占比低的組之間,科普知識正確率之間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

綜合以上的數據結果可以看出,增大誘惑性細節(jié)的占比量,沒有造成科普知識記憶效果的下降,在占比量差異情況下,觀眾對科普知識的記憶量都顯著高于對誘惑性細節(jié)的記憶量??梢娬T惑性細節(jié)的多少,不影響科普微視頻中科普知識的記憶效果。

5 討論與總結

誘惑性細節(jié)效應認為,誘惑性細節(jié)會對學習者造成學習的負擔,并從認知負荷的角度進行了解釋。但在科普微視頻當中,科普知識較為簡單,不足以對觀眾造成認知負荷,不需要觀眾進行過多的思考便可理解。所以觀眾在觀看學習科普微視頻的時候,大腦所承受的認知負擔較輕。誘惑性細節(jié)效應被提出的背景,是讓被試閱讀和學習較為專業(yè)的科學材料,其中涉及原理的理解和記憶。在這樣學習難度較高的情況下,誘惑性細節(jié)又占用掉了一部分大腦認知資源,很容易讓學習對象達到認知負荷的狀態(tài)。該研究通過對實驗材料的事先評估結果,也說明了科普微視頻在認知上并沒有帶給觀眾壓力。

表4 T 檢驗結果

表5 兩組正確率比較

雖然誘惑性細節(jié)效應在一些領域確實存在,但反觀現下的傳播領域,那些令人興致大開的有趣話題、趣味性內容,受許多創(chuàng)造者青睞。而在科普微視頻領域,有趣且貼近實事的元素也是必不可少的,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蛟S活在互聯網時代下的受眾們,早已適應了被各種“誘惑性細節(jié)”充斥的日常生活,已經適應了在許多的干擾信息中攝取有用信息的狀態(tài)。世界各地的信息對網民來說都已是唾手可得的,網民們必然要知道,哪些信息是我需要的,而哪些信息不是我需要的。這樣的能力在當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鍛煉,也可謂現代人的“進化”。神經學研究表示,我們的大腦存在自動過濾機制,會降低某些不重要信息的優(yōu)先級,從而讓我們的注意力能夠集中在感興趣的刺激上[12]。特別是,當我們帶著目標去完成某件事情的時候,這樣的大腦過濾機制會更加明顯。例如,當我們集中注意力去聽某些信息時,外界部分嘈雜的聲音便會被我們自動過濾掉。所以說當我們的注意力在發(fā)生作用前,已經存在大量的信息修剪。在運動感知的過程中,這樣的修剪是自動發(fā)生的,因為它需要迅速地處理完信息。

視頻中的誘惑性細節(jié)在傳播的過程中,極大的可能是被觀眾的大腦識別為“無用的信息”而自動過濾掉了。所以即使視頻中存在大量的誘惑性細節(jié),也沒有干擾觀眾對于科普知識點的記憶效果。也就是說所增加的誘惑性細節(jié)不會被觀眾過多地注意到。這些誘惑性的信息如果沒有被提及,便有可能被觀眾迅速地淡忘,但當需要觀眾在短時間內進行回憶時,記憶中模糊的印象才會被喚起。

當我們在設計和制作科普微視頻的過程中,對誘惑性細節(jié)進行設計時,在數量上可以放寬限制,但是內容上應當讓誘惑性細節(jié)與科普知識體現出更多差異,讓觀眾能夠不費余力地辨別出無用信息,而保持知識的實際傳播效果不受影響。

科普微視頻在互聯網高速發(fā)展的形式下正處于上升階段,對于其傳播效果的研究能夠更好地幫助傳播者去更有效的傳播科普知識,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我國的科普微視頻研究成果雖然較少,但也有少數的學者進行了初探性研究,有了些許成果。學者應當繼續(xù)探索,才能在這互聯網的大潮中,幫助科普力量把握住時代的機會,推進我國科普進程。

猜你喜歡
科普知識科普細節(jié)
以細節(jié)取勝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科普達人養(yǎng)成記
學生天地(2020年23期)2020-06-01 02:13:30
留心細節(jié)處處美——《收集東·收集西》
細節(jié)取勝
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 19:59:58
科普連連看
科普連連看
科普知識
科普知識
科普知識
科普知識
盐津县| 波密县| 施秉县| 乡城县| 衡南县| 深州市| 六枝特区| 长沙县| 镇沅| 昌乐县| 墨江| 烟台市| 白沙| 北辰区| 于都县| 福安市| 太康县| 万源市| 新河县| 长兴县| 海门市| 瑞安市| 密云县| 台东市| 弥渡县| 绥江县| 横峰县| 阳曲县| 潼关县| 公安县| 柯坪县| 板桥市| 邵东县| 彭水| 翁牛特旗| 梅州市| 普洱| 萝北县| 兴安盟| 无极县| 汉沽区|